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峰聊影視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為開創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由於李世民大量篡改了高祖起居注,對於那段歷史的原貌已經很難做出界定了。

    後世對新舊唐書記載李建成的事蹟大多表示懷疑,認為李世民有意貶損、遮蓋李建成的功績。比如能流傳下來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和新舊唐書的內容就相差很多。

    綜合歷史記載可以看出,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軍事指揮能力幾乎不相上下,某些地方李建成似乎還強過李世民。

    由於唐朝初期,執政權一直掌握在李淵手中,因此無法比較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執政能力。

    如果論勢力,李建成不如李世民,雖然李建成是太子,但李世民由於多年行軍作戰,在唐軍中具有強大的個人影響力,大部分唐軍將領都是傾向於李世民。李世民的秦王府中還有如房玄齡、杜如晦等一大批一流人才輔佐。在這一點上,李建成雖然有魏徵、王珪、羅藝、薛萬徹,但從人才隊伍總體實力來看,和李世民還是相差很遠。

    最主要的是,李建成沒有李世民的城府和政治手腕,更沒有李世民的翻臉無情的果決,結果李建成不但賠上自己的性命,還賠上了五個兒子的性命,以及全家的皇族地位。

    沒有玄武門之變,一切按唐朝流程走下去,就應該是李建成成為唐太宗。但是以李世民的個性,他是不會甘心屈居人後的,李建成被封為太子那一天開始,他的悲劇就已經註定了。

  • 2 # 手機使用者天干圭木

    李世民比較像曹操,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皮厚心黑手辣。李建成流傳下來的真實歷史比較少,只從李世民不得不殺了他來看,李建成能力不差,只是不夠心黑手辣而已。

  • 3 # 西魏書生

    玄武門成就了李世民,卻害了李建成。其原因有三。

    第一,李建成享有優先繼承權。中國古代講究嫡長子繼承製,建成作為嫡長子享有符合禮法的優先繼承權。自古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因此,嫡長子繼承,就避免了或減少了其他兒子的紛爭,有利於王朝的穩定。

    第二,李淵傾向於建成,又有些搖擺不定。造成骨肉相殘的悲劇,作為父親的李淵難辭其咎!李建成是太子,皇帝就應該維護太子的權威。李世民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只要多獎賞就好,可是李淵卻封李世民為秦王兼天策上將地位在其他諸王之上。這種安排,讓李建成感到威脅,又讓李世民有覬覦大位的想法。兄弟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日益積累,直至總爆發!

    第三,李世民果斷放手一搏,李建成優柔寡斷。太原起兵,李唐王朝建立,李建成、李世民都有大功。李建成有魏徵、王珪、薛萬徹、羅藝、李元吉等支援,還是太子。李世民有程咬金、尉遲恭、秦瓊等軍中諸將的擁戴,還是天策上將。兩者勢均力敵,李世民感到危險將至放手一搏,不想再耗下去,就是不想等了。李建成卻是隻要李世民俯首陳臣,還是好兄弟。

    最是無情帝王家。李世民屠兄殺弟,逼迫父親,登上皇位。李世民給李唐王朝開了一個惡劣先例,玄武門也多次成為宮廷政變的見證者。

  • 4 # 盧克文工作室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兇奪權,震驚天下。但李世明的功績卻又能被稱為千古一帝,所以人們對於他大義滅親的舉動也是逐漸洗白了。當時李世民是受到了什麼委屈,一定要發動玄武門之變來奪權呢?有人說是因為他的哥哥李建成並不是一位帝王之才,李世民不管是能力還是功勞都在李建成之上,所以讓李建成當這個皇帝李世民不服。還有一種說法是,李建成跟李世民不和,如果讓李建成當了皇帝自然不會放過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此舉也是為了自保。可能這兩種因素都包含在內,李世民也的確是擁有大心臟之人

    在唐朝取代隋朝成就千秋霸業的過程中,秦王李世民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這點即使稍微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都不會對其產生質疑。那麼李世民對唐朝建立的貢獻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可能就沒多少人瞭解了。公元618年5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於唐朝,唐王李淵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唐朝,改元武德。武德元年,李淵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武德四年被封為天策上將。李世民這個尚書令在當時相當於文臣中的老大,而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經是李淵麾下的武將之首。

    這一切不僅李淵看在眼中,尤其是太子李建成看在眼中,這個弟弟對於自己將來繼承皇位是很大的威脅,而李世民呢?當然知道自己的處境,當自己功名日盛時就是自己最危險的時候。在李世民大敗王世充和竇建德的第二年,李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不僅如此,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這意味著李世民自己可以招募有才之士,這等於給了李世民成立小政府的可能。

  • 5 # 尚宮女史

    能力不好說,畢竟關於李建成的記載少之又少,但說到勢力的話,李建成在長安的勢力自然是在李世民之上的,而且是遠遠超過李世民,倘若沒有玄武門之變的話,李世民根本沒有機會贏過李建成。當然,如果他能順利回到洛陽的話,那就很難說了。

    史書上關於李建成的記載是很吝嗇的,晉陽起兵之前的李建成幾乎是個透明人,晉陽起兵之後對他的記載又被人為的抹黑了一部分,因此很難說李建成的能力究竟如何,包括李元吉在史書中的記載也有被抹黑的成分,但這三兄弟能力和性格上不可能相差太多,而且李建成和李世民這兄弟倆來說,李建成更可能偏重於文而李世民偏重於武,但這隻能是推測。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李世民確實是一名軍事天才,李建成必然是略遜一籌的。

    而且李淵對兩人的培養上也是有側重點的,李建成作為太子不可能會有太多機會建功立業,反而更可能學習處理政事,即便是在軍事上,李建成在建國後也多是在北方防禦突厥,而李世民則是帝國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將天下的多股割據勢力紛紛剿滅。在一過程中,他的戰功已經累積到了一定程度,現有的官職都已經配不上對他的賞賜,於是李淵造了一個天策上將讓李世民做。

    正是李淵將李世民的地位提高到了兩人之下,萬人之上,不僅給了李世民開府置署官的權力,還給了李世民爭奪天下的野心,這個野心直接要了李建成的命。不過那個時候的李淵並沒有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麼多事。

    兄弟倆的爭權奪勢在最開始是李世民佔上風的,在他開天策府又設十八學士之後,聚集了一個五十人左右的智囊團體,成為李世民最重要的心腹力量。有資料證明,624年的楊文幹事件很可能就是李世民專門設計李建成的,李淵的從輕處理很可能表明李淵已經知道了李世民的野心。因此在接下來的對決中,李淵站在了李建成這邊,他甚至對李世民明確表示,他不會給予李世民任何的支援。

    在之後的對決中,李建成做了很多部署,比如將李世民身邊的心腹謀士調到遠離李世民的別的崗位上,像房玄齡和杜如晦直接回了家,而尉遲敬德先是被收買,收買不成又對其進行謀殺等等;再比如討好李淵的后妃,寄希望於她們能給李淵吹枕邊風。當然李建成也怕李世民起兵,因此李建成招募了一支由兩千多名青壯年士兵組成的軍隊,號為長林軍,以他們駐紮在東宮內的長林門左右而得名。

    這支長林軍就是為了防止李世民可能會有的狗急跳牆行為,即便東宮的兵力本就比秦王府多,而且還要加上齊王府的兵力,可見李建成對李世民的忌憚。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是防備李世民會起兵反抗,卻沒有想到李世民會製造政變,埋伏在玄武門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殺死。

    李世民在長安城的兵力有限,當時能集結的兵力只是800名勇士,以及那群心腹謀士。但李世民贏在快準狠上,直接發動政變,二李死後,馮立和薛萬徹帶著東宮府兵與謝叔方的齊王府府兵匯合,集結了2000精兵圍攻玄武門。

    在敬君弘和呂世衡所帶的玄武門護衛隊以及張公謹的阻擊下,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很快將二李的人頭割下來,尉遲敬德向眾人展示了二李的人頭並從李淵那裡得到了詔令,兩府的兵力這才退去。在此之前,他們差一點就攻進了玄武門。

    而奇怪的是,長林軍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在玄武門,這樣一支李建成專門用來對付李世民的軍隊為何竟沒有訊息呢?或許他們只聽從李建成一個人的號令,沒有任何武將有資格調動這支軍隊,以至於這支軍隊在關鍵時刻竟排不上用場。

  • 6 # 苟或

    當然是李建成了,用《琅琊榜》譽王和太子的爭鬥來做個簡單的例子,譽王權勢再大隻要皇帝不想讓他當太子他就永遠也沒法當上帝位。李世民面臨著和譽王同樣的境地,甚至比譽王還慘。當時朝中文官絕大多數都是李建成的人,李世民是無法與之相比的。李世民旗下的勢力也僅僅只是秦王府的一概武將和謀士而已。玄武門之變屠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李世民立馬逼宮李淵否則李淵估計是很難放過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善長能力未必勝過劉伯溫,未何朱元璋這麼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