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聚焦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曾經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認可,並說他是第1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這其中更加表達了當時晚清政府是多麼的迂腐和落後。竟然連日本的一個首相都能這麼說一個清朝的重臣。

    而李鴻章出使許多國家,其中的意義非凡。特別是當時的晚清時期,中國普遍處於落後的狀態,而且處處受人欺辱。

    當時由於軍事實力相對薄弱,而李鴻章是淮軍起家,所以對軍事上的防禦特別重視。而作為朝廷的一名大臣,一輩子以效力國家為己任,任何一箇中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國家落後,都會用心去改變。何況一名大臣?

    李鴻章去多個國家考察,就是為了振興自己的國防實力。一個國家只有國防實力上升了,才能不受別人的欺負。

    第三,李鴻章去多個國家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有改良意義。特別是北洋水師的建立,和後期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成立。這一切都標誌著中國逐步的走向近代化。

    其實,現在的招商銀行的前身就是李鴻章所創立的輪船招商局。這一切都顯示出了李鴻章的遠見。雖然他在歷史上備受人們的貶低。但是這一切都說明不了什麼。

  • 2 # 榆岡

    關於“李鴻章出使那麼多國家的意義何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意義不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3 # 有家小百科

    李鴻章想學習先進國家的海軍經驗為我所用。因此,他參觀了英國的海軍演習,以及親自到美國紐約海軍的駐軍基地進行探訪。

    歸根到底是發現了大清國的落後,想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地方,以夷制夷。

  • 4 # 關中向榮

    甲午戰爭中,李鴻章數十年嘔心瀝血打造的北洋海軍和淮軍,損失殆盡。這讓他很無奈,如果說打不過西方列強還情有可原,可面對小國日本,竟然也輸得體無完膚,這讓李鴻章心有不甘。

    對於此行的目的,李鴻章曾對黃遵憲說,此行要策是“聯絡西洋,牽制東洋”。這個意思其實很明白了,還是李鴻章“以夷制夷”的策略。

    參加完沙皇加冕典禮後,開始和俄國舉行談判,最後簽訂了《中俄密約》。表面上達到了李鴻章的目的,但其實這份條約對中國利益損害巨大,特別是允許俄中國人在中國境內修一條鐵路等。

    接著李鴻章來到了德國,這也是他的很重要的一站,畢竟李鴻章與德國的合作很多,所以他的到訪受到了很大的歡迎,甚至還見了鐵血宰相俾斯麥。可在德國除了增加了一點點親近感外,李鴻章在這裡並沒有什麼收穫。

    在法國的時候,李鴻章表達了希望提高海關關稅的意願,但法國同樣是一拖二賴,根本不談。最後李鴻章還去了英、美、加諸國。但大多是例行公事,走走看看,宣傳一下清朝政策,見見華人等等。

    李鴻章出訪歐美,肯定是要親眼看看那些西方國家,到底憑什麼可以在世界上耀武揚威。恐怕他轉了一圈也沒弄明白,可以說此行只是開拓了眼界而已,至於其他任何有實際價值的東西,什麼都沒有得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機場候機樓時的安檢員拿一張小紙條在每個箱子上碰一下,這個小紙條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