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緻美食606

    水稻 稻飛蝨 防治技術   

    稻飛蝨又叫做火蠓蟲,屬於半翅目飛蝨科昆蟲,危害性非常大,其主要特點是暴發性和毀滅性,一旦發生嚴重的稻飛蝨蟲害,將會大大降低水稻的產量,甚至造成水稻的大面積死亡,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威脅農業生產安全。威脅水稻生長的稻飛蝨主要包括褐飛蝨、灰飛蝨以及白背飛蝨三種,星子縣在2005年暴發水稻稻飛蝨,造成的水稻嚴重減產,損失巨大,近幾年雖未暴發,但時刻警惕我們加強防範,對稻飛蝨要加以科學的防治。   1 水稻稻飛蝨的生活習性   稻飛蝨是一種體型很小的田間害蟲,長有透明翅膀,有長翅型和短翅型兩種個體,以吸食水稻的汁液為生,被其吸食過的水稻植株會出現生長不良、枯萎,甚至死亡現象;對於長翅型稻飛蝨來說,當其成熟之後,可以進行遠距離的遷徙,容易將蟲害範圍擴大,對水稻的健康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稻飛蝨屬於群居性昆蟲,大多數稻飛蝨具有較強的趨光性,相比於褐飛蝨與白背飛蝨,灰飛蝨的趨光性比較弱,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不強;稻飛蝨喜歡在嫩綠植株上落腳,生性膽小,當受到外界因素驚擾的時候,會從水稻的枝葉上跳到田間的水面上或者其他植株上,迅速逃離,捕捉難度比較大[1]。   稻飛蝨的種群分佈在不同地區是存在差異的,在北方地區最常見的稻飛蝨型別主要是褐飛蝨,長江流域以南的褐飛蝨災害也非常嚴重;華北、華東和華中稻區最常見的稻飛蝨蟲害以灰飛蝨為主,在其他稻區的灰飛蝨蟲害嚴重程度不高;白背飛蝨與褐飛蝨的分佈區域大致相同,是影響長江流域水稻生長的最主要蟲害。稻飛蝨的生長和遷徙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褐飛蝨喜歡溫熱潮溼的環境,爆發性的褐飛蝨蟲害往往會發生在夏秋多雨的季節,此時的溫度特別適合其生長和繁殖,且空氣溼度較高,滿足生長所需條件;灰飛蝨的具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相比於褐飛蝨喜溫溼的生活習性,灰飛蝨更喜歡低溫環境;白背飛蝨的適應溫度範圍比較廣,較為嚴重的蟲害主要發生在初夏多雨或者盛夏乾旱時期。   2 水稻稻飛蝨的防治技術   2.1 水稻種植前的田間預防   做好水稻種植前的田間預防,在防治稻飛蝨蟲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應該對田地進行整改,根據水稻的生長習性,將田地改造成適宜水稻健康生長的形式,為水稻的健康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合理規劃水稻之間的栽種距離,選擇合適的栽種深度,以此來實現增強水稻健康程度的目的,提高水稻自身對稻飛蝨蟲害的抵抗能力;在選擇水稻品種的時候,需要對其抗病能力、抗旱能力以及發芽率進行對比,選擇效能更加優良的品種,降低稻飛蝨蟲害對水稻生長的影響;除此以外還可以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水稻種子進行處理,最佳化種子的生長髮育效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蟲害能力[2]。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按照水稻的種植規模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在水稻的不同生長階段,根據水稻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成分,進行階段性的施肥,確保田間土壤始終保持肥沃,滿足水稻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同時對土地進行適當的鬆土,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為水稻生長提供更加充足的營養和氧氣,壓縮稻飛蝨的生存空間,抑制稻飛蝨的生長和繁殖,降低稻飛蝨蟲害的發生機率[3]。在種植水稻的時候,可以與其他型別的農作物進行交叉種植,將田地劃分為不同的種植模組,種植一些對稻飛蝨蟲害具有免疫力的作物,形成對蟲害的阻隔作用,防止蟲害的擴散,減小蟲害對水稻的威脅;採用作物輪番種植模式,提高田地的自我恢復能力,在同一塊田地中能夠實現可持續種植,透過對田間作物型別的交替,能夠有效杜絕稻飛蝨的可持續性繁殖,在防治稻飛蝨蟲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2 時令性的防治措施   除了在水稻種植前做好田間預防,減少稻飛蝨對水稻生長的影響,還需要根據稻飛蝨的生長習性,做好時令性的防治工作。在田間稻飛蝨繁殖的高峰期,對其進行防治,能大大的減少若蟲數量,從而降低稻飛蝨的發生程度和危害程度。農業工作者要加強對蟲害資訊的收集,根據往年的蟲害情況,對蟲情進行監測預警,及時發出蟲情預防警報,使農民做好預防措施。在防治稻飛蝨蟲害時,經常用到的化學藥劑包括50%吡蚜酮、50%烯啶蟲胺、25%噻蟲嗪等,根據水稻的種植規模,配比適量的藥劑對水稻進行噴灑,實現殺害稻飛蝨的目的。在防治稻飛蝨蟲害不同階段所使用的藥物是有一定區別的,前期的預防工作中,經常使用的藥劑為50%吡蚜酮、25%噻蟲嗪等,在稻飛蝨蟲害發生之後,如果蟲害情況比較嚴重(百叢蟲量5000頭以上),應該使用速效性藥物,及時對蟲害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蟲情惡化,此時使用的藥劑有毒死蜱、敵敵畏等。在用化學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蝨的時候,需要嚴格控制好藥劑的噴灑量,避免藥劑過多、藥物濃度過高對稻飛蝨的天敵造成過量殺傷,確保用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3 總結   水稻種植比重在我縣所種植的農作物中是最高的,佔耕地面積的76.9%。水稻稻飛蝨嚴重危害水稻的生長豐收,必須做好防治工作,保證水稻產量,透過水稻種植前的田間預防和時令性的預防措施,能夠有效的降低稻飛蝨的發生機率和程度,最大化的保證了水稻的健康成長,對於水稻種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2 # 山城李哥

    生產上危害水稻的稻飛蝨主要種類有褐飛蝨、白背飛蝨和灰飛蝨3種,以隨高空氣流遠距離遷飛危害的褐飛蝨、白背飛蝨在水稻產區發生量較高,對水稻產量威脅大。

    生物防治措施,根據稻飛蝨集中為害基部的特點,可進行稻田養鴨防治,採用稻鴨共棲的形式,進行稻飛蝨防治。每畝在稻飛蝨遷飛來到之時,不定期或定期將鴨子放在田中,利用鴨子捉蟲。

    化學防治措施,在若蟲孵化高峰至2~3齡若蟲發生盛期,採用“突出重點、壓前控後”的防治策略,選用高效、低毒、選擇性農藥。目前對褐飛蝨的防治主要有兩種特效農藥——撲蝨靈和吡蟲啉。每畝用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0克,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30克對水50千克噴霧,也可以每畝用5%氟蟲腈膠懸劑30~40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

    注意事項:稻飛蝨多集中在植株基部取食危害,應儘量將藥液噴到基部;水稻生育後期,尤其是超級雜交稻密閉的大田要加大用藥量,粗霧噴霧;飛蝨已對撲蝨靈、吡蟲啉等產生了強抗藥性的稻區,注意選用新的有效藥劑防治,同時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噴藥時田間應保持一定水層。白背飛蝨危害症狀與褐飛蝨危害差不多,但成、若蟲在稻株上的分佈位置較褐飛蝨高。以成蟲和若蟲群集稻株下部吸取汁液,使稻株表面成褐色斑。危害重時,稻株基部變褐,漸漸全株枯萎,嚴重時造成全田枯死。

  • 3 # 亮仔為農

    稻飛蝨,其中灰飛蝨以弱蟲在雜草、土縫中越冬,而褐飛蝨和白背飛蝨具有擴散和遠距離遷飛習性,遷入的成蟲選擇嫩綠的稻田,在稻株基部吸食併產卵葉鞘組織內,從而擴散多範圍危害稻株基郜。蟲量大時會使稻株下部變黑,癱瘓倒伏,造成嚴重減產。防治稻飛蝨很關鍵,我們可以進行三種措施。

    1,物理防治:在水稻的生長期內,稻田適時擱田,避免無效分蘗,保持田間通風透氣,增強稻株抗病能力。合理施肥,避免稻株濃綠,為其創造生存環境。水稻收割之後,輪作其他作物,或者深翻田地,破壞弱蟲越冬有利條件。

    2,選用抗蟲品種:稻飛蝨是亞洲水稻上的重要蟲害,有一批經抗原雜交培育出的抗蟲品種,如果當地稻飛蝨危害嚴重,就可以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抗蟲品種了。

    3,藥劑防治:由於稻飛蝨發生面積大,危害程度重,做好蟲情調查,使用選擇性農藥,仍然是當前防治的主要措施。長江中下游地區“盛夏不熱,晚秋不涼,夏秋多雨”適宜褐飛蝨大發生。長江以南每年發生4至5代,特別8至9月份發生的第三、第四代若蟲威脅最大。所以害蟲大發生年釆用“治三壓四”的防治策略,在每百叢水稻有蟲1000頭以上開始施藥。使用藥劑有吡蟲啉可溼性粉劑,銳勁特膠懸劑,撲蝨靈粉劑,吡蚜酮等,可以根據當地用藥習慣進行購買,用量也要根據當地蟲的抗性,對照說明使用量適當增減。

    在此,我也分享下,我們這邊用藥習慣。我們這邊稻飛蝨危害不是最嚴重的,也比較好防治,一般田裡發現有二化螟的危害需要防治的時候,也一同把到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一起防治了。使用農藥有阿維菌素,殺蟲雙,氯蟲苯甲醯胺,吡蟲啉。用藥過後,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基本不會有,只是二化螟如果時間錯過太多,就很難防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默納克有幾種主控板型號分別是什麼請大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