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灤陽誠毅
-
2 # 讀史鑑往
並不是李世民不敢封禪泰山,而是由於種種情況導致李世民沒有能夠完成封禪泰山,這也成為了他終身的遺憾。
所謂的泰山封禪就是告訴上天如今天下太平,雖然這一切都是帝王的功勞,但帝王都是受命於天,這一切都要感謝上天的庇護之情。說白了就是帝王想向天下展示自己的豐功偉績,表示自己是真龍天子,是上天選擇的。
貞觀六年,經過李世民幾年的發展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經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有了封禪泰山的想法,群臣猜到了太宗的想法於是紛紛勸請封禪。李世民也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就在君臣討論相關問題的時候卻遭到了素有“人鏡”之稱的魏徵的反對。
魏徵勸說: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導致民生凋敝,如今雖然看是四海昇平,但國家就像一個久病初愈之人,看似健康實則身體還很虛弱需要慢慢調養。如果這個時候進行封禪大典必然勞民傷財對剛剛治癒的國家有所損傷。李世民覺得有理於是停止了封禪泰山的議題,但他心裡還是想進行封禪的。
到了徵管十五年李世民覺得現今的天下已經足以進行封禪泰山了,然而天象官卻說天上出現彗星,不吉利。於是李世民終止了這次的封禪,終其一生也沒完成封禪泰山。
雖然李世民一直想進行封禪泰山,但他也明白帝王的文治武功並不是靠封禪泰山就能呈現的,而是要創造一個天下太平繁榮昌盛的國家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前者只會給他帶來虛名,而後者才是實實在在的不朽功業。
-
3 # 愛就碼碼字
封禪,是古代皇帝彰顯個人功績的一種重要方式,而封禪的地點,一般都會選擇在泰山舉行。因為,古代齊、魯兩地的文化發展相對較好,泰山是這兩個地方,最高的山。孔子就講過:“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而且,古時候,泰山位於中國大陸的最東頭,每天太陽出來,第一個照射到的就是泰山,而且泰山面朝大海,前景廣闊,這樣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也可以讓泰山成為帝王封禪的不二之選。
當然,不是誰都有封禪資格的。總體來說,要封禪,最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之一,這三個條件分別是:統一,盛世,祥瑞。
比如,秦始皇以一統天下的名義封禪,漢武帝以太平盛世的名義封禪,宋真宗以祥瑞的名義封禪。
從這些條件來看,唐太宗李世民,是符合封禪條件的,他的文治武功,在歷史上絕對排得上號,他的“貞觀之治”家喻戶曉,流芳百世。那為什麼,李世民沒有封禪泰山呢?是他不願意嗎?當然不是,是他沒有這個想法嗎?更不是了,很多典籍中記載李世民的事蹟,都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非常重名聲,非常注重宣傳個人形象和功績的帝王。
這就奇怪了,他有封禪的願望,也有封禪資格。所以,李世民沒有封禪泰山,真不是敢或者不敢,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代雄主,只要他想,沒有他不敢的。對於他來講,沒有什麼敢不敢,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要不要做而已。
至於李世民沒有越封禪的原因,有很多,聽起來比較有意思,也比較可靠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魏徵的勸諫。貞觀六年,群臣建議李世民封禪泰山,他也正有此意。但是,魏徵站了出來,毫不客氣地反對封禪。
李世民很鬱悶,連續問了魏徵6個問題。
李世民:你不同意我封禪,是我的功績不夠高嗎?
魏徵:高
李世民:那是我的德行不厚嗎?
魏徵:好。
李世民:是我大唐天下還不安定嗎?
魏徵:安定。
李世民:是四夷未服嗎?
魏徵:服了。
李世民:是五穀不豐嗎?
魏徵:豐。
李世民:是祥瑞還沒有出現嗎?
魏徵:出現了。
李世民聽後,說道:那你憑什麼還要反對我封禪泰山呢?
魏徵說道:雖然陛下有豐功偉績,品德高尚,國泰民安,四夷歸順,五穀豐收,祥瑞不斷出現。但是,我們大唐的江山社稷還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戶籍制度沒有建全,國庫糧倉都還很空虛。如果您這時候去封禪,必然會有很大的開銷,這些開銷都要老百姓承擔,老百姓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呢。
而且陛下去封禪泰山,天下各族首領也要跟著去看熱鬧。但是,如今靠近泰山的地區,人煙稀少,草木叢生,一幅貧窮落後的景象,這要讓夷族們看到了,肯定以為我大唐只是外強中乾而已,說不定又會引發戰事呢!
所以,這種圖有虛名,增加百姓負擔,百害而無一利的活動,咱們還是先別搞了吧!
李世民是一位英名的君主,聽了魏徵的話以後,也就打消了封禪的念頭。
第二,天上掉下來一顆掃把星。貞觀十五年,群臣又向李世民提建議,要他去封禪泰山。李世民也明確要去封禪,還專門頒發聖旨,由專人負責,準備封禪事宜。但是,就當一切準備就緒時,星象學家卻向李世民報告,天上出現了慧星。
李世民一聽,這還得了,哥們要去封禪,卻有掃把星出來搗亂,也太不吉利了。可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又怎麼好反悔呢?正當李世民一籌莫展之際,魏徵給他送來了勸諫的奏章。魏徵在中寫道: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今有一個人,病了10年,經過治療將要痊癒,但他還瘦得像個皮包骨一樣,我們卻要讓他揹著一石米,一天趕一百里路,肯定做不到。隋朝末年社會動亂,可不止亂了10年,陛下作為天下良醫,百姓的疾苦雖然已經解除,但還不是很富裕。現在就急著要祭祀天地,去向他報告,已經大功告成了,反正我是有很多疑慮,不知道陛下您好意思到泰山去做禱告不?
李世民一看,趕緊借坡下驢,說道:“魏徵所言極是,我們大唐現在還不夠強盛,老百姓的日子也還不夠富裕,封禪的事情,還是先別搞了吧!”
第三,身體不允許。在李世民執政期間,大臣們曾多次建議他封禪,每次都有人反對。很奇怪,李世民每次都聽了反對者的建議。其中原因,也不完全是因為李世民就喜歡採納反對者的建議。多次準備封禪而未能成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李世民患有氣疾(呼吸系統有問題)。這個病,是李世民他們家的遺傳病,他們家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
李世民得了這個病,而且很嚴重,經常覺得呼吸困難,尤其到了夏天,就更加嚴重,三天兩頭得跑到九成宮去避暑。大家想象一下,一個人在正常的地方生活,尚且覺得呼吸困難,如果爬到泰山頂上去,那還不得缺氧致死啊?要知道,唐朝時期,還沒有發明出來氧氣瓶呢。
因此,宮裡的太醫,多數是勸李世民不要冒險去登泰山的。而且,李世民的老婆,長孫皇后也有氣疾,對於李世民這個毛病,她是感同身受的。所以,只要李世民有了封禪的想法,她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而且手裡頭還擰著一瓶毒藥呢,動不動就威脅李世民:“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為了保命,為了一個那麼愛自己的老婆,李世民也不能冒險爬到泰山上去封禪。
總體來講,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李世民最終沒有封禪泰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因為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而且為人謙虛謹慎,心裡始終裝著天下,裝著江山,裝著百姓。
回覆列表
李世民不敢封禪也是有自己的考慮,首先皇位得來不正,玄武門之變殺自己的親兄弟,威脅父親禪位。畢竟不光彩,封禪之後等於宣告世人我奪了皇位親手殺死大哥,我不後悔。賢明的君主知錯能改,這件事終歸是錯事,即便成為賢明的君主也還是錯。
另外唐朝經過內部戰爭之後又同突厥開戰,國力消耗嚴重,在一個盛世封禪當然沒什麼,但要是開國實力不足,一旦封禪弄不好就變成笑柄。
封禪泰山是古代帝王最高的褒獎,能夠封禪的帝王都是文治武功功績卓著。封禪的帝王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這些帝王功績都是有的,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特別大的人生汙點。道德和功績都符合封禪的標準。
聖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人間的帝王想要效仿聖賢的言行就不得不在自身的功績德行方面有所修養。至於是否封禪其實對於唐太宗這樣一個想要將自己塑造成一代明主的帝王雖然很重要,但是唐王朝的千秋萬代更重要,不必讓自己的後代繼續揹著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