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訊非魯迅

    中國看印度越南,跟歐美看中國基本差不多,資料上看中國比印度越南人均多幾千美金,歐美比中國多幾萬美金,我們喊歐美傻,印度越南看中國也一樣。

  • 2 # 螞蟻在途

    不另類。人家從人口上和中國是如此接近,撇開調侃,有很多東西和我們還是各有優勢的。我們不能因為某個歷史事件就看不起人家,就如西方國家幾十年前看不起中國,我們還不是慢慢崛起了。

  • 3 # 圖說地理

    老範一直感覺印度的狀態像中國文革時期,雖然沒有那麼瘋狂,但貴在持續,從印度建國以來一直處於這個狀態。印度一直想成為世界性的大國,但是苦於沒有與之相應的國家實力,所以整個印度都處於一種好高騖遠的狀態。

    印度認為自身所處的位置,以及國家各方面的條件應當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印度也一直將自己視為世界大國,正如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所說: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但是很不幸的是印度一直沒有一個世界性大國相匹配的實力,所以印度社會一直比較浮躁。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一直在試圖向世界證明我可以,尤其是在它北方有一個已經被世界公認為世界大國的中國,印度很多事情都會被拿出來和中國比較。只要中國有的,印度也要有;中國要做的事,印度也要做,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但是印度很多計劃因為國家實力跟不上,在執行的時候都是打折的或者一再被推遲,例如航空航天、中國產航母、中國產戰機等等。

    有人會說華人看印度的眼光,也是歐美西方人看中國的眼光,當我們嘲笑印度的時候,西方人也在嘲笑我們。我是不認同這個看法的,中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確實發生過大躍進、文革等,當然這是社會不成熟的表現。但是中國迅速從這種狀態的下調整了過來,40年的改革開放,華人埋頭苦幹,厚積薄發,進入二十一世紀開始爆發,迅速成長為世界級大國。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出來,中國的國家戰略很有條理性,可謂佈局深遠,並有條不紊的向自己制定的目標前進。

    但是印度也不同,印度為了證明自己是大國,做事總是不自覺的對標中國。看到中國做成了一件事,就立馬上馬計劃,要趕超中國。為了證明自己的經濟發展比中國快,不惜更改GDP統計方法,新的統計方法不僅世界銀行等世界金融機構不認同,建自己家的經濟學家也不認同。在武器研發上這種浮躁和無計劃性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航母為例,印度中國產航母可謂是一變再變,排水量從2萬多噸提到3萬多噸,再提到4萬多噸。因為沒有做充分準備,航母因缺乏相關材料一停再停,多次下水還是一個船殼。存在同樣問題的還有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以及印度所有自研武器,都是效能指標一變再變,這邊還沒有定型,那邊指標又往上提了,完全沒有條理性和計劃性!

    印度目前沒有大國命(實力)卻得了大國病,以至於一直處於相對激進狀態,也給國際社會提供了很多笑料。

  • 4 # 淺談言事

    “那些斜視的人認為畫掛歪了”,對印度的偏見,筆者認為我們因該正視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看印度的角度,理性的講,我們不該做那個斜視的人。如果有人問你,“你是種族歧視者嗎”?我相信大部分人會回答,我不是。可我們華人卻喜歡調侃“印度阿三”、“開掛民族”,這不是一種潛意識的種族歧視嗎?誤解來源於無知。突然發現,我們對我們的鄰居——印度,一無所知。

    誤解一,印度閱兵好“奇葩”,像雜技表演。

    我們從未去了解過印度的軍隊歷史,我們理解不了印度的軍隊文化,但這絕不是我們輕視、諷刺印度軍隊的理由。其實印度閱兵也會去展示他們的先進武器:像巡航導彈、主戰坦克、第四代戰鬥機,印度的軍事實力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強國。可是我們的媒體,包括我們大部分讀者都自動省略掉關注軍事武器這一塊,自然而然的去關注帶有表演性質的“摩托車雜技”、“噴火跳圈”、“奇葩的裝束”。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摩托車表演隊那是屬於印度的軍隊歷史傳統,這主要是受英國軍隊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場無線電通訊並不是很可靠,所以需要駕駛摩托車穿越交火區傳遞命令和情報,在當時摩托車駕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因此英國成立了皇家訊號兵摩托表演隊。印度軍隊脫胎於英軍,也一直把摩托車表演對保留下來了,這是人家的傳統,我們不去嘲笑印軍,卻那人家印度說事,這何其荒謬!真正意義上講摩托車技術表演跟戰鬥機噴氣表演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技術性表演,就因為戰鬥機比摩托車高階點就要受到嘲笑嗎?

    至於“跳圈噴火”,這是人家花車遊行的一部分,就跟我們國慶閱兵中群眾遊行一樣,這主要是帶來歡樂調動氣氛的,我們不要總是把帶有表演性質部分扯到人家印度士兵身上去,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要不得。再來說一下印度閱兵時有些佇列“包頭蓄鬚”,我們就覺得人家好奇葩的裝束,這能打仗嗎,甚至開始看低了印度軍隊,覺得戰鬥力肯定不行。其實那是印度政府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人權的體現。我們知道印度民族比較多,有些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服飾文化,所以印度政府為了表示尊重,在閱兵的場合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軍隊真正的作戰服不是這樣的,人家也是穿迷彩服作戰,我們不要把這個混為一談。不要把印度政府對民族、對人權的尊重當成一種嘲笑,否則的話,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種無知。

    誤解二,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以及那些戰鬥力“開掛”的主角。

    華人喜歡調侃印度電影,卻從來沒有正視這樣一個問題:印度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比我們中國的影響大多了。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印度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最近印度好多優秀電影也在我們國內大受歡迎,比如《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對於這些電影,我們不應該吝嗇我們的讚美。

    印度電影中喜歡插一些歌舞片段,其實這跟他們的民族宗教文化有關。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過度,不同的民族和宗教有不同的節日,所以印度的節日特別多,節日多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唱歌跳舞的習性。印度的宗教大多追求的是一種精神昇華,所以印度民族漸漸成了一種既淡然又心大的性格,他們追求更高的精神層次,載歌載舞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印度神話中的人物也有很多載歌載舞的形象,這就不足為怪了。其實說白了就跟我們的京劇、黃梅戲本質一樣,都是一種民族文化的體現。我們會有人覺得自己的國粹京劇很奇葩嗎?推己及人,我們就不會覺得印度電影載歌載舞很奇葩了。至於印度主角“開掛”,就更加沒有理由去嘲笑。每個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美國還有超級英雄呢。我們國內的抗戰劇比值印度電影有過之無不及,將心比心,其實一點都不感到奇葩。

    誤解三,印度火車“掛滿人”,吃飯用手,“髒亂差”。

    網上流傳一些印度火車掛滿人的照片,並且有些媒體喜歡樂此不疲的宣傳,每年都能看到幾次這樣的新聞,我真不能理解這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態。這種火車其實在印度極少,並且還是好久以前的事,總事炒來炒去有多大意思呢?印度人吃飯用手是事實,但這並不是不愛乾淨,這是一種飲食習慣,這跟歐洲人用刀叉,華人用筷子一樣正常。我們可以不認同,但不能歧視別人的民族習慣。還有說印度髒亂差,沒有規劃的廁所,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華人應該能理解呀。印度是人口大國,跟我們也一樣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國家近年才開始展開農村“廁所革命”,何況印度呢?印度也有現代化大都市,一些不發達地區不能代替印度整個國家的水平,要用辨證得眼光去看待,印度是具有潛力的新興大國之一,近些年來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印象中的“髒亂差”並不能代表印度的全部。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今年的印度跟去年的印度不一樣,明年的印度又會不同於今年的印度,如果我們總是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印度,那不僅僅是偏見,更是自大。驕傲的人終有失敗之日,我們也許打敗過印度,但絕不能自大,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呀。印度總理莫迪說過“我們知道中國很強大,但我們也並不弱”,對手在正視我們,而我們卻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感觀裡,是時候正確的看待我們的鄰居印度了。

  • 5 # 文武一員

    印度其實不像大家說的那樣!它有先進文明的一面,也有落後愚昧的一面!八九十年代,他的戰機,軍艦就比我軍的先進,它的軟體設計也在世界前列,它的國民的道德比現在的中國要高!現在它們有高有低,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印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製造的飛行器離開太陽系,從地球的北極或者南極出發,能不能更快的離開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