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週日記

    你已經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啊,就因為元曲更接地氣,朗朗上口讓人容易記憶。古代識字率太低,包括近代也是因為當時強制改為白話文才讓更多的人識字,能夠了解歷史文化。

  • 2 # 如一凡夫

    #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體裁之一----元曲# 元曲是元雜劇和散曲的合稱,二者都是當時流行的北曲,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體裁之一。當時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家,如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紀君祥等,因此,人們大都認為元曲是元朝文學的代表。在中國文學史上,元朝的作品型別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把詩詞之美融入了聲樂之中。曲與音樂的關係比樂府和詩詞更密切。其時韻文文學發展到了極致,而中國的韻文文學與音樂關係從來都是密不可分。以詞來說,詞源自於唐曲,唐曲則出於隋唐燕樂,宋詞是倚聲而作,就是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在宋末,民間出現更多新樂曲,如元人楊朝英編集的《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中之令》、散套,加上少數民族樂器。宋詞逐漸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以致"詞"在聲樂上的地位就逐漸被"曲"取代。總體觀之,可以說元曲是生活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貼近生活,符合時代,被大眾樂以載道,接地氣,受喜歡,廣流傳。

  • 3 # 薩小刀

    首先,嚴謹一點的說,宋詞、元曲並非由唐詩發展而來,其根腳出處應該更接近“樂府”。在宋或元時,它們都是根據樂譜填成的,不是根據平仄律填的,側重的是樂調而不是聲律。

    而若分析元曲民間化的發展,個人覺得離不開下列幾種因素。

    一、“上層建築”因素。

    元初廢科舉重武輕文,尊崇軍事人才,鄙薄文士,認為“漢人惟務課賦吟詩”,沒有什麼用。而元初的統治階級又拒絕任用漢人,堵死了漢人“以文入仕”的路徑。這與此前歷代“漢族政權”的文官升遷體系大相徑庭。由此,“文人才子”們便失去了展露詩辭曲賦的舞臺。官方的態度直接造成“詩詞”一途的阻滯,臨摹傳唱之風自是大大縮減。也就是說,“詩詞”的傳播源頭出現了問題,處於下游的受眾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而“元曲”則完全不受官方影響,出自“民間”服務於民間,其“適用性”具有先天優勢。

    二、環境因素。

    相對於元而言,無論前朝的宋,還是更之前的唐,詩與詞實際是隻屬於士大夫階級或者少數從事“娛樂行業”的專有“工具”。詩在唐時除了用於科舉考試,大多用來互贈(互相吹捧),而真正發自肺腑唾筆成詩的也大多身具官銜。比如自詡“不為三鬥米折腰”的杜甫,雖一生清苦少涉官場,但也任過左拾遺、司功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等這些小官職。可見,“文優者必詩,詩優者則仕”在當時是一種多麼主流的共識了。

    至宋時,雖然“詞家”的成分略有拓寬,但還是沒有離開“文人”這個圈子。就算青樓歌妓們的從業率較前朝有所增加,參與詩詞流通的環節略有增加,但其服務的主要物件們也絕不是尋常百姓。(話說尋常百姓家也是不具備那個消費水平的。)唐宋時期的詩與詞,主要是在官場與文人之間相互傳播。

    三、文化因素。

    眾所周知的原因,無論唐時的詩還是宋代的詞,它們的創作、傳播和欣賞都具備一定的“門檻”。

    從創作者、傳播者的角度來說,如果不具備聲律和樂律的基礎,是根本作不了詩或填不了詞的。而聲律與樂律也不是“普通知識分子”所能熟練掌握的,除極少數天賦異稟入門快速的,其它未經“特殊訓練”的人一定是玩兒不起來的。這裡面“韻律”和“調式”的運用規則又比較繁雜,從欣賞者角度來看,不好理解文字與樂(韻)律的結合處,何者為佳何者為一般。

    綜上所述,元時的“曲”較宋時的“詞”和唐時的“詩”,在利於民間傳播方面存在多種優勢因素,所以形成了一定的覆蓋率。

  • 4 # 煙花三月是隻貓

    元曲之所以更接地氣,有以下幾個原因:

    元代文人處於社會最底層 寫出的元曲更接地氣。

    大家都知道,元朝根據職業的性質對帝國臣民進行了細緻的劃分,共分十個等級:

    ①官,政府官員。也就是現在的領導幹部。

    ②吏,不能擢升為官員的政府僱員。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

    ④道,道教道士。

    ⑤醫,醫生。

    ⑥工,高階工程技術人員。相當於現在的專業技術人員。

    ⑦匠,低階手工技術人員。相當於現在的技術工人。

    ⑨儒,知識分子。

    ⑩丐,乞丐。

    可以看見,寫元曲的那些文人社會地位僅僅比乞丐高一點,連個妓女都不如,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最底層百姓的需求其實也就是文人自己的需求,寫出的作品怎能不接地氣?

    元曲主要是指雜劇,雜劇是直接給老百姓看的,當然更接地氣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主要是指雜劇。看雜劇演出的觀眾,主要是最底層的百姓。今天,我們在許多鄉下農村,還可以看到戲臺班子,雜劇最早演出的時候,應該和現在的這些鄉間的戲劇舞臺差不多。

    觀眾的文化程度一般都不高。如果都用文人慣用的那些文縐縐的語言,看戲的觀眾恐怕聽不明白,看不懂。而戲劇的臺詞多用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才會和觀眾產生共鳴,才會有粉絲有市場。

    因此,雜劇為了更好的和觀眾溝通交流,的語言多用當時的口語,俗語,俚語,很接地氣。

    元代社會黑暗,元曲鬥爭性強,表達了底層百姓的最真實情緒,直接地氣

    元代把社會公民分了四等: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北方漢人。四等人,南方漢人。把職業分了十等,使得社會矛盾激烈。

    另一方面,元代還搞政治專權,階級壓迫嚴重。這些原因導致元曲作為文人的一個宣洩口,表達對黑暗社會的不滿。

    關漢卿借竇娥之口發出的“”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的接地氣的呼喊才震天動地。

    揭露的”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是多麼的病態。

    ”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社會風氣是多麼令人無奈。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世態嘴臉,又是多麼現實。

    正是元曲的這些接地氣語言,才能深入人心,使元曲永葆藝術魅力。

  • 5 # 縱橫雜論

    唐詩宋詞是依歌曲而填詞,主要流行於文人雅士中,在高階娛樂場所流行,適宜於宮廷娛樂、文人遊宦生活和有實力的行商人士。元曲主要以故事為主線,把曲牌串連在一起,長篇吟唱故事情節,以表演的形式存在,與街頭小說一起,勾成了市井文學,適應了宋元以後城市的發展,受到市民階層的喜愛。兩者之間既有傳承發展關係,又有各自獨立特點。同時,也是元代排斥文人儒士,使許多文人失去在官場發展前途,向著另一方向發展的結果,是文人平民化的結果,也是文學藝術形式適應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實說唱文學在宋代市井文化中已經出現,透過說和唱的形式演義歷史故事,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這就是小說和戲曲的初始形態。元戲曲是對這種街頭說唱文學的發展,而直至元明清三朝,詩詞仍在樂坊一類場合存在,並未消失,小說、戲曲都在並駕齊趨的發展。元明清三代,詩詞歌賦主要在樂坊和文人雅士中流行,小說和戲曲在民間逐漸擴大,風行至電影電視劇出現才逐漸淡出。

  • 6 # 原卉詩詞

    曲不僅繼承了詞可以絃歌的音樂特點,更發展成了一種可以表演的戲劇。兼聽覺與視覺於一體,達到了耳濡目染的效果,這就是它傳播更廣泛的原因之一吧。

    以北曲為例(南曲極少,故忽略不計),分雜劇和散曲兩種。雜劇是帶科白的表演歌劇,散曲則只用來吟詠或清唱。曲有它的曲調和宮調,曲調相當於宋詞的詞牌名,代表曲的文情。宮調有六宮十一調共十七種調式,代表曲的聲情。

    元曲舉例: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闋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喇叭,鎖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張可久賣花聲: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馬致遠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由上可見,元曲語言通俗易懂,這大概就是它傳播廣泛的又一重要原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品利潤較高的產品如何做直播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