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譯文】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手裡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攀登五嶽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旁,九疊雲屏像錦繡雲霞鋪張,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雲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雲霄莽莽蒼蒼。翠雲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天上萬裡黃雲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閒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淨,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裡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賞析】此詩思想內容比較複雜,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風物。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嶽的氣概。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開頭一段抒懷述志,用尤侯韻,自由舒展,音調平穩徐緩。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轉唐陽韻,音韻較前提高,昂揚而圓潤。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刪山韻,音響慷慨高亢。隨後,調子陡然降低,變為入聲月沒韻,表達歸隱求仙的閒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最後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庚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餘音嫋嫋,令人神往。2、《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麼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悽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賞析】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雲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3、《望嶽》【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賞析】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4、南歌子・寓意宋代: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譯文】下雨了,天色暗了下來,一開始懷疑是夜色降臨。雨過後,風兒轉了向,忽然向人們報告天已放晴的好訊息。天空飄著淡淡的雲彩,殷紅的夕陽掛在山峰上,顯得一片明朗。一叢叢小草、柔軟的沙地、溪邊的山路,輕捷的馬蹄。早上從酒中醒來,卻還感到疲睏,還得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來做個美夢。雖然身在藍橋,但是哪裡找得到夢中情人,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著人行走。【賞析】這首詞的結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與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這一無情的客體中賦予主體的種種情思,讀來意味深長,餘韻不盡。欲成仙而不得,從夢境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這正是詞人孤寂、落寞、悽婉的心緒之寫照。從詞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靜而達”的因子,而無“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雖有夢境與幻覺,但終歸現實。5、《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譯文】從前有仙人乘黃鶴騰空而去,這裡只剩下黃鶴樓屹立江頭。黃鶴載仙人升飛後再未回來,千百年來白雲悠悠隨風飄流。Sunny下漢陽鎮綠樹歷歷在望,春草青青茂盛鋪滿了鸚鵡洲。夕陽西下哪裡才是我的家鄉,煙波浩淼江水奔湧更添鄉愁。【賞析】詩的後四句轉換角度,寫登上黃鶴樓俯視江漢所見所感。詩人居高臨下,如從天上觀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這感慨也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展開。與寥廓的宇宙空間相比,人世間的距離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遼闊的江漢平原上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鄉關卻很遙遠,非目力可及。人一生的活動範圍實在太有限,與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間的小雀與展翅九萬里的大鵬鳥一樣懸殊。至於從時間角度言,人的壽命以歲月計,積日成月,積月成歲,轉眼之間便是百年,一個人的一生就過完了,比起“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冥靈來,已經短得可憐;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的神仙來,更不可同日而語。
1、《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譯文】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手裡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攀登五嶽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旁,九疊雲屏像錦繡雲霞鋪張,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雲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雲霄莽莽蒼蒼。翠雲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天上萬裡黃雲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閒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淨,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裡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賞析】此詩思想內容比較複雜,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風物。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嶽的氣概。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開頭一段抒懷述志,用尤侯韻,自由舒展,音調平穩徐緩。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轉唐陽韻,音韻較前提高,昂揚而圓潤。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刪山韻,音響慷慨高亢。隨後,調子陡然降低,變為入聲月沒韻,表達歸隱求仙的閒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最後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庚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餘音嫋嫋,令人神往。2、《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麼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悽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賞析】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雲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3、《望嶽》【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賞析】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4、南歌子・寓意宋代: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譯文】下雨了,天色暗了下來,一開始懷疑是夜色降臨。雨過後,風兒轉了向,忽然向人們報告天已放晴的好訊息。天空飄著淡淡的雲彩,殷紅的夕陽掛在山峰上,顯得一片明朗。一叢叢小草、柔軟的沙地、溪邊的山路,輕捷的馬蹄。早上從酒中醒來,卻還感到疲睏,還得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來做個美夢。雖然身在藍橋,但是哪裡找得到夢中情人,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著人行走。【賞析】這首詞的結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與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這一無情的客體中賦予主體的種種情思,讀來意味深長,餘韻不盡。欲成仙而不得,從夢境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這正是詞人孤寂、落寞、悽婉的心緒之寫照。從詞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靜而達”的因子,而無“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雖有夢境與幻覺,但終歸現實。5、《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譯文】從前有仙人乘黃鶴騰空而去,這裡只剩下黃鶴樓屹立江頭。黃鶴載仙人升飛後再未回來,千百年來白雲悠悠隨風飄流。Sunny下漢陽鎮綠樹歷歷在望,春草青青茂盛鋪滿了鸚鵡洲。夕陽西下哪裡才是我的家鄉,煙波浩淼江水奔湧更添鄉愁。【賞析】詩的後四句轉換角度,寫登上黃鶴樓俯視江漢所見所感。詩人居高臨下,如從天上觀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這感慨也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展開。與寥廓的宇宙空間相比,人世間的距離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遼闊的江漢平原上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鄉關卻很遙遠,非目力可及。人一生的活動範圍實在太有限,與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間的小雀與展翅九萬里的大鵬鳥一樣懸殊。至於從時間角度言,人的壽命以歲月計,積日成月,積月成歲,轉眼之間便是百年,一個人的一生就過完了,比起“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冥靈來,已經短得可憐;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的神仙來,更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