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姚氏助農

    、 改良方案 --《土壤鹽漬化改良劑》+《奧農樂》

    1、施用《土壤鹽漬化改良劑》

    《土壤鹽漬化改良劑》屬於符合生態農業要求的新型純天然製劑,含有高活性的第一代菌母以及有益微生物及多種代謝活性物質,配合高活性的矽鈣鎂等中微量元素,能夠促進離子交換、調節pH值,降解鹽分。具有良好的吸附重金屬的能力、代換能力,可以淨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物活性,消除土壤板結,增強土壤的保溫、保肥、保水和透氣效能,從而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澇、抗倒伏等抗逆性。並能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繁殖,預防土傳病、重茬等各種病害發生。

    《土壤鹽漬化改良劑》施用方法:

    (1)酸性地:顆粒劑型

    土壤鹽濃度 60-100ppm,畝用量50kg; 土壤鹽濃度>100ppm,畝用量100kg。一般大田蔬菜瓜果畝施40-60kg,大棚蔬菜、果樹類畝施60-100kg,隨施用量增加效果愈佳。

    每年施用2次,於春季、夏秋季各用一次,可機播、撒施、拌肥、拌土或劃鋤。

    (2)鹼性地:液體劑型

    土壤鹽濃度60-100ppm,畝用量500g; 土壤鹽濃度>100ppm,畝用量1kg,稀釋倍數3000-5000倍(幼苗期須稀釋10000倍),稀釋後隨水衝施、滴灌或使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地表。每年施用2次,於春季、夏秋季各用一次。

    2、 施用《奧農樂微生物菌劑》

    奧農樂是由中草藥、海藻、礦物質復混後,新增蘇雲金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8種有益微生物,經發酵而成的中草藥微生物菌劑,實測活菌量可達47億/克,多種有益微生物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中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分解釋放土壤中被固定的各種營養元素,改善土壤養分供應狀況,調節植物的正常生長,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及微生態環境,平衡土壤酸鹼性,提高土壤的保水和透氣效能,促進根系生長,使作物生長健壯。

    奧農樂施用方法:

    做底肥或追肥使用:將本品均勻地撒施於土壤表面,然後旋耕於

    地表下5-10釐米或者鋤地進行土壤覆蓋即可;亦可與化肥、有機肥、

    農家肥混合,進行穴施、溝施或撒施(需深翻)。果樹、蔬菜、中藥

    材等經濟作物50-100公斤/畝,糧食等普通作物25-50公斤/畝。

  • 2 # 秋下山蘭花

     大膽創新 實行土地流轉

      2000年,丁集、翁莊與原涇河村合併,成為了現在的涇河村,共有18個自然生產組。由於沒有資源優勢,底子薄,村級債務達100多萬元。怎麼辦?村兩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從電視、報紙等報道中,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某某看到了一個關鍵詞:土地流轉。

      隨著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出現大量轉移,田地基本都是老年人或者婦女耕種,有點力不從心。何不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耕地資源,把零散的田地連起來,把長期外出又不耕種的土地流轉過來,實現耕地集約、高效利用,這樣既能節約耕地資源,又能提升農業效益,而且還能解放勞動力,讓農民有精力去創業和外出務工。說幹就幹,2009年,村裡開始著手土地流轉工作。

      修民心路 增強信任感

      “剛提出來的時候,有一些村民不能理解,他們覺得如果田交給集體了,年底能不能分紅要打個問號。”馬某某告訴記者,由於缺乏信任,在徵求意見環節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大家都心存顧慮。怎麼辦?難道就這樣放棄?該如何打消村民的顧慮?這時候,一件事情的發生,讓馬錦明看到了一絲轉機。

      因為經濟等原因,村裡一直沒有修主幹道,交通不便利,因此村民怨聲很大。何不以此為突破口,增強信任感呢?馬某某立即跟鎮主要領導彙報了村裡情況,並得到大力支援。透過國家通達工程的政策和在外鄉賢的幫助,最終投入140多萬元,修建了長4.46公里的場東路。這條民心路的修建,讓村民對村兩委的看法發生了轉變,重拾了信任。

      增收致富 農民笑開顏

      一、增施有機肥 

    透過施用人、畜的糞、尿肥及堆肥、漚肥、綠肥等有機質含量高的農肥來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機肥含量,有條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明顯作用。

    二、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產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稈經過堆漚後施入土壤;另一種是在作物收穫後,把秸稈切碎撒在地表後用犁翻壓,直接還田,這樣能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加透氣、透水、保肥能力,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是用地養地的耕作方式,在輪作中注意兩點:一是適當增加豆科作物種植面積,在輪作過程中四年左右種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時豆科綠肥作物經翻壓入土後,大量的根、莖、葉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種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豆類和瓜類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輪作,這樣有利於恢復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種草肥田 

    應大力提倡種植豆科牧草來培肥地力,增加經濟產量。目前可種植的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來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產能力。

    五、合理調整農、林、牧用地比例

    林業的發展恢復是平衡生態,改善氣候條件,變惡性迴圈為良性迴圈的有利措施。合理的畜牧發展可以為土壤提供大量有機質,是培肥地力,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直接措施。

    擴充套件資料

    土壤肥力的評價方法:

    1、土壤肥力指標包括土壤營養(化學)指標。土壤物理性狀指標、土壤生物學指標和土壤環境指標等多種因子,並且全部因子都以數值表示,這樣進行土壤肥力評價時涉及到大量的資料,個人憑直觀從這些紛繁的資料中找出它們的內部聯絡很難,因此,必須藉助數學方法,從多因素角度對土壤肥力進行綜合評價。

    2、通常採用的數學方法有因子分析法、聚類分析法、判別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因子加權綜合法等。由於選取的指標不同,分析目標的差異,選擇的評價方法也不同。

    秦衡生態土壤改良的方法 ,配方研發技術服務平臺,效能改進/工業診斷/在村民的認可和支援下,2009年,村裡對8個組的1000畝土地進行了流轉,當看到一張張到手的錢,村民臉上樂開了花:“自從將土地流轉出去後,省心多了,我們坐在家裡也能拿到錢,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嚐到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第一塊“蛋糕”的甜頭後,2010年,村裡流轉4個自然組的土地;2013年又組織農民流轉土地80畝……除了土地流轉,村裡還積極爭取土地平整、爭項掛鉤等專案的實施,“2009年至今,透過對老莊臺、老穀場以及溢位土地的改造,新增耕地面積280畝,加上土地流轉,一共盤活了村裡2080畝土地,增加集體收入200多萬元。”馬某某告訴記者,透過做“土地”這篇文章,推動了村裡規模種植經營,在帶給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壯大。

      “土地流轉不僅形成了規模效應,而且讓很多村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投入到二三產業中,拓寬了增收致富的渠道,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談起土地流轉帶來的效益,馬某某感觸頗深,農村土地流轉助推了農業產業加快發展,使土地在合理流轉中產生了較大的價值,實現了農民收益和土地效益的雙贏。“今年,我們還將增加土地流轉面積,讓農民嚐到更多的甜頭。”

  • 3 # 13158061061

    先用松針熬水出去土壤裡面的重金屬,然後在用一切的廢棄雜物,人畜糞便 山林雜草經過混合發酵在迴歸土壤,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就是原生態的

  • 4 # 天辰助鼠

    這句話問的不科學,種植什麼種植前如何改善土地?是樹木?是莊稼?是蔬菜?是瓜果?是花卉?種植什麼東西,有什麼的土壤要求。

  • 5 # 鄉廚曾志

    有種科學的種植方法,把收穫後秸稈和稻草還田,這樣可以控制雜草叢生,然後澆上糞水,糞便有機也可以!吸引地下的蚯蚓和其他的昆蟲來鬆鬆土,改善土地質量,經過兩週的時間,再鬆土種植,這樣的效益,就容易輕鬆的多了,土質也會越來越好!種出來的農作物就有豐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病的金魚尾鰭上有米粒大小、斑斑點點的氣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