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德鑄
-
2 # 書山友師
肯定地講,挫折教育,是能鍛鍊孩子成長的。家長也毋庸置疑,這並不是魔鬼教育。只要家長能正確看待孩子所遭受的挫折,並敢於面對,正確處置,是完全可以鍛鍊孩子的。
家長應如何看待挫折教育?可以從五個方面去認識:
1.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直面挫折的教育,這是挫折教育的根本。告訴孩子,人生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諸如考試失敗、升學落榜、病痛折磨、家庭變故、下崗失業、自然災害……人生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挫折也並不是可怕的。關鍵是我們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選擇逃避,還是選擇敢於面對?當然,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正視挫折,敢於面對挫折,不畏懼,不退縮,克服困難,最終戰勝挫折。
2.挫折教育是激發潛能、啟迪智慧的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一個人往往在遭受挫折不順時,更能夠集中全力,激發出潛在的本領,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多次的挫折訓練中,人就會累積一些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案,使自已更加聰明。
3.挫折教育是培養堅韌意志、頑強毅力的教育,是一種必要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在成長中不經受一些艱難困苦的洗禮,不經受一些折磨考驗,他的意志是不夠堅韌的,毅力是不夠頑強的,是經受不住狂風暴雨的。正如溫室中的花朵,一遇到風雨就凋落了,這種“吃苦”教育也是必須的。但並不僅僅限於“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不等於“吃苦”教育。
4.挫折教育是成功孩子的清醒劑。如果孩子多次取得成功,就可能會驕傲狂妄,這時就很有必要來一次人為設定的挫折——失敗,讓他清醒清醒。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既要能夠面對順境,也要能夠面對逆境。從某個角度講,“失敗”教育也是一種挫折教育,也是一種必需的教育。
5.挫折教育是孩子適應現實社會的必修課。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現實社會中會遇到太多的不如意。孩子最終是要走入社會的,挫折教育是孩子順利適應社會的必要前提。這樣才不至於以後進入社會,遇到困難挫折而驚慌失措。
我相信,家長看到這裡,基本上能正確看待挫折教育了。家長又該怎樣在孩子的生活、學習、成長過程中順利有效的實施呢?
1.要讓孩子在挫折中受到教育,不能只受挫折沒有教育。家長要充分利用孩子實際遇到的挫折,比如某次考試失利,或者訓練中遇到了瓶頸等,及時引導教育。每一次挫折來臨,告訴孩子,挫折是難免的,挫折失敗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懼逃避,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失敗是成功之母,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因此,家長應積極指導孩子自己想想,該用什麼辦法什麼措施去克服應對?告訴孩子要有毅力和意志,度過這一次,你就會成長一次。千萬不能讓孩子在挫折中自生自滅,只有挫折,沒有教育。但也絕不能包辦,完全代替孩子。
2.要適時利用現實生活中其他人遇到挫折的處理方式,正確評價挫折教育。生活中不幸的人不幸的事很多,比如高考落榜、投資無果、實驗失敗、地震、洪澇、幹早、車禍……讓孩子設身處地想一想,要是自己,該怎麼處理?同時也讓孩子評價一下別人的處理方法是否正確合理?在成功與失敗的評價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直面挫折的影響。
3.可人為製造困難挫折,有針對性的教育。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表現的實際需要,人為設定製造一些生活、學習或工作中的困難挫折失敗,考驗孩子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和應對能力,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家長實施挫折教育的注意之點:
1.挫折教育不只是口頭上的說教,更要看實際行動。人們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動不如行動。家長心中要有計劃,有可行的方案,要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當中進行受挫抗挫訓練(最好不要讓孩子知曉)。
2.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進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比如嬰幼兒、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他們的知識、能力、心理特點各不相同,尤其是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要區別對待。
3.要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進行。家長進行“受苦”訓練時,要掌握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健壯的,還是瘦弱的?是有疾病的,還是有殘疾?要知道,我們講的是挫折教育,不是摧殘行為。
4.執行挫折教育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能“心疼”放棄,要“心狠”堅持。只要在孩子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之內,家長千萬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委屈、痛苦就心軟、心疼而放棄,甚至否定自己的教育行為。
5.人為設定挫折的次數不宜頻繁,要適可而止。次數過多,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或許會真的摧毀了孩子。
6.必要時,配合學校完成挫折教育。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了什麼挫折、委屈,家長不要動不動就去鬧事,這對孩子沒有半點好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配合學校,完成一次成功的抗挫教育,這才是真正的關愛孩子,為了孩子。
總而言之,挫折教育不是魔鬼教育,而是一種讓孩子能夠直面挫折的心理教育,能夠激發潛能、啟迪智慧、鍛鍊意志、培養毅力的必要教育。家長只要方式方法得當,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完全能夠正視挫折,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祝您成功!
-
3 # 清大燕園教育
挫折教育也稱為逆商教育。只希望透過孩子不斷的克服挫折能夠提升他們認知世界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
對於挫折教育千萬不要誤讀,實際上挫折不見得是在生活當中刻意為孩子製造挫折,因為我們生而為人,在生活當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讓孩子能夠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不怕失敗的精神,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刻意的去製造挫折,這樣的話也就進入到了對挫折教育的誤讀狀態了:
1.挫折教育就是不能去愛孩子。一個孩子他內心之所以能夠強大擁有力量,是因為他能夠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愛給孩子提供安全感,自信心,但是如果你因為給她製造挫折教育,連愛都吝嗇於給,這則是本末倒置了。
2.還有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是嚴厲的,權威式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獨立的思想,不傾聽孩子的心聲,認為只能聽我的,你只能聽我的,你必須放棄,你想要的聽我的,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不但剝奪了孩子主動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讓孩子不再信任父母。
3.還有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是故意的為難孩子,有些人甚至在一些小事上面和孩子較真。比如說我見過一個媽媽孩子想要穿一條藍色的褲子,但是媽媽偏偏在這一點上考驗孩子,就要和孩子較真,讓孩子穿這條紅色的褲子,結果因為這件事情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大哭大鬧,而媽媽卻認為,你連這麼一點小事兒,都任性,長大了可怎麼辦,媽媽理解的,她和孩子較勁,一定要讓孩子穿紅色的褲子是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實際上這個理解是完全錯的,沒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一味的與孩子針鋒相對,只會導致孩子更加的叛逆。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一下我曾經提出過的“跑步理論”。
荒地野外跑步,大家都知道,有被摔倒的可能。一種人自己本身知道或者聽人說過,每次都能避開樹樁、坑窪,從來跑步不跌跤,那是頂尖好手,最智者;另一種人也知道或者聽人說過,但忘記了?大意了?跑到某處被一個樹樁絆倒、摔了一跤,以後再跑到同一地方時,他會小心避開,不再摔跤,這是用自己的親身實踐換來長進,那是可造之人;還有一種人,在同一地方再三摔跤,那是沒有記性,或者弱智。
在生活中,確有一些人,讀書時一帆風順,從小到大在生活和家庭方面稱心如意,在工作上也躊躇滿志,他的一生波瀾不驚,是智慧的運籌者,運氣的弄潮兒,吉祥的光環繞著他,幸福的指數伴隨著他,挫折在他面前失色,挫折教育對他無足輕重。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象跑步中被絆倒過一次再不會在同一地方犯同樣錯誤的跑步者一樣,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生活中、工作上遭遇到挫折是很難免的:讀書時學習成績的升降浮沉;生活中的隧心和不如意;工作上的快意和失落,挑戰時時存在,挫折處處暗伏,家長的教誨,老師的指點,名人名家的名言警醒,對於我們大多數這些可造之人卻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順躬行,不受挫折就不長記性,不受挫折教育,就磨不出抗擊的老趼,豎不起防守的盾,溫室的花怎麼開都不會太鮮豔。所以:
挫折教育是有助於鍛鍊孩子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