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氏勝勇

    越看自己寫的字難看這是正常的,練字的愛好者都有這個階段。這屬於瓶頸階段,也說明眼高手低。這個時候也很重要,靜下心,保證質量的完成老師的作業,。如果是自學,就要好好的臨帖,把握字的間架結構。注意插筆、行筆、收筆的動作。

    練字是非常乏味的事,自己在練字的時候,要尋找樂趣,堅持下去。以古為師,尊師重道,就是練字的捷徑。

    雖然是愛好,也要經常去練習。讀帖,提高眼裡。持之以恆的練習,才能提高書寫水平,提高筆畫的質量。

    練字,不要迷信那些假大師,不要追求藝術,寫好了,有一定的水平後。動筆就是精品,書寫就是藝術。

    胡寫亂畫不是寫字,書畫屬於傳承型的瑰寶,不是誰想創造書寫形式就能創造書寫形式的。如果迷信這些,就是彎路子。

    講的不是很對,僅供參考。

  • 2 # 狂喜淡墨a

    初學歐三個月,越瞧越不中看,如何少走彎路?

    此問題已經是多次交流過,針對學歐陽詢的書者特別有的體驗,初學意氣風發,勁頭十足,而當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別有一種茫然不知所措,因為歐陽詢書體不易初學者選擇,我的觀點感覺歐陽詢的書法筆法相比較魏楷晉代楷書都要難學,本身唐代書法法度嚴謹,是楷書的極致,特別歐陽詢的楷書,剛烈氣韻,奇險筆力。

    因此初學應該從晉代學最好,次之隋代智永,並且有永字八法,或初唐褚遂良楷書。這些楷書基本都是在晉法而稍有變化。法度不是窠臼正肅險峻。

    歐陽詢的正楷,首先應該知道,是從晉代,及上朔到篆書,的基礎上而加上自己的變化,才出了現在的面貌,險峻的筆畫皆來自歐陽詢早起的篆書歷練,據史書載,歐陽詢篆書,出神入化,而飛白出,可見其成熟達到臻格,篆書所用中鋒運筆,中間一道硬氣的筆畫,同時歐陽詢書體的結構也是從隸書正肅而來,所以其楷書的魅力融古意,古法。

    因此初學一點功夫沒有,甚至剛開始學筆畫,哪有一下子學好,並且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是學上幾年也很難學其筆意,形似就已經不錯了。若此一定要明白學習書法,要選擇適宜入帖的範本,現在很少下功夫,你的學楷精神可嘉,然而找錯了書帖。

    建議停下歐體,尋覓晉代楷書及系列書帖,以上已經提到了不少的書家,相應來說會有容易入門,更有趣味鼓勵。

  • 3 # 子衿書法

    你好!學習書法是個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諺語說:“書無百日之工”。三個月的時間,對於學習書法而言,僅僅是個開始。我給你一個學習的步驟,供你參考。

    第一步,把重點放在結構的學習上。

    第二步,學習筆法。

    第三步,學習筆勢。

    書法中最難的是筆法。而筆法又是需要長期磨練才能熟練精準的掌握。如果一開始把重點放在了筆法的學習上,手上的毛筆還沒有拿穩,對筆法的理解還不深入。起筆收筆都沒有正確的方法。對著字帖描摹,越描越不對。最後養成了畫字的方法,離開了書法的旨要。

    結構則是大腦的記憶。透過眼睛的觀察,點畫的位置安排,各種偏旁部首的搭配。眼睛的接收能力要比手上的操作能力強很多。而筆勢則是大腦的構思和手上的操控共同協調完成的。大腦想到了,但手上的執行能力不夠,是不行的。所以要放在最後。

    第一步的重點在結構的準確上,同時也能對運筆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把結構寫準確的同時,對毛筆的控制力也在鍛鍊。而筆力提高了,再去精細的對筆法進行學習,才能在分寸的把握上更精準的臨摹。

  • 4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從附圖看,肯定是直接照著字帖寫的,沒有指法、筆法、筆畫、結字等一系列基本功訓練過程。不過,筆畫還可以,字形問題多。

    建議調整一下訓練方法,重點改善筆性手感,解決結構問題。具體作法舉要如下:

    第一步,用單勾摹寫法反覆熟練字形結構。

    第二步,在單勾筆跡上用毛筆蘸清水或淡墨反覆描寫。

    第三步,照原帖近距離對等臨寫,精研細節。

    特別提醒: 歐楷以側鋒法為主。點、橫、豎、鉤的收筆,都是一次完成,千萬不要描畫。

    上述建議僅供參考。

  • 5 # 如石書藝

    你好!如何避免學書法不走彎路,我以為:

    一要有老師指點;

    二要靠自己悟性,掌握正確的臨帖學習方法;

    三要具有一定的造型和審美能力。

    具備這“三要”,書法學習就不會走彎路。但如果這“三要”不具備,光靠努力自學,難免要多花些時間,領悟筆法和結體要領,不斷摸索臨帖過程中的方法經驗,一定需要一個過程,這其實也不算走彎路,書法不能急於求成。

    從你的臨作看,只有三個月,時間很短,沒有掌握正確的臨帖方法,情理之中。結合歐字特點,對你的臨作進行分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筆法問題。你對“歐體”點畫筆法的特點還沒抓準,或者掌握還不夠熟練。古人歸納的“八種”基本點畫,即“永”字八法,用通俗的表述:“橫、豎、撇、捺;點、鉤、挑、折”:歐字的“八法”如下:

    (1)用筆取方勢,但不同於魏碑的圭角,也不同於“顏、柳”,切筆入紙,轉正鋒運筆取圓勢,故中段厚實,收筆的頓筆改良了褚遂良和顏體的筆法,動作含蓄內斂,又非常飽滿。你的臨作,點畫起筆、收筆,有些僵,不夠自然,尤其中段不夠圓厚和挺拔,一方面是不善於提按和調鋒,造成鋪毫不夠,另一方面也是筆力不足所致。

    (2)橫與豎,非常挺拔、結實而平直。而你的臨作如“青”字等,最後一豎鉤,沒掌握歐字相背、重心偏左,而向右舒張的特點,似乎要倒了,許多字都是類似問題。

    (3)撇與捺,沉著而具動勢,筆力飽滿,你的臨作,“香”字,一撇的提按有些生硬,不夠圓滿,捺稍好一些,也要注意,歐體的捺圓厚飽滿。許多人寫歐字的撇和捺過不了關,都寫的過於生硬和單薄,失去了歐字的魅力。

    (4)點與彎鉤,點,以“池”、為例,“三點”如同筆畫的書寫,包含起筆、運筆和收筆,但形態各異,筆勢不同,書寫時注意點畫的方向和呼應關係;你的臨作“江”、“常”等,缺少呼應關係,很生硬,而且鬆散。注意歐字的點畫非常注重筆勢的連貫和呼應關係,務必仔細觀察。彎鉤的寫法比較難,一落筆就取勢,注意轉折處,一定要有足夠的腕力支撐,一氣呵成,出鉤似隸法的燕尾。你的臨作“化”、“代”,都有問題,這就是腕力不夠,筆力控制不住。這是歐體字最難寫的,也是最吃功夫的點畫。建議要運腕懸臂練習。

    以上這些是歐體基本筆法,其它點畫筆法大同小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

    二、結體問題。從你的臨作看,結體問題比較突出,

    (1)對歐體字的整體把握不夠,歐字雖然左低右高,但透過左收右放,達到平衡,而你的字沒有注意平衡關係,一味的傾斜,字形不穩,這是初學歐體最易出現的問題。

    (2)歐字的結構,雖然空間佈局,整齊嚴謹,但點畫之間的筆勢關係非常自然,猶如行書、筆斷意連之形態。

    (3)結字因字而異,但原則想通,建議可選少數字體進行重點臨摹,透過摹帖,肯定會有新的啟發。

    (4)古人說,結體也須用心,就你目前的情況來看,結體的問題比起筆法更需用心,可以參考一下臨歐字的大家,如黃自元臨九成宮等。

  • 6 # A喵先生の正能量

    看書 看書在看書

    黃的歐體楷書結體92, 戈鉤最忌力弱身彎。 代字就是結體不好。

    南字下面 左滿右空

  • 7 # 老跨鬥

    我乾脆寫個非常簡明的東西,告訴大家我的心得:

    1、學書法沒有捷徑,沒有速成。

    2、學書法並不複雜。

    3、學書法就是從臨摹古人碑帖開始的。

    4、學書法一定要有老師指導,不可以自學,自學等於浪費時間。

    5、當在老師的指導下選中某帖時,先把所有的基本筆畫進行認真練習。因為基本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筆畫就那幾個。

    6、當基本筆畫掌握以後,開始臨帖,此時最要注意的就是結構。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結構就那幾種。所以,在臨帖時要分類。

    7、臨帖最基本的就是一個字,“像”,越像越好。筆畫形態像原帖,結構上像原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像,就要在老師指導下找原因。

  • 8 # 九磚學士

    如果你碰到這樣的情況不如先停下來多看看,多想想,少寫寫,書法作為一門書寫的藝術,那麼你就把它當藝術去看,如果只是為了書寫那麼就就繼續去寫。如果當藝術來看那麼就需要感悟和體會了,如果只為了書寫那就是技術了。技術勤加練習就好了。藝術則不等於技術,寫得一模一樣也是技術,寫出了自己的風格和理解的感悟,體現出自己的性格和深度才是藝術,所以你要先明白你要的是技術還是藝術。如果是技術就狂練,如果是藝術就不妨停一停。

  • 9 # 蘇謙三

    練字在於訓練字的佈局和筆順合適位置及運筆方向。不同的書法有不同的呈現形式,但是靠臨摹來練習單個筆順的呈現形式有點捨本逐末,不管是顏體還是柳體,讓自己在臨摹時忘掉條條框框,就會越練習自己的字型越好看,還有就是堅持,理論的學習。這個社會就是知識引領發展,有了知識體系,刻意練習,就會取得不錯的結果。

  • 10 # 字趣天下巧寫書法

    首先要了解一下歐楷的字特點,從筆畫開始練習,把歐楷的筆畫形態寫準,再掌握一些結構規律寫出來應該不難看,最好把你寫的字發上來才能對症下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豬人如何戰勝行情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