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霞叫我臭猴子
-
2 # 劉藥師說藥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小兒退熱藥有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不推薦小兒使用尼美舒利和阿司匹林,因為副作用和風險較大。
一般建議體溫超過38.5℃時再使用退熱藥;若持續發熱間隔6小時可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可超過4次;持續發熱超過2天或者高熱不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
3 # 小喜探醫號
流感高發,孩子高燒,人心恐慌。
勿輕信流言!流感爆發,孩子高燒,各大醫院兒科診室人滿為患,奧司他韋吃或不吃,美林、泰諾林用或不用,孩子高燒不退怎麼辦……
揪心的家長們“抱團取暖”:“我家娃發燒吃了XXX藥好了……”“我們家孩子每天喝板藍根顆粒,今年沒生病……”甚至有了“如果不喝水,喉嚨粘膜比較乾燥,會導致病毒在10分鐘內侵入人體”的言論。
殊不知,有些家長“一片好心”的支招,不止苦了自家娃,還害了別人家的娃。
對於網上鼓吹的喝板藍根、燻醋、在室內放洋蔥等防流感的“妙方”,目前沒有確切的臨床實驗研究能證明這些方法有效。
孩子高燒怎麼辦?孩子一發燒,家長就恐慌,恨不得馬上把燒退下來。
可該如何退燒,家長犯了難。
中醫認為:發燒恰恰說明體內的正氣和邪氣正在鬥爭。如果這時候盲目退燒,不僅不能很快退燒,還有可能適得其反,把邪氣留在體內,加重了症狀。
不論是高燒還是低燒,只要孩子的精神相對較好,吃飯也香,沒有咳嗽、流鼻涕、頭疼、頭暈、渾身疼、寒顫、發抖、乏力等不適症狀,都可先嚐試物理降溫,如用中藥溫水泡腳或喝溫開水,到微微出汗程度進行退燒。
一張中藥退熱泡腳方艾葉10克,蘇葉10克,
柴胡20克,青蒿10克。
使用方法:加適量涼水煮沸,放至適宜溫度,進行足浴。
至於大家平時熱衷的冰敷、用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的退熱方法,因為正值冬季,不建議家長自行使用。
如果採用泡腳、喝溫開水等物理療法依舊無法退燒;或者孩子剛燒起來就精神不佳、渾身難受,最好及時服用退燒藥。
發生高燒驚厥要立馬就醫!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病史,一旦發燒,要隨時準備服用退燒藥並及時就醫!
退燒藥要這樣使用一般來說,3個月以上的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可選用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兩次使用間隔為4~6小時;或者選用布洛芬(美林),兩次使用間隔時間是6~8小時。3個月以下的寶寶請遵醫囑進行治療。
小喜有話說無論是美林還是泰諾林,都只有退熱功能,沒有治療功效。服用它們主要是緩解高熱帶來的不適症狀及防止孩子高熱抽搐。所以,大家須謹記一個原則:能不用就別濫用,能少用就別頻繁用。
還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儘快退燒,交替服用美林或泰諾林這兩種退燒藥。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交替用藥,如果透過物理降溫,同時服用其中一種藥物依然不能退燒,再考慮兩種藥物交替使用,但兩種藥物使用時要間隔4小時。
同時,使用退燒藥時,要注意服用的其他複方感冒藥中是否同時含有相同的退燒藥物成分,避免重複疊加應用,以免超量。
-
4 # 求真尚美
我有一個北京的專業家庭醫生,她給我了一些建議。孩子發燒要注意觀察和照料,如果孩子一週左右發現高燒不退,但孩子沒有其他症狀,只要不超過39度,就不要吃退燒藥,超過了不要亂吃退燒藥(千萬不能吃尼美舒利),可以吃嬰兒用的布洛芬清熱顆粒,考慮是幼兒急疹,讓孩子多喝水。一般三天就會出現紅點裝的疹子。三天過後不出要到醫院檢查。
回覆列表
近些年來,不孕不育的發病率有明顯的提高,這就更加表明了一個小孩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小孩子的免疫力比較低下,生病是很有可能的。小孩子比較嬌小,很多適合大人的治療方法不一定適合小孩子。那麼應該如何使用小兒退燒藥呢?
1持續高熱使人體耗氧量和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加快,機體抵抗力下降,感染機會增加,累及小兒,則更容易引起高熱驚厥和各種併發症。當小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宜使用退熱藥幫助降溫。 正規出產的退熱藥,上市前都要透過相當嚴格的藥物基礎研究和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證明藥物安全有效才能實際應用。例如布洛芬,它屬於非甾體退熱藥,由於退熱能力強,療效可持續8小時,兒科醫生常用於發熱病兒。退熱藥的劑型有針劑、片劑、栓劑、水劑,還有兒童專用、設計比較人性化的口服劑型和口味,可結合具體情況給予選用。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用了退熱藥後會出現胃腸不適、過敏,或由於退熱過快、大量出汗反而容易虛脫等不良反應。其實,如果能做到不自行增加劑量,不反覆多次用藥,不同時混合使用多種退熱藥,正規退熱藥的安全性還是相當高的,家長不應顧慮極少發生的不良反應而因噎廢食。總之,只要掌握了適應證和禁忌證,退熱藥該出手時就出手。
2正規出產的退熱藥,上市前都要透過相當嚴格的藥物基礎研究和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證明藥物安全有效才能實際應用。例如布洛芬,它屬於非甾體退熱藥,由於退熱能力強,療效可持續8小時,兒科醫生常用於發熱病兒。退熱藥的劑型有針劑、片劑、栓劑、水劑,還有兒童專用、設計比較人性化的口服劑型和口味,可結合具體情況給予選用。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用了退熱藥後會出現胃腸不適、過敏,或由於退熱過快、大量出汗反而容易虛脫等不良反應。其實,如果能做到不自行增加劑量,不反覆多次用藥,不同時混合使用多種退熱藥,正規退熱藥的安全性還是相當高的,家長不應顧慮極少發生的不良反應而因噎廢食。只要掌握了適應證和禁忌證,退熱藥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我們的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方式是會引起發燒的呢?
一、正確選擇退燒藥
1、沒有最好的
退熱藥沒有最好的,作用都差不多。使用退熱藥,只是為了減輕發熱帶給孩子的不適,避免體溫過高對嬰幼兒的傷害,保護嬰幼兒大腦(高熱時,可用涼水枕),防止高熱驚厥。在服用退熱藥的同時,還要治療引起發熱的疾病。
2、貴的不一定好
退熱藥不是越貴越好,對你的嬰幼兒有效的退熱藥,就是最好的選擇。
3、打針不一定退熱快
打退熱針,不一定是最好的給藥途徑,也不一定很快達到退熱效果,與口服退熱藥起效時間差不多。而且口服退熱藥不會給孩子帶來打針的疼痛。
4、肛門用藥
嘔吐或服藥哭鬧喂藥難的,肛門用藥也是不錯的選擇。起效很快,嬰幼兒也沒有痛苦。
5、鎮靜止驚退熱藥
嬰幼兒選擇退熱藥,最好選擇有鎮靜止驚作用的。不宜選擇阿司匹林退熱片、小兒APC退熱片,安乃近就更不能選了。可以選擇撲熱息痛、魯米那等退熱藥。
6、不可僅看商品名
在選擇非處方退熱藥時,不要只看商品名,要看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選擇中藥退熱也是不錯的考慮。
除此之外,寶寶發燒期間的日常飲食對於康復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哦。
二、寶寶發燒的日常飲食
1、發燒時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稍大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夏季喝些綠豆湯(加少量糖),既清涼解暑又有利於補充水分。發燒伴有腹瀉、嘔吐,但症狀較輕的,可以讓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的口服糖鹽水。配製比例為500毫升水或米湯中加一平匙糖及半啤酒瓶蓋食鹽。1歲左右的小兒,4小時內可服500毫升。同時還可適當進食一些補充電解質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等(含鈣豐富),米湯或麵食(含鎂較多)。症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同時請醫生診治。
2、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
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兒童,由於不會咳痰,往往嚥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給孩子吃海鮮或過鹹、過油膩的菜餚,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
相信大家看到此刻的時候,對寶寶發燒時候的飲食有了瞭解吧,如果家裡小孩子要是發燒的話,一定要給小孩子的飲食和藥物合理搭配,千萬不要出差錯,對你不好,對寶寶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