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出彩的筆
-
2 # 童宏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譯文,自已不願意或不喜歡的觀點或作法,不要強加或強迫給別人去做。這是我們傳統育人觀點,也是作人常識和原則。在現實中完全可以遵循。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個性和生活習慣各不相同。但生活的環境。,生活標準,生活條件大致相同。比如,同一個單位和集體。大家的生活習慣和:個性如同一人,自己不願意或不喜歡的事,別人持同樣態度。讓別人幹不道德和違法亂紀的事肯定不行。在不同人群和單位之間就更要注意,要尊重對方,講文明,有禮貌,不要隨便吐痰,亂扔拉圾,大聲喧譁,亂寫,亂畫,隨意破壞別人東西等等。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
3 # 一隻詩意的喵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對待這個問題,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因人因情況而定。
如果你是一個德行高尚,心地純善的人,自然會堅持“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原則。寧願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不悅己”之事,也不願意將自己的“不悅”遷移或轉移到他人身上。
如果你是一個邪惡的人,那麼他是完全沒有原則和道德可言的。他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在乎的只是他自己,這一類人是不會遵循的。
如果“不欲”是一件小的,合法的,不違背原則的事,有些人可能會原則說出來給其他人聽,他希望別人能夠為他現在的困擾排憂解難,能夠給他合理建議,指引他走出困境。
如果“不欲”是一件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事,當然不值得提倡。不利於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事,人人都應該極力反對。
於我而言,我個人是遵循“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原則的。不管怎麼樣,始終都不能忘記給自己的原則和初衷,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做一個溫暖的人。
-
4 # 金秋五色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古之聖賢秉持的君子之道,其意為自己所不願意或不希望的就不應該強加於別人,客體既包括物質領域又包括意識形態。這條道德準則放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應該作為全人類社會所普遍遵循的道德準則。
當然任何準則或規範都是建立在公平平等和自覺互信的基礎上的,對君子行君子事,對公眾以君子事之,對無賴強盜以君子拒之。意思就是我們不可一味秉持君子之態,要從大義出發,判斷是否應該以君子之道對待他,否則對任何人都以君子待之,就叫迂腐。也就是說,固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古代聖賢之語,我們也要辯證地實施,對待正當行為的人和對社會有益的事,我們都應該成人之美,給予幫助不設障礙;對於作奸犯科危害社會的人和事,我們就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讓其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此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
-
5 # 小荷苞錢多多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這裡的重點是強加,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問詢,給別人選擇的權利,而不是頤指氣使的強加於人。
-
6 # 血色黃昏的黃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仲弓問仁一節。
仲弓問什麼是“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是:孔子說,“出門就要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就要象舉行重大的祭祀一般,都要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見於《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的恕道。與之對應的是孔子的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忠恕之道是仁的核心原則。《論語·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之忠恕就是要求人們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使之更好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怎樣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怎樣去遵循這個道理呢?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面對三種社會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怎樣來處理和協調好這三種關係:
1、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極不平衡,地球的資源被人類毫無節制的開採利用,特別是環境汙染。人們把自己不想要的廢物都倒給大自然,破壞生態平衡,最終給人類自己造成汙染,疾病繁生等等。
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屬性,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客觀規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價值標準和行動遵循。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之“人”就是大自然。孔子接著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仁愛之人,自己對別人先起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同樣對你豁達、寬容。
你對大自然好,大自然就能對你很好的回饋。如果人們肆意破壞自然環境,那將來留給你的就不是金山銀山了!
2、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首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已”就是“自己”。就是先自己要自律,自己先嚴格要求。
曾子每日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
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我們先要自己有懂得“忠恕”之理,“窮則獨善其身”矣!
3、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你要求別人做什麼的時候,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者你本身也做到和別人這樣了,那麼你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朋友之間聚會,杯觥交錯彼此舉杯互敬。自己不喜歡喝酒卻一定逼另一位朋友喝,而這個朋友同樣反感喝酒,那麼這就在朋友之間產生矛盾甚至影響到整個聚餐的氣氛。
還有那些假食品、假冒產品。造假者自己不吃、自己不用,卻賣給別人,給別人甚至帶來傷害等等諸如此類。
某件事情或者一件物品是否應該"施於人"的基礎應該在於他人是否"欲"與"不欲",而不是自己是否"欲"與"不欲"。因此,“己所不欲”不一定就要“勿施於人”,關鍵看人是否“欲”(想),假如“己所不欲”但“人之所欲”,仍然應該“施之於人”。只有在“己所不欲”且“人所不欲”才“勿施於人”,如此才能遵循正確的“己所不欲,慎施於人”之準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前一句是恕,後一句是忠;即忠恕之道。一個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一個是從積極方面講,對他人的責任。對待他人,首先要尊重,不要妨礙他人;在此基礎上,還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人。而共同的一個精神,就是為人處世,人與人之間交往心裡要想到他人。
大的層面講,國與國之間也必須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國家1953年12月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就是對此最好的遵循。就是國與國之間相處,必須“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我們反對任何國家壟斷國際事務,干涉別國內政。我們國家不會“己所不欲”而“施於別國”。
那麼,“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根據古絲綢之路留下的寶貴啟示,著眼於各華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夢想,為世界提供的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綜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我們祖先留個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人們在現實社會,現實生活中必須遵循的準則典範!
回覆列表
人更應明白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別人可不一定同樣“不喜歡”!(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說句題外話,有人認為“迷信”就是求神拜佛牛鬼蛇神,這種認知可以說是極其膚淺滴,“迷信”的本質其實是“僵化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