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算命大師陳平

    漢武帝奉行的是進攻策略,需要的是系勇善戰的死士,而衛青霍去病正好迎合了這一策略,特別是霍去病,幾百人就能根掃匈奴,象閃電一樣從心理上擊打著匈奴人,而李廣雖勇武有餘,但出生成長於防守時代的文景之時,防守有餘,進攻不足,即使是奉命出擊匈奴,也是保守進攻,幾萬人擠在一起,而不是分頭出擊,捕捉戰機,象這樣的人,武帝怎會重用,由此想到中國籃球,進攻時沒有一貫到底的死士,都是一些互相傳球的裝逼客,球傳來傳去,只沒人向籃下衝,只會打陣地戰,而不會在2對2,3對3,甚至一對一的狹路中解決問題,讓對手看不到你的霸氣,從心理上就戰據了優勢,中國幾千年的對外戰爭,如果強調進攻,我們就會贏,強調防守,我們就會輸!

  • 2 # 周觀魚

    數奇(jī),是中國古代陰陽家術數專用語,數是指氣數運勢,奇是指奇數孤立,問題的關鍵在這個奇字,按古代自然陰陽理論,”陰陽合和,天地順遂“才是吉象,奇是指孤立,也就是陰陽不得其全,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這是兇象。按我們現代的話來說,數奇就是掃把星的意思。從李廣的生平經歷來看,他的確符合”數奇“的特徵。

    首先,李廣的穩定性差

    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的後裔,曾轉任上谷、雁門、雲中、代郡等邊郡太守,他有個特點就是身先士卒,屢次親自衝鋒與敵肉搏,這對於將軍來說並不完全是個優點,其穩定性讓人十分擔心,所以才不斷轉任到不同的地區。

    第二,李廣整軍方式的合理性存疑

    李廣厚待士卒,他們願意跟著李廣,不願意跟著同為將軍的程不識。原因是李廣對軍隊的訓練要求不嚴格,而程不識對戰陣軍紀要求十分嚴格。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是說李廣的軍隊死戰能力不強,而程不識是個非常穩定的將軍,他的軍隊訓練有素,未嘗敗績。他有個外號比李廣牛多了,稱為不敗將軍。

    第三,李廣的作戰方法與時代不符

    由於李廣是個傳統型的將軍,擅長城戰攻防,登城奪旗那一套戰法,這在秦末楚漢戰爭時期非常有用,因為那時候的戰場主要在中原地區。而漢朝和匈奴作戰時,戰場主要在邊境地區,不是傳統的攻城戰,所以李廣的戰術就會打折扣,而霍去病的閃擊戰術就會非常奏效,戰功完全不可相比。漢文帝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對李廣說:”惜乎,子不遇時“,意思就是你的戰術不合適。後面說的”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估計就是場面話,李廣就算到了劉邦時期,也稱不上是佼佼者,熟悉漢初歷史的人想想那個時代都有誰在當將軍就知道了。

    第四,敗績次數太多

    李廣擔任隴西太守時,與西羌作戰,曾經使用過詐術殺害降卒,這是為將者的大忌,殺降的將軍幾乎都沒有得好下場的。自從李廣參與對匈奴作戰以來,幾乎沒有勝過。漢武帝說他”數奇“是有原因的,讓他做先鋒的風險極大,所以才會特意囑咐衛青,後來的結果證明漢武帝是完全正確的。李廣失路本身就是過錯,衛青派人詢問完全是正常程式,他的自殺不能推到衛青身上,是自己對自己的了斷。論作戰,李廣很勇猛,但平生都無法取得重要勝利,不得不說是個倒黴的人。

    第五,飛將軍的名號含義存疑

    司馬遷記載說匈奴人稱李廣為飛將軍,後來也有很多詩句寫到這個稱號,最有名的是唐代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按照這句詩的氣勢,很多人有理由懷疑這裡面的飛將不是指李廣,而是指曾經奇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他有不教胡馬渡陰山的威力,而李廣沒有。如果他真有那麼大的能耐,漢朝不會吝惜一個侯爵的,他兒子都封了侯。

    飛將這個稱號,古代很多將軍得過,比如漢末的呂布。李廣這個飛將軍非常可疑,因為他曾經被匈奴俘虜後奪馬逃跑,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這個飛將軍的稱號是貶義的。司馬遷的《史記》存在著十分嚴重的主觀思想,對失敗者的同情尤其嚴重,他又和李廣家有交情,所以他寫的李廣傳有過度渲染的嫌疑。

    後世的人受司馬遷的影響,都對李廣這個”數奇“的悲情人物抱以同情,但他實在沒有什麼赫赫戰功,所以往往都是寫他悲情的一面。王維在《老將行》中寫”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對他是十分同情的,還貶了衛青一把。

    李白的《古風》更能總結李廣的生平遭遇:

    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 3 # 無為無不為

    “數奇”,簡單說就是命不好。

    但李廣將軍的悲劇結局不是“數奇”可以推託的。現在流行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性”就是天賦,包括智力,運動能力,交際能力等。“格”是格局,包括一個人後天形成的品格,氣魄,大局觀等。

    “數奇”是宿命論。李廣將軍就是由於性格決定了他悲劇的命運。

    一勇武善射,但治軍不嚴。常言道,“慈不掌兵”。從這一點來說李廣算不得一個良將。

    文景時期,李廣因為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連文帝都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在文帝景帝時期,李廣將軍先後擔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和上郡太守,皆以力戰成名。李廣將軍鎮守右北平時,匈奴人送他外號“漢之飛將軍”。幾年不敢襲擾。

    但同時李廣治軍不嚴。他的隊伍行軍沒有章法,駐軍時不打更,不巡邏,賞罰管理也很簡單混亂。因此軍隊戰鬥力不強。

    二,匹夫之勇,缺少大局觀。

    有一次漢武帝派了一名宦官,到李廣軍中監軍。這名宦官沒有到過塞外草原,一時興起,帶了幾十名衛兵,到草原上縱馬馳騁。結果遇到了三名匈奴射鵰手,隨從被射殺殆盡,宦官自己逃回軍營。

    李廣一怒之下,不顧自己是帶軍將領,扔下軍隊,只帶100名衛隊,奔襲幾十裡,射殺兩名匈奴射手,生擒一人。結果在回來的路上,和上千名匈奴騎兵遭遇。李廣使空城計,假裝誘敵,才擺脫敵人。這種不顧大局,值上萬將士生死與不顧,呈匹夫之勇,絕不是良將所為。

    三,與士卒同甘苦,但戰績乏善可陳。

    李廣帶兵,與部下同甘共苦。吃飯時,士兵沒有吃飽,李廣自己絕不用餐。走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士兵沒有喝飽,李廣絕不喝水。因此,李廣受到軍隊的擁戴,將官士兵都願意跟從他。

    但是由於李廣打仗,缺乏戰略戰術,只憑勇武,和匈奴人力戰。因此,在漢武主動攻擊匈奴之時,軍隊多是在大草原上的運動戰,李廣所帶軍隊,屢戰屢敗,最多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將兵數困辱”,多次被敵軍圍困,甚至有被俘虜的屈辱。

    四,生性殘忍,殺降滅判。

    李廣在擔任隴西太守時,羌族人反叛。李廣採用計謀,引誘羌族人投降。當800餘名羌族人投降以後,李廣在當天就把他們屠殺殆盡。這種做法,是不符合不殺降的普世戰爭法則,將德有虧。

    五,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李廣曾經因為戰敗,被廢為庶人,隱居在關中藍田。他經常到終南山去打獵。有一次,他帶了一名隨從,打獵回來,到農家飲酒,很晚才向家裡走。

    走到霸陵的時候,被守關的霸陵尉所阻擋。李廣的隨從向霸陵尉通報,這是過去大名鼎鼎的李廣將軍。結果霸陵尉很講原則,不給面子,正氣凜然的說,在位的將軍尚且依法不準夜間行路,何況是被罷免的將軍。李廣和隨從只好在霸陵亭下住了一夜。

    不久,李廣又被任用為右北平太守。於是他就請奏天子,要求徵調那名霸陵尉從軍,到了軍中,就把霸陵衛給殺了。

    這種作為,根本不具備大將風度,也沒有做大事的胸懷。

  • 4 # 血山飛蟲

    漢武帝是個相信扎小人的紈絝子弟,哈哈,他的話有多少可信度啊?如果現在有個人相信什麼巫術,大家肯定認為這個人腦子不好,哈哈,如果搞個民意調查,把漢武帝的個人生活描述一番,不寫名字讓大家猜猜這個人是誰,肯定有人把他當做宋徽宗的,哈哈。漢武帝就是胡鬧的,霍去病小孩子被任命大將軍,就是霍去病很天才很膩害好歹鍛鍊幾年啊!哈哈,漢武帝按照現在話講,就是不懂組織原則,哈哈,最後他任用一個吹什麼樂器的文藝青年擔任大將軍,沒有理論沒有經驗,尼瑪,李廣身經百戰,最大領軍也才一萬,結果李廣利什麼成績都沒有卻能夠領軍十萬,所以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和大臣討論中國這段歷史,說漢武帝為了給幾個外戚封侯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哈哈。你作為一個現代人一定要比乾隆和他的一群大臣要聰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秦始皇還在,項羽有機會滅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