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科技問答
-
2 # 神威I太湖之光
難,很難,非常難,基本沒可能,!
造成今天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
1,價格,這是第一位,S系列,note系列,價格實在不親民,機子是好機子,只是價格太貴,若能4000上下,大部分人會優先考慮(但基本不可能)
2,區別對待,note7法爆炸,徹底炸傷了華人的心,為嘛都是note7國內不收回,約談收了,補償又不同,這擺明了看不清人,完蛋的玩意!
3,薩德,反韓流等原因也是一方面,三星是南韓的,有人就會覺得買買三星就是給南韓送去,幫南韓建薩德,打自己,
基於以上,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呈直線下降!
故,小可覺得,三星想重新打入中國市場還是比較難的!
-
3 # 新論
可能性很小,原因如下:
1. 三星note9 的定位問題:note9在三星的產品線中定位是高階機型,作為一款高階機型,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地方無非有兩點,要不有面子,要不牌子口碑好。而三星經歷了7系列的爆炸事件後,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面子和裡子都沒有了。
2. 產品策略問題: 三星在產品線的佈局上與中國市場環境不相符,低端機高價低配,高階機缺少口碑。
3. 市場認知問題:從電池爆炸事件的召回和處理上可以看出,雖然中國的市場對三星的銷量有很大影響,但三星對中國消費者的認知依然停留在我行我素的階段,同樣的商品確不能獲得同樣的服務,在無形中打擊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
手機銷售說到底依然是服務的銷售,如果服務的質量很差的話,及時產品再好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所以說,三星想憑藉note9重新找回市場份額短期內是很難的。
-
4 # 鄰章
從現實來說,目前三星Note9還沒有過多的訊息,但是從三星的歷代動作來看,Note9應該會繼承許多S9的特性,在升級力度上應該不會特別大。
一個核心的事實在於:三星當下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一款產品所能夠解決的。掰開揉碎了來說,三星當下在中國市場,至少有以下這三個方面的困境:
其一是渠道力量嚴重不足
雖然在2017年,三星在國內市場進行了一輪渠道重建,加大了對於線下渠道的管控力度,在線上市場也進一步的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建立合作。但總體來說,相對於其巔峰時期的渠道能量而言已是大打折扣,渠道重建的效果並不顯著,還需要更為深入和時間等待。
其二是消費認知、信任重建不力
由於此前的諸多槽點——諸如系統體驗的卡頓、Note7事件的溝通不暢、薩德事件引發的對南韓產品的抵制情緒等等,都使得三星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許多消費者對三星產品的認知停留在了過往,而沒有與時俱進,言及三星產品,常見的詞彙是“降價快、卡頓、爆炸、三星不行了”等等,這顯然與三星在其他市場上已經重建了消費認知、信心是完全不同的,而國內消費者的這類認知對於三星產品銷量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此時此刻,三星急需在中國市場上重塑消費者對其產品的新認知,讓消費者感受到三星的全新變化,產品的安全性等等。而如何達到這樣的效果,則是三星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其三是營銷宣傳攻勢不足
與渠道崩壞同時而來的,還有三星近兩年來在國內市場營銷宣傳攻勢的不足,相對於中國產廠商近兩年來在國內市場紛紛開啟的明星、鮮肉代言模式,使得小鮮肉都不夠用了的現實來說,三星近兩年在國內市場的營銷攻勢事實上是有些式微了。
而在社交網路營銷上,我們看到即使是蘋果也多次在微博、微信上投放了相關廣告,但三星的動作也不多,而在這個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三星在國內市場營銷攻勢的不足,使其產品特性的對外傳達無疑會更為受限乃至是僅僅停留在科技數碼這一小範圍內。
綜上:
種種現實,很顯然這並不是一款三星產品就能解決的,無論是S9,還是未來的Note9,能夠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彌補過往三星產品口碑的不足,逐步重建消費信心,穩住三星品牌的粉絲,而真正要力挽狂瀾,需要的是三星解決其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這些問題。
-
5 # 科客
不久前,三星已經公佈了預告影片確認將於8月9日在紐約釋出最新旗艦——三星Galaxy Note9。從預告片來看,三星Galaxy Note9依然還將主打S Pen,然而這S Pen都玩了這麼多年了,除了它之外還會有什麼驚喜呢?
據悉,根據俄羅斯已經摸過Note9的媒體爆料,今年的Galaxy Note9整體上與去年的Note8並無太大的改變。為了再次減少背部指紋識別的誤觸,Note9將如渲染圖一樣將後置指紋識別挪到了雙攝下方,所以此前熱傳的螢幕指紋識別應該也會隨之泡湯。配置方面,儲存組合將會有6+128GB和8+128/8+512GB三種,這也將會是三星首次在旗艦機型中採用8GB運存。而首款預告中重點強調的S Pen,其將支援藍芽功能。至於三星一直以來都非常出色的相機部分,在Note9應該將採用S9+的同樣規格,按照前幾代的表現,Note9的拍攝效能會稍強於S9+。與此同時,Note9的電池將上升到4000mAh,而保守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充電效率也在近日被曝光與S9+一致,幾乎算是市面上最慢的——“快速充電”了。
相比起近期釋出的各種中國產驚豔新旗艦(vivo NEX、OPPO Find X),今年的Note9確實沒太多亮點可言。而在拍照這項一直都保持得很好的優勢上,Note9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提升,綜合來看這次Note9屬於是“擠牙膏”升級,手持Note8的使用者估計可以繼續持幣觀望了。看樣子三星將會孤注一擲把所有新技術、設計都投放到明年的S10中,所以今年的三星旗艦,也就只能這樣了。而挽回份額這事,估計也是得看明年了。
回覆列表
三星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當然也是第一大安卓廠商,在海外市場上混得其實很不賴,但在國內市場已經完全崩盤,想扭轉也不是靠一款兩款優秀的產品那麼簡單。
資料顯示,三星手機目前在國內的份額只有1.5%左右,五年之間縮水了超過九成,如今的地位甚至不如魅族、錘子、一加這些小眾品牌,口碑更是一塌糊塗。
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失誤,一是完全無法跟上中國產手機的節奏,Galaxy Note系列和Galaxy S系列高高在上不親民,Galaxy A/C/J系列中低端機就是簡單的降低硬體配置,相比中國產機也沒什麼配置、價格優勢,實在讓市場沒興趣。
和幾乎所有國外企業一樣,在中國的運營也是一塌糊塗,完全跟不上市場,雖然屢次大規模調整但也無濟於事。
第二個就是不把中國市場當回事。產品和市場策略上無法理解中國市場倒也能理解,但三星在骨子裡似乎就沒把尊重中國消費者當回事。
特別是Galaxy Note 7爆炸之後,堅持說國行版不受影響不收回,爆炸了又說是使用者故意的(微波爐加熱陰謀論都出來了),最後被有關部門約談,才不得不收回,而補償措施又比國外低一個檔次。
這可以說是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分水嶺,此後已經完全失去中國消費者信任,如今這麼慘烈的手機市場上一旦失心,再怎麼努力都回不去了。
這次釋出的Galaxy S9,三星可以說是下了大功夫的,為了贏回中國市場花了不少心思,比如第一次邀請明星代言人、各種本土深度合作(騰訊遊戲最佳化/交通卡/AI應用等等),三星官方也一再強調要尊重和滿足中國使用者、傾聽使用者心聲、希望得到信任,並繼續調整組織架構。
但這顯然是不夠的,已經太晚了,在華為高階穩紮穩打、小米日漸衝向高階、OV根基無法撼動,外加蘋果iPhone一貫強勢,三星依然沒什麼位置,S9一款產品改變不了什麼。
京東上,S9的評價只有3200多,S9+ 8500多,實在慘不忍睹。
Note 9也是如此。訊息稱它可能會在7月份就提前釋出,狙擊蘋果新iPhone,配備驍龍845/Exynos 9810處理器、6GB記憶體、安卓8.1等,依然主打大屏。
但是他的命運恐怕和S9也會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