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抱朴姐姐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1943年生於四川重慶,13歲開始寫詩,14歲入臺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獲多種繪畫獎。24歲左右在歐洲留學時開始大量寫詩,著有詩集 《七里香》(1981年首次出力集,再版7次),其她詩集也是一版再版。還著有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席慕蓉一生追求藝術,藝術修養深厚,主業是繪畫,其次是詩歌,再次是散文,這三者都取得比較高的成就。

    她的人生經歷、所處環境都或多或少影響到她的詩歌創作中。她從13歲開始接觸中國,到21歲接觸國外,這兩個年齡段正是席慕容熱愛生活、 表現生活的兩個途徑。從她詩的主題就能看出:愛情、生命和鄉愁。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好讀也是她擁有大量讀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席慕蓉詩歌的特色,及詩歌所受的影響,談談個人的理解和體會。

    席慕容的生平閱歷、家學淵源和學養修為是她詩歌風格的形成幾個主要因素。讀席慕容的詩,可以感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特色。

    1.主題鮮明,感情真摯

    席慕蓉是一個感情豐富的詩人,也是一個至真至誠至情至性的藝術家。她的詩,如她自己所說,是她的“愛情和憂傷”的展覽。她的詩充滿著一種對鄉情、愛情、人情的悟性和理解。

    (1)鄉情

    席慕容的詩作中以鄉情為主題的篇章,約佔了三分之一。蒙古高原是她的原鄉,兒時常聽大人講邊疆的故事,長大後,故鄉就成了她的精神寄託——蒙古的草原、長河的落日、大漠的孤煙……在她的大量詩歌作品中都能讀得出她那濃濃的鄉情。如《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2)愛情

    她的愛情詩含蓄委婉,很少有直抒胸臆,對愛情的體驗細緻入微,有甜蜜歡欣,也有哀傷憂愁。她的詩歌感情純真、恬淡從容、通俗淺白、婉約纏綿、舒緩有致,有一種女性詩作的陰柔美。 有關對愛情的篇章也很多。如《一棵開花的樹》,這首詩被認為是席慕容愛情詩的經典之作!她的好多情詩曾影響了一代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Sunny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透過詩的語言把情寄寓在唯一的意象——一棵開花的樹上, “慎重地”“我”心中的愛是何等的熱烈、真摯,最後一節更鮮明地開放,而且“開滿了”,表現了對愛的追求。意象單純,句子明麗, 構成了令人陶醉的藝術美。

    (3)感悟(對時光、生命和物象等的感悟)

    用最熟悉的意象、最淺顯的語言,抒發對人生的熱愛和感悟的詩,如《曇花》,“在沒有Sunny/我們都要象曇花/在最深沉的黑夜/綻開最燦爛的嫣紅/哪怕就只有那麼 一晚/哪怕沒有人會知道。”她用細膩的筆觸把對人生的感悟和獨特見解寄寓在“曇花” 、“蓮” 等具體的物象上, 通俗易懂, 讓讀者產生深刻的印象。

    2.詩中有畫,琅琅上口

    中國古人常說“書畫同源”,比如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就有一種繪畫美。席慕容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畫家,因此她的詩,經常描繪出一幅優美的畫面,詩中每每透出一股畫意。她集詩人、畫家、散文家於一身, 融詩歌、音樂、繪畫於一體,因此她懂得“留白”的妙處, 懂得虛虛實實的運用。同時,席慕容的詩還兼具中國古典詩歌“音樂性”的優秀傳統,讀來琅琅上口,富有韻味。她在她的詩歌創作中很好地傳承了盛唐以來詩中有畫的詩歌創作傳統,又將西方繪畫藝術的技巧融會其中, 透過運用感性的色調、色彩的對比,將情感圖景視覺化。如《鄉愁》,“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彷彿霧裡的 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她像人們展現一個畫面,相思、離鄉、老樹三幅品彩不同、格調迥異的畫面。第一幅清新淡雅, 明朗歡快; 第二幅模糊朦朧, 沉悶惆悵; 第三幅陰冷淒涼, 悲痛憂傷。透過極具畫面感的場景, 變無形為有形, 變抽象為具體, 使讀者展開無限聯想。如同MTV的精美的畫面, 在讀者腦海中雕刻了一幅精美無比的純淨畫面 。

    3.手法多樣,運用自如

    席慕蓉的詩用了許多象徵、比喻、暗示等現代派常用的手法,如《一棵開花的樹》、《曇花的秘密》、《蓮的心事》、《酒的解釋》等等,用的都是象徵手法。

    4.女性寫作,婉約纏綿

    席慕容的詩細膩纏綿,沒有艱澀的文句,她的詩婉約悱惻,舒緩有致。這一點與李清照的詞風有些類似。她的詩語言親切柔美,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她的詩大多是情感短詩,長詩只是少數幾篇。她常藉助於客觀外界的景象來抒發自身的內心感受,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如《渡口》: “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從此生根……”寫盡詩人對情之所鐘的“你”的那種愛憐、無奈、神聖、不可褻瀆的感情,讓人回味無窮。

    5. 工於繪畫,色彩感強

    在她的詩中富有色彩感的詞使用頻率很高,如:《命運》,“海月深深/我窒息於湛藍的鄉愁裡/雛菊有一種夢中的白!而塞外/正芳草離離/我原該在山坡上牧羊/我愛的男兒騎著馬來時/會看見我的紅裙飄揚/飄揚 今夜揚起的是/歐洲的霧/我迷失在灰黯的巷弄裡/而塞外/芳草正離離。”這首詩裡,出了“藍”、“白”、“紅”、“灰”顏色字,同時也出現了海月、雛菊、芳草、山坡等富有色彩感的詞。

    席慕容與詩歌的故事:

    席慕蓉出生在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後到臺灣,之後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透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裡,席慕蓉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這在她的詩中就能體會到。幸好,她遇到了一個溫柔敦厚的男子——劉海北,為她孤獨的心開啟了一扇光亮的窗。席慕蓉和劉海北相識在比利時魯汶大學中國學生中心。在幾次聚會中,席慕蓉發現劉海北不僅知識淵博,還十分善良。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爾後兩個人在歐洲學業結束後,回到了臺灣。他們沒有選擇繁華的鬧市生活,而是在鄉下住了整整10年。他們種下很多槭樹,春天時一片蔥綠,到了深秋一片全紅,在孩子熟睡後,兩人會攜手散步。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不過是有一個人能如此地懂你,與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動,正如她詩中所寫道的:“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所以,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好讓他能在夜裡低喚我,在賓士的歲月裡,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 “你/若曾是江南採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朵……”讀到這裡,相信戀愛過的人都懂,太美了,這是個與多少人的青春記憶都無法切割的名字。1985年3月,席慕蓉與劉海北合著散文集《同心集》出版,心岱作序,10月散文集《寫給幸福》出版。席慕容詩人不同於有玉照刊出的三毛與瓊瑤,她,比較低調,更像個躲在花叢後的神秘人,只肯用一枝筆魔法般地“蠱惑”著眾多少年的心。

    席慕容詩歌的影響:

    席慕容的詩高雅清淡,富有韻味。雖沒有慷慨悲歌、金戈鐵馬的壯詞,大多為個人情感的傾訴,但正因為如此,叩響了那個時期無數青年人的感情之鼓,引起了他們的共鳴,而深受他們歡迎。她的《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她的百轉千回的愛情詩、寫實寫意的行走詩,都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尤其是年輕人。我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書店裡賣得最好的詩集就是她的詩作。席慕容的詩歌被印成各種形式的口袋書,一些青年人把它放在口袋裡隨時翻讀;大中學校裡的學生更是喜歡讀席慕容的詩歌。現在,在四五十歲年齡段的詩人詩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席慕容對他們影響留下的痕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3000以內,螢幕素質好點的,拍照好點的手機求條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