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南同春永生物科技
-
2 # 南國蜂情
一次培育5以下王臺合適嗎?有什麼技巧?
培育多少個王臺,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當然一群蜂不止只能培育5個王臺。
我是養中華蜂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蜜蜂),我育王是選擇蜜蜂自造王,這樣比較適合中華蜂的特性。根據中華蜂的特性,我們應做好長期的計劃,育王不是一年四季隨時都適合,想要有優質的蜂王,育王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注意天氣,常關注天氣預報,因為中華蜂新王出臺三天開始婚飛(交配),所以儘量避開多雨天,以免影響婚飛失敗。
2、注意時節,避開炎熱的夏天和寒冷冬天,夏天蜜蜂處於焦躁的狀態影響蜂王的哺育質量,冬天大部分地區缺少蜜粉源,沒有充足的蜜粉源也同影響蜂王的質量。
3、注意群勢,選擇7脾蜂以上的強群,強群的優點,蜂群健康,採集能力強,有充足的哺育能力。
4、注意移王臺的要領,多觀察,等王臺封蓋成熟(正常6-7日)割王臺要輕準快。總結:育王要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合,天時是關注氣候變化;地利是充分了解蜂場地域的蜜粉源的時令;人合是養蜂人對蜂群的合理管理。
-
3 # 農事一鍋燴
感謝邀請。一次培育五個以下的王臺合適嗎?有啥技巧?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說一次培育五個以下或以上的王臺是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在一個規模化的養殖場,在蜜蜂換王期一次性可能會培育上百隻的蜂王。這些蜂王並不是在每個蜂群單獨培育,而是利用幾個少數的育王群集中培育所得。因此在一個蜂群當中一般情況下培育15至30只優質蜂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題主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在一個蜂群當中一次性培育5個以下的王臺,是不會對蜂群產生任何負擔的。
如果要說有什麼技巧?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奧秘所在,只要是一個健康的蜂群,蜂群數量能達到6框以上,外界氣溫適宜,在蜜粉源充足的情況下,就可以按照計劃培育蜂王。如果氣溫適宜,外界蜜粉源並不是很充足,可以進行獎勵飼餵蜜、粉,以保證蜂群的營養供應就可以適時安排培育蜂王的時間。
在培育蜂王的時候,如果蜂場的規模比較小或使用的蜂王數量比較少,沒有條件組織無王育王群的情況下,那麼我們可以利用正常採集群培育蜂王。首先我們可以用臘棒蘸融化的蜂蠟自己製作臺基,如果操作不是很熟練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臺棒上用記號筆做一個標記,這樣製作出來的蜂臺基高度比較統一。需要注意的是王臺基製作出來後,一定不能有裂縫,如果一次性要培育5只蜂王,那麼最好粘10至15個臺基。之所以要多製作2至3倍,主要是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培育的臺基都能夠被接受,最後成功成為王臺,這樣多製作出來一些,後期是完全能夠保障所需數量的。在王臺培育出來後,並不是每一隻蜂王都可作為優質蜂王使用的,所以多陪出來幾隻到時候也可以供我們替換。
在利用正常採集群培育蜂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在王臺封蓋後,一定要單獨將王臺裝入王籠中,否則在後期很容易被蜂王啃咬,導致培育蜂王失敗。蜂王培育出來後那麼就會涉及到更換蜂王,由於新蜂王會經歷婚配交尾期,而交尾期受雄蜂數量多少,惡劣天氣情況時間長短等等原因影響,所以產卵時間無法準確的掌握。因此更換蜂王一定要選擇最合適的時間,避免在春繁和秋繁階段更換蜂王,盡最大的可能減小對蜂群的影響。
-
4 # 深圳皮皮匠
一般初養蜂的朋友,都有一種愛好心理,就是自己能撐握人工育王的枝術,以後可以自己有計劃有目的去換王分蜂,這也是每一位養蜂人必須撐握的一項枝術。
作為育王的蜂群必須得達到強壯後上了繼箱育王最理想和方便,最好是在流蜜期進行學習育王枝術,因為這時接收成功率高,容易撐握和學習。現在有經驗的養蜂朋友都是用的塑膠王臺杯,因為塑膠王臺杯的接收率沒有蠟制的接收率高,作為初次育王的蜂友還是用蠟制的王臺杯最好,這種蠟制的接收率要比塑膠王臺杯接收率高的多,所以初次育王的朋友建議使用蠟制的王臺杯。
首先把制好的王臺蠟杯粘到育王框上後,先讓工蜂清理十幾個小時後,必須在無王區育王象繼箱上邊,有王區域工蜂是不接收的,就是接收也會被蜂王毀掉。如果有自然王臺可以用王漿每隻王臺杯中放入一點,下邊就可以移蟲了,育王的枝巧在於移蟲,移蟲時,移蟲針要從幼蟲的背部順著巢房的一則,輕輕移出幼蟲,再推放到王臺杯中就可以了,移蟲針千萬別從月芽的前面移,那樣容易傷住幼蟲,幼蟲也不好移。這是移蟲的枝巧。
因為初步育王的蜂友沒有經驗,移出的幼蟲大小不一致的情況,在移蟲接收後的二十四小時後,撿查一下,把那些王臺杯中較大的幼蟲除掉,一直到王臺封蓋前一直除掉王臺杯中的大幼蟲,最後盛的夠自己用的王臺就行。
王臺分臺時最好提前七八個小時分臺,因為總的來說就是你除掉了王臺杯中的大幼蟲,相應沒有經驗的情況,幼蟲不會完全一致同時出臺,萬一有的大一點的幼蟲會提前出臺後破壞掉全部王臺。這就是育王中的關鍵問題。
回覆列表
在蜂部落看來,實際上距離成功並不遠,具體怎麼操作?
第一:選擇育王群。育王群直接關係到蜂王的遺傳,所以我們在想要培育蜂王的時候就要選擇優質的蜂群來作為育王群,大致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進行選擇。一是蜂王產卵快;二是蜂群抗病能力強;三是蜂群長期能夠保持強群;四是蜂群的採蜜採粉能力突出;最後一點,這是我們很多養蜂的朋友不相信的,那就是近親繁殖。不要選擇近親繁殖多代的蜂群作為育王群,這裡面涉及到生物學知識,蜂部落才疏學淺,在有限的篇幅中蜂部落無法解釋清除,之所以對於近親繁殖刻骨銘心是因為在蜂部落養蜂的過程中因為這個為題與父親還發生了很大爭執,我們很多年老的養蜂朋友不信這個。
第二:培養強群。我們可以從其它蜂群選取封蓋子脾集合到我們的慾望群中,讓蜂群在短時間壯大,蜂群數量達到七脾以上。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兩三張蜂脾來進行處理,原理與蜂部落曾經介紹的裁房育王差不多。我們將選出來的蜂脾用割蜜刀切去巢礎的底部,因為這個地方是工蜂培育王臺的地方,也可以將巢礎一分為二,這樣就在巢礎的底部多出了很多不完整的巢房,這些巢房很多都可以作為王臺。
第三:我們將巢礎切過以後,加大飼料餵養。一般在我們切過的地方工蜂會大量建造雄蜂房,而底部則建造王臺,當我們發現蜂王在雄蜂房中產子以後,我們停止飼料獎勵,這時候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在我們的雄蜂房封蓋以後巢礎的底部會出現王臺當我們發現工蜂開始將王臺保護起來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改變,這就是蜂部落在上面所說的很多養蜂的朋友容易忽略的一個細節,也就是這個細節造成了我們自然王臺培育不成功。這時候我們需要在蜂群中建立隔離板,將蜂王和王臺隔開,讓蜂王在一邊繼續產卵,部分工蜂在一邊培育自然王臺,這樣隨著工蜂數量的增多,蜂群發生分蜂性的可能就越大,工蜂培育王臺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強。
第四:王臺的選擇。這點很多朋友容易大意,畢竟看到了王臺太激動,於是想要留下所有王臺,這是不科學的。我們都知道,王臺比較大,如果我們全部留下,我們想要移走王臺的時候就比較困難了,畢竟這不是人工育王,底下沒有蠟碗和小鐵片,稍不留神蜂王就給我們壓死在王臺中,蜂部落曾經移過這種王臺,太軟了,輕輕一動蜂王漿就漏出來了。所以我們要將相鄰的兩個王臺去除一個,選擇看起來發展良好的留下,同時還要避免王臺長了抵住蜂箱底部。蜂部落曾經觀察過一些急造王臺,長度可以達到好幾釐米。
第五:王臺的移走。一般情況下,王臺封蓋以後一個周左右就會出房,所以我們需要在王臺封蓋後的第五天就進行移走,王臺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變硬,顏色會變成深褐色,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移走了,發現一個王臺成熟了就取走一個,不要貪多,很多朋友在移走王臺的時候會發現不管我們怎麼移工蜂都在建造王臺,但是實際上越是到後面王臺質量會越來越差,關於這點相信看過蜂部落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主要是約到後面建造的王臺中的幼蟲越大。
第六:當我們將需要的王臺都取走後,在這個蜂群中留下一個王臺,同時相應的增加巢礎,以蜂群中不擁擠為宜,然後就等待我們留下的王臺出房,中間的隔王板不用扯開,留下來,然後觀察。如果老王產卵力還可以,我們可以留下老王,將新王與老王分開形成雙王群,如果老王不行了,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抽掉隔王板,使用新王處理老王形成一個大的蜂群,二是新王的一遍不動,對老王的一邊引入其它新王,這樣就成了雙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