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馳騁古今

    三國時期的兵器受制作工藝限制,並不像電視上演繹的那樣拉風。但是,三國時期已根據不同兵種配備不同兵器;不同戰場使用不同兵器。

    矛,是一種古老的兵器,是步兵的主要武器。矛的長度一般在165-220之間,在三國時,矛身開有正反兩道血槽,使得長矛刺入人體更容易拔出,有更大的殺傷力。在三國時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實際很可能就是長矛。《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關羽“萬軍中刺顏良”,顯然不是用的大刀。

    圖片一:張飛丈八蛇矛

    戈,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兵器,它像一把大鐮刀,可以從上到下割人腦袋。後來矛和戈結合產生了戟。

    戟,在三國時盛行一時。典韋、呂布、張遼都是持戟的名將。

    它的優點是有勾、啄、撞、刺四種效能,更便於操作,是三國時期不可或缺的重頭兵器。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可見戟已大量裝備軍隊。

    圖片二:典韋擲戟

    槊,加長的矛,分步槊和馬槊。張飛用的丈八蛇矛估計就是馬槊。它的長度可達到4米,製作工藝複雜,使用時刀砍不斷,衝鋒時刺入目標不折。由於造價昂貴,一般只有世家出身的武將才擁有。

    三國時期短兵器以刀、劍為主。軍隊中大量使用的是刀,有的配合盾使用,劍一般作為文人、將領日常佩帶裝飾。

    遠端武器有弓、弩。但這種武器對士兵要求較高,所以只有特殊兵種或是武藝非凡的將領使用。在戰爭中並不占主導地位。

    圖片三:攻城雲梯

    此外還有拋石車、雲梯、撞車、戰船等攻城略地的大型武器。三國時期的很多攻城器械在影視作品中都沒有反應出來,像雲梯根本不只是一架梯子,而是一架戰車。撞車類似於坦克,裡面有士兵操縱。

    士兵和將領在戰時穿戴鎧甲,普通士兵就是由熟牛皮製成護住胸、背皮甲。裝備好的是由鐵片串成的玄甲。曹丕在臨江觀兵時吟道:“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可見軍隊的裝備軍威。高階將領則有製作精美的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等等。

    《三國機密》中的人物裝束和武器有依據史實的,也有藝術加工的。

  • 2 # 人渣嘯西風

    從盔甲角度來說,電視劇《三國機密》中的盔甲,已經算是比較寫實的了。

    這是漢代的兩檔鎧,雖然三國時期的兩檔鎧甲片沒有這麼細密,但是總的來說結構樣式也算是比較復原了。

    這是穿兩檔鎧的陶俑文物,可以看到結構上還是基本一致的。同時他頭上戴的是屋山幘,也是魏晉時期比較流行的巾帕,但是這個東西不是頭盔,電視劇《三國機密》中劇照裡下巴上的繫帶,這是現代鋼盔上使用的。而非三國時期巾幘所用。

    上圖是根據江蘇省博物館所藏江蘇省南京出土的東晉持盾武士俑所戴幘冠復原。巾幘只是拿來包裹鬢髮、遮掩髮髻的巾帕,並不是頭盔,根本不需要扣住下巴的結構。這種結構是早期鋼盔以來比較沉重,繫帶如果緊了在下巴下面會有些勒脖子,而如果松了又容易掉落。所以有個o型的圈套在下巴尖上來固定鋼盔。這個細節錯誤普遍出現在電視劇《三國機密》中的盔甲上。

    這張劇照上頭盔下巴的繫帶就也是這種錯誤。但是總的來說盔甲形制是漢代玄鐵甲的形制。不過裡面穿的衣服可不是漢代直裾。

    從盔甲形制來說,雖然有一些小細節不對,但總的來說形制還算正確,已經是相當還原了,至少真的是按漢代到魏晉時期的盔甲去還原的,而不是道具師憑藉自己審美隨便自己東拼西湊設計的超時空盔甲。

    但是從武器來說,劇組所用的漢劍還原度就差太多了,屬於淘寶促銷漢劍檔次。

    首先這張圖中的盔甲,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屬於道具師憑藉自己審美隨便自己東拼西湊設計的超時空盔甲。這個不用多說,還是回來看漢劍,他手上的漢劍就是淘寶爆款所謂的八面漢劍。

    我們再看看上海博物館展出的漢代玉裝鐵劍。看起來還是比較相似的,不過我們先了解下戰漢時期劍各部位的名稱。

    特別說明一下,上圖中劍柄“後”這個結構多為青銅劍中出現,是為了方便纏繩的結構,因為青銅劍多為鑄造,“後”鑄造起來更方便。但是鐵劍多為鍛打,“後”這個結構就比較難做出來了,所以鐵劍中已經看不到“後”這個結構。我們可以看看更多的出土漢代劍。

    從這一系列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漢代劍雖然也有柄比較長,用於雙手握持的雙手長劍,但實際上更多的也還是單手劍。而非淘寶上清一色的雙手劍的劍柄。電視劇裡的漢劍顯然劍柄有些太長了。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上面一系列圖中的漢代劍幾乎都是四面劍結構,也就是最常見的菱形切面形狀的劍,而非市面上最多的八面漢劍。這並不是我特意挑出來四面劍的圖。實際上出土的漢劍絕大多數都是四面劍,而非八面劍。出土的漢劍中四面居多,八面次之,六面最少。雖說八面漢劍也有出土,但是如果提起漢劍就想到八面劍,顯然是一個誤區。實際上八面劍基本都是青銅劍,這是因為青銅相對鋼鐵更脆,所以結構上相對厚重的八面劍結構會更加結實不易折斷,而鐵劍就沒有青銅那麼脆,沒有必要做成更加厚重的八面結構。畢竟八面劍比起四面劍更重,且更不鋒利。即便有八面結構的鐵劍也只是儀仗器來顯示身份所用的,而非實戰器。

    漢代劍的劍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護手,也都很短很窄,跟淘寶上漢劍不太一樣。中國劍護手都不大,這是使用方式決定的,中國劍很少去硬擋硬格,護手相對就沒那麼重要。而且雖然漢代鐵劍出土量不少,但是從漢代中期以後,劍就不是軍隊的主流裝備了。環首刀取代了劍在軍隊中的位置。西漢《禮記》記載:“劍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所以早在西漢劍已經淪為士族顯示身份的用具了。

    我們在來仔細看看出土的漢代劍鐔。

    可以看到,漢代劍的劍鐔都很細,像電視劇裡那麼大塊的劍鐔,只是累贅,沒法用。同時漢代劍劍柄纏繩當然也沒電視劇上的這麼花哨。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儲存比較完好的漢代劍的劍柄可供參考。

    最後我再說下漢代劍的劍鞘和裝具,電視劇裡是這樣的

    非常明顯能看出來,電視劇裡的劍鞘和裝具,跟漢代一點都沒關係。漢代佩劍方式叫做璏式佩戴法,這是中國古代戰國到兩漢時期都在使用的方法,裝璏,也就是劍鼻,即鞘背的劍扣的劍,直接將帶穿過璏的方孔束系起來就好。

    上面我已經放過戰漢時期劍的結構圖了,劍鞘上的的裝具只有璏和摽。而電視劇裡的劍鞘上的裝具可以看出,首先沒有璏,這種劍鞘的佩戴方法是南北朝時期就已經使用的雙耳吊掛法。這種佩戴方法是刀鞘上兩個穿繩的耳用來栓繩掛在腰帶上。這種佩戴方法最早是公元前五世紀薩珊波斯就已經使用了,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然後一直沿用到現在。對不起,漢代根本沒出現這種東西。

    存世的漢代劍劍鞘多為漆鞘,這和電視劇上的木本色區別較大,因為木頭如果受潮粘上血什麼的就很容易開裂變形,所以一般漢代時期劍鞘都會上一層傳統天然漆來保護劍鞘。

    所以電視劇中的漢劍,無論從劍刃、劍柄、劍鞘、護手、裝具各個方面來說,都跟漢代劍有所差距,只是淘寶爆款的檔次,毫無誠意。

    上面也提到了,漢代中後期,環首刀就已經是漢代士兵制式武器了。三國時期也依然沿用著漢代環首刀的樣式,這種樣式甚至一直沿用到唐代。我們來看一下漢代環首刀是什麼樣子。

    漢代環首刀的樣式一直都是直刀,即便是有弧度也是刀尖微微向前的內弧刀。但是電視劇中劇照

    可以看到身後背景中士兵所用的刀明顯不是漢代直刀樣式,這種外弧彎刀是宋代突厥人首先使用,然後傳入中國的。在三國時期,不存在這種彎刀樣式。

    這張劇照中背景計程車兵拿著的長戟,形制也錯的離譜,這是戰國時期青銅戟的樣式,春秋戰國時期的戟是戈加裝一個矛頭,是分體的。

    而青銅戈的結構是這樣的

    這是因為青銅質地比較脆所形成的樣式。但是到了漢代,進入鐵器時代後,漢代鐵戟就已經沒有這麼寬厚了。

    上圖為漢代鐵戟,可以看到和電視劇中的長戟的戟頭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漢代鐵戟最顯著區別的就是沒有了“內”這個結構。三國時期的長戟自然不可能反而復古倒退回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樣式。所以電視劇《三國機密》中的武器是完全不寫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高產優質的獼猴桃,在夏季的管理中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