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往史

    首先,臧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賊寇,他的情況有一點特殊,待我們一一道來。臧霸可以稱得上為一個小小的官二代吧,他爹是吃皇糧的。是他們縣監獄的典獄長,因為執法嚴謹,堅守底線,惹怒了已經淪為黑惡勢力保護傘的頂頭上司,被老大嘿治罪收拾了,十八歲的少年臧霸聞之自己的老爹被打擊報復了,就糾集門客十數人劫獄並幹掉了太守。

    雖說事出有因,但是劫獄殺害而且高階幹部的行為,於法不容。臧霸和父親就一路逃亡到了東海郡,佔山為王了。黃巾起義爆發時,跟隨大佬陶謙斬敵殺賊,以軍功拜官騎都尉,後來收兵徐州,吞併收攏了一些小勢力,自任統帥,屯兵於開陽自成一方小霸主。

    後來被曹操收降,南征北戰,穩定一方,使得曹操可以專心的對付袁紹,平定東州功勞甚大,因功封為都亭侯。在征討孫權的戰鬥中,屢戰屢勝,鮮有敗績,打的孫權舉手告饒,名震江左,死後追諡為“威侯”。

  • 2 # 馬遷老師講歷史

    臧霸,(約165~230)字宣高,泰山人。父親臧戒曾任華縣獄掾,其間因依據國法,不肯聽從泰山太守憑私慾殺人。太守因而大怒,令將臧戒收監並送到太守府去,其時監送者約有百餘人之多。臧霸當時十八歲,聞訊後便引領從客數十人於費縣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奪救親父,監送者見狀,均懼而不敢動,臧霸便與父親亡命奔逃於東海,而臧霸亦開始以勇壯聞名於世。黃巾起義後,臧霸沒有參加黃巾而是投靠了徐州牧陶謙,證明臧霸並不是農民出身,而是士族出身。不過臧霸不乾淨的背景使他始終得不到政府的認可,於是他和孫觀、吳敦、尹禮等頭目一直落草於泰山。

    泰山位於徐州的陶謙和兗州的曹操之間,位置非常敏感,曹操和陶謙大戰,臧霸只能保持中立,誰都不敢惹。

    後來呂布襲擊曹操,曹操有的部將先叛應呂布,呂布失敗後,又投靠臧霸。呂布投奔徐州的劉備(劉備取代陶謙),隨後呂布又取代劉備,臧霸和呂布合謀攻佔琅玡國。

    當時徐州流傳著“曹操威脅論”,所以臧霸和呂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曹操。結果呂布和臧霸聯手還是打不過曹操,呂布戰敗被殺,臧霸又做起了悍匪。

    此時,曹操準備和袁紹打河北之戰,正是用人之際,於是既往不咎,招降臧霸。

    此後,臧霸在徐、兗二州很好的牽制了袁紹的青州軍,穩定了曹操的東線戰場。接下來,臧霸又參與了幾次對孫吳的爭奪戰,均表現不俗,受到曹魏朝廷的嘉獎。

    但不管怎樣努力,臧霸始終走不進曹魏集團的核心。臧霸手下的泰山賊和曹操起家的青州兵幾乎都是曹操一手帶起來的,他們只受曹操控制,曹操死後,這些人擔心遭到曹丕的清算,全部解甲歸田。臧霸也被調任閒職,死於任上,也算是善終吧!

  • 3 # 善發歷史說
    臧霸的起家,源於黃巾之亂

    根據《三國志》記載,臧霸救了父親之後,於是和父親一起亡命東海躲避,他少年救父的壯舉已經為他贏得了“勇壯”之名。恰好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臧霸追隨時任徐州刺史的陶謙,並且官拜騎都尉,擁兵打擊黃巾軍,後來他又和孫觀、吳敦、尹禮等人聚集兵馬屯聚在開陽(今山東臨沂),自成一股力量,並且成為這股力量的統帥,開始作為在徐州的一支地方割據力量。

    得到曹操青睞,從此發跡

    曹操攻打呂布時,臧霸起兵協助呂布攻打曹操,結果呂布失敗被擒,臧霸只好又一次藏匿起來以躲避曹操的追拿,結果最後還是曹操給抓到了。

    誰知道,可能是曹操和臧霸一見如故,反正曹操從此就非常重視臧霸,還讓臧霸去招降臧霸原來的手下孫觀、吳敦、尹禮等人,臧霸也不辱使命,全部帶了回來投降了曹操。

    曹操非常信任臧霸,還把青、徐兩州交給臧霸負責,而且在曹操征討袁紹的時候,臧霸以精兵投入到青州,為曹操守護著東邊的戰線,使得曹操得以放心征討袁紹並取得最終勝利,而這也使得臧霸又再為曹操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還有一件事情,使得曹操對與臧霸的為人非常的敬佩,當時曹操征討徐州的時候,兗州叛亂,其中曹操信任的徐翕、毛暉二將也相繼叛亂,後來曹操終究把兗州之亂徹底平定,而徐翕、毛暉二將則兵敗逃亡,跑去投奔了臧霸。曹操於是就讓劉備通知臧霸,讓臧霸獻出兩人的人頭。

    於是臧霸對劉備說: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違命。然王霸之君可以義告,願將軍為之辭。

    臧霸這番肺腑之言,既保證了自己的義氣之名,又做到了為臣之責,於是曹操不僅沒有追究臧霸、徐翕、毛暉的事情,還稱讚臧霸為人非常仁德,並繼續對徐翕、毛暉進行任用。

    為了表達自己對曹操的忠心,臧霸還讓自己的親屬子侄遷往鄴城,這又再次得到了曹操的稱讚,並且加封臧霸為都亭侯、威虜將軍,遷徐州刺史。

    曹魏建立之後,臧霸繼續得到重用

    臧霸後來一直在曹操陣營當中征討東吳, 可謂是戰功赫赫,名鎮江左。到了曹操兒子曹丕建立曹魏之後,臧霸被升為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其後又徙封為良成侯,並且得到了執金吾、位特進的殊榮。到了魏明帝曹叡的時候,臧霸食邑三千五百戶,死後上諡號威侯。

    綜述

    臧霸這個人,少年時期就有“勇壯”的威名,他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想成為“賊寇”,要不是為了營救父親,以他的性格也許他早就是一方豪強了。黃巾之亂後,天下大亂,他最開始是追隨陶謙討賊,後來才自立門戶,雖然後來又投奔了呂布,不過最終還是遇到了明主曹操,從此開啟了開掛的人生,成為曹魏的重臣。

    他最開始淪為“賊寇”是迫不得已,後來擁兵討賊這才有機會成為一方豪強,他的轉型不過就是識時務,並且最終遇到了明主。

  • 4 # 三國逐夢

    認真來說,臧霸並不屬於賊寇範疇,而是大漢逃犯,但卻實現了從逃犯到封侯拜將的華麗反轉。

    臧霸,字宣高,泰山華縣人,他的父親臧戒曾為縣獄掾,因為不聽從太守私自殺人的命令而被關押。這說明臧戒不是大族,否則不會選擇在縣中任斗食小吏;但也表明臧家在華縣有一定勢力,普通小民絕對不敢頂撞太守。要知道,大漢的太守,是軍政兼管,可以說掌握一郡生民的生死。而臧霸敢帶著幾十人就敢劫奪上百人押送的臧戒,還能嚇得他們不敢動彈,說明臧家的勢力在遊俠方面,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混子、地下勢力,所以才會有這麼大的威懾力。

    因為這次行動,臧霸父子成為大漢的逃犯,亡命東海。然大漢首重孝道,臧霸的行為反而為他增添了魅力,壯勇之名傳開,反倒是促進了臧霸的發展。

    漢末天下不寧,青徐更是黃巾重災區。流亡東海的臧霸沒有閒著,反而結交了一批同鄉,於是在家鄉招募壯士,形成一支獨立力量。初平二年,陶謙任徐州刺史,臧霸被陶謙招募,隨其平定徐州黃巾,因功拜騎都尉,實現了從逃犯到官員的轉折。

    平定了黃巾,臧霸與孫觀等人率兵屯駐開陽,名義上屬陶謙,但卻成為事實上的割據勢力,陶謙根本無法命令這支軍隊,劉備接任徐州牧後依舊如此,直到呂布。甚至為了琅琊郡,呂布還和臧霸打了一仗,後來兩家罷兵,臧霸依舊保持著獨立。

    建安三年,唇亡齒寒下,臧霸率軍助戰呂布,被曹操俘獲。但曹操沒有降責,而是讓其招攬孫觀、吳敦等人,任命他們為國相、太守,鎮守青徐之地,完全是把青徐之地交給臧霸等人管理。直到此時,臧霸等人還保持著半獨立的狀態,曹操為什麼要把青徐之地交給臧霸等人管理,就是因為這些人手中有兵,而且是精銳的泰山兵,有他們在這裡鎮守,曹操才能專心在官渡與袁紹相持,進而大敗袁紹。

    數年後,河北之戰曹操佔盡上風,臧霸這才請求把家人遷徙到鄴城,死心塌地跟隨曹操,受封都亭侯,拜威虜將軍。此後參與了多場大戰,數次擊敗孫權,拜揚威將軍,假節,這可是巨大的榮耀,曹操麾下很少有將領有此殊榮。

    曹丕為王時,升臧霸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督青州軍事;當皇帝后,晉封開陽侯,轉良成侯,隨曹休大破呂範,威震江東,升任執金吾,成為九卿之一。曹睿即位後,增食邑五百戶,達到三千五百戶,三個兒子因其功封列侯,一子關內侯。

    可見,臧霸之所以後來能威震江淮間,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弱,而且有一批同盟,亂世給了他機會,正是抓住了徐州黃巾復起這一機遇,才能夠從逃犯一躍而為大漢軍官,封侯拜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鎮魂》的淚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