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幽奇子

    隋朝末年

    (公元611一624年 )

    隋煬帝是一個極端荒淫的皇帝。他下令開運河,客觀上 有助於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一件應該肯定的事情,然而他 做得更多的,卻是破壞生產的事情。他興建洛陽城,大造宮 殿,坐了龍船去遊江都,動不動就要徵發幾十萬、上百萬的勞 動人民。他又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先後徵發幾百萬人當 士兵和農民,迫使千千萬萬農民離鄉背井。在他的殘暴統治 下,土地大量荒蕪,人民無法生活下去,農民大起義終於爆發 了。

    611年,山東長白山的農民首先起義反對隋煬帝的暴政。 接著,各地農民紛紛響應。到616年,全國各地的起義軍已發 展到一百多支,起義人數達到幾百萬。經過幾年的戰鬥,起義 軍逐漸匯合成三支強大的隊伍:翟讓等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 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成和輔公祏領導的江淮起義軍。

    翟讓等領導的瓦崗軍,616年在滎陽大敗隋軍,一舉消滅 隋軍主力兩刀多人。第二年,又攻佔洛陽附近放大的糧倉興洛倉,開倉散糧,分給窮苦人民;還發布文告, 歷數隋煬帝的罪惡,號召人民堅決推翻隋朝統。瓦崗軍曾展 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有十幾萬人,617年在河間大 敗隋軍,接著又乘勝攻佔了河北大部分郡縣。618年,竇建德 建國號為夏。他在境內提倡發展農業生產,自己也保持儉樸 作風,因而很受人民擁護。

    杜伏威和輔公袥領導的江淮起義軍,起于山東,逐漸問誰 南發展,以歷陽(今安徽和縣)為根據地,幾次打敗隋軍,成為 南方的一支強大力量。

    在農民起義的烈火包圍下,618年,隋煬帝在江都為部將 殺死。腐朽殘暴的隋朝統治終於垮臺了。

    當隨 朝統治即將崩潰時,大官僚李淵乘機起兵,攻佔長 安。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後來,各地的農民 起義軍陸續被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鎮壓下去了, 隋宋農民起義失敗了,但是,它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卻是 很大的。它推翻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 級的勢力,為唐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 2 # 領導浪漫

    隋煬帝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萬國來朝”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隋朝,據《隋書·音樂志》記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

    為了營造“萬國來朝”的大好局面,隋煬帝楊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了搞好洛陽的面貌,楊廣命人用絲綢把路旁的樹木纏裹起來,總之就是必須擺闊氣,面子工程大大的耗費了國家的財政。

    高句麗就是不來朝賀,沒有給楊廣這個面子,隋煬帝當時就火了,於是,三徵高句麗開始了。

    第一次是公元612年,楊廣出動隋軍113多萬,高句麗知道楊廣愛面子,多次以詐降獲得喘息時機。結果,隋軍打了七個月,沒打下來。隋煬帝大怒,親臨遼東,責怒眾將,但依然久攻不下。 後來,因為國內水災,後勤保障出了問題,大軍沒飯吃就沒力氣打仗,隋軍因此陷入重圍,各路將帥見勢不妙,紛紛突圍逃回,據說在路上光戰馬就跑死了死亡二千餘匹。

    失敗後本應該休養生息,等待時。但是僅僅過去三個月,隋煬帝就決定再伐高句麗。 這次隋煬帝親赴遼東,遣大將軍宇文述、楊義辰攻打平壤。結果打了才一個月,禮部尚書楊玄感在國內造反了。隋煬帝趕緊班師,高麗軍隊趁機抄劫隋軍,得了不少好處。

    打敗楊玄感之後,隋煬帝又將討伐高麗擺上了日程。公元614年,隋煬帝三徵高麗,這次從三月打到七月,一樣是無功而返。

  • 3 # 棒槌襖襖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隋煬帝的主要“對手”是誰。隋朝的建立不是透過武力征服,而是由外戚篡權得來。楊堅在北周時期並沒有建立比較顯赫的功勳,只是因為他是當時北周幼主的外公,在這一層關係下,楊堅逐步籠絡關隴集團帶兵的“八柱國”,被擁戴為大丞相、隋公,並密謀取北周而代之。在制定好今後權力分配的方案以後,“八柱國”支援楊堅受禪登基,建立大隋皇朝。楊堅篡位過程中,北周宇文家族及大將尉遲迥有過激烈抵抗,但最終被消滅。隋朝建立以後,在楊堅統治的24年中,“八柱國”及其集團在政治上還有一定的話語權,還比較配合;隋煬帝登基後,實行科舉制,大量起用寒門出身計程車人,逐漸削減“八柱國”及其後代的實權。再加上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導致百姓疲敝,天下分崩,更加劇了“八柱國”貴族集團的不滿。於是,在短短的十幾年間,繁榮富庶的大隋王朝就被“八柱國”集團的後代李淵所取代。所以說,隋朝的興亡只是關隴集團內部權力的交接和再分配。

  • 4 # 經典快讀

    每逢考試前喜歡臨時抱佛腳的同學估計都會有這種感受,那就是在夜以繼日瘋狂背題刷題過後,考完試後,都會有得了一場大病的感覺。

    用短短几日的瘋狂加量來完成整個學期甚至整個學年的學業,對任何人來說都會是精力、體力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驗。

    人是這樣,同理,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用極短時間完成眾多高標準的目標,這種躍進式的強心劑行為註定不會成為常態,也不會久遠。

    隋煬帝楊廣(569 年- 618 年 4 月 11 日),華陰人(今陝西華陰),生於隋京師長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581 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 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 年)七月繼位。在位13年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城,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618 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

    1、開鑿溝通南北的大運河

    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初衷是為了能夠對於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進行掌控,以強化國家的統一。運河從南方的杭州開始,與長江、黃河相貫通,直至洛陽。洛陽是運河的一個樞紐,從這裡繼續開鑿,直到現在的北京(當時為“涿郡”)。整個運河開通了永濟渠、通濟渠,加修了邗溝和江南運河,將經濟發達的東方地區和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的南方地區連線起來。

    2、興建東都洛陽

    隋朝時期,關中的繁榮時期已經過去,不再富甲天下。一個朝代的定都,會考慮到多種因素,因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所以,一方面要考慮將首都定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另一方面還要確保政治穩定。此時,作為都城的長安,經濟上已經落後於東方,政治上也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缺乏對東南地區的控制。

    隋煬帝登基時,其兄弟為了謀求皇位而造反,尉遲迥反叛都是從東部地區開始的,處於長安的隋煬帝要平定這些政治反叛顯然是鞭長莫及,因此,其在營造了東都洛陽,以利於治理東部地區。

    3.修築長城、馳道

    隋煬帝為了防止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中原,還修築了長城。與此同時,還開通了馳道,以使得國家權力能夠滲透到國家的各個角落,建立起於全國各地相銜接的網路。

    4.連年征戰

    在國內大興土木之際,隋煬帝又開始了徵吐谷渾和三徵高句麗的軍事行動。

    國家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支撐這幾場國家級大規模戰爭,從隋煬帝的軍事戰略上來看,他確實躊躇滿志,指揮過多場戰役,而且完成了一系列功業,幾百年來第一次將漢代的東北版圖得以恢復。

    5.國力的極大損耗

    從修建大運河到遷都再到修築長城。把這些工程任何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會對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提出挑戰,而這些工程僅僅用了6年就完成了。如果把其放到現在,動用現代化工具裝置完成這些工程,用6年時間也很難保質保量完成,何況是科技不很發達的古代,都是用人力來完成各項工程,可見所消耗的人財物之大。

    有關資料顯示:隋朝人口鼎盛時期不到 6000 萬人,而隋煬帝登基後僅僅幾年時間,竟徵調了3000多萬民夫。每位丁壯每年服役次數超過 1.5 次,這極大影響了農業生產。到了後期,僅僅徵調男丁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了,為了儘快將工程投入使用,隋煬帝還下令徵調婦女服徭役。就當這些工程完工,人民還沒有從疲憊不堪中恢復過來,國家又開始了征討高句麗的戰爭。苦役的日子剛剛結束,兵役的日子又來臨了,人民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業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變之後,隋煬帝被宇文化及叛軍所殺,隋朝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航為什麼會購買噹噹網,基於什麼商業出發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