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申城2010

    英國政體是,議會對首相投不信任票,首相有權解散議會,女王按法定程式簽署併發布解散令。新產生的議會仍然不信任首相,首相得下臺。議會休會同樣如此。

    女王並沒有實權,按首相決定簽署釋出相關檔案,是女王必須履行的形式上的法律義務,不存在干政問題。

  • 2 # 簡直簡直

    如今英國混成這副模樣,全國為了脫歐鬧得混亂不堪,更有甚者,整個國家好不容易扭和一起的英倫三島,被脫歐搞得獨立烽火四處燃燒。再這樣下去,大不列顛要變成小不列顛。女王也將淪落進歐洲其他小王國的國王隊伍裡去了。伊麗莎白必須發聲了。可以看成,伊麗莎白在人生最後階段竟然遇到了一生從未有過的直接干政的機會。這也是女王一生主動用權的一次。脫歐不脫歐,何去何從,兩派勢力旗鼓相當。再鬥下去,將嚴重傷害英國。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足夠的勢力加入,才能使天平能夠導向一邊。女王有加入的足夠的影響力。所以,有必要,也需要女王發聲。

  • 3 # 怡紅鶴影

    英國想脫歐由來己久,英國自前任首相卡梅倫執政期間就脫歐問題進行公投,很快公投透過。隨之麻煩也來了,就脫歐問題與歐盟始終達不成一致,而且英國國內,政府與議會就脫歐檔案也達不成一致。

    特蕾莎梅因此辭職。而英國社會也因脫歐而撕裂,北愛爾蘭,蘇格蘭紛紛要求獨立,英國面臨空到考驗。

    前外交大臣約翰遜繼任後,由於政府與議會間仍達不成一致,面臨硬脫歐的危險,這將對英國的政治、經濟造成極大傷害,在此情況下,女王不得不出面干預,利用女王的影響力使脫歐順利透過,挽救英國的經濟政治影響。至於此次議會休會,並不會對英國的政治基礎造成實質影響,更不會破壞。

    因此造成英國幾個城市出現示威遊行,也只是施加壓力而已。

  • 4 # 張伯泣

    英國女王命令議會休會,會動搖英國政治基礎嗎?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最近英國確實有點亂套了,就脫歐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開始了大規模民眾遊行,而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英國首相鮑里斯強令議會休會的行為,大家要注意,這裡是英國首相鮑里斯的行為,和英國女王沒有任何關係,當然檔案是由英國女王簽發的。但是首先大家要明白英國的政治制度,這便是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是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她只是一個象徵罷了。

    所以問題中所說的,英國女王直接干政,是一個錯誤的說法。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最高首腦是首相,也就是鮑里斯,他作為英國保守黨的黨魁,不但是英國名義上的領袖,更是英國最大的實權者。當然首相是由議會產生的,但是首相也有解散議會的權力,不過在這裡,大家要明白,自英國君主立憲制誕生以來,女王就沒有了任何行政權,當然英國能將王室保留下來,也是不容易的,像是法國和俄羅斯的王室,都是比較慘的。

    所以我認為,女王的決定影響不了英國,但是現在的英國確實很亂,蘇格蘭、愛爾蘭、英格蘭甚至有分裂的可能,當然這就是民主制度的缺陷,容易造成很大的混亂,如果英國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就不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其實就脫歐問題來說,支援的人覺得脫歐對自己有利,但是不支援的人肯定覺得脫歐對自己沒有好處,人性都是這樣,肯定是什麼對自己好就選擇什麼,而遊行的民眾和在野黨工黨,也就是目前英國最大的反對黨,他們更是稱遊行是“政變”。

    總的來說,英國脫歐與否,和中國關係不大,對歐洲都是有巨大的影響,而在鮑里斯以及他的支持者看來,英國之所以要脫歐,無非就是覺得英倫三島經濟發達,資本充足,歐盟已經和英國已經沒有在一個檔次上面,如果在實行歐盟的政策標準,吃虧的還是英國。最後希望這次事件不要擴大化,英國民眾能夠妥善的解決。

  • 5 # 培君走世界

    答案是肯定的。英國女王批准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提議,命令英國議會休會一直到10月14日。打破了英國多少年來建立的“君主虛位”的規矩,現在已經不是會不會動搖英國政治基礎的問題了,而是英國政治基礎的大廈已經岌岌可危了。

    英國是率先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君主立憲議”的核心就是議會的“權力至上”,充分顯示英國政治體制的“公正、民主”,從而成為西方國家“民主”的“典範”,為國際社會所稱道。英國實行“議會民主制”,議會具有立法權,在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權當中,立法權居最核心的位置。不管是掌管國家行政大權的首相,還是掌管生殺大權的最高法院的院長,都要執行英國議會所透過的各項法律。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機構,國家法律不可侵犯。百多年來,英國政治體制的大廈看似近乎完整和完美。

    英國政治制度在很多人看來是完整的和完美的。然而再好的汽車也看什麼人去開,如果這個司機駕駛技術特別差,或者心眼兒也不大好,一點兒也不知道珍惜,那麼這車早晚要在這個司機手裡“趴窩”。

    英國脫歐攪亂了英華人的平靜生活。前總統卡梅倫,我認為是一個自作聰明的而且是不負責任的政客,起碼在英國脫歐的問題上,犯了不應該犯的錯誤,搞了不合時宜的,也是十分草率的“ 脫歐公投”。他為了爭取在歐盟有更多的話語權,同時也是為了在國內爭取更多的選民選票,用公投的方式想獲取一石二鳥的效果,按卡梅倫的預測,英國民眾大部分都是希望留歐的,他沒有想到會產生52:48的結果,於是乎把英國引向了脫歐之路。卡梅倫很狡猾,他知道脫歐道路坎坷,於是以辭職了之。繼任首相特雷沙·梅,不知深淺,一頭撞進來,盡了很大的力氣,好容易和歐盟取得談判結果,結果幾易其稿都遭到議會否決,最後撞得頭破血流,不得不像卡梅倫一樣辭職離去。特雷莎梅“失敗”,並不是因為“梅姨”不努力。梅姨是個盡心盡力的人,不僅同歐盟談判絞盡腦汁,還要和保守黨內的不同政見者以及反對派的那些人唇槍舌劍,儘管如此,依然敗下陣來。為什麼呢?我認為原因有二:一脫歐這事本身就是個錯誤。就不應該搞。脫歐固然可以解放英國,不受歐盟限制,也可以甩掉“難民”和幫助“窮國”的“負擔”,從長遠看的確有好處。但是脫歐並不是那麼好“脫”的,要打破多少條法律條款?要解決和許多國家的關係,會涉及到太多的諸如稅收、海關、人員流動等等等等數不清的問題,搞得不好,那會讓英國經濟和國家關係遭受“地震”般的災害。脫歐和留歐的利弊現在很難有人能說清楚大小。現在支援脫歐和支援留歐的民眾比例不分伯仲。保守黨內和反對派中間“硬脫歐派”、“軟脫歐派”和“留歐派”攪混在一起,幾乎分不清敵我。久拖不決,陷入泥潭。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責任當然還在卡梅倫身上。二,英國政治體制存有漏洞。我認為英國的這種政治體制本身具有先進性。看起來近乎完美和完整。但是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都有它的侷限性。比如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三權分立。王權、政權、民權各有分工,相互重疊,又相互制約。英國女王雖為“君王虛位”。沒有實際權利,只有建議權和監督權。可是,具有國家最高權力的內閣,是由女王授權任命的。議會下院通過了對內閣的不信任案,要麼解散內閣,要麼由女王宣佈重新進行大選。可見女王的地位也不太“虛””,女王的作用實際上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這次女王出面“干政”,要求議會休會到10月14日,破天荒的休會時間長達5周之久,“虛位”變成了“實權”。議會可以不執行嗎?議會雖然“至上”,有立法權,但是法律都能夠包羅永珍嗎?就沒有空子可鑽嗎?這次約翰遜使用的這個“損招”、“狠招”,是不是就鑽了法律的空子呢?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達到他10月31日完成“硬脫歐”的計劃。但是沒有人能夠說他“違法”,他顯然狡猾的鑽了法律的空子……所以說英國的政治體制還是有漏洞的,法律也是應該“與時俱進”的。

    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建設固然重要。但是維護和執行這個體制的人更加重要。在英國多少年來,都是由精英黨或群眾黨掌控著,不管是哪個黨派執政和作為反對派,最主要考慮的還是誰把誰搞下去?比如這次英國脫歐,保守黨和反對派,你給我一槍,我給你一矛,你給我一矛,我還你一盾,你來我往,各不相讓。如同一家的兩兄弟,為分一個窩頭,打的你死我活。全不管國家的利益!比如保守黨黨首、現首相約翰遜為了展現自己“言而有信”的形象,堅持10月31日之前完成脫歐,甚至不惜“硬脫歐”,為了硬脫歐,不惜推毀英國社會政治的大廈,逼著女王“干政”,讓英國的“民主政治”成為世界的“笑柄”,難怪會引來英國百萬民眾的抗議,甚至被人們成為是一場“政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萬至14萬的轎車裡,哪種開起來最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