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穗談教育

    對於學齡前兒童,現在各種各樣的繪本很多,多帶著孩子看。

    對於能看懂影片的孩子,多帶他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宣傳影片。

  • 2 # 早產兒象爸

    為什麼要讓孩子建立安全保護意識

    無論是電視、電影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孩子丟失、走失的事情,這種情況已經成了一個很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在當下中國,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甚至是獨生子女。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視若珍寶的存在,所以孩子的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才能建立安全保護意識

    1、透過兒童讀物、圖書告訴孩子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例如以讀故事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他們從小懂得一定的安全知識。

    2、教育孩子出門在外,輕易不理會陌生人的搭訕,不喝陌生人遞過來的水,不吃陌生人提供的飲食。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這種情況下存在的危險性,久而久之在孩子腦中就會避免出現這些問題。

    3、時常在家教孩子背誦父母的名字、家裡的地址、父母的聯絡方式。孩子的記憶力其實有時候比大人還牢固,只要長期的反覆的教給孩子就會形成深度記憶,以防突發情況例如走失後還能憑此找到自己的家。

    父母能做的有哪些

    愛孩子只會管她吃喝拉撒睡是遠遠不夠,讓孩子學會判斷危險和自立才是王道。判斷危險前提是要有安全意識,而安全意識需要在生活中逐漸滲透和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就需要父母一點一滴的去給孩子灌出這種的安全思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

  • 3 # 許三多愛生活

    孩子的安全意識要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識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防拐騙安全。讓孩子知道家人的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家庭住址。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拿陌生人的東西,不和陌生人走。

    2、防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知道紅、綠、燈的作用和意義,知道一些基本交通標誌。不在馬路上玩耍、打鬧,過馬路要左顧右盼,看清後才過馬路。

    3、防觸電安全。教育孩子不能隨便玩電源、插板、插座、各種家用電器裝置。不能在下雨打雷時看電視和打手機,不能躲在樹下避雨,認識防電標誌。

    4、防溺水安全。教育孩子不能到水塘、河流、水庫、湖泊等危險的地方玩耍,要玩水游泳需父母陪同。

    5、防用火安全。教育孩子不能玩火,知道玩火的危險性,出門不帶火機和火柴。遠離易燃、易爆的場所。熟悉一些基本的防火知識和逃生技巧。

    總之,培養孩子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安全方面的社會宣傳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能只教不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的安全教育需要社會多個維度的培養和建立,才能提高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

  • 4 # 宋佳訊

    一、讓幼兒瞭解一些生活常識,學習和鞏固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的能力和體力都十分有限,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較差,又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當處於危險之中時,也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及戶外活動中很容易發生一些意外的傷害。所以,讓孩子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提高求救和自救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有的家長或教師喜歡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訴幼兒“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電插座的孔內”“不用繩索套在頸項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滾燙的東西”等。禁止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很可能還來不良的效果:幼兒原來並沒想到要做的事,經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想嘗試一下,這就弄巧成拙了。

    二、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著名教育家布羅菲、古德和內德勒為幼兒園環境設計提出了11個目標,其中有“能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們首先精心創設了相應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綜合性的教育。如:我們將原先是水門汀的活動場地修建鋪上了塑膠場地,為幼兒提供了安全的活動場所;我們師生一起設計標誌,並把它們貼在適當的位置上:“小心觸電”的標誌貼在了活動室的電源插座旁,“當心滑倒”的標誌掛在了易摔跟頭的廁所臺階旁,“上下樓梯靠右走”的標誌貼在了每一個樓梯口等等;我們還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體諒和容忍幼兒的所作所為甚至過失行為,給幼兒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讓孩子珍視生命、保護生命。我們要豐富幼兒一些生活的常識,告訴幼兒遇到火災要及時撥打火警電話,遇到壞人要機智逃離,求助警察叔叔或報警等。這反映了我們開始理智地對待生命,學會保護生命。所以,我以為,安全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珍視生命不僅包括維護自己的生命,還要熟悉與他人相處的法則,學會尊重,學會關愛,學會寬容學會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也只有在相互關愛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愛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獲得真正的提升。所以生命的教育,必須開展人際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幼兒掌握交往的規則,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和平相處;另一方面,培養幼兒接納他人,欣賞他人,與他人、與社會共融共在。生活中很多殘害生命的事件,都是由於交往不當而引發的。所以,生命的教育要讓幼兒成為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的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從認識生命的起源,從熱愛生命的角度,注重對兒童進行關注自己、關注他人、關注環境的教育。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幼兒期容易形成條件反射,所以要抓住這個契機,探索有效方法,使其從小懂得注意安全和養成良好的自護習慣,而這些習慣又是在日常生活活動中隨機進行的。例如:進食前要教幼兒吹一吹、摸一摸食物、避免燙嘴、燙手;上下樓要靠右走,同時不要奔跑,也不要從樓梯上往下跳,這樣可避免同伴間的相互碰撞,保護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又如戶外活動時,要向幼兒介紹各類大型玩具的材料、特點及正確玩法,引導他們互相間團結友愛、相互合作、彼此謙讓,避免發生意外。同時,透過“病從口入”的教育,讓幼兒知道食物的分類、作用,知道病從口入的含義,瞭解飲食衛生的重要性。教育他們不吃不乾淨或變質、發黴以及不隨便吃不認識的食物;學會透過看、摸、聞、詢問等方法辨別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同時養成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和手髒洗手的好習慣。由於幼兒年齡小,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和有關的常識,自覺性、自制力比較差,而良好習慣的培養和形成又不是一兩次就能湊效的。因此,教師要經常提醒幼兒,不斷強化他們的良好習慣,逐步養成自覺的意識和行為。

  • 5 # 積極生活家

    讓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是孩子走出家門的第一步,如何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是需要家長根據自己孩子具體認知情況來不斷灌輸!當然越早越好!

    1.交通安全類規則,可以用講故事、遊戲或兒歌的方式,容易讓孩子接受,同時在走到十字路口或過馬路時,就可以提問孩子該怎麼做,孩子答對了,就給一個大大的贊,這樣孩子就銘記於心並非常注重交通安全;

    2.熱水,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可以陪著他輕輕碰一下,他感覺到燙了,就知道下次不會再動。透過熱水這樣的嘗試,孩子就信任你的提醒,他會記住,爸爸媽媽說的是對的,進而可以引導孩子電和火比熱水更厲害,可以給孩子搜一些圖片,他看後會長記性的。

    3.防拐。這個是家長對孩子最不放心的地方!騙子花樣層出不窮,孩子單純,如何讓孩子對外人產生警惕性,其實家長很難拿捏!有時會過於警惕,反而讓孩子對世界沒有了安全感,造成怕見生人,膽小不敢說話和過於扭捏等問題,所以家長在防拐意識培養時,既要掌握度,還要有效果!

    1)家人在身邊時,一定要在家人看得見的地方玩,不要超出視野。

    2)自己外出,要跟家人說,到哪就去,讓家人陪同,如果家人覺得可以不跟著,那麼跟孩子說:專注腳下的路,一切陌生人靠近,都不要害怕,但也不要理睬,走在人多的地方,不要跑,不要慌張。

    3)找一些防拐影片,和孩子一起觀看,同時可以跟孩子進行扮演防拐遊戲,讓孩子感覺到危險性和培養孩子反應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京郊旅遊的自駕遊怎麼走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