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不出口的話
-
2 # 農村波爾山
很多的養羊人,非常的苦惱羊生病的的時候如何給羊進行打針!不知道方式方法,下面我就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供所有的養羊戶,進行一個參考。
首先介紹一下獸用注射器的種類,現在我們市面上使用比較多的的注射器,有玻璃制的,金屬製的,還有塑膠制的等三種。按其容量的大小有一百毫升、五十毫升、三十毫升、二十毫升、十毫升、五毫升等容量不一樣的獸用注射器,注射器還分為連續注射器、裝甲注射器、結核菌素注射器、注射槍等等,種類非常的多。各位養殖戶注意一下,我們的注射器在使用之前應當檢查注射器有沒有破損,針管、針筒活塞是否相匹配,注射器橡膠墊是否存在老化,注射器鬆緊度調節到合適位置,注射器與針管的連線是要嚴密,使用時將注射器清洗乾淨,用煮沸的100度熱水或者是高溫蒸汽進行滅菌消毒。
首先介紹一下養殖戶經常使用到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靜脈注射等三種常用方法。羊最佳的注射部位是頸側和肘後的面板鬆弛位置,注射的時候將藥物注射到面板的下面,千萬不要注射到肌肉的內測,進行皮下注射時可使用一英寸長的18到20號的針頭,針頭刺入皮下兩到三釐米左右即可,此時如果感覺針頭沒有阻礙,而且能活動針頭時,左手把持針頭連線部,右手推壓針筒活塞,將藥物注射到皮下組織,注射完畢後,左手將酒精棉按壓在針頭處,右手拔出針頭進行區域性消毒,必要時可對區域性進行輕度的按摩,更快更容易吸收,為了避免針頭誤入到血管內,應當看一下注射器內有沒有回血,如果有回血的情況出現,要完全的拔出針頭,重新注射藥物。
其次,再給養羊戶們介紹一下肌肉注射的方式方法,肌肉內部的血管非常的豐富,肌肉注射的藥物隨血液能夠快速的融入到羊身體的所有組織,由於肌肉內部的神經比較少,羊的疼痛感覺比較輕,所以以一些刺激性比較強大,較難吸收的藥物需要進行血管內的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最好部位,應該選擇頸部厚重肌肉的範圍區域,切記不要在尾部的大腿肌肉進行肌肉注射,可能會導致羊的坐骨神經的損害,肌肉的注射量最好不要超過五毫升,注射器可以使用18到20號,長度在1.5英寸長,進行肌肉注射時,右手就像執筆的方式一樣,握住注射器,使針頭與面板呈垂直的狀態,迅速刺入肌肉內,一般的刺入深度大約在兩至四釐米,肌肉注射完畢以後,用左手持酒精棉球壓住針孔處,迅速拔出針頭,注意!為避免針頭誤入到血管內,應當抽一下注射器的活塞,看注射器內部是否有回血,如果有回血的現象出現,要完全退出針頭,再重新選擇部位刺入針頭。
最後我們講一下羊的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時,藥物會隨著血液非常快的速度進入到身體的所有組織靜脈內,靜脈注射主要用於大量的輸液輸血,以治療為目的的急需速效的一些藥物,如急救藥、強心劑、刺激性比較強的藥物或者皮下、肌肉,不能注射的藥物,可以選擇靜脈注射的方法,根據注射藥劑的用量,選擇50到10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靜脈注射前,我們首先要找到頸靜脈,用酒精對頸靜脈區擦拭消毒,當靜脈顯露時,針頭應當朝下方方向刺入,使針尖斜面向上沿靜脈在壓迫點上約兩釐米處,使針尖和面板成25到45度角,準確迅速地刺入靜脈內。
回覆列表
冬季是奶山羊疾病的高發季節,奶山羊在冬季發生的疾病不僅種類多、持續時間長,而且比較難治癒,請提前做預防。
1 乳房炎
(1)臨床症狀
奶山羊的乳房炎分為4種類型,分別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的感染乳區紅、腫、熱、痛明顯,患羊精神極度沉鬱,體溫升高,食慾不好,體重下降。
急性型的乳房腫大,面板潮紅,體溫微高,食慾減少,泌乳量下降,有些甚至擠不出奶,乳汁變質呈黃白色、黃褐色或者略帶點微紅,有大小不等的粘稠性凝塊,發現不及時轉變成慢性型乳房炎。
亞急性型乳房沒有明顯的變化,但乳汁中會略有凝塊,特別是剛擠的幾滴乳汁表現明顯。
慢性型大多數都是從急性型轉轉變而來,發病率比較高,多數病羊會反覆發作。乳汁中有凝塊或絮狀物,產奶量下降。剛擠出的乳汁中有絮狀物,漸漸地變成水樣(清清的帶點微黃色),最後擠出的乳汁才呈正常顏色。
經過多次反覆發作,乳房出現硬塊,乳頭變硬,很難擠奶。有的患病區域會萎縮,形成膿塊,最後發展成膿毒血癥而死亡。 該病的持續時間長達數月。
(2)治療方法
首先減少飼糧中的精料供給,因為奶山羊採食精料過量,分泌的乳汁會更多,會加重羊的病情。
其次增加一天的擠奶次數,一次擠的量少,及時擠出乳汁中的絮狀物。可以用消炎藥水和乳管針沖洗完再往乳房裡推50mL的消炎藥水,按摩乳房讓乳房充分地吸收藥物。注射抗生素。
(3)預防措施
保持乳房清潔,定期沖洗乳房;
加強乳房護理,用高錳酸鉀消毒;
增加擠奶次數,乳房的壓力會減少;
按摩乳房,防暑降溫,經常檢查乳房。
2 血乳
(1)臨床症狀
外表無症狀,但是乳汁呈淡紅色。此病是因為用機器擠奶過度,把乳房中的毛細血管吸破後造成的。
(2)治療方法
患有血乳的羊不能用機器擠奶,用手把乳房裡的血塊擠出來,慢慢的就會痊癒。如果症狀嚴重需要止血治療。
(3)預防措施
機器擠奶的時候仔細觀察,乳汁擠完就立即拿掉機器,不能擠過勁。
3 羊蹄葉炎
(1)臨床症狀
由於病羊長期站立,導致蹄子向上捲曲而變長,很難行走。或者由於病蹄一半負擔的重量過度,導致蹄底另一側明顯較厚,而無法全面著地。由於病羊前蹄疼痛,常跪地休息和吃草,或者跪下行走。長期跪地和不能運動的結果,可造成前胸狹窄,食慾減少,因而病羊會逐漸消瘦。
(2)治療及預防措施
定期修剪羊蹄,重視精細的飼養管理,定期消炎及消毒。
4 羊疥癬
(1)臨床症狀
病羊瘙癢,常在圍欄或者牆壁等地方摩擦,陰雨天病情加重,體表出現丘疹、結節、水皰,甚至膿瘡。疥癬一般開始於面板柔軟、毛短少的地方。
(2)治療及預防措施
選用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皮下注射0.2mg。提前打好防疫針。
5 分娩後體弱引起的病症
(產後敗血症)
(1)病因
因分娩後體弱、營養不良導致該病發生。而絕大部分是因為助產、胎兒死亡腐敗、子宮脫出及胎衣不下等引起子官和產道的損傷與感染,發生化膿性炎症,因未及時治療,使感染蔓延至全身所致。該病多發生在產後3~5日,如不及時治療,嚴重者可在發病後數天內死亡。
(2)臨床症狀
病初體溫升高,觸診四肢下部及耳部發涼,精神沉鬱,反射遲鈍,食慾廢絕,反芻停止,常呻吟,喜飲水。呼吸淺而快,毛粗亂,眼球凹陷,最後因脫水及酸中毒、極度衰弱、臥地不起而死亡。陰道常流出少量汙紅色或棕黃色水樣惡臭液,有些羊流出的臭液中含有腐敗的組織碎片及絮狀物。陰道檢查,黏膜發炎水腫,有時可見子宮內的腐敗液從子宮頸外口流出。
(3)治療與預防
肌肉注射青黴素80萬IU和鏈黴素0.5g,一日注射2次,連用3~5天。
6 胎衣不下引起的各種病症
(1)子宮炎
因胎衣長時間不下,在子宮內已經腐臭,甚至連子宮也發炎。病羊不斷地努責,從陰門流出透明、渾濁或有膿性絮狀分泌物。病羊精神不振,食慾一般,有時長臥不起。治療時先打縮宮素讓胎衣自行脫落,然後清洗子宮、消炎、打針。
(2)子宮突出
因母羊分娩時用力努責,胎兒大、產道小形式難產。分娩以後胎衣不下而努責,努責過度就會子宮突出。治療可把突出來的子宮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清洗乾淨後慢慢放回去,然後撒佈青黴素(以防感染,消炎)縫合好,定期清洗。
(1)以防其他傳染病的發生,及時打防疫針(羊痘、驅蟲藥、羊口蹄疫、羊三聯苗、小反芻等)。若已經患了病,就得隔離,及時處理,消毒圈舍。
(2)定期給羊修蹄,懷孕母羊每天喂精飼料,以防分娩後身體虛弱。母羊一天擠奶次數增加。母羊分娩以後倆小時之內胎衣不下就打縮宮素6mL,如果還是不下的話,可以打消炎藥(魚腥草、黃芪頭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