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間快把我帶走吧
-
2 # 蓋世楠爵
首先於吉必須殺,這個嚴重影響到了孫策在江東的威信。
孫策用其父孫堅留下來的玉璽跟袁術換了舊部人馬後,在江東立足,並建立有效的統治。
而於吉是東漢末年黃老之派的人物,多次製作符水以治病。百姓們把于吉當成活神仙,紛紛跪拜。同時孫策軍隊中的一些高階將領也信奉于吉。
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于吉這時候已經影響到孫策的威信,為了以後自己能更多的統治江東,必須殺了于吉。
何況于吉還是個道教的人,信奉的人這麼多,要是振臂一呼造反,肯定有很多人追隨。畢竟東漢末年就是因為張角的黃巾起義導致朝廷名存實亡。
-
3 # 銜筆書史
孫策為什麼要和于吉過不去?正史裡是這樣記載的:
“時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策曰:‘此子妖妄,能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復相顧君臣之禮,盡委策下樓拜之,不可不除也。’”(《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江表傳》)
許多人以此為據,認為孫策氣量狹小、不肯容人,所以才會殺于吉而後快。
然而,就在同一篇史料中,關於孫策的性格,還有這樣的記載:“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一個喜歡說笑話、性格豁達的人,會簡簡單單地因為面子問題殺人麼?銜筆認為說不過去。何況,孫策在下江東之前,還能夠若無其事地在坑了自己老爹一把的袁術麾下效力,可見其在“忍”字訣上的功夫,並不是一個赳赳武夫能夠做到的。
如果要深究于吉的死因,應當結合當時孫策勢力的整體處境來考慮——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建安五年,當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時,孫策想要偷襲許都,也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戰略構想不可謂不大膽,然而,要輕兵深入曹操腹地,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根據地的穩固。後方一旦不穩,深入腹地的孫策就頃刻間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于吉的出現,正好擊中了孫策的軟肋——在宴會之上,孫策的手下都紛紛去向于吉叩拜,這就證明了一點:孫策在江東的根基還並不穩固,人心的向背相當撲朔迷離。
此外,于吉是個道士,善用符水治病,信眾眾多......這些行為特點與一個人非常相似——張角。
于吉出身的琅琊,一方面是曹操勢力區域,另一方面曹操的手下還有數十萬黃巾軍的餘部——青州兵。若說于吉和曹操方面沒有一點關係,恐怕孫策絕對不會相信。
如果當孫策出兵許都時,于吉在他背後再來上一手“孫氏已死、黃天當立”,孫策一定消受不了。因此,為了確保後方安全,于吉,必須消失。
至於孫策為什麼要以這種名義殺掉于吉,原因很簡單——“策陰欲襲許”,出兵許都計劃都是高度保密的,那這個計劃的保障工作自然也不能公之於眾,以“幻惑眾心”的理由殺于吉,只不過是一個最好的藉口而已。
所以,孫策與于吉過不去,徹頭徹尾是出於“帝王心術”,而絕非是出於一時之氣結果。
也正因如此,評註《三國志》的裴松之,在看到陳壽對孫策“輕佻果躁,隕身致敗”的評語時,非常不以為然的說道:“孫氏因擾攘之際,得奮其縱橫之志,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勢一則祿祚可終,情乖則禍亂塵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慮難於將來?.....陳氏之評,其未達乎!”
-
4 # 有心的作者
先說于吉當時在東吳是怎樣的存在呢?百姓說他會用符水治病,而且百治百靈,還會呼風喚雨等,被東吳百姓傳得神乎其神。那麼于吉既然能治病,而且還很靈驗,應該是懂點醫術的,那應該能和他同時代的華倫一決高下,但他只是在東吳有很多狂熱的粉絲,我認為于吉很有可能是了什麼方法把這些人給迷惑住了,就算是華佗在當時也沒有達到讓人頂禮膜拜的程度,可見他的醫術有假。
孫策是一介武夫,信奉武力制勝。當他看到東吳百姓對於吉是如此的崇拜,便覺得於吉是有什麼陰謀的,雖然于吉沒有做出什麼謀反之事。按現在的話講,孫策是崇尚科學,反對一切封建迷信的。他也是忌憚于吉有如些多的信眾,萬一他想要搞點事情,也不是什麼費勁的事。
當時的孫策心情也不是很好,先是孫策向朝廷求官被拒絕了;再後來許貢向曹操彙報說孫策是隻猛虎得防著他,信使還沒到許都就被孫策逮住了,之後用計把許貢給殺了。然而許貢的死黨為了給他報仇,決定要殺孫策,結果只把孫策打成重傷,自己也送了性命。
受了傷的孫策當然心情是不可能好的,所以看到于吉的所作所為是極其的氣憤,決心一定要殺之而後快。試想如果沒有求官不成和被許貢門客刺傷的事,孫策的心情也沒有什麼波動,對於吉也許會網開一面。
如果孫策再仔細地琢磨一下,于吉既然能讓那麼多人心悅誠服地崇拜於他,也是有些本事的,如果把他歸到自己的身邊,利用於吉的影響力,那對於孫策更好地統治東吳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可是歷史沒有如果,由於于吉出現在孫策面前的時機不對,枉送了性命。
回覆列表
于吉這個道士,無論是三國志的裴注還是演義裡的描寫。對他都是寫成那種近乎於神人或是妖人的地步。百姓對於吉是頂禮膜拜,見他如見仙。在這種情況下,當局者就要做出兩種考慮,
一是拉攏此人,封官加爵,使其為己所用。如此一來對安定民心,穩定政權具有積極作用。
二是直接殺了此人,斷絕這個禍根。免得將來像黃巾那樣起義作亂。孫策殺于吉是有著深厚的政治因素。當時的孫策剛剛平定江東,土豪勉強順從,百姓無動於衷。民心並非高漲,國力基礎也不算雄厚。可以說是政權不穩,潛在威脅極大。而這個時候偏偏於吉出現,而且一呼百應,影響力之大,居然超過了孫策自己。孫策最害怕的就是這樣的人,百姓崇拜他到了比自己的地位還高的時候。他就覺得是個威脅,禍根。必須為了穩定政權除掉他。將來等於吉勢力再大一大的話。萬一有個閃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過去的帝王擁護佛教,道教的直接原因也是為了鞏固統治。這裡就不多談了,大家知道就行。但是孫策為什麼不封于吉官職,拉攏于吉呢?恐怕是知道于吉不會接受封賞的。出家之人,六根清淨,你就是給座金山銀山他都不為所動。況且孫策能給他的也不多。而且我要多說兩句。光靠封賞是未必能拉到他的。任何人,無論誰給什麼封賞,都很難測到他真心。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就是嘴上說對你效忠,等你將來萬一死了之後呢?即時不死出點岔子呢?那他極有可能跟你分庭抗禮。于吉之前跟孫策並無世代往來,更無深交。沒有感情基礎的他,孫策即便給他在高的地位,心理也是不會放心。不如殺了乾脆,死人對他來講那是最能讓人放心的了。我舉個例子。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雖然聯合結為清州同盟。但是德川一直給織田打下手。心理就不平。信長和家康是小時候的玩伴,兩人感情很好。但是就即便有這層關係。家康心理也並非甘心忠於信長。等本能寺事變發生後,豐臣秀吉奪了天下,對德川拉攏的力度簡直是空前絕後。給他換了更大的封地,把北條家的舊地和關東一部分土地給了家康。還把自己的妹妹朝日姬嫁給了家康。甚至給了他自己穿的鶴氅。但是家康心理咋想的呢?他根本不領情。等秀吉一死,他先是等前田利家病死。接著挑撥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豐臣家舊臣,武官跟文官派的石田三成對立。最後更是藉助關原之戰打敗並且斬了唯一忠於豐臣家的重臣,官居治部少的石田三成。最後居然連秀吉的獨子豐臣秀賴也不放過。攻破了大阪,澱姬(秀賴之生母)抱著秀賴到了天守閣(日本古代宮城最高的地方。相當於小閣樓)點了一把火,全家自盡了。豐臣家最後滅亡。可憐豐臣家家臣眾多,真田幸村,後藤基次,後藤又兵衛,毛利勝永,明石全登,木村重成,長宗我部盛親等家臣幾乎全部戰死。這裡借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人心隔肚皮的時代。是否忠於君主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直江兼續之所以忠於上杉景勝。除了二人從小一直玩到大,感情很好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江兼續繼承了上杉謙信的義。他的腦子裡,義的價值觀很濃厚,很重。所以他不會背叛。甚至豐臣秀吉出高價,讓兼續去做他的家臣。被兼續一口回絕了。中國古代也是如此。反觀于吉,于吉既非孫家舊臣,又非孫策玩伴,感情既不是太好,又沒有忠義的資本在。孫策如何放心?當然于吉未必會造反,可是他的支援度實在太高。孫策放心不下,這才是于吉被殺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