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engy111

    樓主說的仇人 我猜應該是雍齒吧? 因為劉邦深知仁義二字對於天下人心的重要性 仁義在口 仁義在形 他要做給天下人看 他是個仁義寬和之君 另外雍齒並無多少功勞 軍中也無威望 所以難成氣候 對劉邦不會造成威脅。

    而實際的威脅是那些陪他打天下的功臣 他們軍中有威望 實際威脅到劉邦的統治 飛鳥盡良弓藏 這是帝王中央集權保持核心地位的一貫做法(極少有帝王不這麼幹) 帝王之所以成為帝王 實則因為他們前期性格膽小 但心是野的 所以懂得明哲保身 所以和他一起成長起來的功臣能力未必比他差 而帝王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殺了那幫人 帝王就是資格最老的 就能成為絕對核心。

  • 2 # 歷史答疑官

    這件事情的起因要從彭城之戰開始說起了……

    秦朝末年,原六國勢力反叛。經年,秦滅。項羽軍事實力最為強大,分封天下諸侯,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就此埋下了禍根。

    漢王劉邦,入住漢中之後勵精圖治。漢二年,劉邦趁霸王攻打齊國期間,率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一路過關斬將攻下彭城。項羽親率三萬精兵攻打劉邦,大敗劉邦。

    項羽派季布和丁公追擊劉邦,劉邦狼狽而逃。

    季布對劉邦窮追不捨,一路窮追不捨,逼的劉邦幾次把兒女踹下車去。而丁公追擊劉邦,架不住劉邦的訴求和許的好處放過了劉邦。

    在劉邦稱帝之後,重用季布而殺死丁公。

    現在社會也是,都是喜歡忠厚之人而不喜歡牆頭草幾邊倒。

  • 3 # 文星7815505

    我一直很佩服劉邦,他不僅突破了自己,更是突破了世俗,都說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劉邦卻恰恰第一個成功突破自己,使得自己從一個草根一躍而就成為主宰天下之王。

    李宗吾所寫的《厚黑學》裡面就詳細的說了劉邦的厚黑理論,我們很多人都會被電視劇裡面的一些情節給錯誤的判斷,認為當皇帝就得心慈仁義,特別是《琅琊榜》中的梁武帝蕭衍為世人所唾棄,然而事實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梁卻只有在梁武帝時期最為旺盛,梁武帝卻在晚年命運悲慘,被困餓死而終;他的帝位被傀儡皇帝蕭綱及蕭棟繼承,到後面的梁元帝蕭繹(梁武帝的第七子)才能夠使得南梁有一點和平,也是整個南梁王朝的末代皇帝。根據歷史《琅琊榜》中的靖王蕭景琰也就是梁元帝蕭繹,他雖然有傲氣卻沒有了實力,最終導致南梁的滅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都沒有了還談什麼?

    蕭統,昭明太子,即《琅琊榜》中已故祁王蕭景禹,他舉止大方,愛好佛學。因蠟鵝厭祝一事,父子產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諡號昭明,葬於安寧陵,後世稱為"昭明太子"。其孫子蕭棟當上皇帝尊稱蕭統為“昭明皇帝”,最終蕭棟也被梁元帝派人沉水中殺死,看看好人皇帝最終的下場。

    舉了一個列子可能十分的囉嗦,但我想說明的是,在政治鬥爭中一味的投機取巧就會失去民心而難得天下,可是一味的仁慈賢良也未必就有好的結果,天下皇位就只有一個,誰也不是生下來背上刻了字就當皇帝,有能者居之。

    縱觀中國歷史,借用偉人的詩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們之中哪一個不是還有很多不完美之處被後世唸叨,秦皇的殘暴、漢武的窮兵、唐宗的弒兄、宋祖的兵變、成吉思汗的擴張,還有後面明太祖的誅功臣、明成祖的靖難,康熙的滅鰲拜、平三藩……

    我並不是在揭露中國歷史的醜陋,這是現實,我們需要正確面對,樓主說“劉邦稱帝后為何重用仇人反而殺了救命恩人”?仇人有雍齒、季布,結果一個是什邡侯,一個在惠帝時期的中郎將,他們倆個卻在封侯拜將之後對劉邦忠心不二。恩人有丁公、韓信、盧綰以及其他七位異姓王。丁公即丁固初時為楚將,在劉邦彭城大敗而逃時放了他,在項羽失敗後去投靠劉邦卻被劉邦羞辱之後殺死,試問一個對“主公”不忠心的人有誰會要?韓信是劉邦的兵馬大元帥,漢初三傑,卻在劉邦最困難之際伸手要權,即使他是為了躲避劉邦的猜疑,卻恰得其反讓劉邦對他有了戒心,最終在長樂宮被呂雉所殺;盧綰是劉邦同鄉好友,卻是他所有同鄉好友中第一個封王的,並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麼的出眾,在封為燕王后又與陳稀私通給剛安定的天下帶來戰亂,最終被劉邦所滅,客死異鄉,白馬之盟以後劉邦發出“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的誓言,可見劉邦有多麼的痛恨他,也因此劉邦覺得為了穩固漢王朝就只能依靠自己的親戚宗族。

    如果說劉邦是無情無義之人,也很說不過去,曾今作為他的替身死去的小夥伴紀信卻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一直惦記著,一直派人尋找他的家人及好友,對於他的其他同鄉夥伴也都是封侯拜相了的,蕭何為漢初第一宰相,樊噲為大將軍……他的父親在他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常說他不如二哥有能力,最終被尊為太上皇;二哥劉喜被封為“代王”給予多大的希望(邊疆之地,不是最信任的人,誰敢亂用);連最不想封候的大哥之子劉信也被封為“刮羹候”……

    所以我覺得想要有成績的人,不僅僅需要“得道”,還需要“拒絕”。秦始皇不“收天下之兵”也許他每次出巡都要清街了,否則暗殺他的人太多了;漢武帝不窮兵,也許我們民族就不叫“漢族”了;唐太宗不玄武之變,就沒有貞觀之治,國外也沒有那麼多的“唐人街”,宋太祖趙匡胤不陳橋兵變,五代十國之亂將會成為下一個“春秋戰國”;成吉思汗鐵木真不對外擴張,也就沒有了中國後世的影響力,也不能加快結束了南宋末年的政治格局,更不能建立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當政的大一統王朝;朱元璋不誅殺功臣,估計朱允炆死的更慘,明王朝兩代而亡;朱棣不靖難就沒有永樂大帝,沒有永樂大典,更沒有鄭和下西洋;康熙不滅鰲拜、不平三番,那他就只能是一個傀儡皇帝,清王朝又能走多遠?

    “成王敗寇”不假,但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人無完人,我們需要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這些人,看他們帶給人民的利益有多少!

  • 4 # 一個人的歷史

    仇人、恩人這種概念,只適用於常人。三國時的張繡就是曹操的仇人,宛城之戰讓曹操的兒子曹昂死於非命,曹昂是曹操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就衝著這一點,張繡絕對是曹操的仇人,而且這個冤仇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是不能化解的。但面對張繡的投誠,曹操選擇了摒棄前嫌,於是張繡成為了曹操手下得力的干將。有仇有恩都是過往,成大事者的眼光永遠望向遠方,只有看淡恩仇才能容下天下之事,這是成就偉業者必備的心胸。

    封雍齒安群臣之心

    劉邦的仇人是雍齒,故事還要從劉邦一統天下之後開始說起。劉邦分封功臣,漢初三傑都得到了應有的封賞,曹參、周勃等人也紛紛加官進爵,但還有很多人沒有得到封賞,於是他們三兩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交頭接耳。劉邦便問留侯張良:“他們在幹什麼?”張良說道:“他們因為沒有得到封賞,又曾被陛下斥責,因此他們交頭接耳、相互勾連,準備造反!”劉邦大驚,問道:“這可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張良並沒有直接回答劉邦的問題,而是先問道:“陛下最恨的人是誰?”劉邦想了一會兒說:“是雍齒,我對他很信任,但他三番兩次的因為眼前利益而背叛我,因為他多有功勞,所以我才不好把他怎麼辦。”張良說道:“您趕快封雍齒為侯,大家見雍齒都能封侯,自然不會擔心陛下把他們怎麼樣,也就沒有人會再去造反了。”劉邦大笑道:“子房所言極是!”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劉邦便封雍齒為侯。這下手下那些提心吊膽的將軍們都說:“連雍齒都能封侯,我們還擔心什麼呢?”

    張良的智慧,劉邦的心胸,化解了大漢潛在的危機。

    殺丁公驅奸佞之人

    說到恩公,應該是季布的舅父丁公。彭城之戰中,劉邦率領的幾十萬大軍被項羽打得大敗,項羽手下將領丁公率軍追擊劉邦,即將生擒劉邦時,劉邦說出了經典的名句:“英雄何必為難英雄!”於是丁公放過了劉邦。項羽死後,丁公認為自己對劉邦有救命之恩,又見到自己的侄子季布,被劉邦所寬恕並委以重任,便認為自己可以得到同樣的待遇,於是主動來到漢營向劉邦投誠。不料,劉邦立即左右將丁公推出斬首,並說道:“像你這種吃裡扒外、背主求榮、對主不忠的人,才是導致項羽失敗的罪魁禍首。我如果收留你,便是讓天下背信棄義之人,找到了理由和藉口。因此,就算我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也要將你這種見風使舵、見利忘義的小人繩之以法。”在劉邦眼裡恩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聚攏天下人心,控制百官群臣、制衡諸侯,以保證自己大漢江山帝業永固,這就是王者的心胸和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途觀和途嶽怎麼選,哪個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