回覆列表
  • 1 # 攝影戀我

    作為國內首演技競演類節目,《我就是演員》面世以來為觀眾帶來許多驚喜,也為國內影視圈挖掘十多位實力派演員。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檔綜藝的出現加速了“面癱演技”的淘汰,提升了觀眾的對演技的追求。

    這樣了一檔綜藝,可能有些許瑕疵存在,卻不失是有擔當、值得肯定的優質綜藝。待到第三季《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開播後,頂級演員的加盟讓七話收穫不少驚喜,也看出節目組試圖創新成長的轉變。

    而張國立在節目中的表現,也不斷重新整理觀眾對國寶級演技的認知,前三場表演只要他一出現,都能讓觀眾“一秒入戲”。不同角色完全找不到共性的駕馭、對角色情緒的拿捏與表演節奏把控,讓觀眾享受到表演藝術的無上魅力,他即是角色、角色即是他。

  • 2 # 使用者4437269867923991

    《我就是演員巔峰對決》。李成儒和張國立關於演技的討論,誰說的更對?這檔節目,在節目預告中聽到過,但沒有看過。所以沒有更多的發言權,但本人對李成儒和張國立,這兩位重量級的演員,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張國立。看過很多他飾演的電視劇,對他的演技非常的肯定,很喜歡他飾演的電視劇和電影。對於李成儒,近些年沒有他太多的作品,印象不深刻。但不管怎麼說。對於高水平的演員肯定有他的優勢所在,一定三觀能正,演技高超,所以觀眾會喜歡他們。

  • 3 # 十三盤娛樂

    李成儒和張國立爭辯演技,再懟導演和編劇,真剛!李成儒在《演員請就位》幾乎是見人就懟,一下子火得不要不要的。可能看到李成儒的話題熱度高,另一檔演員類節目《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也把他請到了現場作為點評嘉賓。

    李成儒可以說是不負眾望,敢說的他在繼第三期犀利點評過李宇春以後,在最新一期裡和張國立爭辯了關於一個表演細節,然後又直接懟了導演和編劇的歷史認知問題,真的剛。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張國立和郭濤一組在這一期裡,表演了一段《父.王》,這個段落改編自《荊軻刺秦王》和《呂不韋傳奇》。在這個段落裡張國立演呂不韋,郭濤演的是嫪毐。

    演的大概就是嫪毐和皇太后有染,生了2個兒子,被嬴政(曾舜曦飾)發現了。嫪毐為了保住自己的血脈,去找呂不韋一起罷免嬴政,並且以呂不韋是嬴政的父親的秘密加以要挾。就在嫪毐叛亂的時候,呂不韋把嫪毐的孩子殺了,讓門客平息了叛亂。但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往後前途無阻,呂不韋讓嬴政殺了自己。這個時候禮官(文淇飾)一直在場,最終禮官還是按照呂不韋的意思,隱瞞了真相,記錄了假歷史。

    針對以上這段表演,按照慣例先是各個導演又是一頓誇,這次的代表是張紀中,又是一頓誇獎張國立。說實在的觀眾都聽到有點厭煩了,現場的導演點評基本都比較客氣。

    這個時候李成儒老師終於沒有讓人失望,他先是和張國立老師爭辯了一個演技問題,就是呂不韋和禮官需不需要一起念一段記錄文字的問題

    對於這件事,李成儒認為,呂不韋不應該說話,他的演技應該就在那杯酒裡,兩個人的聲音疊加很變扭。而張國立則表示,這一段是一個疊加手段,最後會透過剪輯完成一個自然過渡,是為了說明禮官是按照呂不韋的意思寫的史記。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理解張國立的想法,文淇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畢竟不是一個影視化的競賽,而是現場的話劇表演,並沒有後期的特效處理,所以沒辦法達到那種同聲過度的效果。反正作為觀眾,我也覺得挺奇怪的,讓人有點跳戲,因為文淇畢竟是女生,好像成了詩歌朗誦。

    李成儒老師其實就是表達了這樣的建議,我覺得完全是在理兒的。而且就這段表演而言,我個人覺得李成儒已經比起在《演員請就位》裡客氣了許多。畢竟場上表演的是資深演員,而不是新人,如果換成新人,即使演到了一樣的程度,我覺得李成儒會批評得更讓人難受一些。

    這一段表演從觀眾的角度,覺得很一般,真的非常一般。就我個人而言,看著就真的有點跳戲,想演那種韻味,但是沒有演出來,怪怪的,嫪毐很怪,呂不韋也很怪,嬴政更怪,史官很稚嫩,唯獨就是助演嘉賓演的太后最好!

    爭辯完演技,李成儒直接質問導演和編劇“你們相信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嗎?”

    導演的迴應是“我覺得都有可能。”

    李成儒直接回懟“就不可能,嬴政絕對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改編的時候應該尊重正史。”

    其實李成儒老師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問題。有時候我們有些偽歷史劇,為了達到戲劇的效果是編造了一些假歷史的。假如受眾本身並不清楚正史,那麼很有可能,很多人都會誤把劇情當成了歷史來看。

    比如說嬴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件事,其實就是一個天大的謠言,而且這個謠言是出現在了很多很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裡的,其實這就是一種誤導。

    個人覺得偶爾魔改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一些關鍵的歷史事件,做過哪些修改,是不是應該附上一個修改說明在最後澄清一下呢?其實這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 4 # 愛火稻草人

    第一,這是一場誰都沒有說服對方的爭論。

    在這段表演中,張國立把呂不韋和史官的聲音,同時呈現給了觀眾。

    李成儒認為,此時張國立的表演重點在那杯酒上。詔書這段詞,你念她也念,攪和了。就你們倆,千萬別弄成男女二重唱了。

    張國立的觀點是,這個詞本來都是我念。但是又覺得這個詞禮官應該來唸,於是他們就選擇了影視劇中常用的疊化方法來進行同聲處理。

    張國立說,之所以會讓人感到奇怪,那是因為她是一個女孩,如果換成一個男生的話,可能就更好一點。

    最終,兩人都沒有說服對方。

    第二,李成儒和張國立的這段爭論,重點在於兩人對呂不韋之死細節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他們二人誰說的更有道理呢?

    《父·王》這段表演中“呂不韋之死”的細節,其實包含了詔書的口述,書寫和宣讀三個環節。

    從呂不韋命令史官少司禮記詔書開始。呂不韋的口述和史官的書寫是同時進行的。此時,史官通常是不會讀的。

    想象這樣一幅畫面,假如呂不韋口述詔書時,史官一邊寫一邊跟著讀詔書,首先這兩個聲音肯定是不同步的,其次這讓人看起來,會覺得史官是不是太沒水平了?

    能作為史官的人,通常是飽學之士,這裡一定不會選擇跟讀。如果真的跟讀,正如李成儒所說,這兩個聲音不可能那麼齊。

    所以,這裡出現一個“二重唱”的聲音是不合適的。第三,我覺得詔書的口述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

    其一,就是呂不韋口述;

    其二,嬴政口述;

    其三,就是呂不韋和嬴政二人先後口述詔書的前後兩部分。呂不韋口述自己過去的罪,後面銜接秦王嬴政述說呂不韋雖然有罪,但勞苦功高,理應厚葬等等。

    我覺得第三種方式既可以表達呂不韋願意為自己兒子的霸業去赴死的真摯之情。也可以表達秦王嬴政不甘心呂不韋這個“父王”的亡,但又不得不遵從“父亡”的歷史命運。

    如果詔書的口述選擇了第三種方式,那詔書的書寫依然不用讀出聲來。

    “皇帝殺人的詔書”通常會被什麼人讀出聲來?

    首先,是負責宣讀詔書的傳旨官,他可以是太監,也可以是其他官員。

    其次,是後來看到詔書的人,或許會讀出聲來。後人之所以會看到詔書,正是因為史官書寫了詔書。

    那史官到底還要不要發聲呢?

    當然要發聲,因為此時史官發聲的意義,和之前跟讀詔書的意義已完全不同。

    此時他要傳達的是歷史的聲音。所以在表演的最後,要讓史官點破呂不韋不是秦王嬴政的父親,而且從來都不是。

    這一點非常重要。

    總之,對於新人和觀眾,張國立和李成儒這種大家之間的論戰是難得一見的,真的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至於每個觀眾從中能夠悟到什麼,悟到多少,那就看每個人的悟性了。

  • 5 # 忘掉煩心事

    這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你只代表你自己,不能代表所有演員,無法說誰對誰錯,每個人每種性格都有存在的道理,要麼是搏眼球,提前安排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袁紹的田豐和許攸一個叫打曹操,一個叫不打?應該打還是不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