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百姓的歷史
-
2 # 散人書劍
誰說沒虧呀?
自光義奪了趙匡胤的皇權後心理一直覺得對不起大哥。大哥的幾個兒子年紀尚幼,參與朝堂政事的經驗也不足,且身體都不好。因此即便傳位於趙德昭,恐也難立穩於世。其實還是在演繹後周柴家孤兒寡母被奪取皇權的歷史,只不過沒改姓而己。
按照金匱之盟的約法應該是皇帝兩家輪流做。趙光義駕崩之後趙位於太祖的兒子。這樣繼承人都是成人,不會被外人左右。也許是趙光義背棄了盟約,違返了誓言;或許是太祖這一樣基因太差,兒子們身體都不怎麼好,總之光義這一枝就自己傳下去了。雖然不帶那一枝玩兒了,但是應有的待遇還是挺高的。
時光一晃一百多年過去了。大宋被光義這一脈皇族折騰的夠嗆了。徽欽二帝被金人虜到五國城坐井觀天去了。遙想太祖兄弟也算馬上皇帝了,沒想到後人都變成善書善畫的文藝青軍了。
康王趙構率領殘兵敗將偏隅江南。長江以北的河山歸了金國了。趙構在逃亡的路上遇到黃河阻隔,正好河邊寺內有一匹泥塑的寶馬。或許那康王乃是真龍一條,情急之間跨上泥馬。泥馬頓時歡騰,駝是康王越過黃河。康王過了黃河以後,哪都好,就有一樣兒不好。連驚帶嚇,河水又涼,失去了生殖能力。康王登基後無有子嗣。
光義這一脈因都在開封被金人一鍋端了,也找不出繼承人來了。太祖匡胤這一脈因不在首都,遠離廟堂,因禍得福,顧有後代。宋高宗趙構因此只能過繼太祖的後人,繼承他的大保。
皇權本屬太祖一脈。大好的河山,繁華的開封本應由太祖後人享受。結果被光義這一脈折騰的還剩半壁江山。在絕後的情況下才還回來,太祖有靈在地下會怎麼想。您說虧不虧?
-
3 # 錯位愛人
首先我們不說虧待。假設趙光義不殺兄奪位,也許就是不一樣的時局,也許燕雲十六州收回就有望,大家都知道燕雲十六州對中原地區的重要性。
歷史很多次證明,不管論才能,軍事,各方面,趙光義都不如他哥哥宋太祖,對遼的多次戰爭中,都是因為趙光義的錯誤指揮,又不敢放權,將在外軍令有可不受這個道理他不懂,還有更多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導致連連失敗,可見軍事才能一般,可以說北宋自開國之後,軍事力量成遞減趨勢,趙光義這一脈下來的君主基本上沒出過什麼有大作為的皇帝,就算出現過一兩個中興之主,也是要麼沒有兒子,要麼就短命,直至靖康之變,北宋結束,失去汴京,此時趙光義這隻血脈基本上也被屠殺殆盡。也算是天道輪迴吧!
而太祖這隻血脈卻保留了下來,但經過百年下來,開國皇帝太祖的血脈也是苟延殘喘的活著,百姓也年年飽受戰爭之苦,總有打不完的仗,
也許也是戲劇性的發展,經過靖康之變的洗禮,太宗唯一逃出生天的血脈趙構將他們趙家的江山傳承了下來,建立了南宋,更戲劇性的是,趙構失去了生育能力,但太宗這隻血脈中卻找不出一個人來繼承皇位,有因必有果,最後皇位重回到太祖這隻支血脈上,此時很讓人感慨的是,如果泉下有知的太祖怎麼去看待此時這千瘡百孔的江山,是該替自己後人堪憂還是期望,還是該憤恨?
關於戰爭與百姓,每個朝代都有戰爭,有戰爭就有死傷,假設歷史是宋朝的統治權依然在太祖這隻血脈上,對遼,西夏,金的戰爭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說,如果硬要說虧待,趙光義虧待了他自己,虧待了他的後人,也許這就是因果吧!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什麼叫沒有虧待?宋太宗趙匡義太平興國六年,宋太祖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全部辭世之後,宋太祖的孫子基本上都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趙德昭的兒子有爵位的基本都是郡公,趙德昭長子趙惟正、次子趙惟吉的郡王爵位都是死後才追贈的,四子趙惟忠的國公同樣是死後追贈的。趙德芳家的情況也差不多,長子趙惟敘的郡王、次子趙惟憲的國公同樣是死後追贈的……
按宋制:“親王之子承嫡者為嗣王,宗室近親承襲,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後承襲及特旨者封國公,餘宗室近親並封郡公。”很顯然,趙德昭和趙德芳的兒子們在爵位上是被打了折扣的!經過幾代之後,宋太祖一脈基本上就剩安定王(郡王)一個王爵了,這還是宋神宗趙頊“開恩”強調太祖一脈必須有一人承襲安定王,安定王才一直世襲罔替到了南宋時期。換言之,到宋高宗趙構即位時,整個太祖系就只剩下安定王這一個王爵了,這還沒有被虧待?再看看太宗系,出了多少王爵?!
宋高宗立所謂太祖系的程式提起宋高宗立太祖系後裔宋孝宗趙昚,很多人都覺得宋高宗“厚道”,終於把皇位還給了太祖系。鬼扯去吧,他傳的還是“太宗系”!
這裡有必要說清楚一點,宋高宗並不是將皇位傳給了遠房堂侄趙伯琮,而是傳給了“兒子”趙瑋(宋孝宗被立為皇子時改的名字,趙昚是登基後為官民百姓避帝諱方便,宋孝宗又一次改的名字),雖然是同一個人,其中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紹興二年,趙伯琮便被兒子早殤的宋高宗選中,養在了宮中。但是,他一直只是個“備胎”,並沒能獲得皇子名分。直到紹興三十年,宋高宗確定再也生不出兒子來了,這才將趙伯琮正式過繼為了嗣子,給了他皇子身份。後來宋孝宗得以“受禪”成為皇帝,這是唯一的法理依據!
在古代宗法層面,過繼嗣子等同親子。一旦過繼出去,你就不在是親生父親的兒子,而是嗣父的“兒子”!這就是周世宗郭(柴)榮即位之後一直以“元舅之禮”對待自己親生父親柴守禮的原因所在。因為過繼給了自己的姑父周太祖郭威為嗣子,自己的親生父親自然只能算孃舅!說到這裡不知道諸位看明白沒有?宋高宗根本沒有把皇位還給太祖系,他所傳的人仍然是“太宗系”,只不過是從太祖系過繼來的而已。
這是個什麼意思呢?宋王朝的大宗仍然是太宗系,宋孝宗雖然出自太祖系,但在走完過繼程式之後,他已經變成了宋太宗的後代!原本自己的親爹、親大爺、親叔叔,現在只能叫堂大爺、堂叔,而且還是遠房的。太廟正殿上供奉的除了宋太祖之外,仍然都是太宗系的皇帝。太祖系宋孝宗的親生父輩、祖輩們也只能被追封為王而不是皇帝,宋孝宗的子孫以後也仍然只能算是太宗系宋高宗的後代而不是太祖系!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所謂宋高宗將皇位還給太祖系純屬某些人的一廂情願,從來就沒有這回事。直到伯顏帶著蒙古鐵騎進入臨安城,宋王朝太廟裡皇帝除了宋太祖之外,全部屬於太宗系!
可不要小看了這個過繼,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帝王、貴族之家是相當重要的,而且是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只要走了過繼程式,你就與原本的家庭徹底分割了,你不再屬於原本的家庭,永遠都不再屬於,包括你的子孫後代!說白了,宋高宗過繼宋孝宗與宋仁宗趙禎過繼宋英宗趙曙並沒有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宋孝宗來自太祖系,僅此而已。
宋孝宗繼承皇位並不能改變太祖系作為小宗旁支的地位,宋孝宗雖然成了大宗,但他接續的是宋高宗,他的親生父親趙子偁仍然屬於小宗旁支,不算大宗之後!宋王朝的大宗依然是宋太宗一脈。大小宗的區別在中國古代是非常大的,對於過繼嗣子而言,你可以私下裡對自己本家親人好一些,但檯面上你必須以嗣父一邊為重!以宋孝宗為例,除了恩親提高生父的待遇不談(其實也就是封王而已),如果宋高宗有侄子,給宋高宗侄子的待遇必須比給自己親兄弟的待遇高,尤其是爵位上,因為理論上宋孝宗的親兄弟只能算遠支!當然,宋高宗根本沒有親侄子在身邊,有的話也輪不上宋孝宗了,但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那麼,宋太祖趙匡胤到底虧不虧呢?您自己覺得呢?
回覆列表
我覺得用虧不虧待來形容這個問題不太合適,只能說是造化弄人吧。大宋開國之初趙光義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得了趙匡胤的皇位(斧聲燭影至今也沒有定論,但我感覺手段也不太正當),從此大宋的皇位就在趙光義一脈繼承。直到北宋末年首都東京被金人攻破造成了靖康之恥,大宋只能撤往臨安偏安一隅,稱為南宋,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在兒子死後沒有再生育只能將皇位穿於宋孝宗趙眘,從此皇位再次回到太祖一脈。也許太祖趙匡胤看到這樣的情況只怕也高興不起來吧,國破家亡後人只能偏安一隅再也無法恢復。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戲劇,甚至他比藝術家腦子裡的情節還要令人驚歎!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永遠的勝利者。我想這是我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