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聽從內心召喚

    這取決於您是如何理解“快樂”、“更好”這二個詞,而不是“快樂教育”、“應式教育”的定義。

    您認為是現在孩子“快樂”?還是六十年代孩子“快樂”?很難說吧?難在哪裡?難在不能用任何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而不同標準之間,例如玩具的多寡、與自由時間,又沒有可比性。

    這就是生命與機器的區別。人們可以給機器設立標準,機器也是在人類按照自己的理論、知識,設計出來的。只要是語言能表達清楚的理論、知識——-話說回來了,理論、知識,也必須得是能清楚表達出來的才能叫理論、知識,否則只能叫巫術了——-人們就能進行比較,進而才能知道哪個“更好”。即“更好”是在統一標準基礎上進行比較之後才能得出來的。否則的話,您說“泰山與紅色哪個更重?”。

    “生命”不同於機器,在於“生命”能“生生”,即創造。但是“生命”的創造力是什麼、有多大?無法回答!只知道眾生——生命——是平等的。此處說的平等是指眾生都能掌握語言。“命”與“生”相連,是“生命”。在“生”—-即掌握語言—-基礎上,“命”與“命”之間是平等的。但“命”又與“運”相連,叫“命運”,“運”是外在條件。從“運”——即外在條件——看,“命”與“命”之間是不平等的。但是“運”只有透過“命”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此乃古人說的“運命”。但這是類似無土人工栽培,雖也可枝繁葉冒,但不能離開外在條件支援,“運”一走掉,“命”即枯萎。所以您的這個提問的邏輯基礎是“運命”,只有在這個基礎之上——-即把孩子當成機器——-才能比較出哪個“更好”。而一旦您用任何一個單一標準,例如學習成績,或者任何更多標準,例如琴棋書畫、打球跳舞——只要是語言能說清楚的標準——都是對“生命”的束縛,都在扼殺“生生”—-創造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快樂”與“生命”一樣,都是不可用一個標準或無數標準所定義的。只要這麼做了,那就是在“運命”、在說:“這就是快樂”,而不是真正快樂!那快樂到底是什麼?您看:人類掌握了語言之後,就是如此固執地來應用語言的。離開了語言,我們什麼也不知道了、也不知怎麼行動了!

    在此如果非要回答這個問題,那麼我只能說“快樂”是:唱歌、手舞足蹈、躺下就著、揮漢如雨、等等,都是動詞,是進行時態。不是名詞。

    但是,“快樂”這個詞,是怎樣學會的呢?是上小學時就學會用的。是老師、家長用各種例項教會學生的。也就是說:在定義+舉例基礎上學會的。學會了這個詞後,混亂就發生了。哪個標準下的“快樂”更快樂?考試第一,老師、家長都表楊,於是“快樂”。慢慢地快樂與達成一個目標連在一起了。快樂也從現在進行時態,變成了將來時態。我們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我們千辛歷苦拿到了想要的東西之後,反而覺得沒什麼意思、也不快樂了。

    經過如上疏理,您可知道:在“教育”這個詞前邊加上所謂的“快樂”、“應式”,這個“怏樂”一定有一個標準,是要孩子輕鬆等等。如果這樣,就把苦中有樂,這個人生常態漏掉了。它的所謂“快樂教育”仍是在“運命”。其內在機理與“應式教育”是一樣的,都是在“運命”。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其生命中的創造力必然受到某一標準的長期扭曲,造成言行不一,或說自己一直走在追求“快樂”的路上,而沒有享受到真正快樂。一旦沒有了“生命”中“生生”即內心本性的支撐,孩子心中快樂的體驗必然在各種“快樂”定義之間遊蕩,找不到方向。佛祖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回頭”是迴歸自己內心本性自帶的“生生”。

    但如何“教育”孩子?給孩子什麼教育?如何教育類如大鬧火車站、把“我是公眾人物”、“我5000元的鞋”、“你完了”掛在嘴邊的“劉露”式孩子的方法,請看我9月23日發表的《怎樣說服,才能讓劉露以及“劉露”式的孩子心悅誠服?》一文。

  • 2 # 英語西蒙老師Simon

    簡單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這裡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先入為主的概念:

    快樂教育,好像都是在西方國家推崇的。

    應試教育,好像就是國內特有的產物。

    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面,覺得快樂教育很好,沒有壓力,沒有競爭,釋放孩子天性。恰好走向了極端。應試教育本身也是必須的。因此需要記性辯證地看待兩個型別的教育。

    2.應試教育在目前的社會來說,很難改變,這是大家都在走的一條道路。既然跳脫不出大的環境,就應該找到更適合方法去適應這樣的教育。本身對環境和社會條件的適應性,就是孩子教育當中必須具備的一個能力。

  • 3 # FDJ0851

    只有一種教育標準:認知教育!

    簡單的表現就是:應試教育

    (分數是衡量一個人的努力表現)

    應試教育不快樂了嗎?

    教授級別配房配車配女朋友

    清華學子賣豬肉賣到上市

    這些都是知識堆出來的快樂

    你想得到這潑天的富貴

    必須受得這十八層地獄的苦難

    想想現在工作的我們,那天不在接受社會殘酷的考試

    所以拼命-努力-運氣

    不一定有結果

    但一定不是壞結果

  • 4 # 陳老師授課啦

    現在太多的關於快樂教育的話題,很多都言之鑿鑿!在我看來千萬不要走極端化,學習是快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我絕對贊同,但是,難道快樂教育就是必須全程快樂嗎?應試教育就不可取嗎?樓主這個討論本身就是極端化了,非得說出個好壞,高低來!學習積累成長的過程很多就是枯燥,記憶,強化出來的!快樂教育不是全程都是快樂,為了激發興趣,形式上改革,讓孩子輕鬆快樂可以理解,但是沒有臥薪嚐膽,付出努力,這種哄著的快樂不會長久!很多時候快樂應該是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滿足感,榮譽感,讓孩子在知識海洋裡找到了更發自內心自我的滿足感,那種快樂就是學習的快樂!才是長久的,激勵他自己繼續自覺學習的關鍵!

  • 5 # 嚴寬並濟

    嚴寬認為:小學應該實施快樂教育,初中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相結合,高中要完全實施應試教育。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因此需要也不同.

    一、小學是養成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並且此階段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非常關鍵。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團結奮進、誠實勇敢、勤勞善良等優秀品質。德智體美勞要全面發展,培養一個完全的人。為以後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初中階段,也就是13~16這個年齡段,這個階段正是學生的青春期加叛逆期,學校和家長要嚴格管理,加強他們的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加強體育鍛煉,培養他們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初中階段,學習科目變多。每一科都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升入高中做充分的準備。

    三、高中階段是學習效率最高的階段,也是抓成績的黃金時期。這時需要把自己的潛力全部挖掘出來。爭取考入好的大學,為自己的人生增加成功的籌碼。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具有堅韌不拔、努力奮鬥的拼搏精神。高中階段熱血沸騰,躊躇滿志,為決勝高考埋頭苦讀、為自己的遠大志向不惜一搏。讓自己的十年寒窗結出勝利的果實,不奮鬥,你要青春幹什麼?

    四、而我們的教育太著急了,拔苗助長,甚至是殺雞取卵。從小學就開始大搞應試教育,因為小學校長也要拿成績啊!很多家長也不明就裡,從小學就開始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考試、各種試卷,各種輔導讓幼小的心靈不堪重負。其實耽誤了孩子最重要的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的培養。

    五、到了初中孩子有了較強的獨立思考和辨別事情的能力。如果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做基礎,學習很難進步,並且很多孩子因為小學逼得太緊,對學習已失去了興趣,這時候再迫使他學習,他會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這就是現在老師感到現在學生難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一直處於被動的學習之中,沒有激發出學生我要學的慾望。

    六、高中兩極分化更嚴重了,學的拼命學,玩兒的拼命玩。儘管現在的高中管理都非常嚴格,甚至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在老師的掌控之中。但是你掌握了他的行動,能掌握他的思想嗎?高中能有30%以上的學生努力學習就不錯了。我根據我們這兒的情況,總結了一組數字,小學認真學習的學生能達到90%以上,初中不過60%,高中約30%,大學不到10%吧!

    中國的經濟科技發展都日新月異,教育雖也有進步,但比其他行業慢了不止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長應該鍛鍊自己的孩子獨自上學和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