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食坐家
-
2 # 啞巴美食家
世界上很多的美好都與“無意”有關,有的時候我們太過追求生活中的“意義”,當過於追求“意義”的同時,生活就失去了很多“意思”。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些人們在無意中創造出來的美食,很多都是現在經常會吃到的哦。
帶有巧克力顆粒的曲奇:
上世紀30年代馬塞諸瑟州一家餐館的老闆像做一種巧克力色的曲奇,她就直接在曲奇里加入了一些巧克力顆粒,本以為融化的巧克力會將曲奇染成巧克力色,結果巧克力沒有融化,竟然就這麼鑲嵌在了餅乾上,反而有了另外一種風味。
麵包:
據說是古埃及的一位廚師,負責為一位尊貴的大小姐製作薄餅,但是由於太累睡著了。可是烤爐熄滅後的餘溫讓發酵的麵糰不斷膨脹變大,變成了鬆軟的麵包。而且由於這個失誤造出的食物廚師的主人很喜歡,久而久之麵包就流傳開來,成為了西方國家的主要食物。
乳酪:
幾乎所有會生產乳酪的地方都有一個關於流浪者和他的一袋牛奶的故事,傳說是一位流浪者騎馬穿越沙漠,帶著一皮袋的牛奶。這袋牛奶隨著馬匹前進不停晃動,最後乳清和凝乳塊分離,當流浪者開啟口袋的時候,發現牛奶雖然變味了,但是剩下的凝乳塊卻可以吃,而且很美味。
豆腐:
傳說是熱衷於煉丹的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用豆漿培育丹苗,結果誤打誤撞加入了石膏,結果產生了奇妙的變化,豆腐軟嫩、素雅、包容的特性很快就深得人們喜愛,從此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
薯片:
這個玩意的發明得益於一位較真的廚師,和一名挑剔的顧客。在1853年,一位顧客說美國廚子George Crum做的薯條太粗,並投訴他說自己不滿意拒絕買單。被激怒的Crum一怒一下把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狀油炸,在表面撒了點鹽就給這位顧客吃,沒想到對方一吃就愛上了這美味。
-
3 # amccc
家裡的巧克力買來沒幾天,準備出去吃飯時和朋友分享,還沒吃,因為夏天的高溫融化了,巧克力質量不錯,不過都不成形了,沒法吃,於是,我把變形的巧克力融化在鍋內,倒入麵粉,發酵粉,揉成法棍的樣子等發酵後,在烤箱烤成麵包,沒有其他新增,口感醇香,味道還真不錯的。
-
4 # 阿盧的遊戲世界
提起這個自創美食呀,還是想和大家聊聊,因為本人沒事就愛瞎鼓搗。所以在這裡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大家不妨試試,口感肯定沒問題,因為本人已經多次嘗試,還是很值得推薦的哦~
第一款自創美食就是冰淇淋泡芙,提起泡芙,想必大家都吃過吧,咬一口奶油在嘴裡爆開,別提有多爽了,市面上有很多散稱的泡芙並不貴,我們可以冰凍泡芙,把泡芙凍起來,第二天從冰箱裡拿出來已經是泡芙冰淇淋了,這樣在炎熱的夏天,一個泡芙就可以吃好久了,重點是還特別好吃,雖然外皮已經被凍硬,但是還是能吃出來軟糯的感覺,裡面的奶油凍成了冰淇淋,非常香甜爽口,也是入口即化。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第二款食品是一個湯圓與麵包的組合,想必很多人都吃過雪媚娘,大福這類軟糯有彈性的美食吧,還有一些拉絲的麵包,今天就教大家做一個麵包夾湯圓。其實做法還是很簡單。我們首先準備兩片面包,然後把煮好的湯圓夾在麵包片裡,湯圓自帶糯糯的口感,還有一定的甜度。
所以就能綜合了麵包片的味道,一口下去,既有面包片的麥香味,還有一種拉絲的口感,不信你們可以嘗試一下啊,真的很適合做早餐,給寶寶做著吃,寶寶也非常喜歡哦~親,行動起來吧,一起動手做一下。
-
5 # 首席旅行君
1.【梅菜扣肉餅披薩|圖一】
平淡生活中如何吃出儀式感
4.5元買回來的梅菜扣肉餅忘了吃然後放涼了
靈機一動,咱們中國這個玩意和披薩原理差不多嘛!
於是“吃不完的扣肉餅不要扔,撒上芝士,鋪上洋蔥火腿西紅柿,烤成披薩,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我沒有烤箱,我把電陶爐給倒過來架上把它烤熟了,因為餅底是熟的,很快滿屋子都是芝士的香味了!
吃起來真的是人間美味哈哈,相對於傳統的意式披薩沒有味道的餅底,這個“梅菜扣肉餅披薩”從餅底到餡料都是肉香四溢,還可以拔絲!
2.【旺仔黑椒土豆泥|圖二】
窮到吃不起飯的時候,一顆土豆我能分成早中晚飯還有夜宵…
土豆切塊煮熟之後,搗成泥再過濾一下,然後加一盒旺仔攪到一起,最後的味道那叫一個一言難盡(啊不奶香四溢),口感綿軟細膩,奶香濃郁。
醬汁就是油燒熱,加蠔油和黑胡椒粉,一丟丟雞精(相當於雞湯了哈哈),出來的味道那叫一個鮮~
-
6 # 餐飲創業聯盟公劉先軍
有創意美食很多時候都是出於突發奇想或是偶然發現的碰撞,或是走的地方多了的知識積累,我的海鮮大咖發明是由於我走的沿海城市多了來了靈感,終於在2013年把各種海鮮各種味型囊括於一盤之中--成就了“海鮮大咖”。我的“劉師爺”噴泉木桶是在傳統的單體木桶,需要用鵝卵石加熱的基礎上,在一次旅途中洗苗足浴時候創新出來的
-
7 # 蘭胖胖和sisi寶寶
1、從食材質地上創造 這種創造應該是最簡單的。如果食材的質地類似,那麼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通用的。 比方說,“土豆燉牛肉”這道菜很常見,一般家庭都會做。土豆富含澱粉質地軟糯,我就曾經嘗試用用同樣富含澱粉的山藥、芋頭來燒這道菜,效果也很不錯。 另外,做甜品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蔓越莓幹。有一次我買了一些糖漬的薑片幹,我嚐嚐了味道不錯,然後質地也和蔓越莓幹很相近。後來在一些用蔓越莓乾的甜點中,我都用這種薑片幹去替代,效果也能很好,冬天吃還有濃濃姜味。
2、從技法上創造 隨著烹飪器具的增加,很多以前的烹飪技法都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達到相同的目的,這也不失為一種創造吧。 比方說,炸雞腿、雞翅,雖然很好吃,但是用油太多,擔心會長胖。那麼用油炸的原理是高溫加熱使雞肉成熟,可不可以試一試烤箱呢?用油量少了很多,依然能讓食物成熟。口感或許會有些許的改變,但美味是依舊的。 又比方說,蒸南瓜。做過的人都知道,一盤水汪汪的熟南瓜,不但影響口感在後續的烹調中還要更謹慎水的用量,那換成微波加熱可不可以?南瓜透過微波加熱,效果和蒸差不多,又不會有很多水,碾碎了就是濃稠度合適的南瓜泥了。
3、從模仿中創造 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各地的美食見得多了,總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搭配,剛好可以用熟悉的食材試試。 我出門比較少,實在不值得說道。但在去成都之前,我沒有吃過甜水麵,也沒覺得甜和辣能是一對好搭檔,但第一次吃到就覺得特別好吃,回家以後試過煮甜湯圓的時候加自制的辣蘸水,也發現味道很好。 我媽媽做歡喜丸的時候,喜歡加一些馬蹄讓丸子有點脆的口感。有一次我做焗飯,希望飯裡面有點脆脆的東西,讓口感變得稍微有點不一樣,就想到了媽媽經常會用的馬蹄,就切一些加進去。同理,我做南瓜羹的時候,也試過加銀耳打碎,讓羹體更順滑。
-
8 # 劉中欣
我突發奇想,自制的鮮玉米雞蛋餅,玉米粒經攪拌機攪碎後,加雞蛋加水,加點麵粉,攪拌均勻,在電餅鐺做的,特點是清香中又軟又薄
回覆列表
衷心感謝愛吃辣條的滷蛋友邀我作答!
我有一個習慣,早餐喜歡自己做。每天早上醒來後,就抓一把糯米再配一點花生什麼的,瞬間洗了後,放在電飯煲裡任其“蒸騰”。待我徹底洗漱完畢,粥也好了,更可以一邊吃早餐,一邊看早間新聞了。可就在那天早上,當我把糯米放進水裡後,才發現沒有花生了,可白粥我是從來不吃的。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突然,我發現旁邊還放著一些在超市裡買回來的彌猴桃乾片,還有幾隻梨子。於是,我就把彌猴桃片隨手放進去幾片,又把1只梨子削成薄薄的一小片一小片也放了進去……
終於,“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當我揭開電飯煲蓋子時,哇塞,好美、好香哦:那彌猴桃片因受熱煮後,顏色由之前暗綠色變成了鮮豔的嫩綠色;那一片片梨片也都變得透明一樣的晶瑩。它們“緊密團結”在很白很白的粥湯裡,誘人極了!我迫不及待把粥盛在碗裡,更迫不及待吃了起來,彌猴桃片微帶一點點酸味,梨片也更加爽口,粥湯的滋味是微酸中稍帶一點點的甜味,巴適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