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色小花貓

    誰告訴你只有清朝可以賣官鬻爵

    1.首先賣官鬻爵這個成語出自《宋書 鄧琬傳》 講述鄧琬這個人公然在大街上出售官職

    2.自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封建帝王制開始到清溥儀退位 數千年人要想做官 上升途徑就幾種科舉 舉孝廉 恩封 買官

    3.那麼但說這個買官吧

    漢朝靈帝為了緩解國家經濟危機 把所有官職明碼標價 任何人當官都需要交給國家一筆錢 差不多是該官的25年的俸祿 有很多人怕晉升 因為手裡沒錢 無法支付高昂的買官費 至此以後所有官位明碼標價 錢給到就可以當官

    4000石的州牧刺史(省委書記) 5000萬 2000石的郡守(市委書記) 價格2000萬 四百石的縣守(縣委書記) 400萬

    曹操的父親曹嵩想要當三公(國務院副總理 軍委副主席 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 花了一個億買的

  • 2 # 腦洞歷史觀

    這個有點獨黑清朝,因為賣官這種事,可是早就有先例了。早在秦國時,就有拿糧食換爵位的事情: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

    而歷史上賣官最出名的皇帝也不是清朝皇帝,而是東漢的漢靈帝。

    漢靈帝以前是藩王,家裡特別窮,當了皇帝之後,對金錢的慾望相當強烈。

    他是什麼官都賣,三公這樣的高官也可以。孔子老師以前就說過,你要賞一個人,你可以給錢,也可以給地,但就這個爵位不能給,因為這是象徵禮,而禮是國家執行的基礎,你要隨便給,那以後就沒人信禮了。

    所以,你隨便給人發一個國家精神造就者獎,那國家是什麼?精神又是什麼?

    漢靈帝在179年開始賣官,這一年是哪一年呢。三國演義開頭的一年,那時候,漢朝出現了很多異象,比如黑氣墜落到皇宮裡,好像一條黑蛇,玉堂後面又看到了青虹。

    反正大家都覺得這不太妙,這時候,漢靈帝開始賣官了。搞了一個西邸機構,公開拍賣,按官位等級進行招標,也不一定是價高者得,而是考慮競標者的條件。一般來說,二千石的官開價二千萬,四百石售價四百萬錢。下面的縣級官職也賣,根據縣的情況來出售 。

    有一位官員叫崔烈的,透過靈帝的乳母買了一個三公之位。他是冀州的名士,所以給他打了個五折,只賣了五百萬。

    任命的時候,靈帝后悔了,說虧了,至少應該要價一千萬的。乳母說,人家不花錢也可以當三公的,現在肯花錢已經不容易了,要不是我,他一分錢也不會出。

    這種三公官是最好賣的,因為榮耀值高,家裡有錢的都想搞個噹噹,是人生的鼎峰。而且經常更換,一有地震什麼的,三公就要罷免一位,後面,崔烈的這個太尉之職就被罷免了,然後被曹操的老爹曹嵩用一個億接了手。

    可見,五百萬確實便宜。

    而崔烈用五百萬過了一把癮,也吃了大虧。他當了三公之後,心裡忐忑不安,問兒子崔鈞,社會上對我是什麼評價啊。

    “大人本來名聲不錯,大家都認為你一定是三公人選,結果現在當上了,大家卻很失望。”

    “為什麼啊?”

    “嫌你有銅臭!”

    “臭小子你別跑!”崔烈拿起杖就打,崔鈞當時是中郎將,穿著武服,戴著大帽子,很不方便,但還是很機警的逃走了。

    其實這個崔烈確實不是高明的人,當時邊患,他提過一個主意,說棄涼州,說這些地方沒什麼用,反而要浪費大量的財力。,不如涼州咱不要了。

    如果信了他的鬼,現在真的就是一個鬼了。

    順便說一下崔鈞,他跟諸葛亮關係好,人稱南陽四友,後面大家各奔東西,諸葛亮到了蜀國,成為一號首長,徵魏時,卻沒聽說崔烈鈞的名字,驚訝道:魏華人才這麼多啊,怎麼連老崔的名號都不顯。

    到後面,漢靈帝不但是賣官,而且普通官員要交份子錢,上任時先交助軍錢跟修宮錢,一個太守通常要交二千錢。

    有個叫司馬直的人被任為太守,考慮到他為官清廉,給他減了份額,只要三百萬,司馬直聽到錢數後,以病辭職不被批准,後在赴任過程中直接自殺了。

    漢靈帝賣官,主要還是窮。漢朝到了他手上,國庫基本是空的,他要想過點好日子,當然要撈錢。

  • 3 # 歷史知事

    這個問題是我提的,被很多回答者黑出翔了,那我來澄清一下,為什麼我要說清朝是上下五千年唯一一個明碼標價賣官鬻爵的呢?

    沒錯,其他朝代也有賣官鬻爵的,但是清朝200多年中善始善終不停的賣官鬻爵,他把賣官鬻爵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依據。

    我是山西人,山西有很多晉商的大院裡面經常都會有一個房間用來供奉祖宗牌位,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祖宗畫像全部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

    為什麼呢?因為晉商一大發財,立刻會買個官回來,我在常家莊園的時候看到很多。常家人買官一直買到二品官,三品官,要知道在清朝二品三品這是封疆大吏的水平。如果這些商人準備棄商從官再花點錢,再用點力搞一個實職的總督巡撫,部長,根本不成問題。

    清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賣官鬻爵的呢,清朝開始於順治年間,那麼它就從順治開始。

    早在入關不久的順治六年(1649),戶部就以“師旅繁興,歲入不給,議開監生、吏典、承差等援納”。

    1644年入關,1649年就開始賣官鬻爵,滿清在賣官的路上狂奔。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滿清賣官了。

    很多人認為順治年間天下未定,有些政策不規範很正常,那麼到了康雍乾這些清明太平年月到底有沒有賣官鬻爵呢?當然有,偉大的清朝皇帝,怎麼可能放棄這一門好買賣呢?

    著名的雍正四大寵臣之一的李衛,實際上就是買官出身。身為富二代的李衛,買官出身,後來的人為了為尊者諱。給他編造出了一個街邊要飯乞丐的這樣一個身世,真是笑話。

    到乾隆年間,清朝的賣官鬻爵制度已經成為明碼實價的官方生意,價格表如下,喜歡的可以進來看一看

    郎中五品官,9600兩;主事六品官,4620兩;道臺四品官,16400兩;知府四品官,13300兩;同知五品官,6820兩;知縣七品官,4620兩,縣丞副八品,980兩。

    清朝賣官鬻爵的價目表並非一成不變的。到了1900年就是光緒二十六年。這個價格表已經變成了這樣。這是跳樓價大減價,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道員四品,4700兩;知府四品,3800兩;郎中物品,2070兩;同知物品1470兩;主事六品,1730兩;知縣七品,1000兩;縣丞八品,200兩。

    有資料表明,清朝正途出身,就是考舉人和進士,當官的比例並不高。而買官賣官的比例一直達到了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最後把清王朝弄沒得,一個是賣官的,一個是買官的。賣官的是袁世凱,他把軍政各界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掏空了整個清王朝。買官的是盛宣懷,盛宣懷花60萬兩白銀買到了郵傳部尚書職位,一個鐵路官辦改革搞死了清王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把賣官鬻爵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的封建王朝,這樣的王朝還能統治200多年,真是弔詭!

  • 4 # 胡曉白

    沒有隻有清朝吧,漢朝也有呀,

    說實話,我也不太喜歡清朝,可也不能為黑而黑呀,

    漢朝明碼標價賣官鬻爵,有好幾個皇帝做過這事。比如漢武帝,漢桓帝,漢景帝等。

    要說為什麼會出現賣官鬻爵這種現象呢?各朝各代都有各種原因,總結起來那都逃不過一個錢字。

    漢武帝對匈奴作戰的十一年,雖說成果是無比輝煌的,那代價也是十分慘痛的!

    據相關史書記載,對匈作戰的十一年,僅給立功的將軍士兵們的賞賜就花了有二十多萬金,劉徹更是大方的封侯,在漢朝時黃金和黃銅是一種東西,漢朝人馬死亡也高達幾十萬,還有文景之治時期所積攢的財富都被劉徹花光了。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要想寬大戰果,維持漢朝的有利局面,就必須繼續對匈作戰,想打仗那肯定要燒錢呀。

    國庫都揮霍一空了,那沒錢怎麼辦,想辦法呀,於是劉徹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賣官鬻爵。

    劉徹下旨凡是有錢的都可以來買爵位,有罪的也可以用錢贖回。劉徹賣的的官根據錢的多少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

    透過這種辦法,劉徹又弄到不少錢。

    但是也埋下了很多隱患。

    漢朝朝廷官員越來越多,運轉越來越慢,這個王朝就快要生病了。

  • 5 # 三色小花貓

    誰告訴你只有清朝可以賣官鬻爵

    1.首先賣官鬻爵這個成語出自《宋書 鄧琬傳》 講述鄧琬這個人公然在大街上出售官職

    2.自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封建帝王制開始到清溥儀退位 數千年人要想做官 上升途徑就幾種科舉 舉孝廉 恩封 買官

    3.那麼但說這個買官吧

    漢朝靈帝為了緩解國家經濟危機 把所有官職明碼標價 任何人當官都需要交給國家一筆錢 差不多是該官的25年的俸祿 有很多人怕晉升 因為手裡沒錢 無法支付高昂的買官費 至此以後所有官位明碼標價 錢給到就可以當官

    4000石的州牧刺史(省委書記) 5000萬 2000石的郡守(市委書記) 價格2000萬 四百石的縣守(縣委書記) 400萬

    曹操的父親曹嵩想要當三公(國務院副總理 軍委副主席 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 花了一個億買的

  • 6 # 腦洞歷史觀

    這個有點獨黑清朝,因為賣官這種事,可是早就有先例了。早在秦國時,就有拿糧食換爵位的事情: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

    而歷史上賣官最出名的皇帝也不是清朝皇帝,而是東漢的漢靈帝。

    漢靈帝以前是藩王,家裡特別窮,當了皇帝之後,對金錢的慾望相當強烈。

    他是什麼官都賣,三公這樣的高官也可以。孔子老師以前就說過,你要賞一個人,你可以給錢,也可以給地,但就這個爵位不能給,因為這是象徵禮,而禮是國家執行的基礎,你要隨便給,那以後就沒人信禮了。

    所以,你隨便給人發一個國家精神造就者獎,那國家是什麼?精神又是什麼?

    漢靈帝在179年開始賣官,這一年是哪一年呢。三國演義開頭的一年,那時候,漢朝出現了很多異象,比如黑氣墜落到皇宮裡,好像一條黑蛇,玉堂後面又看到了青虹。

    反正大家都覺得這不太妙,這時候,漢靈帝開始賣官了。搞了一個西邸機構,公開拍賣,按官位等級進行招標,也不一定是價高者得,而是考慮競標者的條件。一般來說,二千石的官開價二千萬,四百石售價四百萬錢。下面的縣級官職也賣,根據縣的情況來出售 。

    有一位官員叫崔烈的,透過靈帝的乳母買了一個三公之位。他是冀州的名士,所以給他打了個五折,只賣了五百萬。

    任命的時候,靈帝后悔了,說虧了,至少應該要價一千萬的。乳母說,人家不花錢也可以當三公的,現在肯花錢已經不容易了,要不是我,他一分錢也不會出。

    這種三公官是最好賣的,因為榮耀值高,家裡有錢的都想搞個噹噹,是人生的鼎峰。而且經常更換,一有地震什麼的,三公就要罷免一位,後面,崔烈的這個太尉之職就被罷免了,然後被曹操的老爹曹嵩用一個億接了手。

    可見,五百萬確實便宜。

    而崔烈用五百萬過了一把癮,也吃了大虧。他當了三公之後,心裡忐忑不安,問兒子崔鈞,社會上對我是什麼評價啊。

    “大人本來名聲不錯,大家都認為你一定是三公人選,結果現在當上了,大家卻很失望。”

    “為什麼啊?”

    “嫌你有銅臭!”

    “臭小子你別跑!”崔烈拿起杖就打,崔鈞當時是中郎將,穿著武服,戴著大帽子,很不方便,但還是很機警的逃走了。

    其實這個崔烈確實不是高明的人,當時邊患,他提過一個主意,說棄涼州,說這些地方沒什麼用,反而要浪費大量的財力。,不如涼州咱不要了。

    如果信了他的鬼,現在真的就是一個鬼了。

    順便說一下崔鈞,他跟諸葛亮關係好,人稱南陽四友,後面大家各奔東西,諸葛亮到了蜀國,成為一號首長,徵魏時,卻沒聽說崔烈鈞的名字,驚訝道:魏華人才這麼多啊,怎麼連老崔的名號都不顯。

    到後面,漢靈帝不但是賣官,而且普通官員要交份子錢,上任時先交助軍錢跟修宮錢,一個太守通常要交二千錢。

    有個叫司馬直的人被任為太守,考慮到他為官清廉,給他減了份額,只要三百萬,司馬直聽到錢數後,以病辭職不被批准,後在赴任過程中直接自殺了。

    漢靈帝賣官,主要還是窮。漢朝到了他手上,國庫基本是空的,他要想過點好日子,當然要撈錢。

  • 7 # 歷史知事

    這個問題是我提的,被很多回答者黑出翔了,那我來澄清一下,為什麼我要說清朝是上下五千年唯一一個明碼標價賣官鬻爵的呢?

    沒錯,其他朝代也有賣官鬻爵的,但是清朝200多年中善始善終不停的賣官鬻爵,他把賣官鬻爵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依據。

    我是山西人,山西有很多晉商的大院裡面經常都會有一個房間用來供奉祖宗牌位,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祖宗畫像全部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

    為什麼呢?因為晉商一大發財,立刻會買個官回來,我在常家莊園的時候看到很多。常家人買官一直買到二品官,三品官,要知道在清朝二品三品這是封疆大吏的水平。如果這些商人準備棄商從官再花點錢,再用點力搞一個實職的總督巡撫,部長,根本不成問題。

    清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賣官鬻爵的呢,清朝開始於順治年間,那麼它就從順治開始。

    早在入關不久的順治六年(1649),戶部就以“師旅繁興,歲入不給,議開監生、吏典、承差等援納”。

    1644年入關,1649年就開始賣官鬻爵,滿清在賣官的路上狂奔。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滿清賣官了。

    很多人認為順治年間天下未定,有些政策不規範很正常,那麼到了康雍乾這些清明太平年月到底有沒有賣官鬻爵呢?當然有,偉大的清朝皇帝,怎麼可能放棄這一門好買賣呢?

    著名的雍正四大寵臣之一的李衛,實際上就是買官出身。身為富二代的李衛,買官出身,後來的人為了為尊者諱。給他編造出了一個街邊要飯乞丐的這樣一個身世,真是笑話。

    到乾隆年間,清朝的賣官鬻爵制度已經成為明碼實價的官方生意,價格表如下,喜歡的可以進來看一看

    郎中五品官,9600兩;主事六品官,4620兩;道臺四品官,16400兩;知府四品官,13300兩;同知五品官,6820兩;知縣七品官,4620兩,縣丞副八品,980兩。

    清朝賣官鬻爵的價目表並非一成不變的。到了1900年就是光緒二十六年。這個價格表已經變成了這樣。這是跳樓價大減價,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道員四品,4700兩;知府四品,3800兩;郎中物品,2070兩;同知物品1470兩;主事六品,1730兩;知縣七品,1000兩;縣丞八品,200兩。

    有資料表明,清朝正途出身,就是考舉人和進士,當官的比例並不高。而買官賣官的比例一直達到了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最後把清王朝弄沒得,一個是賣官的,一個是買官的。賣官的是袁世凱,他把軍政各界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掏空了整個清王朝。買官的是盛宣懷,盛宣懷花60萬兩白銀買到了郵傳部尚書職位,一個鐵路官辦改革搞死了清王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把賣官鬻爵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的封建王朝,這樣的王朝還能統治200多年,真是弔詭!

  • 8 # 胡曉白

    沒有隻有清朝吧,漢朝也有呀,

    說實話,我也不太喜歡清朝,可也不能為黑而黑呀,

    漢朝明碼標價賣官鬻爵,有好幾個皇帝做過這事。比如漢武帝,漢桓帝,漢景帝等。

    要說為什麼會出現賣官鬻爵這種現象呢?各朝各代都有各種原因,總結起來那都逃不過一個錢字。

    漢武帝對匈奴作戰的十一年,雖說成果是無比輝煌的,那代價也是十分慘痛的!

    據相關史書記載,對匈作戰的十一年,僅給立功的將軍士兵們的賞賜就花了有二十多萬金,劉徹更是大方的封侯,在漢朝時黃金和黃銅是一種東西,漢朝人馬死亡也高達幾十萬,還有文景之治時期所積攢的財富都被劉徹花光了。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要想寬大戰果,維持漢朝的有利局面,就必須繼續對匈作戰,想打仗那肯定要燒錢呀。

    國庫都揮霍一空了,那沒錢怎麼辦,想辦法呀,於是劉徹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賣官鬻爵。

    劉徹下旨凡是有錢的都可以來買爵位,有罪的也可以用錢贖回。劉徹賣的的官根據錢的多少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

    透過這種辦法,劉徹又弄到不少錢。

    但是也埋下了很多隱患。

    漢朝朝廷官員越來越多,運轉越來越慢,這個王朝就快要生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茄為啥不能過度摘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