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桂平佬黃
-
2 # 阿韋哥vlog
1、讓孩子學會獨立。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是什麼時候都依賴父母,小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小寶貝,許多父母對孩子過分的寵愛,平時生活當中巴不得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軟弱,父母想要糾正孩子軟弱的性格,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讓孩子平時獨立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2、讓孩子多接觸小朋友。許多父母擔心孩子跟別的朋友玩耍容易受到欺負,所以儘量的讓小孩處於自己的羽翼之下,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只會讓孩子變得軟弱,遇見問題時不懂得自己處理而只是一味的尋求父母的幫助。想要讓孩子變得不軟弱,一定要鼓勵孩子多跟他人交往,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3、讓寶寶接觸同伴,鍛鍊自己。心理學家指出,寶寶的性格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寶寶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寶寶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夥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鍊。
4、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性格軟弱的孩子一般在公共場合不善於表達自己,在受到欺負時也不敢說出事情的原委。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自己,將自己的想法看法都說出來,表達自己才能夠讓他人更好的認識自己,才能夠讓孩子變得勇敢不軟弱。
5、讓寶寶大膽地說話。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面打罵、責備,逼迫寶寶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寶寶和性格軟弱者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乾脆迴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寶寶到一些視野、空間開曠的地帶,鼓勵寶寶放聲宣洩。
6、鼓勵孩子獨立生活,大膽做事。家長應有目的地交給孩子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限定時間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家長可幫助他去克服,給予必要的指導、鼓勵。當孩子完成時,應立即表揚,使他樹立信心。家長也可以和幼兒園、小學的老師聯絡,請求老師讓自己孩子能在班上當個“小幹部”,擔任一定的“社會工作”,以提高孩子交際、處世辦事的能力。
7、培養孩子不甘示弱的勇敢精神。給他做個勇敢的榜樣,鼓勵他,讓他多接觸人群,多和小朋友們玩,慢慢的培養他的獨立性,他的性格也會慢慢的改善過來的.主要是家長的表率作用.嘗試著讓他獨立做一些事情,他知道原來沒有爸爸媽咪的幫助,自己也一定行的,性格也會好起來的。
8、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性格是逐漸養成的,所以,不要孩子做每一件事都去幹預,這種過度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孩子產生緊張和煩躁的情緒,讓孩子很不安。
9、正確引導很重要。孩子的性格懦弱,家長要引導,最重要的是正確引導,不要讓孩子無論什麼事情都要膽子大,甚至讓孩子去欺負別人,推人打人等等,那樣教育是不對的。
10、勇敢不等於冒失。有些人教育孩子要勇敢,什麼事不要考慮後果,就是勇敢去做,這樣的後果其實是讓孩子做事沒有計劃性,最後,孩子可能做事情冒冒失失。
-
3 # 四世同堂下的孩子1
讀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有一位這樣的媽媽:
我七歲的孩子有一次晚餐,突然說了一句話:“人生真的沒有意義,不過是在不斷重複而已。”
如果你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你會什麼感受?是高興他居然能說出這麼有哲理的話還是擔心他的將來呢?
聽到這句話,這位媽媽驚訝得不得了:這孩子怎麼這麼早開慧,在華人的傳統中,太早開慧的孩子將來不會太順安。
每當孩子表現得太突出,這位媽媽就很擔心,她只想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所以,我在想您說的“軟弱”到底是什麼呢?
是孩子遇到挫折就容易哭嗎?是孩子遇見陌生人就會躲在大人身後嗎?是他不敢嘗試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是他看見小狗就嚇的哭嗎?是他在幼兒園不太敢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嗎?
我家妹妹看見蚊子盯在手上,都會嚇得大哭。有時走在路上,來了一條小狗,嚇得站在原地,一動不敢動,只知道“哇啦哇啦”地大哭喊“媽媽!媽媽!”
但是,每次我要外出,不管去哪裡,都要跟著來,對她來說,出去就意味著看花花世界;有時,我有個什麼事情做不了,想請哥哥幫忙,哥哥不肯,妹妹說:“我來!”一副女漢子的樣子;還有的時候,她要做一件事情,我偷懶,隨便幫她弄弄,她就一定要做到她想要的樣子,態度很堅決,沒有半分商量的餘地,大人不給她做,她就自告奮勇,自己上!
小丫頭,雖然才不滿四周歲,但是主意大得很,能力強得很,嘴巴利索得很,儼然一個小大人了。
說孩子“軟弱”,其實是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罷了。可是,那是孩子呀,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既新鮮又陌生,他們對沒有見識過或者不熟悉的事情感到害怕,這不是很正常的心理嗎?
孩子的信心是在家長不斷鼓勵中成長的,同樣的,它也能被家長的恐嚇、威脅和不理解慢慢磨滅。
沒有什麼比父母的一個失望的眼神更讓孩子沮喪的了。
當孩子“不敢”時,出現你認為的“軟弱”時,為什麼不伸出雙手,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呢?“此時無聲勝有聲”,正如汪培珽說的:“有父母支援的孩子,將來才能成長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
4 # 大愛我的娜塔莎
1. 有一種說法:孩子性格軟弱,一般是因為家長太強勢。這種孩子也可能是在外軟弱,在家強勢。所以如果有這方面情況,家長先自我反省一下,是否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過於嚴厲等。孩子就是家鄉的複製版,所以家長一定要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2.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減少對孩子的批評,尤其是無論如何不要在他人和孩子面前對孩子做出定性。一定要多鼓勵孩子。比如孩子在他人面前羞澀,家長為了尷尬就說“我們孩子內向,就是不愛和人主動說話”。這種是家長對孩子的否定,不可取。
3. 允許孩子生氣,發火。不要孩子一發火,家長就想著發大水滅火。家長更多應該教會孩子疏導情緒。
4. 如果遇到一些需要和他人或者事情對抗,展示堅強的一面時,家長同樣應該做好引導作用。比如當孩子被大孩子欺負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如何處理此類問題。在家可以適當做點類似的人際交往模擬。
5. 鍛鍊身體,多參加戶外運動,比如跑步、踢球、爬山以及一些競技類活動等。運動有助於讓人更自信,有助於提升膽量。
6. 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社交。
默默耕耘,靜待花開。相信您的耐心栽培,定會讓孩子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
5 # 鄉村教師的風采
我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學生也是很軟弱,他總是來報告我他被欺負了,我考慮了一下,感覺他也太弱弱怎麼行,我就教他如果有人再敢欺負你你就打他,如果別人敢打你你就來辦公室找我,後來我再沒有見他來找過我,後來他很自信,他也可以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精神狀態也很好,他再也不自卑!我們應該向周總理學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人犯我必犯人,這樣來處事,是很棒
-
6 # 雅各收納搬家
這樣對於性格軟弱的孩子有個引導,其實大多數性格軟弱的孩子,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內向的,比較少把自己的內心坦露出來。
這樣的孩子相對來講調皮搗蛋的孩子,其實是比較好帶的,但是呢,另外一方面來說呢,又是最難帶的。
好帶的話,很簡單,他們不會給你惹事,其實你掌握好方法之後,因為他所需要的,這種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鼓勵,鼓勵,鼓勵。幫助他培養信心。
但是難帶呢,因為他們很脆弱,一不小心,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呢,就能夠傷他們的心。
特別是我們人呢,很多家長,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我們也缺乏耐心,就是很難忍耐,覺得孩子做的,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然後就言語上傷人或者是開始打罵孩子。所以針對這種性格軟弱的孩子,這個對家長來說,家長還是多多的培養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多點一些賞識性的教育。
-
7 # 阿林帶你看世界
首先要去除家長的過分保護或過分嚴格的家庭教育。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及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尤其是由祖母、外祖母帶養的孩子,更應從家庭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應經常帶孩子到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去,讓他們走向社會,接觸外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家長還應帶他們走親訪友,去各地旅遊,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小朋友們一起遊戲、交往,一起參加文體活動。 鼓勵孩子不怕陌生,大膽說話,家長應讓孩子與客人接觸,並求得客人的配合,讓客人有目的地發問,一回生,二回熟,可逐漸改變孩子的懦弱性格。此外,家長可多為孩子提供獨立思考、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碰到事情,家長應多問孩子“你看怎麼辦?”如果孩子說得對,家長應大加讚賞,給孩子以鼓勵,使孩子獲得自信和勇氣。如果孩子說得不對,或表達得不確切,也不要責怪孩子,不要讓他感到難為情,應指導孩子,讓他自己思索為何說得不對。這樣,可不斷提高孩子說話的能力,克服孩子懦弱的性格缺陷。 鼓勵孩子獨立生活,大膽做事 家長應有目的地交給孩子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限定時間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家長可幫助他去克服,給予必要的指導、鼓勵。 當孩子完成時,應立即表揚,使他樹立信心。家長也可以和幼兒園、小學的老師聯絡,請求老師讓自己孩子能在班上當個“小幹部”,擔任一定的“社會工作”,以提高孩子交際、處世辦事的能力。 培養孩子不甘示弱的勇敢精神 給他做個勇敢的榜樣,鼓勵他,讓他多接觸人群,多和小朋友們玩,慢慢的培養他的獨立性,他的性格也會慢慢的改善過來的.主要是家長的表率作用.嘗試著讓他獨立做一些事情,他知道原來沒有爸爸媽咪的幫助,自己也一定行的.性格也會好起來的.
-
8 # 林夕的半夏繁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太軟弱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可能性。
1.父母太過強勢,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做事情沒動力。
2.父母太過軟弱,沒有給到孩子很好的榜樣效應。
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做好自己,持之以恆堅持,給孩子以榜樣,保持和孩子的溝通,適時引導孩子。
回覆列表
已經上小學五年級的微微,平時做事比較膽怯,見了陌生人會緊張得手心出汗;同學可以任意拿用她的文具,而她卻不敢反對;院子裡比她小兩三歲的孩子使勁推打她,即使痛得掉眼淚她也不還手。眼看著孩子快上初中,社交能力還停留在幼兒園的水平,父母十分苦惱,把她帶到了兒童心理門診做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