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娛影閒探

    我不知道是我個人的眼光出了問題,還是因為什麼別的原因,我總覺得《風味人間》不如《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美食紀錄片,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了,每一次看都是口水直流的感覺。可是《風味人間》我居然連一集都看不下去,有一種完全提不起興致的感覺。

    按道理說,同一個導演,同樣的題材,同樣的製作水準,不應該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甚至豆瓣評分《風味人間》比《舌尖上的中國》還要高,這麼好的一部美食紀錄片,我沒道理不喜歡啊?

    我總感覺《風味人間》的鏡頭切換的太快了,一碗肉剛出鍋,眼看著要吃上了,突然就切換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那種體驗實在是太突兀了,我受不了這種情況,果斷棄劇。

    反而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和《新疆味道》看起來更爽,更過癮。 或許我只是個單純的吃貨,看不懂更多的有關於人文類的東西吧!

    我不否認《風味人間》是一部製作精良,良心滿滿的美食類紀錄片,只是不太符合我的個人胃口罷了。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總感覺他是在對我這頭牛彈琴,一點效果都沒有。

    完全辜負了導演的一片良苦用心!我有愧啊!

  • 2 # 零點娛樂吧

    剛剛看完了《風味人間》第一集。

    真的,李立宏老師的配音一出,就知道這味道對了!

    50分鐘的片子,我熬過了清水燉羊肉,富貴蜜方,瀑布土豆泥,洋芋攪團

    最後在禿黃油拌飯這裡,心態崩了

    蟹美膏肥,碎如燦金。

    熬一鍋禿黃油,澆到熱騰騰的米飯上,加香醋薑絲拌勻,讓每一粒米都裹上金燦蟹膏,一勺下去送到嘴裡,真正極致人間味

    在預告片出來時候,我就看到這個片子會運用的種種稱得上美妙的拍攝技法,不管是超微觀攝影、顯微拍攝、還是動畫再現、互動式攝影控制,都用來最極致還原的食物製作過程,讓觀眾感受煙火燎撥,直觀每一粒鹽的溶解,每一片肉的成熟,都是讓人驚歎到肚餓。

    但是技法,是無法打動人心。

    最關鍵的,還是這些技法呈現到我們面前的資訊。

    這一次的《風味人間》,食不止是在中國,還包括了世界上20多個國家。光是第一集,它的鏡頭就已經掠過歐洲的上空,從溫暖富饒的南歐,一路到了寒冷刺骨的北歐。

    西班牙香凝脂肥,剔透誘人的火腿

    法國加了牛奶,芝士,攪動出的瀑布土豆泥

    荷蘭淡水湖裡捕撈上來的大閘蟹。

    與這些世界風味,相映成趣,遙相呼應的是安徽人家年節時候吃的清蒸火腿

    甘肅澆上油潑辣子,韭菜和漿水的洋芋攪團

    江南廚師細細炒制的禿黃油

    從歐洲到東亞,從沙漠到草場,從海洋到湖泊,一樣食材在不同的經緯度變化出不一樣的滋味

    從中國,到人間。

    陳曉卿這一次,終於把鏡頭還原到食物之美上,還原到口舌之歡上,還原到他最擅長,最懂得的地方。

    從2012年一出驚世,讓人感嘆美食紀錄片還能這麼拍的《舌尖 1》,到在人文和美食裡本末倒置,差強人意的《舌尖2》,再到夾帶私貨,拍得還不如廣告片好看,評分3.7的《舌尖3》。

    再到這部《風味人間》,時間已經過去了6年,這個期間,除了舌尖系列,各種美食紀錄片頻出。

    觀眾的口味,已經被越養越刁,眼睛,也被越養越尖。

    我看採訪,陳曉卿對開播用了四個字:“誠惶誠恐……中國懂吃的人實在太多了。”

    大概是抱著這樣態度的人,才會做出好作品。東西好不好,看一集,一個片段就能知道。

    打個保票:《風味人間》是不遜於《舌尖1》的好作品,是再一次把吃講得出神入化,再一次把食拍得光芒萬丈。

  • 3 # 書影斑斕

    導演陳曉卿,他可是個地道的吃貨。

    在關於他的文章裡,以及他自己的微博中,隨處可見他遍尋大街小巷找尋美味、推薦美味的故事。很難想象,一個不熱愛美食的導演,如何拍攝一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

    只看完第一集,我就被深深地感染與震撼到了。

    誰說華人沒有工匠精神?

    在這部紀錄片中,無人機航拍、微距攝影、高速攝影、水下攝影等拍攝技法一齊上陣,影片的每一幅畫面,都美輪美奐、精緻考究,隨便截圖一張都可以當做屏保。

    細心的話,你還可以發現影片中的每一幅畫面,導演對構圖的要求都是及其講究的。黃金分割比例、對角線、鐵三角等等構圖原理的嫻熟運用,顯示出陳導對於畫面審美的嚴苛要求。

    更不要說紀錄片的主角—美食了。

    我說這部紀錄片油膩,這可一點兒也不誇張。

    你們要不信,就先感受一下第一集《山海之間》中,在字句之間都充盈著油乎乎感覺的旁白解說詞吧。

    山地放養的阿勒泰大尾羊,肥腴的脂肪下,肉質極為細嫩。當年生的羔羊,肉質幼嫩酥軟,油脂豐沛,濃香清甜。刀鋒過處,張力十足的油脂迎刃綻開,綿密濃烈,餘香滿口。

    油膩的解說詞,配以微距、高速鏡頭拍攝的美食特寫,字詞所到之處,遍地油脂,鏡頭掠過之地,滿屏油膩。

    如果不是一個對美食充滿極端熱愛的吃貨,又如何能飽含深情地拍攝出這種紀錄片呢?

    在這部新作品中,導演陳曉卿的視野,從國內走到了國外。

    在以食物為主線的背景色之上,探尋著人類繁衍生息的秘密,以及人類遷徙與食物的關係,儼然是一部美食版的國家地理節目。

    從安徽南屏村的火腿,到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火腿;從江蘇太湖的大閘蟹,到荷蘭艾瑟爾湖的大閘蟹;從甘肅黃土高原的洋芋攪團,到法國的瀑布土豆泥。

    相同的食物,伴隨著人類繁衍生息的足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演化變遷、東西流轉。

    在探討食物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方面,《風味人間》也找尋到了獨特的視角。

    從四川瓦屋山挖冷筍的老夫婦,到新疆巴楚在沙漠中找尋巴楚蘑菇的小兩口,從新疆阿勒泰驅趕羊群轉戰牧場的牧民兄弟,到臺灣成功港捕撈立翅旗魚的鏢魚手父子。

    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人與人的關係愈發緊密,情感愈發綿長。

    食物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不僅僅體現在生存方面,更體現在生活方式,以及情感交流上。

    正如同第一集結束時的解說詞:

    環球同此涼熱,邊界逐漸模糊。然而,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依舊定時守信,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靜默的力量,幫助我們,在日趨雷同的日常生活裡,辨認對方,看清自己。

    要想感知一個群體的歷史,感知一個群體的習俗,感知一個群體走過的路以及將要走的路,就從瞭解他們的食物開始吧!

    就回答到這裡,不知你是否滿意?

  • 4 # 開明二公子

    拍攝技術水準提高,畫面精細。不同分集導演水平存在差異。美食表達到了極致,但人文關懷整體偏弱。所以就會浮誇。不如舌尖一。

  • 5 # 自由意志keeper

    《風味人間》的製作團隊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原班人馬,配音也是熟悉的李立宏老師。我談不出來在美食背後的人文深意與關懷,所以就簡單從影片帶給我的視覺震撼談一談好了!

    《風味人間》的美食拍攝之旅不再只限於中國,而是走向了世界。有宏觀,包括對美食所屬地區的自然風景、名勝古蹟、人文景觀的大場景拍攝;也有微觀,像對美食製作過程、食用方法的超細膩拍攝!

    有多宏觀呢?陳曉卿導演可能想把這個美食紀錄片拍成一個動作大片的感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鰾捕旗魚,把捕旗魚的過程拍的好像捕鯨魚。深海的拍攝過程必定沒有那麼容易,有著未知的危險和需要不斷調整至合適的拍攝角度,所以這個作品之所以可以這樣完整甚至於完美地呈現,拍攝人員的辛苦付出必定是不可磨滅的!

    有多細膩呢?馬肉結晶、鹽粒融化、以及平常我們都不會特別在意的過程,微觀攝影都不夠,都被以一種顯微鏡式、快進式的方式展現了出來。光線柔和、色調清新偏暖,顯得既乾淨又美味!可能我們看到的短短几秒,就是好多次的實驗與角度的除錯,以及很久的定點拍攝,最後組成的“曇花”般精彩!

    陳曉卿導演說:“美食就像是一次一次的探險,透過對美食的研究,我越來越認清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也越來越瞭解自己生活的這片星球。”感謝也期待著陳導可以帶領著我們“吃”到更多好吃的食物,見識更大的世界,感受更多的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的女人有些微胖,想時尚,有想潮流,咋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