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同事說,3句話就能講明白單反的使用。這句話確實吹牛皮,3句話要是能說明白,相機生產商就不必要寫厚厚的使用指南了。
不過,如果在技術上能夠快速上手單反相機,也就是幾句話的事兒,懂得相機成像的要素,使用任何單反都會易如反掌,最多不過試錯5分鐘。
單反為什麼叫做單反相機,根本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知道單反相機是區別於傻瓜相機和手機相機的專業相機,不論是微單、單電,都可以換鏡頭,用不同的鏡頭帶來不同的攝影效果。這也就是意味著,鏡頭決定成像。
1,鏡頭結構特別複雜,是一個世紀以來的材料學、光學、化學的產物。不過,再厲害也是對人眼睛的模仿。人的瞳孔就是鏡頭的光圈,眼睛的焦點,就是鏡頭的焦點。我們的眼睛會自動對焦,相機的鏡頭在機身的控制下,輕輕一按也會自動對焦(也有手動對焦鏡頭,需要手動去擰),而焦距可以直接理解為視野,焦距越小,視野越寬,焦距越大,視野越窄。這很容易理解,下面重點要說光圈。
·光圈
光線強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反之光線弱的時候瞳孔會放大。否則就會看不清楚。瞳孔縮小減弱進光量,瞳孔放大增加進光量。
另外,遠眺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看近處物體的時候,瞳孔也會放大,這是因為瞳孔縮小可以更好的實現對遠處物體的對焦,瞳孔發放則更好的實現近處物體的對焦。
光圈和瞳孔作用是一樣的,光線強的情況下,我們要調小光圈(標示的數值大,一般為3.5以上),以防止光線過強造成的過曝,光線弱的情況下,我們要調大光圈(標示的數值小,一般為1.2~2.8),增加進光量,在弱光下看的更清晰。
也就是說:光圈越大,進光量也越多,適合呈現近處物體,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適合呈現遠處物體。
記錄成像效果的介質,早期是膠片,需要衝洗印刷才能出來相片,而現在是感光元件,也叫CMOS或CCD,CCD因為技術落後,已被廠商棄用,目前主流單反都使用CMOS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效能,決定了對鏡頭成像的還原精確度。感光元件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好。感光元件最大單反相機,是中畫幅相機,賓得645Z和哈蘇生產過,全畫幅相機是如今的主流專業相機,感光元件面積基本是傳統標準膠捲大小,APS-C畫幅相機是中端單反和入門級單反配置,面積是全畫幅的一半多點。再小的就是早期的微單,3/4英寸,還有長焦相機和卡片機。
感光元件CMOS的ISO(感光度)很重要,一般來說感光元件的iSO越大,感光能力就越粗糙,對光的還原也就越不夠精細。所以拍照的時候,ISO的調整要根據光線情況判斷,同時還要根據感光元件的效能。
也就是說:如果四周光線強,則調低ISO,如果光線差,可考慮用閃光燈或高ISO(以相機最高ISO的一半為最高值,目前的單反相機可以調到12800左右,也就是說,最高調至6400,再高噪點就出現了)。
·快門
快門是時間維度,感光元件感受光線,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時間越長,相應從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量就越多,反之越少。但是這個世界是變動著的,相機也會因為人的抖動而變得不穩,於是曝光的時間段內,光線就可能發生變動,結果就是照片模糊了。
也就是說:光線弱的地方,適當增加快門時間,光線差的地方,適當減少快門時間。
鏡頭上都會寫著焦距、光圈,這個鏡頭上18-50mm代表焦距,1:3.5~5.8代表光圈範圍
2,那麼上述三點,是不是都需要在拍照中進行調整呢?
答案當然是不需要。光圈、快門、ISO的調整可以根據你想要的結果而調整。當然,這一定是在單反的硬體限制範圍內進行調整,以下列舉常見的幾種情況。
近處人像或物體:使用光圈模式,調成大光圈,以虛化背景,讓背景乾淨。
遠處風景:使用光圈模式,調成小光圈(6以上),讓遠景更為銳利。
夜拍:如果光線條件差,鏡頭的光圈又小,那就只能調高iso或調慢快門速度。除非你拿上三腳架,且追求長曝光效果,否則普通鏡頭或相機是難以在夜拍下拍出好照片的。
快門時間長,車燈就成了一條線
拍野生動物:一般來說野生動物距離人教遠,所以要用小光圈+長焦距,快門速度要快(可能需要高iso),這些長焦鏡頭需要另外購置。拍星空:拍星空和拍月亮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星空是全景,亮度低,但是月亮是區域性,很明亮,所以拍星空的時候,需要廣角鏡頭,配合大光圈,在低ISO下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這樣有浩瀚之感。
拍月亮:月亮本身很明亮,如果快門速度慢,就看不到月球表面的細節,因此需要用小光圈加較快的快門速度。
回頭開頭的那句話——鏡頭決定成像,這樣可能就更容易理解。
超廣角成像
3,你用普通的狗頭(焦距為18mm-55mm,光圈最大3.5),毫不懷疑,弱光拍攝基本沒戲,光圈太小,調高ISO或降低快門速度,都會讓畫質不堪入目。
定焦鏡頭適合拍人像,因為光圈足夠大,對近處物體細節還原好,也不需要高ISO提升畫質。
長焦鏡頭適合拍遠處物體,因為焦距夠長,即便光圈不大,也有很強的虛化效果。
廣角鏡頭適合拍風景,因為焦距很短,可容納的視野寬,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景象。
4,單反相機一般有這樣幾種模式:全自動模式、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全手動模式。
全自動模式:無需手動調整,直接上手。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結果。
光圈優先模式:可調整光圈,快門根據光圈自動調整。
快門優先模式:可調整快門,光圈根據快門數值自動調整。
全自動模式:可以調整快門、光圈兩個數值,完全的自定義。
至於ISO,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調,因為ISO的效能跟感光元件相關,將相片存成RAW格式,則可以事後調整。
5,玩相機要敢於實驗,光給了自然界無數的可能,同樣你也可以用相機為視覺提供多種可能,無所謂對錯。
需要注意的是:
·在沒有任何物理濾鏡防護的時候,切勿將單反對著刺眼的太陽拍照。
·一定要有整理圖片的習慣,否則你很快就會喪失對攝影的興趣。
曾經和同事說,3句話就能講明白單反的使用。這句話確實吹牛皮,3句話要是能說明白,相機生產商就不必要寫厚厚的使用指南了。
不過,如果在技術上能夠快速上手單反相機,也就是幾句話的事兒,懂得相機成像的要素,使用任何單反都會易如反掌,最多不過試錯5分鐘。
單反為什麼叫做單反相機,根本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知道單反相機是區別於傻瓜相機和手機相機的專業相機,不論是微單、單電,都可以換鏡頭,用不同的鏡頭帶來不同的攝影效果。這也就是意味著,鏡頭決定成像。
1,鏡頭結構特別複雜,是一個世紀以來的材料學、光學、化學的產物。不過,再厲害也是對人眼睛的模仿。人的瞳孔就是鏡頭的光圈,眼睛的焦點,就是鏡頭的焦點。我們的眼睛會自動對焦,相機的鏡頭在機身的控制下,輕輕一按也會自動對焦(也有手動對焦鏡頭,需要手動去擰),而焦距可以直接理解為視野,焦距越小,視野越寬,焦距越大,視野越窄。這很容易理解,下面重點要說光圈。
·光圈
光線強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反之光線弱的時候瞳孔會放大。否則就會看不清楚。瞳孔縮小減弱進光量,瞳孔放大增加進光量。
另外,遠眺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看近處物體的時候,瞳孔也會放大,這是因為瞳孔縮小可以更好的實現對遠處物體的對焦,瞳孔發放則更好的實現近處物體的對焦。
光圈和瞳孔作用是一樣的,光線強的情況下,我們要調小光圈(標示的數值大,一般為3.5以上),以防止光線過強造成的過曝,光線弱的情況下,我們要調大光圈(標示的數值小,一般為1.2~2.8),增加進光量,在弱光下看的更清晰。
也就是說:光圈越大,進光量也越多,適合呈現近處物體,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適合呈現遠處物體。
記錄成像效果的介質,早期是膠片,需要衝洗印刷才能出來相片,而現在是感光元件,也叫CMOS或CCD,CCD因為技術落後,已被廠商棄用,目前主流單反都使用CMOS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效能,決定了對鏡頭成像的還原精確度。感光元件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好。感光元件最大單反相機,是中畫幅相機,賓得645Z和哈蘇生產過,全畫幅相機是如今的主流專業相機,感光元件面積基本是傳統標準膠捲大小,APS-C畫幅相機是中端單反和入門級單反配置,面積是全畫幅的一半多點。再小的就是早期的微單,3/4英寸,還有長焦相機和卡片機。
感光元件CMOS的ISO(感光度)很重要,一般來說感光元件的iSO越大,感光能力就越粗糙,對光的還原也就越不夠精細。所以拍照的時候,ISO的調整要根據光線情況判斷,同時還要根據感光元件的效能。
也就是說:如果四周光線強,則調低ISO,如果光線差,可考慮用閃光燈或高ISO(以相機最高ISO的一半為最高值,目前的單反相機可以調到12800左右,也就是說,最高調至6400,再高噪點就出現了)。
·快門
快門是時間維度,感光元件感受光線,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時間越長,相應從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量就越多,反之越少。但是這個世界是變動著的,相機也會因為人的抖動而變得不穩,於是曝光的時間段內,光線就可能發生變動,結果就是照片模糊了。
也就是說:光線弱的地方,適當增加快門時間,光線差的地方,適當減少快門時間。
鏡頭上都會寫著焦距、光圈,這個鏡頭上18-50mm代表焦距,1:3.5~5.8代表光圈範圍
2,那麼上述三點,是不是都需要在拍照中進行調整呢?
答案當然是不需要。光圈、快門、ISO的調整可以根據你想要的結果而調整。當然,這一定是在單反的硬體限制範圍內進行調整,以下列舉常見的幾種情況。
近處人像或物體:使用光圈模式,調成大光圈,以虛化背景,讓背景乾淨。
遠處風景:使用光圈模式,調成小光圈(6以上),讓遠景更為銳利。
夜拍:如果光線條件差,鏡頭的光圈又小,那就只能調高iso或調慢快門速度。除非你拿上三腳架,且追求長曝光效果,否則普通鏡頭或相機是難以在夜拍下拍出好照片的。
快門時間長,車燈就成了一條線
拍野生動物:一般來說野生動物距離人教遠,所以要用小光圈+長焦距,快門速度要快(可能需要高iso),這些長焦鏡頭需要另外購置。拍星空:拍星空和拍月亮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星空是全景,亮度低,但是月亮是區域性,很明亮,所以拍星空的時候,需要廣角鏡頭,配合大光圈,在低ISO下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這樣有浩瀚之感。
拍月亮:月亮本身很明亮,如果快門速度慢,就看不到月球表面的細節,因此需要用小光圈加較快的快門速度。
回頭開頭的那句話——鏡頭決定成像,這樣可能就更容易理解。
超廣角成像
3,你用普通的狗頭(焦距為18mm-55mm,光圈最大3.5),毫不懷疑,弱光拍攝基本沒戲,光圈太小,調高ISO或降低快門速度,都會讓畫質不堪入目。
定焦鏡頭適合拍人像,因為光圈足夠大,對近處物體細節還原好,也不需要高ISO提升畫質。
長焦鏡頭適合拍遠處物體,因為焦距夠長,即便光圈不大,也有很強的虛化效果。
廣角鏡頭適合拍風景,因為焦距很短,可容納的視野寬,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景象。
4,單反相機一般有這樣幾種模式:全自動模式、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全手動模式。
全自動模式:無需手動調整,直接上手。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結果。
光圈優先模式:可調整光圈,快門根據光圈自動調整。
快門優先模式:可調整快門,光圈根據快門數值自動調整。
全自動模式:可以調整快門、光圈兩個數值,完全的自定義。
至於ISO,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調,因為ISO的效能跟感光元件相關,將相片存成RAW格式,則可以事後調整。
5,玩相機要敢於實驗,光給了自然界無數的可能,同樣你也可以用相機為視覺提供多種可能,無所謂對錯。
需要注意的是:
·在沒有任何物理濾鏡防護的時候,切勿將單反對著刺眼的太陽拍照。
·一定要有整理圖片的習慣,否則你很快就會喪失對攝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