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陌有話說

    關於孩子上一年級,媽媽需要不需要辭職在定帶孩子、接送並培養學習習慣這件事,見仁見智。

    但,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家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量。

    一、辭職之後,對個人成長是否有影響

    很多媽媽喜歡將:“我賺錢還不是為了你”掛在嘴邊,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認可家長這樣捆綁式的付出。

    對於媽媽來說,辭職的利弊,需要去權衡。如果媽媽辭職,會讓自己個人的發展受到影響,那麼全職帶孩子大可不必。

    換句話說,為什麼非得媽媽辭職?對於家庭來說,父母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不應該是共同面對,一起努力嗎?

    如果媽媽的辭職,會讓媽媽有委屈感,甚至不認同,那麼不要。

    如果媽媽辭職後,會把情緒帶給孩子,認為:“我就是因為你,才辭職的。”,並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那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辭職的必要性

    如果家庭能運轉,比如接送孩子,能解決問題,是否有必要辭職?

    事實上,媽媽辭不辭職,與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良好,並不高度相關。

    我認識很多家長,他們同樣是一邊上班,回家管孩子,他們的孩子同樣優秀。

    所以,如果潛意識覺得辭職一定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那是不正確的。

    一個人的成長,分內因和外因,外因只起到輔助的作用。

    三、孩子的習慣 ,應逐步去培養

    對於孩子來說,成長是與家教分不開的。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做以下約定:

    1、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努力學習長本領,我們一起把這個小家建設好。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日常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就不會在家長偶爾無暇顧及孩子的時候手忙腳亂。

    3、以身作則。回到家後,放下手機,告訴孩子自律、堅持,陪伴孩子讀書,寫字。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說到底,育兒的過程,也是家長自己成長的一個過程。我身邊有許多家長,做了全職媽媽以後,就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一心一意圍著老公孩子轉,這樣讓自己的社交面受到了限制,也掐斷了自己的成長。

    女性獨立的今天,除了扮演好家長的角色、妻子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自我。

    一個獨立、努力的媽媽,也會在生活中傳遞給孩子正能量,並與孩子一起在變得更好的路上一起努力。

    共勉。

  • 2 # 嘟媽往前衝

    我是嘟媽,寶寶馬上上一年級,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選擇辭掉工作。為什麼呢?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寶寶不是媽媽的全部。

    寶寶對於媽媽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身為媽媽凡事都會以寶寶為先。但是我想跟寶媽說的是,寶寶重要但他不是寶媽生活的全部。寶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愛好,只有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寶媽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心情來教育孩子。而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寶媽經濟的獨立,只有獨立了才有發言權,否則看人臉色一切免談。此外,寶媽如果貿然辭掉工作,全身心帶寶寶,也會給寶寶造成壓力。“我為了你放棄了工作,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要不是因為你,我現在已經怎樣怎樣了”……這樣的話是不是常聽說,因為除了寶寶,寶媽沒有了其他期盼,就會對寶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當寶寶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就會責怪寶寶。而自己也會更加低落、沒有成就感,情緒不好對孩子的耐心也就不足。

    第二,奮鬥中的媽媽是寶寶最好的學習榜樣。

    曾經看過一句話“孩子不會聽我們的,但是會模仿我們”。最好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的示範。如果媽媽積極向上、刻苦奮鬥,那麼寶寶也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不怕苦不怕難的性格。職場媽媽相對於全職媽媽而言,除了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還要應對工作中的各種瑣事,對媽媽自身能力也會有更高的要求。而媽媽為了更加出色的應對,會不自覺的努力提升自己,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精力。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厲害。身邊有很多寶媽甚至是二胎媽媽,不但本職工作做得很好,而且還不斷嘗試各種副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整個人因為不斷努力而容光煥發。而寶寶們看到媽媽這麼努力這麼辛苦,一方面很體諒媽媽,另一方面也會向媽媽學習。

    第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要但不要把學習變成家長的事情。

    寶寶從幼兒園到小學,確實是個跨度不小的成長。良好的學習習慣譬如按時完成作業、定期預習複習等等,對於今後學習很重要。但我覺得寶媽重點還是要保持寶寶對於學習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寶寶自己願意去學習,主動去學習,而不是時刻監督寶寶、要求寶寶。該做作業了,作業完成的怎麼樣了,讓寶寶自己去安排,讓寶寶自己多參與,家長適當的引導即可。千萬不能事事包辦,不能讓寶寶感覺學習是父母的事,做的好做的壞反正父母會操心,那樣寶寶也會失去主動學習的動力。沒有動力學習,更不用說學習習慣的培養了。

  • 3 # 昱杭聊副業

    什麼樣的陪伴對孩子好

    很多家長認為只有全身心的24小時的陪伴照顧孩子才是最好的,其實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最近熱播的《小歡喜》裡陶紅飾演的媽媽,對女兒可謂盡心盡責,辭掉工作,全身心的撲在孩子身上,但是這樣的愛,讓孩子感到壓力,感到不堪重負,最後孩子還說出,討厭媽媽的話來。

    孩子在不斷的成長,他們對父母的愛的需要方式也在改變。小時候你24小時的照顧沒問問題,孩子上小學了,顯然這種方式並不合適。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同伴,自己的社交,如果媽媽沒有自己的社交,沒有自己的圈子,只會盯著孩子,那麼孩子會感受到一定得壓力,雖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好的。

    家長的榜樣作用

    媽媽辭職回家陪孩子,日久天長,成了圍著孩子,鍋子轉的婦女,並不能帶給孩子榜樣的力量。

    我認為媽媽不如在工作的時候全力以赴,下班以後就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比那種保姆式的育兒方式好太多了。

    孩子也會看到媽媽的價值,媽媽除了陪孩子,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不錯的收入,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的態度,積極的打拼,一定可以讓孩子更愛媽媽,更懂媽媽的不容易。

    各方面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小學才開始的,我認為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就要逐步的培養了。

    良好的作息習慣。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有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完成作業。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玩耍時間。閱讀習慣。這也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習慣,如果之前沒有閱讀習慣,現在要慢慢引導了。語文能力現在也是重中之重,有好的閱讀習慣上了小學,對語文,數學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正確的書寫習慣。這個也是家長平時要監督的,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手眼協調,預防近視。社交能力,小學又是一個新的社交環境,孩子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交到好朋友,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寫在最後

    家長都是很愛子女的,愛孩子不等於放棄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努力工作的媽媽也是讓孩子很驕傲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媽媽不要辭職,下班以後好好陪孩子,完全可以的。

  • 4 # 雲中寄語

    寶寶上一年級,寶媽需要辭職帶寶寶嗎?我覺得不需要辭職,原因有:

    第一,如果寶媽辭職只是為了多陪伴寶寶,其實沒有必要,因為白天他上課,你也無法陪伴他,只有他下課以後回到家,寶媽才能陪伴他,而這點上班的寶媽也可以。寶媽可以在晚上在週末多跟孩子交流,陪伴孩子。

    第二,如果寶媽辭職是怕寶寶沒人接送,這個也是可以解決的,沒必要辭職。我們可以讓家人幫忙,如果家人幫不上忙,現在託管班、課後輔導班也很多,我們可以找個好一點機構的老師幫忙接送一下,順便還能養成按時做作業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如果寶媽是擔心孩子剛上學,適應不了需要你的陪伴,這個我覺得更沒必要了。孩子的適應能力是最強的,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完全適應學校的生活,我們應該給他成長的機會,他的每一次改變都是成長。

    第四,寶媽繼續上班,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可以和孩子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也能讓孩子積極向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0米出現極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