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始皇推行小篆之時,隸書已經但登上歷史舞臺,實用領域並不多見。那麼,小篆是影響是怎樣產生的?
8
回覆列表
  • 1 # 半山樵書生

    歷史上漢字形體演變的順序:甲,金,篆,隸,楷,草,行。由舊時代繁體字的再到今天簡化字的楷書,行書。

    小篆這種字型,在今天看來是漢字和書法藝術的"幕後字型",但在歷史上,它是秦始皇大統一中國後官方規定的標準字型,正式字型,後世的漢字字型都是以它為基礎演變發展出來的。請看中學巜中國歷史》第一冊的相關記載。

    再看初中《語文》第四冊課本附錄《漢字形體的演變》。在此補充插入巜四角號碼詞典》中"金文"(鐘鼎文)"金石"的解釋。現在看來,方塊漢字也許不用走進完全拼音化的道路,前提條件是我們各方面都要發展得世界領先,且足夠自尊自信。

    其實我的漢字寫得很糟,慢慢寫正楷字還好些,行書又不怎麼會,一旦要快速記筆記等等,就成了鬼畫符一般的潦草,有時我自己都認不出了。

    中學時代,被老師逼著蒙寫過楷書字帖,但都是為了完成任務,常常一天蒙完幾天的量。後來的字型考試我是補考都不合格的,語文老師只能無奈放行。

    沒辦法,我天生沒有書法藝術的天賦,別人寫的行書草書很多時候我都認不得。後來又是病後,忙著補課,應付繁重的課業考試。除了滂沱大雨,還得堅持每天鄉間公路往返兩次,四公里的長跑鍛鍊;各種體育專案,別人輕鬆過關,而我必須反覆強化訓練,不敢稍有懈怠,否則體育難以合格達標,就不能順利畢業升學了,哪有心思練字啊!

    升學以後,比較有空了,也曾買過字帖,練字書籍,可實在沒有這個天賦 ,練不好漢字。

    現在,手機輸入法有規範好認的字型,更不需要練了。再說,很多網上網下買來的書都沒有看過,哪有時間心思練字。

    書法方面,我是白痴,瞭解到的書法知識也就這麼多了。以後別再來問我這方面的問題,問也不答了。

  • 2 # 最美還是藝術史

    篆=竹➕彖(tuan,四聲,以卦象推斷兇吉之義),本義為用竹刻寫卦辭,是一種儀式中使用的文字。正是這種鄭重其事的、富有意義的功能使篆書的影響持續至今。

    秦 虎符,兵權的憑證,小篆之典範

    秦統一六國之後在文化上提出了"書同文"的政策,但是該政策並不是在全國上下各個階層的人們中普遍推行,這個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書同文”實際上更多是對官方字型的一種約束,在普通民眾中,字型的形式是相對寬鬆的。也就是說,當時的字型絕對不像現代人想象的那麼整齊劃一地只使用隸書,所以才會有隸書與小篆在同一時空出現但存在的領域卻不同。“篆” 的意義在於對璽印的影響。璽印的歷史可追溯至遠古的族徽或銘文。先秦前,璽、印為一物,即格言璽,大多用於封緘官方文書和信件。秦始皇后,對璽印的使用與形式做統一規定,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其它稱為“印”,“小篆”則成為璽印的統一字型。

    鑑於璽印的在功能,意義上的重要性,自古便形成了製作,使用等方面的制度,也帶來了對其材料,形制,字型的觀照,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這正是“篆”給璽印留下的名字——篆刻。

  • 3 # 秋水詩畫

    謝邀!喜愛中國書法藝術的朋友,一起聊聊,提出怎麼看小篆這種“幕後字型”對漢字和書法藝術的影響,也就是有關小篆的價值和意義的問題,其中提出所謂的“幕後字型”,先討論一下,學習篆書的傳統,一直是傳承不斷,最終形成中國書法藝術獨立的藝術系統,不僅僅是讓中華子孫溯源找到文化根本所在,也形成最初的藝術審美觀念和藝術形式美,以及代代傳承中的藝術審美觀念變化和發展,例如對稱、均衡、和諧等,(附:中國書法藝術系統的篆書代表作有秦代李斯《泰山刻石》、唐代李陽冰《三墳記碑》、清代鄧石如《白氏草堂記》),尤其是作為篆刻藝術的基本功,受到印從書出的藝術思想傳統的影響,往往是善篆刻者,同時也善篆書,而善篆書者,更易認識和理解篆刻,促進中國書法藝術和篆刻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都被評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說明文化藝術方面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還有對人類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貢獻和影響力。在此,再討論對漢字的影響,作為中國文字代表的漢字,已經發現最早統一標準化推行,促進中國文字的更加成熟和不斷髮展,上接大篆的陶文字、甲骨文字、金文字等,下繼續創造更加方便書寫交流的隸書,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人,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追求發展?回顧中華傳統文化和中國書法藝術傳統的發展歷程中,曾經的西化浪潮衝擊下,偏偏是來自我們民族內部,對我們自己民族的代代傳承不斷的文字和文化藝術,進行狂風暴雨般地攻擊和毀滅的熱情,自以為是當下最創新和最時髦的口號,流行成為時尚的西化文化藝術風氣,更有民族文化和文明虛無論證的高論,同時高調崇洋,更是媚外到要拋棄自己民族文化藝術傳統,追求全盤西化的新傳統,甚至是高喊取消漢字,實行拉丁化,直接接受和照搬西方所謂的文化和文明,可愛可敬的中華民族面對次次戰爭災難,次次鳳凰涅槃,代代傳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創造次次重新復興,值得當下的關注和思考!歡迎你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交流!謝謝你關注於秋水工作室!

  • 4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小篆是書法史中非常重要的書體,篆隸草行楷都有相應的地位和歷史意義。

    為什麼總有一些奇怪的生造的詞,“幕後字型”這個詞很不“書法”。

    為什麼要做比較、做鬥爭,小篆和隸書還要爭個高低嗎?

    看到什麼問題,提出什麼問題,可以知道這個人看事情的角度。

    提問者,看待書法的角度不是東方的,受西方二元論影響過大,篆隸都要比較對立,角度問題太大。

    當今書法有五種書體,篆隸草行楷。

    我們現在講到書法有五種書體:篆隸草行楷。

    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的文字只有這五種書體。

    上圖是某著名雜誌的截圖。

    我們現在一般說的篆書是小篆,也就是秦篆。

    秦篆是秦相李斯自己綜合當時各個國家的文字,融合成秦篆。

    注意:雖然是秦始皇書同文車同歸,但是當時秦仍然有多種書體。

    小篆是第一個系統性考慮字結構的手寫書體。

    第一次系統性之考慮到字結構的書體,這就是小篆的歷史價值。

    不管是甲骨文、春秋戰國各個國家的文字,或者是現在說的比較多的篆籀。小篆秦篆是第一次對手寫字結構系統思考的書體。

    篆書成為現在書法中的五大書體,當然有它的歷史價值。

    那麼隸書呢?

    隸書在兩漢時期,大規模使用。但是小篆並沒有完全消失。

    隸書是第一次開始思考字筆畫塑形的書體,不同人寫隸書,字的筆畫千姿百態。

    下圖史晨碑。

    下圖朝侯小子殘碑。

    隸書一直都是千姿百態,而小篆從秦開始之後,直到唐朝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繼秦相李斯之後,到唐朝才有一個能以篆書出名的人,之後上千年也沒有人能夠因篆書得名。

    直到清朝中後期,人們又開始重視篆書。

    不過我個人覺得清朝那一套對篆書的理解,大部分是錯誤的。

    當然能夠叫出,因篆書而成名的清朝人。我個人是不同意他們對篆書的觀點。

    一人有感

    小篆秦篆,李斯總結歸納,秦始皇推行。

    小篆的每個字的基礎筆畫變化極少。

    小篆的每個字的結構變化也極少。

    這個是為什麼歷史這麼多年,因篆書出名的人非常少的原因。很難有自己的風格和風貌,這點和隸書剛好相反,隸書古碑,基本上差異都非常大。

    我個人認為,小篆是書法的開始。

    我不認為,什麼大篆金文也能稱為書法。

    因為小篆是目前可以確認的,有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寫出來的書體。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按照某種法則規律寫字。小篆是第一個書寫者自己有意識強調法則的書體。

    甲骨文肯定不能稱為書法;金文和篆籀(大篆)石鼓文這些既不知道寫字人的名字,而且字並沒有一套完整的系統,我也不認為到書法層面。

    我個人認為不能每次在墓葬中,青銅器上的文字,都能稱為書法,有書法價值。3000年前的青銅器當然是非常貴重的寶物,但是有沒有書法價值我們要實事求是,不要附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期間生病,嗓子疼鼻炎也犯了,孕媽們都是怎麼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