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宅家懶羊羊
-
2 # 使用者6317220047
民用的鏡頭,在設計的開始時候,需要先做幾件事情:
1. 設定溫度
2. 設定波長(一般設定三個波長)
3. 設定玻璃範圍
系統預設以無窮遠作為設計參考標準。不需要特別設定。
系統以上述條件為依據,展開後道的設計、評估、最佳化。
所以,純技術角度,沒有最佳攝影距離一說。微距鏡頭在最佳化階段,會重點考慮近距離對焦的情況。注意,也僅僅是參考。而不是設定到近距離。
設計全程是在全開光圈狀況下進行模擬,所以其實設計的人基本上也不需要考慮“最佳光圈”。等光圈一收縮,軸外的光線被攔截,MTF肯定自動升高。一般會輸出這個指標來給客戶看看,但是對於設計者,這個完全沒有意義去參考。
-
3 # 攝像liy
最佳拍攝距離?
每一款鏡頭都有最近對焦距離,例如在定焦鏡頭裡,50mm標頭一般40多公分,135mm長焦在100多公分,基本規律是越長的焦段最近對焦距離越遠。
變焦鏡頭也一樣,可以用廣角端大致判斷出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像24-70之類的變焦最近對焦距離也在40公分左右,70-200之類的長焦變焦則在1米以外了。
當然也有騰龍28-75這種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達到十多公分的bt,可以當小微距使用。
只是鏡頭的最佳對焦距離,有這個說法麼?恕我才疏學淺,不知道,也沒研究過。
最近對焦距離極限當然是越近越好,有起碼比沒有好,我不覺得有什麼按照鏡頭對焦距離來選擇焦段的理由;
變焦鏡頭的話,多數時候是用變焦來構圖,而不是移動更改跟被攝主體的距離,這也是變焦鏡頭的方便之處。
至於不同的拍攝距離,主要是虛化和畫面比例上不一樣,跟最佳對焦距離一點關係都沒有,反正我是沒想過題主所說的這個東西。
-
4 # 雨竹作品
沒有最佳拍攝距離一說,鏡頭說明書上沒有,翻看各種資料也沒有,但真的沒有嗎?不對,在實際的使用過程會發現每個鏡頭在每個焦點、、每個光圈、每個距離上拍出的照片質量都會有區別。例如70-200F2.8鏡頭,在200mm焦段,光圈3.5的情況下,離模特3米遠拍攝的後期能數毛,但30米外拍的圖片放大後就會發現五官都不清晰了。再來說,光圈不變,70mm端,拍了一個標準半身像,再用200mm端拉開和模特的距離再拍張和剛才一樣的半身像,也會發現兩張片的成像質量是不一樣的。
是不是有規律可循?唯一的標準就是隻要拉開了最短對焦距離後越近就能拍得越清晰。但最近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廣角端拍人像越近變形越大,拉開距離後變形有所抑制了可清晰度又降低了。這是一種矛盾,每個鏡頭都存在的矛盾。鏡頭不同,脾氣也不一樣,想要了解還需要自己用心去體會你自己的鏡頭,在些只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表格給你參考。
-
5 # 耄耋一隻眼
看到了您的提問我好久沒回答,有點過意不去。我翻看了幾冊鏡頭說明書才給您這個回答。最佳拍攝距離也是最佳拍攝清晰度。
鏡頭說明書內有對於每個鏡頭使用時各個光圈,焦段的景深和對焦距離,景深就是那個焦段對焦點的清晰範圍,這個清晰範圍的邊緣也不是完全滿意的,因為距離的準確性和邊緣的減弱性,鏡頭是圓弧的。
鏡頭的清晰度是受空氣純潔度影響的所以沒有固定的實際拍攝距離標準。
光線也是鏡頭拍攝照片清晰的關鍵,光線暗,照片就糊,光線好,照片就銳。但是大反差的光照也不好,光的影響決定了最佳拍攝距離。
ISO的設定會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和拍攝距離,尤其影響暗部的成像質量和遠的景物拍攝質量,要避免使用高ISO值。
大光圈,太遠不太好,會影響成像,因為景深較短,焦外的界限也有一個範圍。
鏡頭品牌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各個品牌的鏡頭用的材質和製作方法也使寬容度不相同。
穩定的對焦,拍攝容許的曝光時間,都影響我們的拍攝距離和質量。
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試拍並記錄對比自己擁有的鏡頭各種指標,就可以把握好在各種環境下的最佳拍攝距離了。
-
6 # 裝個渦輪出氣
鏡頭拍攝最佳距離?抱歉這個說法還真是不好回答,雖然每個鏡頭都會有最短對焦距離,但那並不一定是最佳,只能說在某個距離這個鏡頭的成效效果是最好的,勉強可以算最佳距離吧,但這個距離也不是固定的,它會隨著光圈的變化而改變。而且拍攝距離決定了你的最終成像效果,前進一步和後退一步拍出來的照片可能會迥然不同,構圖決定拍攝距離,這個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場景不同的攝影師可能會在不同的角度和距離拍攝,這關乎攝影師自己對美感的把握和理解。所以,模式化的去找什麼最佳拍攝距離,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對於不同的鏡頭,發揮它的優勢,找到自己的拍攝視角,拍出自己覺得最美的照片,這個距離,就是最佳距離。
-
7 # 從耗子胖成豬
1、首先民用鏡頭並沒有“最佳拍攝距離”的說法。因為攝影鏡頭需要拍攝的目標有近有遠,所以在設計上不會有所偏頗。事實上,就算是主要用於近攝的微距鏡頭,用於中遠距離拍攝人像,風光,同樣非常銳利。
2、我記得卡爾.蔡司以前有個專訪,提及它們測試鏡頭的拍攝物距一般是鏡頭焦距的50~100倍。(例如50mm的鏡頭,一般測試攝距為2.5~5米)並提及大部分鏡頭在紙面設計的時候,模擬光路都是按照無窮遠的攝距(平行入射)進行設計。(但這個訪談我現在搜不到,這個說法待證)
3、按照個人的經驗,如果鏡頭為了追求“氛圍感”,保留了比較大的“正球面像差”的話,那麼鏡頭的攝距越近,球面像差的影響就越大。攝距越遠,球面像差的影響越小。所以這類鏡頭有“遠視眼”的情況,全開光圈的條件下,攝距越遠,成像越好。(典型例子就是佳能的EF50mm f/1.2L、尼康AF-s 58mm f/1.4G)
-
8 # 老老王談攝影
首先,我推測你的問題是鏡頭的最佳拍攝距離是多少,而不是多上。
再者,我推測你的意思是鏡頭的最佳焦距而不是最佳距離,因為鏡頭的距離並沒有“最佳”一說,但是鏡頭的焦距是否最佳倒是十分講究的。
第三,我不知道你所說的“最佳”是指的哪一方面?是構圖最佳,還是畫質最佳,還是透視最佳,還是景深最佳?如果指的是畫質,那麼還有解析度、色彩還原、像差矯正、色差矯正......等等。
第四,每一款鏡頭都有自己的最佳點,並不存在所有鏡頭的共同最佳點。
第四,即使是同一款鏡頭,其最佳點也不相同,因為生產加工的質量存在離散性。你的每一個鏡頭都必須經過實際測試才能知道它的最佳點在什麼地方。
下圖是ISO 12233 解析度測試卡及其測試場景
-
9 # 中畫幅老司機
提到鏡頭最佳的拍攝距離,很自然讓我想起來各個定焦鏡頭的用途。每一個定焦鏡頭都有它的拍攝最佳距離!(用人像來說明更形象些)先說35mm:2—3米拍攝人像全身是它的最佳距離,它有一個小微距也可以拍小特也很好!50mm標頭,為什麼說它是標準鏡頭呢?是因為它的視角是和人眼的視角是一樣的。2—6m拍攝人像最佳。135mm號稱美人焦,1.5—-10m最佳!它的特點是通吃,拍攝特寫半身全身畫面都可以,而且景深效果非常好!每支鏡頭都有它的最佳拍攝距離變焦鏡頭也是這樣。最典型的就是24–70mm。很多人在拍攝大合影的時候都用24端拍攝,其實這樣拍攝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拍兩邊的人臉都會變型,這是廣角的特性。所以當你拍攝大合影的時候都要拉開一定的距離,要用35或接近50端拍攝是最好的!在拍攝單人全身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能用24端拍,因為這樣作人會變型,所以你要後退和人保持距離最好用35,50來拍攝全身人像。那有些人會問:廣角怎麼用?除了拍人其它都不太受影響就是注意一下角度就可以了!拍攝一張好照片鏡頭的運用很重要。所以要熟悉每款鏡頭的特點拍出精彩的畫面!
-
10 # 宅家懶羊羊
定焦鏡頭一般會有一個最佳光圈,變焦鏡則多了一個或多個最佳焦段(都是相對同一只鏡頭的其他焦段而言),至於最佳距離沒聽說過,只知道有最近對焦距離,題主想了解鏡頭就多去看看各種評測,學會看MTF曲線,熟讀鏡頭說明書,還要問每一款鏡頭的最佳距離都是多少?那你先全都送我一隻好不!也請題主少關心這些細枝末節,把心思用在照片的構圖、用光和內容上會更有幫助。
-
11 # 使用者6317220047
民用的鏡頭,在設計的開始時候,需要先做幾件事情:
1. 設定溫度
2. 設定波長(一般設定三個波長)
3. 設定玻璃範圍
系統預設以無窮遠作為設計參考標準。不需要特別設定。
系統以上述條件為依據,展開後道的設計、評估、最佳化。
所以,純技術角度,沒有最佳攝影距離一說。微距鏡頭在最佳化階段,會重點考慮近距離對焦的情況。注意,也僅僅是參考。而不是設定到近距離。
設計全程是在全開光圈狀況下進行模擬,所以其實設計的人基本上也不需要考慮“最佳光圈”。等光圈一收縮,軸外的光線被攔截,MTF肯定自動升高。一般會輸出這個指標來給客戶看看,但是對於設計者,這個完全沒有意義去參考。
-
12 # 攝像liy
最佳拍攝距離?
每一款鏡頭都有最近對焦距離,例如在定焦鏡頭裡,50mm標頭一般40多公分,135mm長焦在100多公分,基本規律是越長的焦段最近對焦距離越遠。
變焦鏡頭也一樣,可以用廣角端大致判斷出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像24-70之類的變焦最近對焦距離也在40公分左右,70-200之類的長焦變焦則在1米以外了。
當然也有騰龍28-75這種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達到十多公分的bt,可以當小微距使用。
只是鏡頭的最佳對焦距離,有這個說法麼?恕我才疏學淺,不知道,也沒研究過。
最近對焦距離極限當然是越近越好,有起碼比沒有好,我不覺得有什麼按照鏡頭對焦距離來選擇焦段的理由;
變焦鏡頭的話,多數時候是用變焦來構圖,而不是移動更改跟被攝主體的距離,這也是變焦鏡頭的方便之處。
至於不同的拍攝距離,主要是虛化和畫面比例上不一樣,跟最佳對焦距離一點關係都沒有,反正我是沒想過題主所說的這個東西。
-
13 # 雨竹作品
沒有最佳拍攝距離一說,鏡頭說明書上沒有,翻看各種資料也沒有,但真的沒有嗎?不對,在實際的使用過程會發現每個鏡頭在每個焦點、、每個光圈、每個距離上拍出的照片質量都會有區別。例如70-200F2.8鏡頭,在200mm焦段,光圈3.5的情況下,離模特3米遠拍攝的後期能數毛,但30米外拍的圖片放大後就會發現五官都不清晰了。再來說,光圈不變,70mm端,拍了一個標準半身像,再用200mm端拉開和模特的距離再拍張和剛才一樣的半身像,也會發現兩張片的成像質量是不一樣的。
是不是有規律可循?唯一的標準就是隻要拉開了最短對焦距離後越近就能拍得越清晰。但最近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廣角端拍人像越近變形越大,拉開距離後變形有所抑制了可清晰度又降低了。這是一種矛盾,每個鏡頭都存在的矛盾。鏡頭不同,脾氣也不一樣,想要了解還需要自己用心去體會你自己的鏡頭,在些只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表格給你參考。
-
14 # 耄耋一隻眼
看到了您的提問我好久沒回答,有點過意不去。我翻看了幾冊鏡頭說明書才給您這個回答。最佳拍攝距離也是最佳拍攝清晰度。
鏡頭說明書內有對於每個鏡頭使用時各個光圈,焦段的景深和對焦距離,景深就是那個焦段對焦點的清晰範圍,這個清晰範圍的邊緣也不是完全滿意的,因為距離的準確性和邊緣的減弱性,鏡頭是圓弧的。
鏡頭的清晰度是受空氣純潔度影響的所以沒有固定的實際拍攝距離標準。
光線也是鏡頭拍攝照片清晰的關鍵,光線暗,照片就糊,光線好,照片就銳。但是大反差的光照也不好,光的影響決定了最佳拍攝距離。
ISO的設定會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和拍攝距離,尤其影響暗部的成像質量和遠的景物拍攝質量,要避免使用高ISO值。
大光圈,太遠不太好,會影響成像,因為景深較短,焦外的界限也有一個範圍。
鏡頭品牌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各個品牌的鏡頭用的材質和製作方法也使寬容度不相同。
穩定的對焦,拍攝容許的曝光時間,都影響我們的拍攝距離和質量。
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試拍並記錄對比自己擁有的鏡頭各種指標,就可以把握好在各種環境下的最佳拍攝距離了。
-
15 # 裝個渦輪出氣
鏡頭拍攝最佳距離?抱歉這個說法還真是不好回答,雖然每個鏡頭都會有最短對焦距離,但那並不一定是最佳,只能說在某個距離這個鏡頭的成效效果是最好的,勉強可以算最佳距離吧,但這個距離也不是固定的,它會隨著光圈的變化而改變。而且拍攝距離決定了你的最終成像效果,前進一步和後退一步拍出來的照片可能會迥然不同,構圖決定拍攝距離,這個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場景不同的攝影師可能會在不同的角度和距離拍攝,這關乎攝影師自己對美感的把握和理解。所以,模式化的去找什麼最佳拍攝距離,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對於不同的鏡頭,發揮它的優勢,找到自己的拍攝視角,拍出自己覺得最美的照片,這個距離,就是最佳距離。
-
16 # 從耗子胖成豬
1、首先民用鏡頭並沒有“最佳拍攝距離”的說法。因為攝影鏡頭需要拍攝的目標有近有遠,所以在設計上不會有所偏頗。事實上,就算是主要用於近攝的微距鏡頭,用於中遠距離拍攝人像,風光,同樣非常銳利。
2、我記得卡爾.蔡司以前有個專訪,提及它們測試鏡頭的拍攝物距一般是鏡頭焦距的50~100倍。(例如50mm的鏡頭,一般測試攝距為2.5~5米)並提及大部分鏡頭在紙面設計的時候,模擬光路都是按照無窮遠的攝距(平行入射)進行設計。(但這個訪談我現在搜不到,這個說法待證)
3、按照個人的經驗,如果鏡頭為了追求“氛圍感”,保留了比較大的“正球面像差”的話,那麼鏡頭的攝距越近,球面像差的影響就越大。攝距越遠,球面像差的影響越小。所以這類鏡頭有“遠視眼”的情況,全開光圈的條件下,攝距越遠,成像越好。(典型例子就是佳能的EF50mm f/1.2L、尼康AF-s 58mm f/1.4G)
-
17 # 老老王談攝影
首先,我推測你的問題是鏡頭的最佳拍攝距離是多少,而不是多上。
再者,我推測你的意思是鏡頭的最佳焦距而不是最佳距離,因為鏡頭的距離並沒有“最佳”一說,但是鏡頭的焦距是否最佳倒是十分講究的。
第三,我不知道你所說的“最佳”是指的哪一方面?是構圖最佳,還是畫質最佳,還是透視最佳,還是景深最佳?如果指的是畫質,那麼還有解析度、色彩還原、像差矯正、色差矯正......等等。
第四,每一款鏡頭都有自己的最佳點,並不存在所有鏡頭的共同最佳點。
第四,即使是同一款鏡頭,其最佳點也不相同,因為生產加工的質量存在離散性。你的每一個鏡頭都必須經過實際測試才能知道它的最佳點在什麼地方。
下圖是ISO 12233 解析度測試卡及其測試場景
-
18 # 中畫幅老司機
提到鏡頭最佳的拍攝距離,很自然讓我想起來各個定焦鏡頭的用途。每一個定焦鏡頭都有它的拍攝最佳距離!(用人像來說明更形象些)先說35mm:2—3米拍攝人像全身是它的最佳距離,它有一個小微距也可以拍小特也很好!50mm標頭,為什麼說它是標準鏡頭呢?是因為它的視角是和人眼的視角是一樣的。2—6m拍攝人像最佳。135mm號稱美人焦,1.5—-10m最佳!它的特點是通吃,拍攝特寫半身全身畫面都可以,而且景深效果非常好!每支鏡頭都有它的最佳拍攝距離變焦鏡頭也是這樣。最典型的就是24–70mm。很多人在拍攝大合影的時候都用24端拍攝,其實這樣拍攝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拍兩邊的人臉都會變型,這是廣角的特性。所以當你拍攝大合影的時候都要拉開一定的距離,要用35或接近50端拍攝是最好的!在拍攝單人全身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能用24端拍,因為這樣作人會變型,所以你要後退和人保持距離最好用35,50來拍攝全身人像。那有些人會問:廣角怎麼用?除了拍人其它都不太受影響就是注意一下角度就可以了!拍攝一張好照片鏡頭的運用很重要。所以要熟悉每款鏡頭的特點拍出精彩的畫面!
回覆列表
定焦鏡頭一般會有一個最佳光圈,變焦鏡則多了一個或多個最佳焦段(都是相對同一只鏡頭的其他焦段而言),至於最佳距離沒聽說過,只知道有最近對焦距離,題主想了解鏡頭就多去看看各種評測,學會看MTF曲線,熟讀鏡頭說明書,還要問每一款鏡頭的最佳距離都是多少?那你先全都送我一隻好不!也請題主少關心這些細枝末節,把心思用在照片的構圖、用光和內容上會更有幫助。