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境思維

    我們只能透過一些現象,對問題的本質,做一些合乎邏輯的猜測。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十個現象做些思考

    思考之一:地球附近為什麼有地球大氣層?

    太陽系各個行星之間,相距數千萬千米,不可能靠得很近。原子系的電子與核子之間,相距也是相對很遙遠,不可能靠得很近。

    這似乎意味著:天體或粒子,既有自旋構造的自我形態,又有進動震盪的活動空間,即有自己特定的外空間。

    體量越大的天體,其外空間越大。太陽質量佔太陽系空間總質量的99.8%。

    空間究竟是什麼?是空空如也的虛無麼?當然不是,應該是有特定質密與能密的場物質!

    在地球附近約1000千米的是大氣層。越靠近地球,大氣密度越大。除了空氣分子佔比越大,其純真空的場能密也是越大的。

    不妨推設:地球外空間的場能密越大,或者負質密越大,真空場的引力越大。這也許是萬有引力的廬山真面目。

    由於地球附近的場能密很大,地球表面的分子,容易被真空場吸引出來,變成氣態分子。

    你看飛機的機翼上凸面,在高速氣流作用下,產生較高的場能密,表面積10平米的機翼,可產生數十噸的真空場的負壓差升力。

    這就意味著:分子或原子的凝聚態,在真空場環境中,可以變成分散態的氣體。

    那麼請思考,在超真空環境下的原子,會不會進一步分散成亞原子氣態,即分解出自由電子、自由核子、自由α粒子呢?接著往下看。

    思考之二:地球遠處為什麼有地球輻射帶?

    大家知道,地球輻射帶大約離地球5萬千米左右,那裡幾乎沒有原子的身影,即除了極其稀薄的宇宙塵埃,都是超低溫的稀薄分佈的亞原子或等離子體,諸如自由電子與自由質子的領域。

    由此可推設:在超低溫、超低能密的真空場環境中,原子只能分散為自由電子與自由質子。

    有人問,有沒有自由中子?沒有!因為非約束的中子很不穩定,大約15分鐘就分解為電子、質子與(反)中微子:n→e+p+v。

    思考之三:重元素原子為什麼具有放射性?

    我們知道,中子很不穩定,中子佔比偏大的原子,都有放射性或衰變性,會嬗變。為什麼要嬗變呢?恐怕與真空場引力有關吧。

    在超高壓與超高溫的環境下,例如在太陽核心區域,氘與氚等原子,可能會失去放射性。

    思考之四:亞原子為什麼不能直接裸接觸?

    與思考之一類似。我們知道,亞原子運動發生的強核力、電磁力、弱核力、萬有引力的傳遞,不可能是亞原子之間的直接的裸接觸。

    那麼,這些力的相互作用,或者叫能量轉換,是透過什麼載體傳遞的呢?用排除法,唯一可能的就是真空場,是場介質。

    現代物理說,力是透過玻色子傳遞的。我贊成。但是玻色子是什麼玩意呢?不就是不同能密的真空介質量子,或場量子麼?

    膠子是高能密的場量子,伽瑪光子是高能密的場量子,紅外線光子是較低能密的場量子,宇宙背景輻射的微波光子是低能密的場量子,超長無線電波光子是極低能密的場量子。

    思考之五:鐳射製冷為什麼會產生原子氣?

    鐳射製冷是非常時髦的高科技。將鹼金屬原子的蒸氣,在可見光的鐳射照射或撞擊下,原子震盪速度,可從通常的500米/秒,驟然降至0.001米/秒。

    這樣的原子態,叫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因為高能密鐳射的強暴所致。

    試想,如果在極其稀薄的深太空環境,鹼金屬原子還能維持自身的穩定狀態,而不會分解為等離子態麼?

    思考之六:鐳射製冷為什麼產生亞原子氣?

    鐳射製冷除了可以生產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之超導或超流物態,還可以生產亞原子分佈的氣態,即所謂的費米子凝聚態。

    這樣的超凝聚態,也需要高能密的鐳射做強制性維持。

    可以想象,自由電子、自由質子、自由中微子,在超低溫超低壓的真空場環境下,未必能獨善其身,很有可能進一步消散,變成更低能密的真空場介質的場量子。

    思考之七:深太空為什麼有等離子體的氣?

    這個,與思考之一/之二類似。什麼叫深太空?即幾乎連宇宙塵埃都極其稀少的高度真空區域。地球輻射帶,屬於地球系範疇,是較近的深太空。原子不復存在,只有稀薄的亞原子與充滿的場量子。

    太陽輻射帶,屬於太陽系範疇,深遠到1~2光年,是較遠的深太空。那裡的真空場能密極低,溫度也許低於2.725K。有更加稀薄的亞原子與超低能密的場量子。

    銀河系,不像太陽輻射帶。所謂的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約400萬太陽的體量,不足以構造黑洞輻射帶。

    但至少是數千萬億個太陽輻射帶的混成輻射帶,輻射半徑大約10~20萬光年。

    在銀河系外延,是特遠的深太空。也許溫度幾乎就是絕對零度了,亞原子將不復存在,所有費米子,全部化為玻色子,化成真空介質。

    思考之八:正負電子為什麼產生正負光子?

    正負電子之間,不可能輕易相遇,不會輕易發生湮滅反應。就好比氫原子模型中的核外電子與質子一個永遠是若即若離,除了中子星中子態假設。

    在高能加速器裝置裡,把電子加速到幾乎是電子康普頓頻率(1.26e26Hz)對應的準光速時,正負電子才有可能湮滅為正負光子。

    在通常情即在地球環境下,電子與質子一樣,非常穩定,很難被分解或消散。

    但這並不意味著,在超遠的深太空環境下,電子與質子還那麼金剛不敗。

    思考之九:正負光子為什麼產生正負電子?

    已有資料表面,作為玻色子的兩個伽瑪光子,在特定的高壓高溫環境中(絕對條件),二者相互碰撞,變成正負的兩個電子。這叫“逆湮滅反應”。

    電子,代表費米子物質,代表實體物質世界。光子,代表玻色子物質,代表真空介質世界。

    湮滅與逆湮滅,是彌足珍貴的實驗事實。尤其揭示了:實與虛、明與暗、陽與陰、質與能、物與場,量變與質變之間物理哲學。

    思考之十:震盪真空場為什麼產生電磁波?

    這裡涉及著名的卡西米爾效應:製作一個超薄的真空諧振腔,對其施加高頻機械震盪,此諧振腔就會輻射電磁波。

    這是真空介質的若干場量子,被外加角動量激發,變成光量子的典型案例,場量子可以變成光量子,即:場量子→光量子。

    我們自然會反思:光量子會變成場量子麼?即:光量子→場量子。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哈勃望遠鏡接收到遙遠恆星發出的電磁波紅移現象,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或熵增加原理,可以斷定:任何高頻電磁波,都會自然衰減降頻,最終消散為極低能密的場量子。

    關於原子發生機制的幾個思考

    根據上述十個現象的分析,我們大致有以下兩個重要理念:

    在超低溫、超低壓、超低密的真空場狀態下,所有凝聚態物質,都會自發的化解為分散態物質,最終消散為真空場介質。這也是熵增加原理的順理成章的詮釋。

    在超高溫、超高壓、超高密的真空場狀態下,所有分散態物質,都會被動的積聚為凝聚態物質,最終被壓縮為黑洞的中子態。

    現在可以做,原子生產機制的假設。

    第一步:若干場量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凝聚為一個光量子。

    第二步:一個光量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凝聚為一個電子。

    第三步:若干光量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凝聚為一個質子。

    第四步:一個電子與一個質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凝聚為一箇中子。

    第五步:一個電子與一個質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凝聚為一個氫原子。

    第六步:幾個氫原子,接受高頻角動量做核聚變,凝聚為一個重原子。

    原子分散逆過程,只是相應的反向條件改變,即可,不再贅述。

    現在勾勒原子的生死存亡機制,如下:

    (重原子)↹(氫原子)↹(中子)↹(電子+質子)↹(光量子)↹(引力子)↹(基態場量子)。

    物理新視野,旨在建設性新思維,共同切磋物理/邏輯/雙語的疑難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理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創生又不能被消滅……那麼能量是怎樣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