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邊社奶爸
-
2 # 嘻嘻啊啊
孩子吐口水,是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而且對此深惡痛絕。特別是在公眾場合,孩子吐口水往往被認為是沒有家教的表現,讓家長覺得非常尷尬,下不來臺。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會嚴厲地指責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
實際上,孩子吐口水,很可能只是行為模仿而已。
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只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而並不會意識到這種行為是“好”或者是“壞”,對他們而言,只要引起父母關注就可以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的不是“強化”這種行為,而是“消褪”。
小櫻桃3歲左右,也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噴口水,斷斷續續的溝通了好幾次,我才知道孩子的想法與我們決然不同,她覺得吐口水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有聲音,還能噴水,並且一吐口水,所有大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太有趣了,這就是孩子的思維。
所以,當孩子出現類似於“吐口水”、“啃指甲”這樣的行為時,家長不要有過激反應,去強化它,適當的忽略它或者轉移孩子注意力,讓他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爸爸媽媽所關注的,孩子才不會一犯再犯。同時,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認為吐口水就是壞孩子,更不要因為“面子”而對孩子大加斥責
-
3 # 抹茶季夏
孩子愛向人吐口水確實令人煩惱,但是爸媽千萬不能用暴力來對待,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更加離不開這種壞習慣。
1、遠離有這樣不文明習慣的環境。
爸媽首先要了解到孩子可能是受到了周圍某些不良人的影響而造成的,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再進行具體的改正。如果是身邊的親人有隨便亂吐的不良嗜好,那麼要立刻改正或是讓孩子儘量少與其接觸;如果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要向孩子說明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行為的,讓孩子遠離這樣的小朋友。只有脫離了這樣的環境孩子就不會再去模仿。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有要做這個動作的趨勢時,家長可以適當的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他去做一些別的他感興趣的事。
3、教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和孩子多溝通,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渲洩自己的情緒,以便讓他們疏導消極情緒。比如有什麼不滿意可以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或是透過一些小遊戲來緩解內心的不快。只有讓孩子學會恰當體驗、控制和表達他們的各種情緒,才能成為真正快樂的人。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讓孩子適度宣洩。宣洩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積鬱,讓孩子淋漓盡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憂愁、牢騷和怨恨等不快,使其達到心理平衡。
4、適當地冷處理。
孩子有時是故意想惹大人生氣,引起大人的注意並與其進行互動。如果大人對孩子的行為反應強烈,那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可能以為你在跟他玩,會更加肆無忌憚。爸媽在這時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法,不對孩子的行為做任何的情緒反應。孩子覺得沒人迴應他,很是無趣,自然會有所收斂。
5、教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孩子有了吐口水這個動作後,家長一定不要去訓斥和打罵孩子,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的這個動作。您可以向被吐口水的小朋友道歉,給孩子做個榜樣,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後,他就不會再這樣了。
6、多注重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
爸媽工作再忙,也別忽視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和教育,儘量抽時間和孩子交流,獲知孩子的心理想法和動態,發現問題後及時幫助孩子疏導。
這邊呢跟大家分享一款早教APP,叫貓小帥學漢字,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玩的漢字遊戲。以前啊孩子都不喜歡看書,就整天捧著手機在那邊玩遊戲,現在有了貓小帥學漢字APP,孩子整天都吵著要跟著貓小帥學習漢字,都不用操心孩子整天都在玩遊戲了。 -
4 # 暖爸萌媽育兒記
一個兩歲半的稚童向你吐口水,其實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不過,看你描述是反覆做這個動作,讓你一時失措了,是吧?那麼,首先我們就要了解清楚具體的情況:是你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小傢伙是惡作劇還是覺得好玩?
其實,那個階段的孩子並不知道是非對錯,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向別人吐口水是錯誤的。甚至有可能,他是向你表達一種好感呢。當然,我猜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剛剛學會這個動作,覺得這樣子很好玩吧?
如果這是別人家的孩子,那你最好的選擇迴避吧。畢竟人家的孩子人家會去教育。如果是你自家的孩子,那你就責無旁貸地要進行教育了。
首先第一條,作為大人,我們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在抱有足夠的耐心,萬萬不可以我們成人的標準來評判,二話不說就是一頓訓斥。或許,孩子真不是什麼惡意的呢。
我們要趁機會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別人是不喜歡的。不過,對於兩歲半的孩子,估計這些大道理也聽不進去吧。我們還不如想個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忘記吐口水這個事。
也許,孩子吐口水本身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被忽略了吧,這樣子做就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那麼,我們也正好投其所好,用更有吸引力的事物去誘導他。
對待孩子的教育,引導絕對是比壓制更有效果的。如果我們對他這樣的行為不產生任何反應,而是用其它好玩的玩具或者事物將他的注意力轉移開,多做幾次,那他這個毛病很快就能改變的。
-
5 # 貽生
兩歲多的孩子朝你吐口水,如果你生氣?去看看千家萬戶的孩子都這樣,因為他們還沒懂事,勿打,勿急,到了四歲後這種現像自然消失。
-
6 # 小米粒育兒
記得小的時候,鄰居家的熊孩子對著老爸吐口水,老爸很生氣,說:“孩子沒禮貌,不尊重長輩”,結果被老爸教訓過的孩子以後只要看見老爸就遠遠的朝他吐口水,我也曾狠狠的替老爸教訓了一下這個熊孩子。
大專畢業後我進了幼兒園做了幼兒教師,無獨有偶 ,我也有了和爸爸一樣被熊孩子吐口水的經歷。事情發生在一個美妙的清晨,我心情美美的接待小朋友下車的時候,可樂小朋友突然“噴”的一聲,唾沫星子噴了我一臉,當時我的心情那個酸爽啊!要知道昨天小可樂還笑嘻嘻的說要給我帶禮物呢,沒想到這個“禮物“竟是唾沫星子!真是驚喜到我了!我的心裡激動的像藏了個女巫,但我依然忍住爆棚的衝動,還是像往常一樣親切的把這個熊孩子抱下了車,帶領著我的“部隊”回到了教室,吃完早飯的時候,可樂歡快的跑到我的身邊,我心想:“等我忙裡偷閒的時候一定和你“單練”,臭小子,別往槍口上撞”。這時,可樂竟然揹著手還撒起嬌來,說實話我還真害怕此子再噴我一臉唾沫呢!結果孩子只是慢吞吞的給了我一個小熊餅乾,我還沒來的及拒絕,孩子就跑掉了。
要知道我剛剛才被可樂吐了一臉的口水,然後又被送禮物?很明顯孩子是喜歡我這個老師的,但是吐口水又怎麼解釋呢?事後經瞭解,孩子吐口水的行為是跟校車司機學的,孩子認為這是很帥氣的動作,想給老師一個驚喜,可是效果卻恰恰相反。小熊餅乾是可樂和媽媽親手做的,媽媽說這是可樂最愛吃的零食。可是作為老師的我差點誤會了孩子的“好意”,幸虧我的女巫“睡著了”,真是懷疑我所學的知識是不是都餵狗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跟孩子生個什麼氣,笨蛋老師一枚)
也許真的很難理解:吐口水還能是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但是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千萬不要一時衝動會錯了孩子的“好意”,務必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也許你會發現,身邊的熊孩子不一定都熊哇!
回覆列表
兩歲多的寶寶正處於叛逆期,一定要處理好這件事情,我想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1、確定寶寶吐口水的原因。兩歲多的寶寶可能剛學會吐口水,吐口水可能是覺得好玩。只要不是病理性的就不要擔憂。
2.不要把寶寶吐口水當成毛病。因為寶寶剛開始吐口水,又到了第一個叛逆期,你越是在意,他吐的越歡樂!又不懂事,所以不要太在意,就當作又學會了一種新本領!
3、吐口水可能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寶寶吐口水時一般都喜歡噴向別人,你越是討厭,越是躲,他越高興。潛意識的保護讓他覺得他已經戰勝了你。
總之,兩歲多的寶寶學會吐口水是一種本領,不要太較真,如果教育不當,可能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