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抹茶君

    自古以來,兵家一旦發生戰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草裡首要解決的就是飲水問題。

    古代行軍打仗,尋找和準備供士兵飲用的水源一般來自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就是打井。北方地區,河流湖泊比較少,雨水也比南方少,歷朝歷代的軍隊中都有專人負責在安營紮寨之地,選擇適合打水井的地方,打水井,提供給士兵將士飲用水。

    明朝北伐部隊,在北方和北元打仗時,就經常挖水井找水,提供給部隊將士飲用。

    從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部隊中就有專職負責挖井的官吏,叫做“擎壺氏”。

    軍隊出發前,擎壺氏先負責在安營紮寨的地點尋找水源,把井挖好後,先行品嚐水源是否安全,確認可以飲用後,在井上懸掛一個水壺,告訴將士此水井的水,可以放心飲用。

    第二種,就是飲用河流或者湖泊裡的水。北方雖然乾旱少雨,尤其是蒙古高原。但是明朝與北元邊境,還是有不少河流和湖泊的。

    譬如發源於河北,流經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四省(自治區)的遼河。遼河兩岸,是明代在東北的戰略要地。

    還有陰山、狼山、賀蘭山以西,以及河套地區,有很多河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河,黃河在西北流經寧夏石咀山後,進入內蒙古,由南向北,圍繞鄂爾多斯高原,走了個幾字形,在這一地區造就了被譽為“塞上糧倉”的河套平原。

    第三種,就是收集雨水作為將士的飲用水,但是這種方法屬於杯水車薪,望梅止渴,解決不了大多數士兵的飲水問題。在戰事緊張,確實無法找到水源時,迫不得已只得收集雨水飲用。

    明朝九邊駐軍之地,都有比較完備的水源,有很多河流可供邊境百姓和軍隊取水。所以明朝北部邊境駐軍的飲水問題,基本上就是靠打井和從河流、湖泊取水解決的。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無疑,在這個星球上水是生命之根本。人須臾離不開之物質也。

    天地恩賜,似乎我們人類在平常的個人生活中,水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現代社會以來,好似用水要花費錢財了,其實我們都明白,收的那點費用,對於運輸水的成本來說,聊勝於無的,取的是讓用水者肉疼而不浪費之意也。

    對,水的運輸成本很高很高很高很高,高到這個世界上最富的富人也不敢做這個生意,厲害如馬雲,王健林也不會起意為人民用水服務的。有些地方貌似有些私人水務公司,其實還是吃的國家補貼,國家補貼買的是水務公司的勞務而已。

    明朝,北方沙漠苦旱之地,大軍聚集,相信明朝朝廷就算願意補貼買什麼公司的勞務,也不會有什麼水務公司有這個能力供應幾十上百萬大軍以及另外幾十萬牛馬運畜的飲水的。

    起碼就地打井是不敷使用的,勞動量實在太大。最重要的,九邊不是中原,南方地區,打井不一定找得到水的,不然就不是九邊苦旱了。

    用大自然力運輸水,成本低微。

    軍隊士兵們揹著水出征北伐是不可能的,那麼沿著,或者跟著水系前進,起碼不要離開水系太遠就可以解決行軍用水了,就算是追擊敵人,也不怕追丟的,在九邊那種苦旱之地,反正敵人也不敢離開水系太遠的。

    敵人破壞水系?以古人那點工程能力!那還不是等著被打嘛!

    你們以為中原王朝有限的幾次掃蕩漠北那些悠忽來去的遊牧兵是怎麼掃蕩的?

    還不是,糧食管夠之後,沿著河兩邊幾百裡平推呀,那些小小几十人的部落或許成為漏網之魚,那種大的部落是離不開水系太遠的。

    至於九邊駐軍,就要靠勞動人民智慧了

    古時候,任何一支軍隊都有找水打井專業人才的,也都有挖渠引水防毒防破壞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死不留名,作為士兵卑微一生,然而,所有王侯將相的功業碑下墊的全是這些人的骨肉。

  • 3 #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水資源與明代北伐、九邊駐軍的二三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人盡皆知,被歷代兵家列為取勝之不二法則。但就是這一至理名言好像忽略一個更為重要因素——水。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水都是繞不過、脫不掉、避不開的話題。水不僅是明初的北伐、九邊駐軍等重大事件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在全人類的歷史、現在、將來都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談一談明代是如何解決北伐、九邊駐軍的飲用水問題的……

    水資源保障的重要意義

    “人可一日無食,但不可一日無水。”水乃生命之源。水資源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 ,將直接左右戰爭的勝敗。大明王朝從朱元璋建立以來,就始終為西北邊防所困撓。為了清除北元殘餘力量,明朝軍隊多次北伐。為防止蒙族南下,明朝逐漸形成九邊駐軍的防禦體系。但無論是北伐還駐軍,在解決糧草的同時,還要必須解決的就是軍隊將士、戰馬生活用水。而明朝九邊駐軍的所在地的九邊重鎮,大多選在險要地勢,加之西北一線原本就是水資源較為匱乏。因此,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九邊,千萬將士、戰馬的生活用水就更顯的尤為重要,水資源的保障對明代北伐、九邊駐軍的經略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飲用水保障與北伐

    元朝被趕出京都,雖然只能徘徊的千里大漠裡,但依然對大明王朝形成威脅。明初,為了絞殺北元殘餘勢力,明初曾多次組織北伐,主動進攻。然而,在北伐過程中,明軍所經之地,水資源是極度睏乏的。如此環境下,生活飲用水的保障就直接關係到軍隊能否完成作戰任務。下面,我們就舉栗子,說一說,飲水保障與北伐的二三事吧!

    朱元璋派李文忠北伐,在李文忠凱旋途中,迷失了方向,有很多將士、戰馬因缺水致死。正當李文忠叫苦不迭之際,他的坐騎長鳴不已、四蹄刨地,竟然有泉水湧出。這才擺脫了困境。如此看來,李文忠的坐騎還有探水之神技。

    明成祖朱棣,為了消滅北元殘餘勢力,曾先後五次親征。其中,永樂八年,明成祖朱棣按奈不住又一次背起行囊北伐去了。據說走在半路缺水了,說來也巧,晚上就下了點雨,但因雨水較小,沒能解決太大問題,但是神的是,第二天夜裡竟然下了一尺厚的雪。這下可了不得,這場雪不僅大大緩解了將士、戰馬的飲水之困,還讓將士覺得北伐是順應天意,軍中士氣為之一振。

    上面兩個栗子,坐騎探水神技我覺得有點神奇,而飲用雨水、水等倒還正常。由此可以說明在明朝初期北伐中,明朝軍隊透過逐水駐兵、飲用雨雪等方式來實現水源的保障。除此之蛙,史料中也記載著人工鑿井取水、長途運水等方式來解決水的保障和供應!

    水資源控制與九邊經略

    明朝九邊所處的位置放在今天也是水資源匱乏的區域,對於九邊駐守的將士、戰馬來說,水資源的保障將直接關係九邊經營的成敗。而北方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加之經常性的侵犯邊界,水資源問題也是相當重要。所有,水資源對於駐守和進攻雙方的戰略意義是相當巨大的。由此雙方在水資源的扼守、控制、爭奪就成為九邊經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注重水資源考察。嘉靖年間的《邊政考》詳細地記載了九邊沿線的水泉處、駐守營堡附近的水源。可以說一個科學詳實、圖文並茂的軍事材料。

    二是人工保障水供應。九邊缺水是事實,但古人還是相當智慧地,在修築駐守營堡之前,儘可能選擇有水源的地方,先鑿井後修營。對水資源保障進行提前規劃。在明朝的史料中,記載了關於九邊鑿井取水、修渠引水(類似現在的南水北調)等等方式來保障水供應。

    三是水的儲備。缺水的九邊,將士不僅十分關注水資源的有無,還十分注意水的準備。在一些營堡裡,不僅要求儲備糧草,還要儲備一定水,以防被圍不測。

    大明王朝從建立之初,直到276年後的崇禎自盡煤山,先期是元朝殘餘勢力、接著是蒙古韃靼、後有後金等等,可以說一直對大明王朝形成巨大威脅。為此,設定九邊,屯兵駐守,怎奈九邊所處之地大部分乾旱少雨,水資源匱乏。由此,水資源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僅關係到攻守雙方的勝敗,更重要的是還直接關係九邊區域不同族群的生存。值得慶幸的是,古人的智慧利用鑿井取水、逐水而居、飲用雨雪等等多種方式,實現了族群的延續。正式這一延續,才有大明王朝276年發生在九邊區域你來我往的攻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勇士鎖定季後賽緊追火箭,馬刺掉出前8還能上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