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泉源居

    不會的永遠不會

    不會的越來越多

    做多少題都白做

    越做錯的越多

    學幾年都白學

    白白消耗光陰

    到老一事無成

    所有日子白混!

  • 2 # 物理那點事兒

    最直接的、顯而易見的,是成績的下滑。

    事實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每個孩子擅長領域不同,成績有好有壞,但無論自己的孩子成績是什麼樣子,好也罷壞也罷,每個家長打心底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有進步。

    老朱平日裡接觸的是初中生、高中生,所以,我從自己最直接的角度,談一談我對這些孩子的看法。

    第一,我們不能單憑孩子記不記錯題,就妄下斷論孩子會不會學習。

    這是不對的。初中生、高中生,心智相對比較成熟,尤其是高中生,年齡大一些,他們早已過了不懂事的年紀。大部分初中生、高中生,懂得父母、老師的良苦用心,因此,就算成績不好,他們也不會放棄努力。

    這樣的學生,有學習態度,因此在整理錯題這方面,不需要家長、老師督促,他們積極性很高,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但是,如果這樣的孩子一旦出現不寫作業、不整理錯題、不聽講等負面因素,家長朋友一定要注意,他們可能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或是厭學,或是青春期的躁動,如果放任不管,成績下降是小,一旦養成不學習的壞毛病,他們會任由自己放縱,要知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自己是沒有約束力的(其實大多數成年人也這樣)

    有些孩子是從不記錯題的,但成績卻總是很好。但,這樣的人,很少。

    老朱高中時期有個同宿舍的哥們,這哥們每天上課要麼看小說,要麼睡覺,回到宿舍繼續看小說,要麼刷動漫,總之,我沒看見過他學習,每次考試前借別人筆記看那麼一會,做幾套卷子,就去考試了,每次成績下來,穩居班級前三,年組前50,當然,是在我的前面,而且很遠,當年這哥們在整個學校都出名,而且上課時老師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管他,他的成績,從未出現過大的波動。

    這個世界存在這麼一類人,天賦異稟,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簡單的事,別人需要付出百倍努力才做到的事,他們簡簡單單就完成了,但是要知道,這類人很少,老朱這輩子,就遇到這麼一個。

    第二,我們不能這樣認為:記錯題的孩子在學習,不記錯題的孩子就沒有學習。

    正如我上面提到過的,初中生、高中生心智已經趨於成熟,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些孩子不記筆記、不記錯題,是因為他們真的沒把心思花在學習上,而有些孩子表面上在整理,其實是在應付老師、家長,做樣子罷了。

    我本身更喜歡有一定主見的孩子,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需要對他們講大道理。我覺得,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去認知,畢竟這個世界上,太多的事他們都沒有經歷過,別人口中描述的世界,自己是無法去感受的,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記錯題只是眾多學習方法中的一個環節,就如同點著蚊香,又掛著蚊帳,二者選擇一個就夠了,但二者一起選,效果會更好。

    孩子長期不記錯題,可能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記錯題會讓他們覺得在浪費時間,相反,把記錯題的精力花在別的地方,他們反而覺得更好。

    最後老朱說句題外話,如果發現孩子長期不記錯題,那身為家長的朋友們,及時和孩子溝通是你們的責任,瞭解孩子的學習動向,知道孩子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這不是每個家長朋友應該做的嗎?

    所以,身為家長,如果放任孩子,不加以管教的話,受影響的,不單單只是成績這一方面了。

  • 3 # 伯廷

    學生做題出錯,是一種正常現象。考試做錯題,作業做錯題,家庭練習做錯題等等,這都是十分常見的。有些題做錯了,老師給糾正了;有些題做錯了,老師沒看見,家長也不管,長此以往,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

    第一,有些常識性的小錯誤,即使老師沒發現,家長也不管,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小錯誤會慢慢被覆蓋,被自動糾正過來了。

    我就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老師讓背乘法口訣,三七二十一,可我就背成了三七二十七。因為聲音小,老師沒聽清楚,也沒有給我改正。就這樣一直三七二十七 背了很久。後來大一點了才發現,三九二十七,於是就仔細檢查一下,看到底三七二十幾,原來是三七二十一。從此再也不背三七二十七了。

    第二,有些小錯誤,比如字的讀音錯誤,老師沒發現,家長不知道,後來形成定式,天長日久,學生就會變成“白字老先兒”,走上社會才被糾正,如果不會自嘲或圓場,很打臉。

    我有一個朋友,愛讀錯別字,因為他是校長,都礙於面子,讀了錯別字,也沒有人給他指出來,所以一錯再錯。

    有一次,他給五年級的孩子上品德課。在講到講究衛生時,他說:“有些同學不注意公共衛生,亂扔紙屑。”

    他把紙屑的“屑”字讀成了(xiao)。一個同學立刻反駁說:“老師,是紙屑不是紙屑(xiao)。“

    他佯裝糊塗,大聲說:“嘔!大家說說是紙屑呢,還是紙xiao?”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是紙屑!”

    朋友也是個有教學機智的人,他立刻附和著說:“對,是紙屑,因為這個字啊!我還有個小故事,大家願意聽嗎?小時候,老師講這個“屑”的時候,我沒注意聽講,後來見到這個字呢,我就讀xiao,有一次考試,考這個字的注音,我注的就是xiao。等卷子發下來,老師給我打了對號。所以,現在我常常把他讀作xiao。感謝同學們糾正!我再也不讀紙xiao了。”

    朋友下課出來一說,大家都說,這次五年級的學生絕對不會把紙屑讀作紙xiao了。

    第三,有些偏冷的知識性題目,學生做錯了,老師沒改,家長不會改。學生自認為正確。如果這樣的錯誤積累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甚至影響孩子的前途。

    1988年民辦教師招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轉正機會,通知一下來,許多民辦教師日以繼夜地複習功課,埋頭做題。

    有一朋友更是用功,兩個月,做了幾百道數學題,考試的時候,他信心滿滿。結果分數一下來,188.5分的投檔線,他考了188分,半分之差轉正泡湯了。問他問題出在哪兒?他說,有兩道題都是複習時做過的,就是有點兒拿不準。他把那兩題一說,大家都說他做錯了。這就是錯題拿不準的題積累多了,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影響成績影響前途。如果朋友複習時,及時把拿不準的題消化掉,成績絕對不止多半分。

    第四,糾錯本的利用是解決長期不改錯題的好辦法。不管是作業還是考試,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只要發現做錯了,就立馬將這道錯題抄在糾錯本上,自糾或請同學或請老師幫助糾正。

    總之,學生無論是作業、考試,還是家庭練習,有錯誤就要及時糾正,以免時間長了在腦子裡紮了根,再糾正就難了,等同學,同事或領導給你糾正,就難堪了。更重要的是,平時的錯誤不糾正,等考試的時候已經晚了,影響前途。

  • 4 # 沈一點媽媽的親子圈

    我認為這個問題我們肯定是需要想方式去解決:

    首先,還是要讓孩子養成及時改正錯題的習慣,每天的知識點都需要及時鞏固,累計多了,孩子自然就會跟不上;

    其次,父母需要花時間來和孩子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即使是每天5-10分鐘都好,花一點時間和孩子做一些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現階段的學習情況。

    第三,建立錯題本。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幫忙抄題,中高年級可以自己完成錯題抄寫,找出錯題原因,訂正。

    如果父母不管,孩子不熟悉,不懂的知識點就會越來越多,特別到了高年級,讀書肯定會越來越吃力,知識都是前後貫通的。

    說來說去,還是需要我們父母和孩子多溝通,和孩子建立起自己獨立學習能力。

  • 5 # 春妙淼淼

    考試為了檢驗孩子學到了多少的知識,而訂正錯題,就是檢驗孩子沒有掌握到位的知識,重新講解,重新讓孩子學習這些瞭解又沒有掌握到位的知識。長期不該錯題,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多不會的。讀書就像造房子,而訂正錯題的就是維修房子,房子哪裡不好,及時維修,不維修就會導致房子沒辦法住,甚至會倒塌。而孩子一樣,越大不懂的越多,越多不及時訂正不會的越多,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差,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1、及時訂正作業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回顧、整理,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講評作業大都是在講新知識時,對上堂課的作業進行講評,如果不讓孩子及時訂正作業,那麼他就會把自己的錯誤觀點帶到下堂課,這堂課的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孩子能翻開作業本糾錯,無形中把上節課的知識又鞏固了一遍,解決疑惑,輕鬆學習下堂課的知識。

    2、及時訂正作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成功感、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渴望成功是學生的心理共性。但在知識的探索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學生透過及時訂正作業,經歷了“山重水複疑無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徹大悟,他會發現:我原來是可以做好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悠然而生,這遠比我們表揚他幾句效果要好得多。

    3、及時訂正作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訂正作業的過程中,有不少孩子遇到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境,他們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可為什麼是錯號呢?有的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出質疑:“老師,你給我改錯了!”這時,老師會耐心地給他講解,幫助他改錯,可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做錯了,卻不知道錯在哪裡,還不好意思問老師,這時老師不如讓他們同桌或小組合作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這樣,既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又讓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發展。

    總之,及時訂正作業,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學技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正是各種習慣培養、形成的最佳時期,讓學生及時訂正作業,是培養良好作業習慣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要經常督促學生對作業自查、自糾,日久天長,學生就會形成自學技巧,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 6 # 家長星學堂

    學生一般不願意改錯題,無非是存在以下這些心態:

    1.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錯誤。改錯題的過程中如果有錯的,就說明自己學的還不好,說不定還要在某個題型上練習很多次才能弄懂,比較麻煩。

    2.低年級的孩子更害怕父母的責備。如果在改錯的過程中出現很多次的錯誤,父母有可能會訓斥我,我才不願意改呢!

    3.覺得浪費時間。把學習當成一項任務,明明已經完成(不管質量),還要花時間改錯題,不是更浪費時間嗎?讓自己遊戲的時間變的更少。

    4.家長習慣性的批評讓他們很反感。不少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改錯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錯題,他們就會“”橫眉冷對”,導致孩子內心對改錯的有討厭、有害怕、有排斥。

    孩子自己糾錯是重要的學習習慣之一,孩子學會耐心的來改錯,說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心是安靜的,不浮躁,這點很重要。

    要讓孩子學會改錯,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就要和孩子強調:有錯誤不可怕,找出自己的錯誤才是真本領,家長在面對孩子錯誤時,也要客觀冷靜,幫孩子分析、和孩子一起分析為什麼錯?錯在哪裡?下次再遇到相同型別的題型時(知識點時)要怎麼處理?

    沒有人不犯錯,學習上更是如此,家長要不斷和孩子強調的是:

    1.允許犯錯,但是不允許一直犯相同的錯誤。

    2.自己找出錯誤爸爸媽媽不會懲罰,但是如果爸爸媽媽找出錯誤就要接受批評(比較起來,孩子會更願意自己找錯)。

    3.如果在寫作業過程中更仔細、耐心一點,爭取會的、懂的題型都不犯錯,那會更好。

    有了這幾點,再加上時間慢慢的調教,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到老年,養老靠自己較靠譜,要留住自己的房子和生病保命的錢”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