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華社1月16日電】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8
回覆列表
  • 1 # 星空的貝

    於老的科學成就如下,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獲得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獎章。從這麼多重量級的獎章中可以看出於老吋中國的貢獻有多大。

    於老對中國的貢獻,為新中國研製氧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並提出了氫彈的原理和構形的基本完善起到關鍵性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了核武器的理倫研究,並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研究發揮了重大作用,還在平冷場獨立粒子方面作出令人舉世矚目的成就。

  • 2 # 火星一號

    中國的兩彈元勳之一于敏院士在今天逝世,令人沉痛哀悼。

    於老最重要的科學成就莫過於創造出一種獨有的氫彈構型,使中國在研製出氫彈之後,只用了32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研製出了氫彈,成為世界之最。

    氫彈利用氫核聚變(氘和氚的核聚變反應)來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氫核聚變需要極高的能量,這還需要原子彈來引爆。透過原子彈的核裂變反應輻射出的強大X射線來壓縮氫彈,由此才能引爆氫彈。至於具體的設計方案,這在世界上屬於最高的機密,不可能會公開出來。

    但從已有的資料來看,在世界上已有的氫彈中,只有兩種設計結構,一種是由愛德華·泰勒和斯坦尼斯拉夫·烏拉姆提出的泰勒-烏拉姆構型,還有一種就是由中國的于敏提出的于敏構型。

    由於于敏構型的巧妙設計,使得中國在短時間內就成功研製出氫彈,並且氫彈的體積也要比歐美國家的更小,所以也就更容易武器化。中國第一顆成功引爆的氫彈的質量只有大約1噸,爆炸當量為331萬噸TNT;而美國的第一顆氫彈則重達82噸,爆炸當量為1000萬噸TNT。此外,于敏構型的氫彈也更有助於氫彈的長時間儲存。

    總之,於老為中國的氫彈成功研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氫彈之父”。他隱姓埋名長達28年,長期主導著中國的熱核武器理論研究,解決了一系列的關鍵問題。

    於老一路走好!

  • 3 # 科壇春秋精選

    于敏是中國核武器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最突出的貢獻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而中國也成為世界上從原子彈到氫彈研發時間間隔最短的國家,僅僅用了2年時間,另外目前中國還是目前擁有世界上僅存的30顆氫彈的國家,這些為中國的國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贏得了安定團結的局面。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原子彈和氫彈的關係。氫彈是比原子彈更高等級的核武器。原子彈利用的核裂變技術,而氫彈使用的是核聚變技術,和太陽目前釋放能量的方式類似。氫彈的能量要遠遠大於原子彈,而且經過設計後,氫彈的核輻射量可以遠遠低於原子彈,而且氫彈的爆炸威力是可以控制的,而原子彈是不可控的。

  • 4 # 手機使用者58903279720

    不提他許多的具體貢獻,例如他在“核反應動力學”中的許多貢獻,那都是很大的。于敏老先生有三次“巨大成就”。

    一、首次提出了氫彈的“于敏方案”,為中國的第一顆氫彈成功,做出了無以倫比的貢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二、在“氫彈小型化”過程中,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這個不能細說,因為還是保密的。這個貢獻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美華人都指責中國是“竊取了w88的圖紙”。簡直就是可笑至極。當然,這個時期也包括了“中子彈”的研發,突破了關鍵技術。(中子彈的原理不是新的,但關鍵技術研究很困難,比如,如何讓“聚變中子”儘可能多的出射?)美華人可沒有指責“華人竊取了美國中子彈的技術”。

    三、提出了“加速發展核武器”的設想。是與鄧稼先等人一起提出的,但鄧老去世早,就由於老“挑起重擔”。中央採納了,做出了部署。現在可以說,中國的核武器已經不落後於美國了(但也不能說比美國先進)。

    這三點,剛才我在一個紀念的帖子裡都看到了,所以都已經公開。我寫的,也不能算“洩密”。

    至於說什麼“于敏構型”,那都是外行在胡說八道。還胡說什麼“可以更好的儲存氫彈”,更胡說什麼“只有中國儲存了氫彈”。相信的人都是傻瓜。

  • 5 # MIX369

    老先生一路走好!于敏老先生提出的于敏氫彈構型,促使中國打破世界紀錄!以兩年零八個月的最快紀錄,完成了氫彈研製任務!于敏構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可以長久儲存氫彈的穩定安全構型!所以聯合國五常,都相繼銷燬了難以長久儲存維護的T-U構型氫彈!中國使用於敏構型,成為世界上目前唯一 可以穩定長久儲存維護氫彈的國家!

  • 6 # 軍武資料庫

    于敏,大家習慣的稱老先生為氫彈之父。但要知道一個人之所以偉大不一定就只有一個發光點。如果是隻是在吃“于敏構型”的老本,那麼他就早被大家遺忘了。

    所以W君並不僅僅的告訴大家于敏和氫彈之間的故事。

    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的帶頭人,也是中國X射線鐳射領域的帶頭人。

    慣性約束核聚變也叫侷限慣性核聚變,是以強鐳射轟擊靶材引發的核聚變反應。在國外,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就是一個慣性約束核聚變裝置。中國的神光專案其實的目的也是相同的。

    說到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概念,就是在極短時間內,以多束高能量脈衝鐳射,同時照射在一個固態球狀核燃料(通常是混合了氘與氚所作成的)上。當鐳射照射在燃料層的外層時,將燃料球外層加熱至等離子體化,併產生爆裂。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外層爆裂所出現的反作用力,形成震波向內傳播,造成內爆,壓迫內部的氘與氚,形成高壓高溫,造成自發性的聚變反應,產生鏈式反應,最終誘發核聚變反應。

    在國內,于敏先生是這個領域的權威。

    然後是X射線鐳射器的研究。

    X射線鐳射器也是利用了X射線的光學屬性研製的一種鐳射器,裡面射出的並不是可見光而是X射線。

    我們都知道的一個物理學規律就是光的頻率越高那麼所攜帶的能量就越高,X射線鐳射器所攜帶的能量是普通鐳射器的上千萬倍!

    X射線鐳射有多強?——現在最強的X射線鐳射器可以達到的能量等級相當於將地球所接受到的所有Sunny匯聚到一個圖釘大小的範圍內。利用單束的X鐳射轟擊原子可以迅速的將原子打破質量束縛壓縮成一個小型黑洞。(當然了,瞬間這個小型黑洞就會產生霍金輻射而轉化成純能量)

    在於敏的主持下,上海強光所得以建立。這是中國鐳射領域的第一聖地。

    比起氫彈的結構來說,于敏在這兩個方面的研究最終還會繼續造福華人民500年。

  • 7 # 瀚海小灰俠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於河北寧河。今年1月16日,逝世於北京。

    今天是老先生誕辰93週年的日子,我們有必要再溫故一下他老人家做出的那些貢獻,感悟一下老人家的精神。前人辛苦,後人享福!任何時候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裡來的。沒有這些老前輩們的貢獻和奉獻,我們中國就沒有今天的國際地位,我們也就過不上多少安穩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在世界上第5個邁入有核國家的行列。僅僅2年零8個月,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枚氫彈便爆炸成功,創造了世界紀錄。由原子彈到氫彈,美華人用了7年3個月,英華人用了4年3個月,法國8年6個月,前蘇聯4年3個月。我們是世界上第五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但是在氫彈上,我們排名第四,超過了法國。

    氫彈的成功研製,於老功不可沒。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是他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核心和關鍵問題,提出了氫彈從原理到構型的基本設想,這就是人們現在常說的“于敏構型”。世界上關於氫彈的構型,世界上只有兩種,美國的“T-U構型”和中國的“于敏構型”。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切都是靠的自主鑽研,于敏從來沒有出過國,也沒有的得到過國外名師的指導,而且那時他只有41歲。日本核物理專家在訪問時得知這一切後,驚歎于敏是“中國產土專家1號”。

    當然,於老的貢獻絕對不僅僅是氫彈。他淡泊名利,隱形埋名28年,婉拒“氫彈之父”稱號,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核物理事業。因為我們國家有了向他一樣,諸如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朱光亞、孫家棟等一大批愛國報國的科學家,我們才在封鎖嚴重、經濟落後的情況下製造出一件件大國重器,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戀應不應該堅持下去?怎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