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答疑官
-
2 # cqf222
八股文是明清取仕的一種文體,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內容必須從四書五經取材,語氣必須是古語,字數,句子長短,聲調都有要求。
八股文題目,內容,格式都限制太嚴。扼殺了創作意圖。結果造成八股文內容空洞,專講形式,成了文字遊戲。造成人才流失,很多人只是背書做官,限制了思維模式。同時導致了官場封閉僵化,吏治腐敗。
-
3 # 香茗史館
八股文誕生於明朝,並就此開始被“發揚光大”,其誕生之初,其實只是作為科舉考試的輔助手段來使用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最終喧賓奪主,成為了檢驗學子水平的主要標準。由於科舉是古代入仕的主要途徑,因此八股文最大的危害便是敗壞吏治,進而危害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科學發展自然也受其所害。
八股文的出現和發展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隨即於洪武元年(1368年)開始舉辦科舉考試,明初的科舉雖然對制度、問題都有明確要求,但對於寫法卻並無明文規定,或偶或散並無成規,這一時期對考生的限制還不是很嚴格。
△謝遷
時間來到明憲宗成化年間,在王鰲、謝遷、章懋等人的提倡下,八股文逐漸形成了講究格律、步驟的問題,並逐漸開始形成嚴格的程式。
到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科舉考試開始正式從考“經義”變成了考八股文,並要求考生必須嚴格按照八股的方式寫作,要求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與其,且對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也都要求相對成文,甚至對文章字數也有嚴格限制,不再允許學生違背經注和自由發揮。
△成化帝朱見深
那麼什麼是八股文呢?八股文其實指的就是文章的八個部分,分別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其實,八股文作為一種寫作方式,其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方便考官對比學生文筆和學識,是作為科舉的一種輔助手段出現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八股文開始逐漸成為科舉考試的唯一內容,而考官評比優劣,首先看的便是文章是否寫的漂亮,至於內容倒成了其次,真可謂本末倒置。
△八股文寫出的文章的確漂亮
明朝滅亡,但八股文卻並未就此消失,清朝從順治三年(1646年)開始恢復科舉考試,依然沿用明朝的八股文,直到康熙年間短暫廢止,但旋即又被恢復,此後直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才開始停止在科舉考試中使用八股。
八股文的危害科舉作為古代選仕的最主要手段,八股文的危害自然直接體現在了敗壞吏治方面。八股文雖然對學子的寫作功底要求很高,寫出來的文章也的確很是賞心悅目,但要知道科舉是用來挑選治國理政官員的,而不是用來挑選作家的,文章寫的漂亮難道就能治理好國家嗎?
△朝中全是“文學家”
八股文的首要缺點就是華而不實,由於考官們主要看的便是文章寫的漂亮與否,因此考生們便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如何才能將文章寫的更好看,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內容是否充實,文章倒是好看了,但卻往往空洞無比,可以說是將科舉考試變成了文字遊戲。再加上題目僅限於“經義”,完全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導致科舉制度逐漸變得僵化,已經失去了選仕的實際作用。
八股文的直接危害就是敗壞吏治,在八股文大行其道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告終,讀書人便開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再關心政治、社會、民生等實際問題,而是窮盡一生經歷去研究八股文的寫法。使用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官員,吟詩作對、引經據典那絕對是一把好手,可要說到治國理政,那隻能聽天由命了,當朝廷當中全部充斥著這種文人,國家又怎麼能治理的好,又怎麼可能快速發展。
一旦整個吏治敗壞,那麼危害將是全方位的,社會、經濟、民生、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無疑不遭受嚴重製約。尤其是在清朝中後期,當世界進入發展快車道的情況下,朝中坐著這些整天誇誇其談、吟詩作對的大老爺,思想僵化、目光短淺的他們,由怎麼帶領整個國家與世界接軌,國家又怎麼可能跟得上世界的發展步伐?
-
4 # 印記之光
科學是各個學科的系統知識,這些知識是各個領域被普遍認可的、對事物客觀規律探索的經驗總結。
如果把科舉制劃歸為管理(當時或者叫統治)科學中的一個環節,或者說當時統治階級治理的一項具體工作,那麼八股文就是這項具體工作的操作方式。這個問題可以以小見大、管中窺豹,從統治階層選拔人才來窺視當時舉士制度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就是從這個管理系統中的一項具體工作來反映對其他科學的影響。
八股文對科學的影響,換言之,可以理解為把八股文作為考試形式對當時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的影響。考試內容主要限定為四書五經,停留在理論層面,導致不重視農業、工商業手工業、醫療以及自然科學,從國家治理層面缺少多元化的發展格局的引導,總體看來,這種抑制是優少劣多的。
有利方面:
1.有利於文化教育繁榮,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促進教育科學發展。
2.促進了文學藝術發展,為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時期的小說、著作的出現奠定了統治階級意識導向基礎。
3.初期,是管理科學上的一種創新,有利於大規模選拔人才,相對公平,寒門弟子有了入仕渠道,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4.為有報國之志的仁人志士打開了報效朝廷的途徑,畫了大餅,有利於統一思想認識,達成大同天下共識,以儒家思想立君臣之規,從思想上認可帝王統治,一定程度減少分裂,有利於長期維護國家統一,為今天的國家版圖結構奠定基礎。
不利方面:
1.國家層面的導向單一,學科單一,重文抑工,不利於自然學科理論研究和實踐,阻礙手工業技術發展,阻礙理工學科探索繁榮。
2.科舉制經過演變,規則陳舊,沒有實質性的改革,反而更加局束,特別是到了明清,考試內容更加固定,不變的規則必然變化出諸多漏洞,表面上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且利於中央集權,也迷惑了統治者改革的訴求,阻礙了對管理科學中人才選拔工作的改進。
3.八股文作為考試內容也註定成為錯誤的用人導向,選拔出來的官員只會吟詩作賦,不會經營工商,更不懂得農事,農業大國的官員不懂農事,勢必阻礙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導致農業生產長期處於較低水平,發展緩慢。在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基礎的歷史時期,農業發展緩慢間接制約其他各行業的發展。
4.八股文考試的內容作為麻痺大眾思想意識、服務統治階級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阻礙思想文化交流,不利於民眾發聲,倒逼統治階級改進管理模式,促進社會進步。
總的來說,八股文作為科舉制的具體形式,抑制了科學技術發展,加速封建統治基礎動搖。使得科技進步依賴於民間力量,缺少官方主導。
-
5 # 茅哥
那是肯定的了,你看明朝皇帝的畫像就能看出來,朱元璋的時候,畫像的線條還比例非常勻稱,成像也自然。說明了元末明初的人物成像,已經有了強大的數學功底!
可大家看看明朝接下來的皇帝像,越畫越渣,最後居然變成了漫畫,可見科學水平和元末簡直天地之差。
八股文害人!明朝制度,害了中國。
-
6 # 中上行
應該沒多大關係。相反八股文的標準化,格式化,在某種層面上帶有一定科學思維。抑制中國科學發展的是東周文化遣失,與孔子之後聖人文化形式,只在書本中救知識(聖人之學)。追求語言的華麗,意淫。老子批孔子所說的,正是中國文化在秦之的弊端。漢武帝對中國文化影響不光是獨遵儒術,追求文章詞語的華麗也是從那時開始,成為貴族閒人的思維方向。
回覆列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首先,為什麼出現八股文?什麼是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種考試規範文體,相當於現在的命題作文。首先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比命題作文變太多了~
首先,八股文規定了考試的範圍在四書五經之中,較之以前較為簡單。使讀書的人數,範圍增大了,並且是寒門的一個躍龍門的捷徑。
但是,八股文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把人都變變成了不用思考,只用鑽研四書五經的書呆子。而這種思想反應了一個時代的思想,文人多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聖人之言不可違。正如開頭而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出人頭地,而其他職業不受人待見。
而當時的文人士族都是統治階級,因為許多優秀的技術只得到了傳承,而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出現了四大發明都屬於中國,而中國在15世紀以後科技落伍與世界!
因此八股文禁錮了人的思想,讓人們的思維得不到發散,讓統治階級變得狂妄自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