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嘟嘟聊數碼

    那是因為AMD厚道啊!CPU有針腳意味著什麼?沒錯,意味著CPU更容易因為針腳斷裂而損壞,但是這也意味著AMD要自己承擔CPU針腳的良品率和意外針腳損壞所產生的保修問題,而主機板廠商所需的CPU插槽損壞率就低多了,付出的成本也更低。

    而英特爾的LGA插槽看似沒有針腳,消費者不容易弄壞CPU,然而這個風險全都轉嫁到了主機板廠商這邊,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英特爾主機板插槽針腳損壞的例子,就在LGA775剛出現時,那時的很多主機板廠商叫苦連天,維修售後問題不斷,從而導致現在的英特爾主機板廠商總會在CPU安裝說明上寫的非常詳細,就怕消費者一不小心弄壞主機板插槽上的針腳。

    曾經的CPU故障率最高的是什麼?其實就是CPU上面的這些針腳,英特爾為了降低自己的風險,保障利益,從而把風險轉嫁給主機板廠商,況且LGA插槽賣的還比AMD的插槽貴不少。

    儘管說AMD處理器的針腳暴露在外面容易損壞,但是那些針腳如果出現彎曲自己完全可以掰回來,即使有斷掉的針腳,找電腦城的人焊上去也不是多大難事,俗話說就是很“皮實”;然而英特爾的LGA插槽底座觸點一旦損壞或者大片歪掉,幾乎是只能返廠維修了,非常不方便。

    AMD曾經也有伺服器皓龍CPU採用過LGA式插槽,但是至今的主流CPU仍然沿用針腳式,這樣最高興的其實還是主機板廠商,AMD主機板相對更便宜也與這一點有關。其實從這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英特爾和AMD兩家的勢力和對主機板廠商的掌控力度,因為你作為主機板廠商再不想用LGA插槽也得用,因為對方是英特爾。

  • 2 # CHIP奇譜問答

    這個問題需要給某廠洗個地,給大家摘摘有色眼鏡。

    洗地分割線

    Socket,就是通常說的插座,再具體來說,“針”腳四周對稱,插入插座後,用機械槓桿鎖定針腳,鎖定既是固定的過程,也是電氣接觸的過程,後者因素非常重要,無論是針腳的粗細,還是表面鍍金,都是降低接觸電阻的關鍵設計。

    最常見的有:

    Intel的Socket 478(面向桌面平臺)、Socket 479(也叫Socket P,面向移動平臺,多一個針腳主要功能是能源管理);此前還有Socket 370,就更久遠了;

    AMD主要使用的是Socket FM1/2、AM3/3+和AM4,AM4是如今最熱門的Ryzen所使用的介面。

    LGA,Land Grid Array,平面網格陣列。

    LGA介面為人們所熟知是從LGA775開始的,如今英特爾主流的是LGA1150,AMD只有面向伺服器和高效能桌面產品,才開始使用狹義LGA的TR4/SP3介面。

    為什麼說是下一LGA介面,大家所熟悉的LGA,處理器端觸點是平的,與之對應的是Socket上密密麻麻突起的針腳。然而,所謂Socket插座,只不過是俗稱,其封裝方式仍然是LGA的!

    這些是常見的晶片封裝,它們和LGA對應。

    LSI(大規模積體電路)外連針腳越來越多,特別還有更換需求,LGA出現並衍生了PGA、BGA狹義LGA等多種封裝。以下LGA都指狹義LGA。

    簡單點說,PGA就是焊盤上焊接了硬質的針腳(PIN),可以反覆插拔,相對常見的焊錫來說,其焊接溫度更高,通常比較難自行焊接;BGA是在焊盤上放了可加溫融化的錫球,焊接固定在PCB上,拆下來再安裝的話需要重新植球;LGA則更簡單,焊盤上啥都沒有,可以隨便造,對應Socket上突起的鍍金簧片與其接觸傳遞訊號/電力,更換方便、電氣效能好。

    另外,CHIP還要告訴大家的是,LGA名稱、工藝、封裝都不是Intel專利,只是對應的針腳數量(775、1150、1151、2011、3066等)的具體插座設計,是英特爾持有設計專利,相應器件的生產商Foxconn、Molex、AMP/TE、Lotes(臺灣嘉澤端子)等持有製造專利。同樣,AMD Socket AM4介面接外掛的主要製造商是Foxconn,TR4/SP3與英特爾一樣,主要供應商是Molex。在接外掛領域,Molex比Foxconn有著相對更高定位及定價。

    成本因素,無疑是AMD沒有大規模採用LGA介面的最直接原因。

    誰不願意便宜呢~~當年英特爾上LGA775,有個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功率坑爹的Prescott——首款LGA775的使用者。另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雙通道記憶體的趨勢到來。

    PGA針腳式結構面臨著機械結構、針腳密度、單針腳功率、接觸電阻等多重挑戰。

    Socket整體針腳固定過程中有可移動的機械結構鎖定針腳,上千條針腳可能的機械失效、接觸電阻差異甚至是緊固力差異,都是非常大的風險。另外,CPU固定在Socket上的全部力量來自傳導自針腳的夾力,散熱器拔下時帶下CPU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CPU及主機板不可恢復性損壞。

    LGA結構的CPU下壓力和防拔力都來自插座外圍的固定框,不會傳導到針腳,損壞的風險也低多了。

    LGA另一方面的好處是CPU針腳和底座簧片,實際接觸面積更大、接觸電阻更小,有利於增加電流、降低電壓。同時,LGA有利於提升針腳密度,隨著PCI-E控制器、記憶體控制器,甚至網路控制器等裝置移入CPU,針腳數量會越來越多,PGA很難繼續支撐下來,LGA是未來的大趨勢。

    手機使用者61973074261:瞎說,因特爾之所以用lga是為了降低使用者使用不良習慣帶來的損壞,所以將針腳損壞風險轉嫁給了主機板商,從這一點來說按摩店是很良心的

    上面引用這位網友,同時也是DIYY圈非常流行的說法,再針對性洗一下地:

    嚴格地說,降低故障率(無論是CPU還是主機板),包括針腳損壞的機械故障和接觸電阻等的電氣故障,以及解決針腳密度問題,是切換向LGA的根本原因。到底是CPU損壞後更換成本高還是主機板Socket損壞後更換(主機板或Socket)成本高,使用者(整機廠商)自己清楚,CPU及主機板等供應商也很清楚。DIY那點量,和OEM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OEM自然會推動供應商向降低成本的方向走~~AMD還沒換,就有OEM量不大的背景因素。

    這裡吹個小牛,CHIP編輯當年混村裡的時候,是憑藉一把扁平鉗和烙鐵,修復過370針腳的——針腳斷了換上.3的漆包線,478時代就幹不了這個事情了——針腳細了、密了。LGA時代,啥都不要想了,中間的阻容沒啥手動修復的可能。

  • 3 # 科技依依醬

      為什麼AMD的CPU不採用LGA封裝技術?還在使用針腳式?intel處理器採用觸點式插座AMD採用針腳式插座,似乎使用者們都習慣了兩家廠商這樣不同的做法,但是又有多少人思考過為什麼AMD不採用LGA封裝技術呢?下面依依醬就來給大家分一下可能出現的某些原因。

    intel有LGA封裝技術的專利?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intel是不是持有者LGA封裝技術的專利呢?所以導致了AMD無法使用觸點式CPU設計?關於這一點呢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LGA封裝技術並不是intel的專利,只不過是intel最早採用而已。真正的LGA封裝技術專利則是在代工廠手中,比如說富士康。AMD的主機板代工同樣也有富士康,所以說AMD因為專利問題無法使用LGA是無稽之談,再說了AMD並非沒有LGA封裝的處理器,比如說高階的執行緒撕裂者就是採用的LGA封裝技術。

      那麼既然不是專利問題導致了AMD不能使用LGA封裝技術,那麼為什麼AMD不大規模採用LGA封裝技術呢?

    AMD減少使用者升級成本

      在最新的銳龍AM4介面上AMD依舊採用針腳式插座設計,並且選不了在未來的三代銳龍處理器上AM4介面會依舊支援,反觀intel這邊呢則是主機板換了一代又一代就算是LGA觸點數一致intel都要逼著使用者升級主機板,其實從魔改Bios的主機板中我們就能發現其實intel完全不必這樣做,而這樣做了,奸商本質暴露無遺。反觀AMD這邊呢每一代的針式介面都能夠沿用好幾代處理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看起來AMD確實要良心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式設計師如何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