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境笙音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見機會本已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何況正當東風將收的暮春時節,百花凋殘。

    春蠶直到死時,才把絲兒吐完;蠟燭燒成灰燼,蠟淚才會流乾。

    早晨梳妝照鏡,(愁思難遣),只擔憂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好在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嘗試著捎信),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這首詩寫作年代不明,有說作於開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內容而言,吳、馮、張、汪諸家皆以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謂進士方及第後,調弘農尉時,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屬猜度而無實證。從明顯描寫的內容看,似是一首愛情詩。

    《山滿樓箋註唐詩七言律》:泛讀首句,疑是未別時語,及玩通首,皆是作別後追思語,乃知此句是倒文……嗚呼!言情至此,真可以驚天地而泣鬼神,《玉臺》、《香奩》,其猶糞土哉!鏤心刻骨之言(“春蠶到死”二句下)

    此詩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頷聯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頸聯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尾聯表明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全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著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 2 # 河南魚米之鄉貿易有限

    詩人的緬懷

    詩人的壯志未酬

    詩人的對愛情的回味

    李商隱最美的是: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3 # 銀湖豪宅部劉強

    難說。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面對買主,儒生難免妾婦心態,得寵、傲驕、失意、低迴——"畫眉深淺入時無"不是春閨詩。

    孛商隱新黨舊黨都搭得上話,何必婉約?大唐風氣開放,可惜了一段不被祝福的感情,盲腸一樣的程式碼。

  • 4 # 當代詩怪

    我覺得應該是,從文字裡可以感受得到。而且詩中所用得典故,也基本和愛情有關。但我感覺不管是不是愛情詩,這首詩都很有魅力,百讀不厭,而且幾乎每一個喜歡古詩詞的人都會背,這大概也許就是這首詩的魔力吧。

    有些時候,朦朧的美,也確實很吸引人。看著是,又彷彿不是,看著像,又覺得不像,在似是而非之間遊移不定,讓人慾罷不能,深陷其中而喜愛這種感覺。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我想有時候理解古詩詞也是這樣吧,沒有必要非得每一個字,甚至標點都要解釋得清清楚楚。朦朧著模糊,在模糊中發現不一樣的煙火,其實我認為也是閱讀古詩詞的一種陶醉。

  • 5 # 讀書頻道

    李商隱《無題》詩云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前人曾說,詩名《無題》,因此讓人難以理解。但其實就算有名,若是虛名,一樣難以理解。比如此詩曾被改編成歌,歌名為《別亦難》,演唱者徐小鳳。

    雖然沒有名字,但從細節來看,此為情詩無疑:

    一、相見時難別亦難

    離別,是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主題。但是,不同關係的物件之間,離別的情感表達是不同的。

    朋友之間離別的時候,多會說祝福與鼓勵的話語。王勃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親人之間離別往往會表達同心同德的情感。蘇東坡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維又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只有情侶之間,分別時才會一步三回頭,難捨難分。柳永說“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而“別亦難”說明離別時兩人愁腸百轉,一再叮嚀,一再回頭。

    這種依依不捨的場景,如果出現在朋友之間,怎麼都覺得怪異。

    二、曉鏡但愁雲鬢改

    思念一個人,每天早上起來照鏡子,忽然有一天發現鏡子裡面的自己,鬢邊白髮已生。

    想想這個情景:在思念親人或者朋友時,會不斷地照鏡子嗎?這個可能不大。

    一般而言,我們在親人和朋友面前,是不太在意自己的相貌和打扮的,但是在愛人面前就非常在意。

    所以,不斷照鏡子和發現白髮已生,都是想念情人才有的細微表現。

    三、夜吟應覺月光寒

    想念一個人,在深夜裡吟詩,對於古人來說,可能是任何關係。只要思念,就可能作詩。但是【月光寒】三字暴露了思念人的關係。

    如果是朋友,只要想到對方,就會覺得溫暖或者有力量;如果是親人,可能會擔心對方是否覺得冷暖。

    只有情侶之間,在缺少了對方陪伴之時,才會覺得孤單寒冷,因為沒有那個溫暖身體的依偎,因為沒有那個溫暖身體的同床共枕。

    故此,我認為《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情詩。

  • 6 # 欣欣向榮165871516

    我覺得不是愛情詩,而是李高隱運用春秋筆法,假託情詩,實則委婉幽深地向所託之人表露心機的"政治喻懷"詩。

    李商隱父親早亡,少時卑微,甚至一度到了生活難以為繼,靠給別人抄寫詩文餬口的窘迫地步。但他聰慧早熟,極有才華,被屬於牛黨的令狐楚賞識而納之於廷下充為幕僚。

    李商隱25歲中進士後,又在屬於李黨的王茂元帳下當差,王茂元很賞識他,將他招為佳婿。所以這樣一來,牛李兩黨皆忌恨他叛"黨"投敵,立場不堅定。可憐文才自負的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中身不由己,動輒得咎,一生鬱郁不得志,終其一生只作不被人待見的小官。這真的是"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李商隱是偉大的詩人,寫過許多含義隱晦、難以索解的無題詩,所以後人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的感嘆。

    本詩全首如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限於篇幅,這首詩的釋義我就不一一謬解了。

    這首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和他的其他無題詩一樣,意境清冷縹邈,充滿傷感無奈,和詩人才華不展,仕途不彰深度契合。表面上是寫男女戀情纏綿悱惻、離愁別恨如絲如縷,實質上是把自已有所託付的權貴人物比作戀人,自已向對方暗通款曲,期望對方能提攜一下自已。

    古人詠物言志,婉曲地表達自已內心的

    隱秘想法從來都是詩歌的功能之一,天才如李商隱者當然是駕輕熟就、深諳此道的。

  • 7 # 使用者一土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七言律詩,屬於一首愛情詩作。作者是藉助一個女子為主人,敘述了對戀人別離的想思之苦,抒發了對他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隱隱約約地流露出她生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悶。全詩中的“別亦難”三字顯得特別有份量,圍繞這三個字,展開了兩人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和孤零的心態。李商隱以濃重的筆墨,表達出女主人公的內心傷感、淒涼,同時也表述了她對戀人無比的眷愛和摯情。所幸,“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最後兩句,讓我們感覺稍稍的舒心了一點,這是她唯一可期可待的希望,但願青鳥能為她傳達對戀人的想思之情。毫無疑問,李商隱這首至今令世人傳頌的詩篇,是愛情佳作。年輕的朋友:如果你和你的戀人相處兩地的時候,不妨借用這首《無題》詩,表達一下你對她的想思情,也蠻好的。不瞞大家說,當年我就用過,哈。回答這些吧,謝謝。

  • 8 # 人間至味是清歡提交

    是一首愛情詩

    是李商隱大約十五六歲時在玉陽山學道所創,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的心理,由於受某種阻隔不能相見,表達了作者與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的愛情。全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種電影質感的照片怎麼後期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