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sie李舒
-
2 # 一往文學
張愛玲的傳奇一生:胡蘭成愛她,賴雅娶她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張愛玲兒時
張愛玲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文學天賦,兒時即熟讀紅樓夢,還自己戲擬《摩登紅樓夢》,講述大觀園裡的人來到現代是什麼樣子。
她自稱“九歲時就開始向編輯先生進攻”,她初中改寫的《霸王別姬》就已經站在女性視角上,顛覆了英雄的悲劇,成了一個美麗女人的小小心思。虞姬她只是霸王呼嘯的一個微弱的回聲,縱使他得了天下也要有三宮六院,她終究會被遺棄,還不如自刎,用死來換得對霸王的永久佔領。
1940年《西風》雜誌出版了她的一篇散文《天才夢》。她說:“出名要趁早呵,來的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並且,那句有名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就是這篇散文的結尾。
那一年張愛玲20歲,三年以後,她在上海已經聲名鶴立。她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就已經受到讀者熱烈追捧。此後她接連發表《沉香屑 第二爐香》《琉璃瓦》《心經》《傾城之戀》《金鎖記》。(當時張愛玲無任何戀愛經歷)《傳奇》集結這些作品出版以後僅四天即再版。
與胡蘭成簽訂終身: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當時無人不想知道張愛玲是誰,可是張愛玲連背影都肯不留給他們,所有登門拜訪的人都被拒之門外,至多可以在門口塞張紙條。
胡蘭成便是其中一人,當胡蘭成看到《天地》上登的小說《封鎖》,他立即去找蘇青(張愛玲當時的朋友,小說以直率活潑見長),請求拜訪張愛玲,當然張愛玲拒絕了,後來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張愛玲在家中接見了胡蘭成,兩人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兩個人投機倒也確實,但是胡蘭成是真的被張愛玲的才氣所傾倒,隨後胡蘭成不斷拜訪張愛玲,兩個人的感情急劇升溫。而當時胡蘭成已有妻室,張當然也知道,但是張性格奇異,說不介意是不可能的,但也並未說什麼。
胡蘭成因為懂得她的文字而受到她的青睞。並且他作為一個情場老手怎麼會不知道如何哄女孩子開心,也是因為張涉世不深,此前並未怎麼接觸過男人。張愛玲需要一份安穩,她對未來、歷史、均是不信任的,她需要一份安全感。1944年兩人在報紙上登記結婚。
——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妻,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老年胡蘭成
胡蘭成其實出身貧寒,有士大夫想要建功立業的心願。士大夫都想要才子配佳人。他認識了張愛玲以後確實被其聰慧與才氣所觸動,認為這就是他的佳人。他的書《今生今世》就是來寫他生命裡的女人的,在有關張愛玲的內容中,無不透露著沾沾自喜。
他也可以說是渣男的典範了。不過他情話說的也極好,試看這一段:“夢醒來,我身在忘川,立在屬於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不過現實當然不是胡蘭成等張愛玲,而是張愛玲等著胡蘭成。1945年日本退兵,作為文化漢奸替汪偽政府做事的胡蘭成四處逃竄,可是就算逃竄,他也不會改變他的風流秉性。在南京的一家醫院裡,他結識了護士小周,在溫州他和範秀美一起。無論是小周還是範秀美,他都主動向張愛玲坦白,不過這坦白可不是為了懺悔而是表明這些女人他都要。他哪一個也不會放棄。張愛玲此後寫信與胡蘭成決絕,徹底結束了這段關係。
晚年張愛玲:選擇賴雅,結婚並懷孕圖為張愛玲與賴雅
新中國成立以後,張愛玲深感時局與自己格格不入,她的那些世情小說,愛情小說,簡直寫不下去了,她最終決定去美國開創自己的文學世界。出到美國,她並無相識。但是她在美國麥克道威爾文學營認識了文學編劇賴雅。賴雅早年為好萊塢編劇,年輕時也出名過。但是老了以後卻默默無聞。張愛玲認識賴雅時,賴雅已經算是步入老年行列。後來兩個人很快就單獨來往(對張這種孤僻的性格,和一個人相識是不容易的事),儘管兩個月,兩個人就已經有同房之好(賴雅日記所寫),一個月以後,張愛玲寫信告訴賴雅她懷孕了,賴雅隨後與之結婚(當時賴雅65歲)。但是兩人都深知以他們困窘的經濟狀況生孩子是不可能的事,張愛玲墮胎了,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懷孕,也是最後一次。值得玩味的事,賴雅是左傾立場,深信共產主義。
由此看來,張愛玲選擇男人從來不在乎政治立場,她只對那個人感興趣而已。賴雅和張愛玲很是過了一段幸福而平靜的日子。但是這畢竟不是年少時燦爛恣肆的愛情,兩個人都以清醒的目光來審視生活。
賴雅對她的英文創作給予了很多幫助(張愛玲自幼學習英文,英文功底極好也是一個方面),但是她還是失敗了,但是美華人就是不吃她那一套,中國家族裡的人物太多,人情世故隱秘而幽微。美華人並不感興趣。張愛玲於是想要去見張學良——另一位傳奇人物,寫一篇有關張學良的小說,來在美國重振名操。當然張愛玲是不可能見到張學良的,張愛玲在香港和臺灣分別待了一段時間(她的收入主要是為香港電影寫劇本),後因賴雅中風不得不趕回美國,後來賴雅75歲離世,張愛玲47歲。這本有關張學良的小說《少帥》前幾年剛剛與世人露面。可是她寫的有關政治方面的內容十分晦澀,而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愛情裡分明有著她和胡蘭成的影子。
此後張愛玲便一直在美國獨自一人生活,八九十年代,張愛玲小說在香港、臺灣再度風靡,張愛玲依舊與世隔絕,這一次的隔絕與前一次不同,前一次至少有驕傲和自豪,並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見,但是這一次,張愛玲拒絕見任何人。有人找她她便搬家,她常年生活在各種汽車旅店當中,和僅有的一兩個朋友通訊,商討寫書或出版事宜。張晚年的文風也不似之前機敏俏皮,更多的是一種隱晦與老練。小說中的傳奇性也大大減少,反而趨向一種平淡而近自然的況味,那才是她一直以來的人生觀——生命的飛揚是以平穩為底子的。
老年張愛玲,傲人已然褪去
1995年張愛玲被發現死於屋裡,屋子只有幾平方米,傢俱只有一張床和一個寫作的藍色塑膠盒。但她的稿費其實很多。
張愛玲無意成為傳奇,可是命運讓她傳奇。
回覆列表
張愛玲愛過的人裡,有一個名字始終被我們忽視——桑弧。
但實際上,我認為和桑弧的愛,最像是小兒女的戀愛。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這句話特別令我著迷,如果不特殊說明,你根本想不到,這是張愛玲的句子。
她的那些愛情故事,男與女的交往,充斥著的是算計,哪裡有過這樣純粹的小兒女之態。
而這句話,是張愛玲在《小團圓》裡,寫給桑弧的原型的。
1946年,桑弧30歲。他想拍一部家庭喜劇,經柯靈介紹,他找到了張愛玲。
桑弧和張愛玲非常相配,到了第二部《太太萬歲》,珠聯璧合。這時候,有關他們戀愛的傳聞,在當時的小報上就開始盛行了。
根據《小團圓》的描述,他們的戀愛,也更像是一個普通的女生和一個普通的男生。比如兩個人約會,是做在樓梯間談話:
“你的頭髮是紅的。”“你的臉像一隻貓。”她覺得“她是找補了初戀”,他們甚至說笑,要刻一個“兩小”的圖章。
這樣美好的感情,兩個人卻註定不能在一起,張愛玲當時是“漢奸之妻”,但我更願意相信,這還是源自張愛玲的不自信。
她為了他,原來不化妝的,現在也去化妝了。他們從劇場出來,她覺得他臉色難看,自己心裡嘀咕,認為這都是“因為她的妝化了”。
她以為自己懷孕,他說那就去領證吧。結果查出來卻不是,是之前胡蘭成在時給她帶來的宮頸折斷,她越發覺得自己是殘花敗柳。她簡直腦殘地把檢查結果告訴他,他聽了臉上毫無表情,但她卻想:“當然了,倖免的喜悅也不能露出來。”
可其實桑弧不是胡蘭成,他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在後來,儘管大家都去八卦張愛玲,胡蘭成寫了那麼多張愛玲的文章,只有桑弧,一句話也不說。
我堅持相信,《小團圓》裡有關燕山的那些猜測,都是九莉極度自卑造成的。張愛玲和桑弧,相遇的時間太不合適了。如果更早一點,她不會沉浸在胡蘭成的失敗裡;更晚一點,她也更成熟,沒有那麼自卑。
分手的時候,張愛玲一邊哭,一邊對他說: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喜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