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哥6712

    英國是這個星球上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國家。經濟上的工業革命,政治上的君主立憲制定建立,是人類從蠻荒的封建專制社會向民主政治社會邁進、開創了符合人性需求的經濟政治模式,是適應了人類發展的道路。可以說,英國為後起的發達國家和正在向現代民主政治模式轉型的國家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我認為,英國自完成經濟社會轉型後,從未衰敗過,以後也不可能衰敗!

    物競天擇,英國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轉型後,國家釋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必然要對外交流(或掠奪),是正常的,以其強大的實力來征服那些還處在矇昧國家,進一步積累了強大的實力。日不落帝國自然形成了,直到現在,仔細想想,英國不仍然是日不落帝國嗎?!雖然原來受英國直接管控的國家大多都獨立了,但仍是英聯邦的成員,仍然是鐵哥們呀,小弟們翅膀硬了,內心仍然是尊重和仰視這個老大哥的。

    世界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出現後起之秀也是正常的。如美國、日本、德國等,但這也不能說英國就衰落了,只是不能隨心所欲地掠奪附屬國的資源而已,以英國的國土面積、資源和地理位置,幾百年了(包括現在的其他大國)仍處在世界一流國家行列,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都禮讓三分,實屬不易了,直到目前,幾個有影響的世界經濟組織、政治組織等仍在英國,且英國的一舉一動也會給世界格局產生影響,如英阿馬島戰爭、英國脫歐等事件。

    衡量一個國家是昌盛還是衰落的標準,不能只看經濟(當然這是主要的),而是綜合衡量的,首先是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是否符合人民的期待,社會各階層是否較公平地競爭,社會有活力,能夠保障一個國家長期的社會穩定,不出現傷筋動骨的內亂,自我消耗。其次,人文思想、科技、經濟等方面始終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第三,自然因素如資源、人口、不可控的因素的制約等。

    一個國家內在的因素(政治、文化思想、科技等)是決定其長期興盛還是衰敗的關鍵。

  • 2 # 趕時間你們一起上

    首先是戰爭原因兩次大戰陣亡了無數優秀人才並且導致了國庫一空。

    其次是管理殖民地的方式問題,跟法國那種把殖民地人民當弱等群體不一樣,大英帝國扶持和培養當地人才大力發展殖民地各方面經濟和社會框架。

    最後就是民族主義抬頭,殖民地有了實力和完整的社會體系加上大戰後的虛弱,自然而然的就亂紛紛獨立。

  • 3 # 金牛發發發

    固成守舊,自以為是,二戰的影響及戰後殖民地的紛紛自立建國再加上多次幫美國火中取栗而造成的傷害。日不落帝國也變成日落西山了。

  • 4 # hording

    大英帝國這一日不落帝國的衰落,並不是絕對的衰落,而是一種相對意義上的衰落。

    大英帝國示意圖(來源: Wikipedia,下同)

    事實上在19世紀後半葉英國的發展不能說差,但是這要看和哪個國家來比較。總體來說,英國在列強中的發展速度,實際上僅次於美國、德國和日本這三個後起的強國,而與俄國,法國,奧匈帝國等等這些國家相比較,英國的發展速度不算慢,而且還很快。但英國作為世界體系中的頭號強國,一旦在發展速度上趕不上其他國家,逐漸的為其他國家所趕超,那麼實際上就代表了國際體系中的一個頭等大事,那就是國際體系中的頭號強國的地位,隨著其基本的經濟實力不再佔優勢,也將逐漸喪失。事實上整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就面臨著這樣尷尬的一個局面。之所以英國會出現這種發展速度為新興的美國,德國甚至日本所趕超的局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英國是最早進入工業革命的。進入工業革命早代表著英國無力,也沒有意願,在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來的技術革新面前,大規模的實現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更新換代,或者說升級。而這種慣性造成的結果就是英國只能依靠實際上已經相對落後的技術,與美國、德國甚至日本這樣的新興強國,來競爭,其結果不言而喻。

    布林戰爭中的布林人民兵

    隨著英國相對實力的衰落,英國和所有的帝國或者說和所有的霸權國一樣,同樣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帝國晚期,所有的帝國都要共同面對的帝國過度伸展問題。我們知道作為一個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在全世界所有地區幾乎都有利益存在,這在英國權力巔峰時期其實不算什麼問題,因為英國有能力在全世界範圍內去維護它的權勢。但隨著英國的相對衰落,那麼問題就來了,英國在全世界的利益,幾乎都面臨著來自於新、老強國的挑戰。在面對這些新老全國的挑戰面前,英國著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不管是主動的實施戰略收縮,還是說勉為其難的在這些地區,這些勢力範圍內與那些新老強國進行競爭,給人留下的印象都終將是老大帝國,江河日下的感覺。第二次布林戰爭,英國面臨那種空前孤立的狀態,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將布林人的反抗壓制下去這樣的窘境,是英國這種捉襟見肘、江河日下的狀況的最好的寫照。

    1959年的大英帝國

    事實上英國的精英們也看到了英國的這種相對衰落的狀況,所以從19世紀末開始,英國的政治家們,從迪斯雷利、格萊斯頓,到勞合喬治,再到丘吉爾,他們的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調控英國的衰落。但是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程序,現代大眾政治到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外交,在現代大眾政治時代出現了兩次嚴重的墮落,一次是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列強全部開足馬力,向著戰爭末日狂奔的外交;,另一次則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對因為其主要敵人的判斷失誤,而對其最大、最危險的敵人納粹德國的綏靖。而兩次世界大戰對英國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不可逆的造成了大英帝國的最終崩潰,英國最終從國際體系內的頭號強國淪為二流國家。

  • 5 # 潮哥帶你看世界

    曾經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之所以衰落到如今地步,主要有如下幾點:

    1.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大英帝國是第一、第二工業革命的起源地,因此在前期佔有經濟、技術的先發優勢,從而確立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但在多年的經濟發展中,英國在前期取得優勢地位的傳統專案,不需要開拓創新都能一直帶來豐厚的利潤,慢慢形成一種惰性,對新技術新事物產生排斥,不予接納,從而與新經濟脫節。

    就象香港對現今非常流行的“移動支付”不感冒一樣,是因為它們本土落後的信用卡支付已佔據了絕對優勢地位。

    而恰恰相反的是,德國、美國等新興後起之秀的國家雖然不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卻很好地繼承發展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各種先進技術,並且青出於藍勝於藍,最終,經濟成就及實力迅速超越了英國。

    2.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消耗了英國的國力。這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歐洲,很不幸地,英國都是主要參戰國,雖然最終獲勝,但都是慘勝。

    在倫敦大轟炸中,納粹德國的空軍傾瀉了數十萬噸的炸彈,把英國的大地炸個遍,英國全境變成一片大廢墟,可謂損失慘重。

    那段時期,英國的國力可以說是衰弱到極點。

    3.風起浪湧的殖民地獨立浪潮,極大地動搖了大英帝國的根基。

    這時候,大英帝國各殖民地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掀起了大規模的民族獨立戰爭。而英國此時已無力撲滅殖民地人民的起義怒火,只好被迫允許它們相繼獨立出去。

    從此,大英帝國失去了賴以維持帝國基業的廣闊原材料供應地,相當於最為重要的“輸血奶牛”斷奶了。以英國本土那狹小的國土,貧瘠的資源,是根本支撐不起一個大帝國所需的龐大武備及鉅額消耗的,所以只能慢慢萎縮衰落下去了。

    4.來自新興帝國的打壓,主要是美國的崛起及控制。

    歷史上任一個龐大帝國發展到最後,都會盛極而衰,被新興帝國所取代的,而這個新興帝國就是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世界各個強國被戰爭所拖垮打慘時,美國卻因偏安一偶,遠離戰火,大發戰爭財,從而迅速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而美國為了有利於長久控制其他國家,對歐洲各強國實施“馬歇爾”振興計劃,從而更加牢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英國當時因國力衰弱,甚至必須抑仗美國才能生存,在美國持續的打壓控制下,最終淪落為一個二流國家,成為美國的小跟班及打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醫學角度講,人的意志力對搶救有影響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