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行千里不如你
-
2 # 帶娃的小逗花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中來,父母先要主動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當父母平時在討論問題或商量某個決策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徵詢一下孩子的意見,如問問孩子“你覺得我們這麼做怎麼樣?”“你認為我們買什麼電視機好?”當孩子說出自己意見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回饋,如果孩子說的有道理,就可以按照孩子說的實行;如果孩子的想法欠考慮的話,父母就要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這次爸爸媽媽沒有聽你的意見,指出孩子需要完善考慮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逐漸使孩子關心家裡的事情,同時還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維,有助於他思考的全面性和理智性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應當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的商量物件,和孩子說話的態度要和藹,不能頤指氣使,更不要對孩子的意見粗暴否定和冷嘲熱諷,不要端出家長的架子,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確是想聽他的意見的。
再有,並非家庭裡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適合孩子參與的。所以父母在讓孩子參與之前,先要考慮好家裡的哪些事情適合讓孩子來參與,哪些是不適合的。通常來說,凡是參與的過程和結果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就可以讓孩子一同來參與,如家庭的計劃開支、旅行計劃等等。
最後,在孩子的參與過程中要引導孩子發表自主的意見。有些孩子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家長說什麼他只懂得點頭,或是說“我聽你們的”、“你們說什麼就怎麼辦”,這就說明孩子還沒有真正有意識地參與進來,家長就可以適當教給孩子一些參與的方法,如在買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幾個備選專案,讓孩子從中選擇,並讓他說出他的思考過程和最終結論;或者當孩子就某項決策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提醒一些既往經驗,讓孩子從這個角度出發去主動思考。
總之,父母要抓緊一切時機,時刻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
3 # 奕奕媽媽Clytie
首先,讓孩子參與家務的好處:
1,學會收納。透過做家務,孩子可以收納家裡的雜物,衣服等。學會最簡單的東西的分類。
2,孩子做家務,也是在培養獨立性。孩子總歸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的。學做家務,不僅是生活中的自立,也是在培養孩子性格的獨立。
3,分擔家務,是作為家裡的每一個人都該做的。讓孩子把做家務當做一個件很平常的事情。體會父母的辛苦。
4,在做家務時,家長要肯定孩子的付出。讓孩子更有信心。與父母協同合作,共同去完成一些事情。
5,透過做家務,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有樣學樣,看著父母如何做,孩子也會跟著做。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6,當孩子提出要主動分擔家務的時候,家長不要嫌棄孩子做不好,你可以教給他,而不是把他推開。如果家長經常以孩子做不了為由,以後等你想讓他做家務,孩子反而不願意了。
其次,怎樣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
1,家庭成員尤其父母長輩們平時要有分類的習慣,按用途和季節收納衣物,按使用頻率歸整家裡的日常用品。清理收納的時候叫上孩子,從一歲開始就可以讓其參與,孩子比大人想象的更愛幹活,哪怕最開始只是搗亂也要讓他感受家人都在對物品歸類。
2,帶孩子去菜市場,那裡有現成的知識可傳授給寶寶。實物蔬菜比圖片上不知強上多少倍。讓孩子親眼看到蔬菜從買回來到清洗乾淨再到加工成食品的過程是多麼有意思。要讓寶寶進廚房,給他洗菜的機會。不僅滿足孩子愛玩兒水的天性還能鍛鍊他做家務的意識。
3,日常搞衛生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塊抹布或者溼紙巾,拖地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把拖布,孩子的模仿力相當強。幾次下來,他看見媽媽幹活就想參與。
4,抽個週末的時間來一次家庭洗衣服總動員,讓洗衣機休息一下,把床單被罩泡在大盆裡放上溫水。讓爸爸媽媽帶寶寶一起光腳踩吧,絕對比得上任何一次外出旅行。孩子既參與了家務勞動又收穫了快樂。
5,每天出去曬太陽或者傍晚散步都記得把垃圾帶上,最好分成幾份。爸爸拎一個,媽媽拎一個,寶寶拎一個。別愁孩子不拿,他會樂得屁顛兒屁顛兒。
6,去購物的時候讓寶寶主動提自己的小食品。
總之,生活中處處都是知識點,讓孩子在最自然的生活場景中學會家務,參與家務,愛上家務,他們會覺的這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而已,沒什麼特別的,也沒什麼麻煩的。
-
4 # 寶媽學畫畫
保證小朋友接觸到或者可能碰到的東西都是安全的。環境安全,才能放心讓寶寶去探索。
給小朋友準備適合的工具。比如適合他們小手的小拖把、小掃把、小簸箕、廚房小凳子等等。
降低預期,耐心鼓勵。小朋友能力有限,需要練習很多次才能做好。所以,我們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多鼓勵小朋友努力的過程。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別去打擾。 床沒鋪整齊也不要去糾正,弄不好也不要在旁邊指揮“要這樣、要那樣”,搞得一團糟也沒什麼要緊,有足夠多的失敗經驗他們才會做得越來越好。
一定要先給寶寶做示範。在孩子開始做之前,用清晰簡單的語言、緩慢的動作,展示過程是什麼樣子的。
-
5 # 飛花似夢夢飛花
首先家長要明確讓孩子參加家庭任務的目的是什麼,一方面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增加孩子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還有一方面就是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
為了讓孩子能持續參與到家庭任務當中,就需要合理安排任務,不要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比如給孩子安排任務時和孩子商量著來,讓孩子做什麼前先告訴孩子怎麼做,檢查任務時不光要表揚孩子做得好也要表揚做得快,一味要求完美而不要求效率,時間長了會增加孩子的厭倦感,畢竟家務活不是極其有趣的事情。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讓我洗襪子,指出了重點洗的部位,就是襪子的前端,大家都知道,襪子穿時間長了前端腳趾頭的位置會有痕跡,每次我都是洗很長時間也洗不掉,幾雙襪子恨不得洗上一個小時,然後家長表揚我洗得好。而當時正是我最喜歡看小說的時候,所以每天對這個費時間不出話的任務非常厭倦,越來越不願意做,漸漸地對所有家務活都失去了興趣,覺得那就是些浪費時間的事情。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務活也少了,家長給孩子安排家庭任務不光是為了分擔,主要是為了培養。所以,家長不論讓孩子做什麼,一定要教孩子怎麼做、如何能做好做快、判定的方法是什麼,等等,總之就是讓孩子做得清楚明白,做得開心快樂!
回覆列表
家庭任務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途徑。當孩子感覺到他是被父母尊重的,是家庭中的主人,而家庭也需要他付出的時候,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就非常容易建立起來了。
要想讓孩子參與家庭任務,父母需要好好配合,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什麼都大包大攬,不讓孩子插手。其實孩子並不是你所認為的什麼都不懂,請放手讓孩子參與,讓他知道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他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權利,也有做家庭任務的責任。
當然,在孩子還小時,要對孩子的分工明確具體,讓孩子知道具體要做什麼,做到心中有數。當孩子很好的完成你給他分配的任務後,要針對孩子的表現,積極的及時的進行肯定。
孩子年齡小,肯定不會做得很完美。但父母不要覺得做的不好就催促,就批評,而是不管孩子完成多少,完成得怎樣,都要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得到了認同和讚賞,會有非常強的成就感和自信。
對待孩子持續做家庭任務這件事,最需要調整的,是父母的心態。如果父母認為做家庭任務是有意思的事情,並樂在其中,就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相反,如果父母自己都認為很累很髒,抱怨不斷,全是負面情緒,孩子自然也會避而遠之。
當孩子做完家庭任務,父母要及時對孩子表示感謝和鼓勵。這時不要只說“你真棒”,而是要具體、要明確。比如,“今天,你跟媽媽一起洗菜、掃地,媽媽感覺輕鬆了很多呢。”或者是,“今天你把碗筷擺放得很整齊,媽媽真喜歡,這麼有條理。”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打擊,可以這樣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已經很努力很用心了,這次沒有做好沒關係,慢慢來,就會越做越好。”
在鼓勵孩子做家務時,用金錢激勵要慎重。用零花錢作為條件激勵孩子做家務,處理得當,可以幫助孩子更好樹立金錢觀,但也有不少負面影響,所以要慎重。
要多利用孩子天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利用孩子願意讓父母看到自己價值的願望,用愛和耐心跟孩子一起做家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