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山繪舍

    國畫裡當屬《清明上河圖》了,我來帶大家看看仇英版《清明上河圖》。

    事情要從城外一艘綵船說起。話說這一艘船裡是幾個失足婦……

    等等!其實我要帶大家看的是蘇州城內市集裡那些各色人群,真正是鮮活的不行,看著畫面猶如行至畫中,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來來來備好瓜子注意看注意聽~

    這是當時的租車行,沒有賓士寶馬,統一的木製獨輪車,這種獨輪車在畫中隨處可見,有的坐人有的載物。看這車行店裡綠色衣服的哥們兒,工作期間似乎很沒精神,消極怠工,估計昨晚和兄弟們蹦迪去了。

    打架扯頭髮,是一門古老的搏鬥技術,所以少林功夫名絕天下也不是不無道理。

    左下角有個過路人坐著四輪車淡定路過,牆內有小孩扯著大人去看熱鬧,或者勸架?算了腹黑一點吧,他們就是去湊熱鬧。

    下面這項活動,是從古至今都在玩的活動——套圈,這些碟啊碗啊裡面裝的似乎是食材,如今各大公園裡都換成毛絨玩具哄小孩兒之類的東西。我們這座城市五泉山下廣場盡是這玩意兒,也不知道是套圈還是圈套。

    正中間這婦人,天雷滾滾!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袒胸露乳!!……好吧可以理解,是在奶孩子。再看右上角坐著一個磨刀人,磨完這一把,下一分鐘就要起身一路去喊:磨剪子嘞戧菜刀……

    下圖正中有個貨郎擔,這紅衣服小孩被大人扯著回家卻毫無作用的樣子,是不是就是小時候的你,此時靠右上角還有另一個熊孩子正要聞聲趕來。

    看到這個擁擠的橋了嗎?有個哥們兒與其他行色匆匆的人相比,尤其引人注目,我不禁要問:他是誰?他在想什麼,他在看什麼?他從哪裡來,他要到哪裡去?是的,他也許是卞之琳筆下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

    同時,還有另一個橋上的孤獨人。

    跑馬、射箭與亭臺品茶——那個年代,這可是上流社會的活動

    士大夫們喝茶聊天

    勞動人民向來愛熱鬧,瞧瞧臺上這白臉藝人,有沒有一秒內心裡就唱起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啊啊,算了,這個看服飾肯定不是曹操。

    再看臺下的人,樹杈上那哥們兒,你注意安全行不行

    西域雜耍表演,過來瞧一瞧看一看啊,有錢的出錢,沒錢的……想辦法出錢啊……

    鬧市的一側是學堂,學堂的旁邊竟然是青樓!我有點擔心會不會教壞祖國的花朵啊?!

    還有光膀子摔跤的活動,圍了一圈人在看,我仔細看了沒發現一個女性,可是右下角又是一熊孩子強扯著她媽去看熱鬧,貌似母親的表情有點為難,孩子你可長點心吧,那是光膀子漢子啊,你媽她明顯害羞啊!

    木材行,又是一消極怠工上班時間不好好幹活有事沒事都要凹造型的哥們兒,妖嬈!

    還有另一個裝文藝青年凹造型的哥們,在船上。

    下圖中有一行化緣人,圖中有位師父頭頂七竅玲瓏塔,以前的師父那麼敬業麼?化緣都要有個技藝還是別有他意?相比如今的化緣人專業性和體驗感差太多。

    仔細看藍色旗子上寫著“應時美酒”,大白天大家就喝上了,沒有假酒的年代啊。右下角店門寫著“選日合婚”老傳統沒變,可是客座上為啥是兩男性?這麼開放?想來應該是兒女親家了。右上角小船內有對坐兩人用餐,有趣。

    書坊和集賢堂,這大櫃檯,那時可沒啥合成木,鋸末板三合板五合板之類的,無釘子無膠水粘合,榫卯銜接,純純的實木啊。我表示很羨慕。

    相較熱鬧的市集,學士府內就顯得冷清點了。

  • 2 # 山顛一寺一壺茶

    古今中外這樣的作品應該不少。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明朝成化帝畫的《一團和氣圖》。對,就是造那個2.8億雞缸杯的皇帝

    畫面看似一個胖大和尚模樣的圖形實則有三個人像組成,一個是戴方巾的儒生,另外一個則是個道士。這幅作品構圖獨特,設計新穎詼諧。一種包容的心態將儒釋道和合一氣。立意深遠。

    作品取材是著名的虎溪三笑, 東晉時,東林寺主持慧遠大師與詩人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相談甚歡。送行時不覺過了虎溪橋,後山的老虎發出警告的吼叫,三人相視大笑的典故。詩人李白有詩:“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至今東林寺內還有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橋畔的石虎。

  • 3 # 飛哥浮雕壁畫

    繪畫大家黃永玉的作品非常有趣,浮漾在他粗獷的線條間的正是童稚、喜悅和奔放,用當下的話說,黃永玉就是不折不扣的段子手。上圖:

  • 4 # 快門零點零壹

    處處留心皆是畫。可以借鑑的繪畫源頭就是大自然,心裡裝著人世間的愛恨離愁,去深深地感悟自然界,可以得到創作的力量。

  • 5 # 靜品詩情

    個人覺得有趣的繪畫作品都是那些生活氣息濃的能讀出內容的作品。如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宋朝馬遠的《踏歌圖》,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朝李嵩的《貨郎圖》等。

    《韓熙載夜宴圖》,主要描寫了當時的政治家韓熙載在南唐大勢已去的社會背景下的精神狀態。畫面從描繪他坐在床上聽歌妓彈琵琶,然後自己擊鼓,看王屋山舞蹈,與諸妓調笑等這些神態刻畫,突出了他面對盛宴歌舞平淡又鬱悒的心情,他內心牽掛的是國家的命運,卻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表達他深刻的苦悶和空虛。

    《踏歌圖》畫面把人物放在畫面的近景處,有個老頭過了小橋,右手扶杖左手撓腮搖身抬腿踏歌而舞,這場面憨態可掬,甚是喜人。隨行老頭中的一人雙手拍掌雙足踏節,另一老頭抓住前者的腰帶躬腰扭動舞態可人。後面的老頭肩扛竹棍上挑葫蘆,身體前傾,腰部微彎,也和著節拍踏步。四個人步態不一,卻動律和諧一致,與畫面左邊的兩個小朋友構成一幅祥和民歡的景象,多麼有生活氣息的繪畫!

    《清明上河圖》更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作品,裡面的內容如果細讀,能讀出一篇宏偉的小說來。畫面用精緻細微的筆觸,從郊區開始進入城門,透過對那些數目眾多、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各色市民的描繪,高度提煉概括了當時汴京城中的生活景象,是一幅傑出的市井風俗繪畫。

    《貨郎圖》描繪了一群天真的小朋友,追逐一個滿載貨物的貨郎,有的纏著媽媽買,有的迫不及待攀著拿自己喜歡的玩具,特有意思的是,在媽媽懷裡吃奶的嬰孩竟也伸出小手去夠貨架,多麼逗人又真實的畫面!

  • 6 # 植草牧童

    我知道有一副日本著名畫家藤田嗣治的名畫,只知道他在藝術風格上,追求離經叛道,見到流浪貓就帶回家,<裁縫的貓>就作為了他對貓的熱衷的圖騰表達。

    藤田嗣治的成就發生在西方,巴黎畫派唯一一位日本畫家。而他的審美指向是東方式的,日本式的,充滿溫潤含蓄以及音樂韻律。

    日本有傳記電影<藤田嗣治>,就是寫這位畫家,其中電影中的音樂旋律,非常優美。

  • 7 # 千雪的視覺

    中國繪畫史上大作頗多,我認為稱得上有趣的莫過於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此畫描繪的是韓熙載在自己豪宅裡和一幫朋友大搞派對的情景。這幅畫的技巧之絕妙,設色之華麗在此不多說了,問問度娘。這裡要說的是到底有趣在哪。

    南唐後主李煜大家是一定知道的,韓熙載呢是他的寵臣,隨著後主越來越敗家,老韓心寒就不願意跟後主一起胡鬧了,怎麼辦呢,得裝。後主犯嘀咕,這老韓到底是不是別人說的已經墮落了呢?就悄悄派個人去瞧個究竟。派誰呢?宮廷大畫家顧閎中。

    顧閎中可算是中國最早的“狗仔隊”,他只想著認認真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差事。事實證明李煜找對人了。顧閎中仔仔細細得觀察了整個派對的全過程,包括韓熙載的每個朋友的穿著打扮,舉止言談,表情神態,然後默記於心。回家後馬上文房四寶伺候,老老實實將宴會內容分五個段落,一一描繪記錄了下來,即所謂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然後帶著這幅畫呈給後主說:老闆!這就是你要的有圖有真相。後主一看說:老韓果真會玩,這兄弟廢了!韓熙載因此也就達到了他暫時歸隱的目的。

    顧閎中本來只想好好當一回“狗仔”,沒相機就憑棺材板記性畫,不行就整個連環畫,一幕幕連起來至少也算個小影片吧?他是萬萬沒想到呀沒想到卻整出了一幅曠世奇畫。畫面上韓熙載聲色犬馬,鼓樂吹笙,載歌載舞,賓客是各色人等,各得其所,神態自然,絕對是華人物繪畫史上的罕見之作。順便一說,這畫原作沒了就剩一幅宋代人臨摹的複製品,寬28.7釐米,長335.5釐米,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價值不亞於《清明上河圖》,還有一說,這畫差點流失,乃是大名鼎鼎的張大千將其救回最終回到故宮博物院,至今奉為國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對果樹的補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