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黃忠是不是鬱鬱而終我不知道,不過他在益州的生活過得憋屈那是肯定的,和馬超一樣,在那個過度講究忠義的時代,二臣總是難免被人在背後指手畫腳的。

    至於劉備的那九個字,或許就是在漢中之戰最關鍵的時候,黃忠老馬當先,打了一局逆風盤,一刀斬殺夏侯淵,使得局勢逆轉。可劉備在聽說黃忠斬殺夏侯淵後,卻是說了一句話:“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剛剛好九個字。

    劉備這句話,真的“刺傷”老將黃忠嗎?

    先來解釋這句話的意思,這話出自《魏略》,原文是:“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結合內容來看,目前網路上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劉備畏懼張郃,黃忠殺了夏侯淵後,劉備說:“要殺就殺張郃,殺夏侯淵不算什麼”。這解釋是符合全句內容的。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劉備用這話來“刺傷”黃忠,因為黃忠斬殺夏侯淵就是劉備本人所授意的。“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當時劉備攻打張郃不下,於是兵行險著,佔據定軍山高地,以求得居高臨下的優勢。“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

    夏侯淵知道後,親率精兵來爭奪定軍山,但因為張郃那邊戰況吃緊,於是分兵救援張郃,劉備為了避免曹軍在山下紮營集合,放火燒燬山下曹軍的鹿角,破壞夏侯淵的包圍圈,而這時夏侯淵犯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誤:以一軍主帥的身份去修補被燒的鹿角。結果被劉備看準機會,派黃忠衝下山,一刀把夏侯淵給砍了。

    當然這句話也不能證明劉備對黃忠斬殺夏侯淵有什麼意見,畢竟這事是他叫黃忠做的,既然讓他去了,那黃忠總得找個人殺吧,要是做成了還得被罵,這老黃忠得是多委屈啊!劉備也沒有任何“埋怨”、“憤怒”的語氣助詞,他這句話也未必就是針對黃忠,或許只是埋怨一下自己而已,更或許只是欲揚先抑,就像學霸考了九十八分,卻還是唉聲嘆氣說怎麼沒考一百分一樣,真是聽著就來氣。

    至於為什麼題主會有這種看法:認為劉備的九字深深“刺傷”了黃忠,讓他鬱鬱而終呢?原因就在於黃忠斬殺夏侯淵(219年)後就去世了(220年),所以推測黃忠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麼都得不到劉備的認可,於是鬱結於胸,把自己給憋屈死了。

    當然這事是有點蹊蹺,不過我認為這也只是個巧合而已,劉備要侮辱黃忠的話,那從一開始就不會帶他入蜀,帶他去漢中,還把斬殺敵軍主帥的重任交給他,讓他立功了。我認為黃忠之死應該是在斬殺夏侯淵時被火燒傷或是被敵軍刺傷而引發感染什麼的,要主帥親自去救的火,自然不會是小火苗,黃忠立功心切,又機不可失,很可能就直接衝入火海,雖然斬了夏侯淵,但自己也受到了大火或是小兵的傷害,加上漢水之戰被圍困,延誤了病情,回國後又因為醫療資源有限,身體受到感染而死的,和劉備那句話沒什麼關係。

    黃忠之死沒什麼問題了,那他在益州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

    我認為:黃忠在益州的生活是比較憋屈的,這憋屈很大程度上還是劉備和諸葛亮造成。黃忠本是荊州人,最早是劉表帳下中郎將,和劉表從子劉磐一起駐紮在長沙攸縣,這可是和江東交接的前線,可見當時劉表對黃忠的器重,不亞於劉備把漢中前線交給魏延之舉。

    劉備在荊州時,廣收人心,他自然也和黃忠打過交道,到了曹操南下把劉備趕到江夏蝸居,黃忠就跟著長沙太守韓玄一起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裨將軍,之後劉備依靠孫權打贏了赤壁之戰,一舉奪取了荊南四郡後,黃忠又投降了劉備。對劉備來說,黃忠這種勢窮而降的人就是牆頭草,覺悟可比不上同樣也是荊州人的霍峻等人,可是為了收服荊州人心也不得不用。

    黃忠先從劉表、再從曹操、後從劉備,和呂布三姓家奴的性質沒多大差別,可以說劉備多有討厭呂布,就有多看輕黃忠(別以為劉備在臨死前任命了李嚴為中領軍,可他這個地位和諸葛亮同等的託孤大臣卻是一生都不得志,劉備用他也只是為了爭取東州派系的支援而已)。在劉備入蜀之戰,黃忠雖然勇冠三軍,立功頗多,可劉備卻一直都把他帶在身邊,很少有獨領一軍的機會,地位完全比不上深得劉備信任的霍峻,入蜀前夕才投靠過來的魏延,後面也越級提拔為漢中太守,就連後輩劉封都被任命為上庸太守,坐鎮前線。在黃忠斬殺夏侯淵後升任討虜將軍,可他還得聽從翊軍將軍趙雲的節制,他的兵馬還得趙雲授予才能行動。“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

    而證明黃忠過得憋屈的最有力證據,莫過於劉備自立漢中王后,設立四方將軍,其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左將軍、馬超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黃忠這後將軍職位完全是他自己掙來的,應該就是斬殺夏侯淵一事,可這事在遠在荊州的關羽眼中卻完全不是個事兒,黃忠有什麼資格和他平起平坐。

    在劉備設立四方將軍時,諸葛亮也有所顧慮:“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對此劉備拍著胸脯保證:“吾自當解之。”(我自己去和關羽解釋)。果然關羽看不起黃忠,拒絕接受任命。結果劉備去解釋了嗎?沒有,還是多虧了任命官費詩的三寸不爛之舌,才把關羽給糊弄過去了。

    這本來不是費詩的任務,費詩完美地給劉備擦了屁股,可他回益州後也得到什麼嘉獎,最後還因為勸阻劉備伐吳被流放了。可見任命黃忠這事,劉備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他對於如何平衡黃忠和關羽之間的“爭鬥”也多是一種生米煮成熟飯的態度,“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

    黃忠雖然和關羽、張飛、馬超齊名,可他在蜀漢的地位卻比不上關羽、張飛,甚至連馬超、趙雲都比不上。我們常說趙雲在五虎將中是最低的,實際上黃忠才是,一個老將,因勢窮而不得已投降多次,拼盡老命為集團做事,連命都搭上了,卻還是得不到集團領導的認同,只能克己自制,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又怎麼能不憋屈呢?

  • 2 # 洛水清風

    老將出馬,一個頂仨。這是後人對老將黃忠的讚美。黃忠,字漢升,南陽人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將。在《三國演義》中,黃忠是劉表手下的大將,剛一出場,就遇到巔峰時期的關羽。黃忠是人老寶刀不老,與關羽大戰一百回合,未分勝負。若是黃忠年輕時遇上關羽,肯定藝壓關羽。第二次交鋒時,關羽想用拖刀計斬黃忠於馬下,不想黃忠馬失前蹄,摔落在關羽馬前。關羽覺得這樣把黃忠斬了,有損自己的威名,遂放過黃忠一條生路。第三次交鋒時,黃忠一箭射中關羽的頭纓。要知道,黃忠的箭法可是百步穿楊,可謂是箭無虛發。他這次沒有對關羽一箭封侯,一是報答上次關羽不殺之恩,二是有些英雄相惜了……

    黃忠歸順後,跟隨劉備入川立大功,又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 ,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可惜最後跟著劉備伐吳為關羽報仇時,被無名小卒馬忠一箭射中肩窩,被救回來時,由於年老體弱,箭瘡痛裂,當晚就大營中去世。一代名將死於一個無名小卒之手,著實讓後人唏噓不已,那麼正史中黃忠是怎麼死的?其實,黃忠是病死的,在定軍山之戰的第二年。

    在《三國志 黃忠傳》對黃忠的描述是:忠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一個武將,在史冊中能得到如此讚譽,足見其武藝超群。老將黃忠一生巔峰之作就是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為劉備後來佔領漢中,打敗曹操立下不世之功。夏侯淵何許人也,乃曹操同門兄弟,他不僅武藝超群,而且謀略過人,以善於千里奔襲戰而在曹營中獨領風騷,深的曹操器重。

    按理說,黃忠斬殺如此一名大將,劉備應該給與最高嘉獎。未曾想劉備聞聽黃忠斬殺夏侯淵後,竟冷冷說了一句:“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意思說黃忠殺一個夏侯淵沒什麼用,要殺就殺張郃,他才是我的心腹之患。原來,劉備曾與張郃交手,屢屢失利,被張郃所困,若非諸葛亮及時發兵相救,劉備就危矣!

    劉備這種帶著個人感情色彩的看法,對老將黃忠產生了看不見的殺傷力,它不僅淡化了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攻擊,更傷了黃忠的自尊心,是一種莫大的羞辱。後來,黃忠因功封為後將軍,做為同行的關羽非但不祝賀,反而譏笑黃忠為老卒:“大丈夫,安能與老卒為伍!”這又是對黃忠的一次精神打擊。

    在定軍山之戰後的一年時間裡,老將黃忠先遭劉備的冷眼相待,後又被關羽冷嘲熱諷。這對於一個有血性的將軍而言,比戰死沙場還要難受,黃忠就這樣鬱鬱而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心靈受創傷”這件事情?受人頂嗆,心裡醋、心裡酸,平時別人都習慣了不尊重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