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盆景新手,想了解盆景的初級知識,希望老手藝人,帶我進入盆景世界。謝謝
3
回覆列表
  • 1 # 崔醫生科普風溼痛風

      盆景是什麼?最初的形式是什麼?

      中國的盆景,按照取材和創作過程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大類:樹樁盆景和山石盆景。

      樹樁盆景的形式可以根據樹形、栽植方式及樹數來進行劃分

      1.按樹形分

      (1)直乾式主幹直立,也可稍加屈曲。也有數株合栽,如原野上常見的大樹形狀。此種形式能表現出雄偉和挺拔,在中國的嶺南風格的盆景中最為多見。常用樹種有榆、九里香、五針松、羅漢松等。

      (2)斜乾式:主引頁斜,一般略帶彎曲。多用一株單栽,也有多株合栽。大多數盆景樹種都適於作成此種形式。

      (3)臥乾式:主幹橫臥盆面多一般蒼老古怪。常用樹種有榆、雀梅、枸杞、黃楊、地柏等。

      (4)曲乾式:主幹彎曲。安徽、四川及揚州的傳統式樣中都有類似的形狀。多用於柏類,梅花和紫薇等樹種,其中以柏類最為多見。

      (5)枝垂式:適用於枝條多而長的樹木,利用其原有特點或透過人工加工,使所有枝條下垂,如垂柳姿態適於此種形式的樹種有迎春、枸杞、梅和檉柳等。

      2.接樹數分

      (1)單幹式:樹木一本只有一干,可直可斜,也可屈曲。

      (2)雙乾式:樹木一本二幹。常常一高一低,一粗一細,一直一斜。

      (3)多幹式:樹木一本數幹,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4)合栽式:不止一株的樹木栽種在一個盆中,模仿叢生的樹木或森林風光。這種形式變化最多,所採用的樹木在品種、樹形及樹齡等方面可以相同夕也可以不同。

      3.按栽植方式分

      (1)盆栽式:即將樹木直接種植在盤中,根據造型需要,旁邊配以山石或不配石,這是樹樁盆景的主要栽植方式。

      (2)附石式:即將樹木種植在石頭上,使其根部攀附在石縫裡,好似山岩上的老樹,自然入畫。附石,一般有旱附石和水附石,可置於盛泥土的旱盆中,盆內種植青苔等小植物作陪襯叫旱附石,也可置於水盆中,有似水石盆景,叫水附石;但它以植物為主,因此仍屬於樹樁盆景。附石的形式很有趣味。製作時需要有較高的技術。

      山石盆景以盆式來分有四種形式

      (1)水盆式:即將山石置於淺口水盒中鄉盒中貯水,並將植物及配件作點綴,這種形式主要用以表現有山有水的景物,如桂林山水,大湖風光,它的優點是管理方便。此外,盆內的景物,儘可能常作變換,並可拆散攜帯。水盆式盆景又稱“水石盆景”,他是山石盆景中的最常見形式。

      (2)旱盆式:即將山石置於較淺的旱盒中,盆中全部盛土,植物及配件有點綴在山石上的,也有點綴在盆中的,按照自然景物的要求來配置。旱盒式盆景主要用於表現沒有水的山景,如黃山的風景。它的管理方法同樹樁盆景大致相同。旱盒式盆景又稱“旱石盆景”。

      (3)水旱式:即盆中一部分盛土,而另一部分可以貯水,山石、樹木、配件巧妙地安置在其中。以樹木為主體,則應屬於樹樁盆景。水旱式盆景在製作上困難,但也很有趣味

      (4)掛壁式:這是近年來盆景藝術工作者吸取了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的特點新創作的式樣,即將水盆平掛在牆壁上,裡面鑲嵌山石,並可在山石和盆面之間置土栽種植物。這種形式在製作和管理上都較麻煩,但很別緻,適於牆壁裝飾。

      除上述樹控盆景和山石盆景兩類外,還有一種以配件為主體的盆景,它是用山石、植物作陪襯,形式也有多種,一殷殷以表現特定的題材。

  • 2 # 喧城靜屋園藝館

    對於盆景的概念是什麼?我來說說我的見解?

    第一,盆景起源於古代,有依據可以查到,是東漢時期,“缶盆”的出現。東漢時期透過對陶土燒製,將鳥獸,花草,山石等表現在一個花盆上。這就是起源。

    第二,在盆景的發展,是透過對書畫的演變而來的,也就是先有了畫,才有了景。人盆景的發展和演化是有兩個部分組成的,也就樹樁,和奇石。古人將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透過栽培,進行觀賞。這就是盆景的最初形似。

    盆景的最初形式是什麼?

    盆景最初的形式是盆栽花卉,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考古時,就發現了用基本線條的勾畫出來的盆和花構成的簡易的盆栽圖畫。後來在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回了石榴過果樹是透過盆栽運輸的。那麼這就是盆景的第一次突破性發展。有花卉的盆栽升級到樹樁盆栽上來。

    隨著人類的進步,文化水平的進步,藝術逐漸的發展起來,圖畫的種類增多,有最初的人物肖像,升級到樹木山水等種類來。開始有了以樹木和山,石,水等材料,融合到一個一張土中,這再次升級了盆景的構圖方面的進步。

    在最早的繪畫中,關於盆景有據可查的就是唐代李賢的模內出現的兩幅壁畫。其中的一幅是侍女手拖住一個淺淺的花盆,花盆中有假山和小樹;另外的一幅是一個侍女手持有一個造型的花盆,盆中有樹,樹上有已經成熟的紅色果實。真是目前關於盆景最早有據可查的最早雛形。

    盆栽最初有什麼樣式?

    盆栽的初期其實就是簡單的將野外的老樁材,簡單的透過修剪,養出枝片,讓整體的觀賞面,出現層次的分明。簡單的藝術出現“對比”的手法:高低大小,疏密繁簡,藏露虛實,剛柔巧拙等內容。只是簡單的在“凡中出奇,平中出險”,然後調和變化和統一。在後期的發展中再爾出現的細分的盆景樣式。

    盆景的主要演變樣式有以下12種:

    (1)直幹型:(單幹高聳式、單幹矮壯式、單幹健壯式、雙幹高聳式、雙幹健壯式、高聳叢林式、健壯叢林式);

    (2)斜幹型:(折斜式、橫斜式、直斜式、斜幹叢林式);

    (3)直斜幹型:(矮壯雙幹直斜式、高飄雙幹直斜式、健壯雙幹直斜式);

    (4)曲幹型:(直曲式、斜曲式、迴旋式、雙曲式、曲幹叢林式);

    (5)臥幹型:(橫臥式、曲臥式);

    (6)懸崖型:(全懸式、半懸式、半懸飛旋式);

    (7)臨水型:(單幹臨水式、雙幹臨水式);

    (8)水旱型:(半水旱式、全水旱式); 假山叢林型(峰嶺叢林式、丘陵叢林式、峭壁叢林式);

    (9)風動型:(單幹風動式、雙幹風動式、叢林風動式);

    (10)過橋型:(單樹過橋式、雙樹過橋式、叢林過橋式);

    (11)腐乾型:(洞穴式、斧劈式,); 枯朽型《枯梢式、枯枝式、枯乾式(舍利幹)》;

    (12)怪異型:(疙瘩洞孔式、靈芝式)。

    以上是盆景的12個主要樣式,以及各種形式細分演變的小形式。

    總結:盆景的初期形似,是以盆栽的形式進化人來的,在後期文化水平的提高,藝術造詣的提高後,經過我們的盆景大師的辛勤培育,巧手的造型。一步一步的發展到當今。盆景的發展和國民文化素質,經濟發展,生活安定是息息相關的。

    在這裡希望廣大的盆景愛好者,以傳播文化為初衷。實事求是的太土。發揚中國的傳統藝術。“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拜謝。

  • 3 # Mr丶大帥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山水畫。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韻。其中植物還具有生命特徵,能夠隨著時間推移和季節更替,呈現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種活藝術品,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

    盆景是呈現於盆器中的風景或園林花木景觀的藝術縮製品。多以樹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匠心佈局、造型處理和精心養護,能在咫尺空間集中體現山川神貌和園林藝術之美,成為富有詩情畫意的案頭清供和園林裝飾,常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易雲音樂”又現刷屏式營銷? 這一次, 他們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