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lijuan
-
2 # 老愚1234
答:
說到“有教養”,很自然就想到“有文化”。什麼是有文化呢?知名作家梁曉聲曾為其定義: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和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從這個概念引申出去,通俗一點來講,“教養”這個詞可以涵蓋至少兩層意思:第一,不要給人添麻煩;第二,努力讓別人因為你而快樂。
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最妙的法子,莫過於“言傳身教”。並且,更多時候,只要“身教”就可以了。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就是育人。而生活就是教育。做父母的人,只要有心,可從身邊任何一件小事努力做起。父母怎樣教?示範。孩子怎樣學?模仿。教育的萬千道理,簡單不過如此。
沒辦法,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在做,孩子在看,看著看著,很自然就形成習慣。正因為如此,才有薩克雷(英國著名作家)所說:“播種一個行為,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穫一個命運。”正因為如此,華人才有口耳相傳的一句俗語:法官的兒子是法官,小偷的兒子是小偷。這叫什麼?這叫耳濡目染,這叫潛移默化。
所以,做父母的人,如果擔心別人對自己孩子說三道四,說其沒有教養,那麼,最緊要的是做好自己,把自己做成榜樣。
首先,從吃飯做起。食不言。飯前要洗手。吃飯時候儘量不說話。有話要說,輕言慢語,不大聲喧譁。嘴裡有飯,肯定不易張口而言他。如果有長輩在場,長輩不動碗筷,晚輩肯定不要搶先。從小不挑不揀。遇見好吃的,不要狼吞虎嚥,知道適可而止,要給他人留有餘地,懂得分享。就餐時,如果有夠不到的地方,不應站立起來伸手去拿,而應該有禮貌地請求鄰座幫助。飯後有漱口擦嘴的習慣。如果家庭聚餐,餐後父母收拾碗筷,主動伸手幫忙……
從說話做起。公眾場合,不大聲說笑。即便私密場合,也要把握好分寸,以防突然失控嚇他人一跳。別人說話,微笑,低頭,看著別人的眼和臉。要懂得及時迴應。並時不時地,輔助身體語言,以表達耐心傾聽積極迴應的情感。有話想問,注意禮節。請,謝謝,不好意思,抱歉,對不起,請見諒……這些文明用語要成為日常,張口便來。有不同意見,學會委婉表達。習慣換位思考,常常站在他人角度替他人著想。沒有特殊情況,不要打斷別人的言論。耐心傾聽,有問題有意見,等人說完再提再質疑再補充。
從走路做起。孩子可能小,喜歡邊走邊蹦邊跳。但做父母的人,要記住自己身為成人,要遵守必要的底線。蹦跳無妨,但那是空曠邈遠的地方,是在不是人來人往的地方。如果人群中,務必堅持走在路上。上車下車上樓梯下樓梯,不推不擠不推不搡。禮讓三先,先等,先停,先讓。過馬路,堅持走斑馬線。紅綠燈路口,堅持紅燈停、綠燈行。任何時候不翻越欄杆路障。不踐踏草坪。大街小巷中往來,堅持右行,沒有斑馬線時過馬路堅持兩頭看,不爭不搶,寧等一分不搶一秒。
從拜訪他人做起。習慣於給主人準備禮物,以表禮節和聯絡情感的必要。大人小孩子都要照顧到。養成敲門的習慣。敲門時,手背指關節著力。輕輕的,一下,兩下,三下。給主人留有開門的緩衝時間。如果三十秒左右仍不見主人有反應,敲門可適當加大力度,但仍舊堅持一二三下,注意節奏,而不能用手掌、拳頭或是腳。主人開門迎接,要主動問好,很自然呈上禮物。進入客廳入座,謹聽主人安排。未經主人許可,不隨意翻動主人家任何東西。進入客人書房或是臥室,必須徵得主人允許。就餐時,不挑食。告別時,記得與大小主人一一感謝和再見。
從乘坐交通工具做起。耐心等候。在指定位置集合。坐有坐相,站有站樣。坐不躺不臥,不蹺二郎腿,不佔座不佔位;站不弔兒郎當,自覺遵守秩序,先來後到,不吵不鬧。不論公交、地鐵,先下後上,不擠不搶。不搶座,不霸座。不在座椅上安置行李廂包。不在公眾空間脫鞋脫襪。更不要將鞋或赤腳放在座椅之上。遇見老弱病殘,沒有特殊情況,主動禮讓。人多擁擠被碰被撞被踩,多理解多包容多原諒。不大聲電話,不肆意播放音訊影片,不吃東西不喝飲料,不對他人造成影響。
……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努力不給他人添麻煩。同時,在此基礎之上,努力隨時隨地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世界因你而不同。幫助他人,不必求大,仍舊從小事做起,從舉手投足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要有心,做父母的人,總能夠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成為一盞燈。即便只是一點微弱的光亮。
做父母的人,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呢?用童話大王鄭淵潔先生的一句話結尾,就是:閉上你的嘴巴,抬起你的雙腿,走好你的人生路,做給孩子看就好了。不用懷疑點滴的力量,這就是傳說中人們所說的“環境對人的影響”。
-
3 # 創意思維庫
言傳身教,想教好孩子,先學著怎麼做好自己。其實孩子的觀察能力很強的,模仿能力也很強,注意自己在孩子旁邊的一言一行,極容易影響孩子的未來
-
4 # 佛系教師
教養是素質的綜合表現,說到底就是要懂得尊重別人,知道別人的強大或者理解別人。
父母的言行舉止很重要,有些事情要經過特別培養,自己不會就去報個禮儀班。
-
5 # 米媽談教育
怕別人說孩子,沒教養。怎樣才能教好孩子。我覺得這位家長,只要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關於別人說自己孩子沒教養。我認為應該從兩個面來看。
一、首先,別人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嗎?為什麼要用別人說的話,作為評判自己孩子的標準?有的人自己都沒教養,但是習慣隨意評判別人。如果要把這樣的人說的話,放在心上,最終累的是自己。
二、做好自己,就不怕別人說。有句話叫,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底氣,如果沒有,那就說明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評判好與不好,有教還是無教的標準,我認為是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自己的成長進步有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自己做的事有沒有對他人造成不好的影響和傷害?如果沒有起到負面影響,就不怕別人說。
三、做給孩子看,什麼是有教養的語言和行為。父母先提高自己的素養,做給孩子看,讓孩子受到正面的影響。
綜上,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不怕別人說,就算真的遇到那麼不講理的,也無需爭辯,總有些沒素質的,說啥都是白說。但是如果孩子在場,聽到那麼不堪的話,應該私下給孩子講清楚,咱們沒有做錯的地方,不需要道歉也不需要理會。但是如果確實孩子做錯,還是應該道歉的。
-
6 # 一轉之念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害怕別人對我這個家長的否定,是因為這個我“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導致孩子沒有教養。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我們的傳統教育是:養不教父之過。雖然這個說法看起來是說父親是教育的主體,然而現在現實是母親是教育孩子的主體,因此一個孩子假如沒有教養,當然會被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那麼沒教養,你媽沒有教過你嗎?
那麼怎麼樣的教育能夠使得孩子有教養,說實話說什麼不重要,怎麼做才重要,我們常會看到父母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懂道理,講次序,然而在公共場合,而父母自己插隊,闖紅燈,出口成髒。父母教育孩子別整天想著玩,要把經歷放學習上,而自己一回家就捧著個手機,刷微信,看抖音。父母教育孩子不能說謊,要做誠實的人,而自己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飾的找託辭,說假話。父母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而自己對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顧,父母教育孩子要懂得愛他人,而父母自己都不懂得什麼是愛。那麼孩子光聽道理是做不到有禮貌、懂道理、講次序、專注學習、誠實及孝順的,因為他們會發現父母說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父母自己都做不到,他自然也無從學起!
因此身教大於言傳,一個有教養的孩子,自然會有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而這個家庭的教養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常態,也就是沒有刻意,而是習慣,是這個家庭的文化和習氣,潛移默化的自然在孩子身上留下教養的烙印。
假如連父母都做不到,假裝自己有教養,自然孩子也無法做到,這個時候要接受那個果,也就是可能會被他人說你家的孩子沒教養,坦然接受也是一種態度,做不到就做不到,父母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孩子最起碼也學會願意承擔後果,成為有自我擔當的人!
回覆列表
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源自於他的教養,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在於能夠處處為他人考慮,無時不刻把尊重和體諒放在心中。時刻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